导 航
楼主: HUILAUSHAN

科技城城建商业大动作:谋划打造诺贝尔湖、彩石湖“双湖”超级商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3 10: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 发表于 2022-5-22 21:27
严格意义来说,是后面所谓的生态科学城的。

实话说一核两翼四城后,新出来的这些所谓的新城。我一个都 ...

关键是你不开发,其他城市都在开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3 11: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 发表于 2022-5-22 21:27
严格意义来说,是后面所谓的生态科学城的。

实话说一核两翼四城后,新出来的这些所谓的新城。我一个都 ...

苏州目标2035年常驻人口达到1800万,现在是1300万左右,有500万的增量,苏州市区的6个区估计要承担其中的300万。
如果真能增加那么多人,几个新城将来是会有人气的,新城的建设,根本原因就是为了容纳城市的新增人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3 11: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湖新天地 发表于 2022-5-23 10:29
古城没有承担市中心的职能,所以才会让苏州到处都各自为战

古城很特殊,为了尽量保持古代城市的风格,现代城市的职能它就承担不了了,苏州就需要有个地方站出来承担苏州的现代城市中心的角色,于是东园西区应运而生。20多年过去了,显然园区胜出了,这是苏州从老旧城市转向现代城市的蝶变。在园区发展到差不多的时候,随着苏州人口的增加,现代化苏州也要再次进行升级扩容,升级为现代化苏州2.0版本,因此四大新城应运而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3 11: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ymjing1982 发表于 2022-5-23 07:13
苏州古城区要保护不能建高楼,那不就往四周建了吗,现在人口也是中环多,内环少,各种商业和配套都是跟着 ...


是的,古城不能建高楼,只能往外围发展。这个思路绝对没问题的。

但得一步一步来,新的还没成型呢,就又跳到更新的了。这样怎么可能都做大做好做精。另外内环内的人比中环周边的人口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3 12: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piaoruolan 发表于 2022-5-23 10:43
关键是你不开发,其他城市都在开发。

其他城市确实都在开发,但开发的很好么?也是一滩和稀泥吧!
做精的区域其他城市有几个呢?

苏州目前就这点能级,这样的盲目发展其实是不对的,不是反对开发,至少现阶段得平稳,发展之前规划的区域,等都差不多成型了。再往外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3 12: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4Living 发表于 2022-5-23 11:08
苏州目标2035年常驻人口达到1800万,现在是1300万左右,有500万的增量,苏州市区的6个区估计要承担其中的 ...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都是数据。

实际情况呢?太湖新城,高铁新城,科技城还有不少待开发土地。
这些新城人气还在慢慢积累,目前人确实不是很多吧。
3座新城其实都没有成型,还在慢慢完善中。等真正成型或快成型了。再开发新新城也不迟。

或者这些新新城可优先开发工业,卖地卖房搞商业目前万万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3 13: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 发表于 2022-5-23 12:02
其他城市确实都在开发,但开发的很好么?也是一滩和稀泥吧!
做精的区域其他城市有几个呢?

好的标准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3 14: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piaoruolan 发表于 2022-5-23 13:04
好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一核两翼四城分别聊聊。

一核:基本是指古城区。其中的问题,桃花坞的改造建设,观前街,平江路的精化,细化。
古城中的老旧房屋维护,老街街道改善。南门的新建。
往大了说就是整个姑苏区,如石路的改造,山塘街的北延。古城区外平房的拆迁。6层
公房如苏安,朱家庄等拆迁或改造。
姑苏区内不少建成区域里还有零散的地块,抓紧建设填补。如观前街北的停车场,北园新村周边。还有姑苏区与别的区的三不管地带的翻建,如齐门北大家等等。

两翼:基本是指金鸡湖两岸和新区狮山路周边,这两处现代化城建算是比较好的。但还是在逐步优化中,比如湖西,湖东CBD内临时建筑的拆迁。湖西南边厂区的搬迁。
狮山路的二次新建,金奥中心的约谈措施。狮山路南的工业区搬迁。横塘街道的拆迁与改造。淮海路南延等等

整个苏州中环内去工业化,中环内无工厂,这些工厂搬迁至中环外。苏州最后早晚是要这么建设的。这些用地再新建公共化设施,住宅小区,商业等等。

最后是四城,东面商务城,北面高铁新城,南边太湖新城,西面科技城。四城新开发没多久还没成型,人气也要慢慢培养。一边改善一核两翼,一边新建四城。再扩大中环内建成区规模与品质。就这些都够苏州开发发展不少年了。中环内慢慢做大做强,辐射周边,届时再开发新新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3 14: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piaoruolan 发表于 2022-5-23 13:04
好的标准是什么?

