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9-16 10: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宜昌市拔得头筹进入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列
9月11日,各大城市翘首以盼的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终于公布,共计23个物流枢纽从全国212个物流枢纽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首批建设名列。宜昌枢纽作为湖北省唯一1家,中部地区5个枢纽之一成功入列,既体现了宜昌枢纽在国家顶层物流骨干网络中的战略地位得到了国家确认,是“枢纽中的枢纽”,也预示着宜昌将利用这个堪比物流界“自贸试验区”的重要头衔,在国家物流网络建设中占得先机,争取更多政策支持,打造特色鲜明的枢纽经济。
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从2019-2035年,拟选择127个基础条件好的城市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212个国家物流枢纽,包括41 个陆港型、30 个港口型、23 个空港型、47 个生产服务型、55 个商贸服务型和 16 个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
首批入选的23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项目中,东部地区10个,分别是天津、上海、南京、义乌、临沂、广州、宁波舟山、厦门、青岛、深圳;中部地区5个,分别是太原、赣州、郑州、宜昌、长沙;西部地区7个、分别是二连浩特、南宁、重庆、成都、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东北地区1个,营口。
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项目的选择,必须统筹考虑项目成熟性、示范性、网络价值、与国家战略关联度等多维导向,能进入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列非常不易。从入选的城市来看,国家中心城市几乎全部上榜,然后就是特大型城市和物流非常发达的海港、陆港、边境口岸和全球小商品集散地,宜昌能进入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列非常不易。
宜昌作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是长江黄金水道最关键的节点--三峡大坝所在地,东中西部物流枢纽在宜昌进行高强度物流交换。2018年三峡大坝过货量1.44亿吨,超1亿吨设计能力。2018年4月,x来宜昌考察时指出,要求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局出发,解决长江航运三峡船闸“肠梗阻”问题。宜昌市委市**高度重视宜昌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周霁**、张家胜**多次专题调研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提高站位,把宜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作为牢记总**殷殷嘱托,努力破解长江物流“瓶颈”,更好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张鹏副**在申报之初就召开专题会议,要求把进入首批名列作为唯一目标,并对全过程给予指导。宜昌市委统战部和民革宜昌市委望蓉主委也给予大力支持。
宜昌市物流业发展中心作为具体承办单位,联合市交投公司,在市发改委和市交通运输局支持下,选择了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进行方案制订,明确了思路,找准了宜昌独特视角,制定了具有鲜明宜昌特色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案》,宜昌“白洋茅坪双园”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被推荐代表湖北省参加第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项目评选。宜昌枢纽由运行成熟的国家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即三峡大坝下游白洋港后方白洋物流园和上游茅坪港后方秭归翻坝物流产业园构成,通过双园区布局,多运输方式转换,创新过坝物流组织方式,以长江增量物流需求为主要目标,用枢纽间“干线+干线”、区域内“干线+分拨”的水陆联运,替代传统的水陆水“翻坝”物流组织方式,逐步将通过性的“过坝”需求转化为坝区原生性“始发终到”需求,从根源上缓解三峡通道能力紧张,解决长江水运通道“梗阻”问题,释放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潜能,引领区域产业布局重构和生产消费模式重塑,打造成长江经济带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现代物流供应链物流组织中心和绿色智慧物流中枢,形成培育枢纽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
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公布,意味着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正式起步,宜昌“白洋茅坪双园”港口型国家物流枢项目也将加快建设步伐。拟投资17.7亿元提升坝上坝下物流设施功能,其中存量设施功能提升类项目3个,总投资2.2亿元,主要以铁水联运设施、智能公路港等白洋-茅坪物流园区功能完善为主;增量设施补短板项目共计9个,总投资15.5亿元,重点强化口岸通关、保税物流、冷链物流、集疏运铁路专用线等,增强区域物流组织和运作能力,提高宜昌枢纽与上海、武汉、重庆、成都、乌鲁木齐、钦州等国家枢纽之间的业务堆积,更好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支撑东中西部,南北各区域板块联动发展。
下一步,宜昌将通过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建设,树立世界级巨型水利与航运工程综合效益典范;用好特殊区位,强化传导功能,成为串接国家物流枢纽的重要枢纽;依托枢纽创新临港产业、国际贸易融合发展模式,贡献产业优化布局和高质量发展新方案;延伸产业链、串接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中国中部地区中型城市中转物流的宜昌样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