诚然没有好的标准,但也没有坏的标准。

我列举的这些都是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问题。而且苏州只是地级市,是大奶牛。
没这么多的精力,财力,时间照顾到所有区域。

那就要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发展,待改善的差不多了,再把之前储备的土地区域留给后代开发利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3 14: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 发表于 2022-5-23 14:26
诚然没有好的标准,但也没有坏的标准。

我列举的这些都是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问题。而且苏州只是地级市 ...

你怎么不说,现在待开发的土地是前辈留给我们这届后代开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3 15: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 发表于 2022-5-23 12:21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都是数据。

实际情况呢?太湖新城,高铁新城,科技城还有不少待开发土地。

2035年,还要十几年时间呢,现在说啥都太早。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几大新城未来能不能成气候,是和苏州的城市命运息息相关的。苏州未来如果发展好,人口自然就多,新城自然也能得到新增人口的红利,反之苏州如果未来发展不好,人口增长乏力,新城自然也就发展不好了,所以两者是关联在一起的。
几大新城周围土地多,我认为这正是苏州的优势啊,现在规划的区域够用15-20年,20年后呢?人口是城市实力的基本盘,而土地,可以建造城市的平原土地,则是城市人口的载体。
苏州地理位置优秀,沿江沿海,还在南北中国中间,周边是上海苏南浙北,还有太湖、运河,自然条件好,平原多,适合发展经济,适合千万人口生息繁衍,这就是苏州拥有的天赋条件,优秀到炸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3 15: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ing. 于 2022-5-23 15:59 编辑
piaoruolan 发表于 2022-5-23 14:54
你怎么不说,现在待开发的土地是前辈留给我们这届后代开发的


那你怎么又不说,现在正在开发的土地就是前辈留给我们开发的。
看来你不太了解苏州规划的发展历史,最早只有古城区,后来上代开发了两翼及是金鸡湖周边与狮山路。等两翼都逐渐丰满了。
我们又开始开发四城。

但现在四城开发的到哪一步了?大家都看的到吧!又要开发更新的区域了??
你好好看我之前说的,你看看是不是都是些现实的问题。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3 15: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ing. 于 2022-5-23 16:03 编辑
4Living 发表于 2022-5-23 15:03
2035年,还要十几年时间呢,现在说啥都太早。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几大新城未来能不能成气候,是和苏州 ...


你的观点我赞同,我不是说不开发不发展。

而是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到头来两边都整不好。
也要切合自己实际能力来评估。

另外你说到的人口,有个观点我和你是一致的。中环内最后都是城市化无工厂的。这些多出来的土地就可以为未来多出的人口而准备,建设公共设施,住宅,商业等等。

等到中环内填满,该改善的都完善了。再开发这些新新城(如太湖科学城,漕湖新城等等)。以城市中心为核心向外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辐射周边。

而现在呢?四城都没成气候了,又要在四城外再开发新城了。吃亏受累的还是老百姓。DD换一个又要新政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3 16: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4Living 于 2022-5-23 16:10 编辑
king. 发表于 2022-5-23 15:54
你的观点我赞同,我不是说不开发不发展。

而是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到头来 ...


旧改、拆迁、退二进三,这些都比开发白地麻烦太多了,而且不来钱,土地财政现在还是离不开的。所以只要有大片白地在,哪怕位置很偏,zf还是更喜欢把白地开发为新城的,开发速度快,开发难度低,规划容易,多方沟通也容易,最难的就是要让人相信这里有未来,搬到这里来,但在人们普遍喜新厌旧的时代,公共交通快速发展,家用车普及率很高的时代,这似乎也不是难事了。
所以,在白地还多的情况下,姑苏区基本看不到蜕变的希望,因为都在忙着开发远郊呢,谁来管你老城呢,吃力不讨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3 16: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4Living 发表于 2022-5-23 16:09
旧改、拆迁、退二进三,这些都比开发白地麻烦太多了,而且不来钱,土地财政现在还是离不开的。所以只要 ...

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而且我说的是整个苏州。不单单指姑苏区。园区新区的问题我同样也说了。

1.首先国家有用地红线,讲真的苏州可开发利用的土地不多了。可参考政,府规划文件。
2.旧改、拆迁、退二进三这些确实比白地开发要麻烦许多。但ZF的职责是造福一方百姓
   还是自己工作好做,方便?我认为是前者优先,有困难就往后缩,这不是ZF应有的态度。
(你这个观点确实是现实,但我很不爱听,无能为力不代表想法上也得顺从)
3.一届一届像你说的每次都挑容易的下手,那再多白地也得用光。到头来还是避不开改善老的区域。
4.现在这样子不断开发新新城,到头来两边都做不好。一届发展,一届巩固。这样才能长久。

DD可以一届一届换,但老百姓可是要在这里过一辈子的。
用你那句话,越是吃力不讨好,越是要迎难而上。这才是该有的样子,不然换谁都能上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1 10:46 , Processed in 0.04598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