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GYG

【上海国际著名文化旅游城市之路】连载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17: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艺术博物馆:一座发电厂带来的艺术“温度”

  很多人对树立在城市未来馆前的大烟囱温度计记忆犹新,对于城市未来馆总设计师章明来说,他的心里始终有个艺术梦想——城市未来馆最佳后续利用应该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1年8月23日,市委、市政府决定选址世博会城市未来馆改建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这也是中国第一座公办当代艺术博物馆。章明的梦想成真了。

  城市未来馆改造前的建筑面积为3.1万平方米,改造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后,建筑面积增加至4.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由改造前的9000平方米增加至1.5万平方米。

  南市发电厂见证了中国工业时代的发展历程,由南市发电厂主厂房改建而成的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建筑形象本身带有浓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工业时代特征,主体建筑北侧高达165米的钢筋混凝土烟囱,具有极强的标志性,十分适合以创新、创意为主题的当代艺术的展示与交流。此外,城市未来馆总建筑面积31088平方米,其内部空间延续了工业建筑的空间特点,南区一二层留有高度分别为16米和24米的两组高大空间,西北侧二层留有高度为36米的超高空间,为改造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在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上海当代艺术馆筹建办主任李向阳看来,利用发电厂改造为美术馆,高度尊重了原有建筑的精神,也有利于以巧妙的转换代替大的改动,利用屋顶光线的引入使得整个展示空间功能趋于完整。环顾全球,著名的英国泰特美术馆同样有高耸入云的大烟囱,同样也是由发电厂改造而来。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以收藏、展示和陈列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为主,同时积极开展以当代艺术为主题的国际交流、专业研究和普及教育等活动。2012年10月1日,第九届上海双年展将作为开馆大展,由现在的上海美术馆迁址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双年展艺委会主席许江认为:“这一迁徙也必将带来上海双年展对于自身责任和历史机遇的新思考。电厂改建的新馆,既是曾经的城市动力源,也蕴含太多可供我们思考的东西。双年展的迁徙不仅是体量、环境上的转机,更重要的是,它将带来某种酝酿着更内在变化的精神转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07: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富林遗址公园文化建筑群初见规模( 2011年11月23日 )



  位于上海松江区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近日完成了门前的绿化场景布置。记者11月22日在现场看到,园内的文化建筑群已初见规模。

  广富林文化项目分南北两片,南区以公共设施为主,集中展示“上海之根”文化。其中最大的亮点是看上去就像“漂浮”在水中的广富林博物馆。据介绍,馆区四周将开挖河道形成一片水域,整个博物馆分水上观光台和水下展厅两部分。展厅内不仅陈列有各种出土文物,还有发掘现场模拟展示和藏宝室等配套设施,并将利用高新科技手段和水底时光隧道等,将从华亭县到松江府到如今数千年来广富林古镇的演变和发展一一演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07: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受邮轮、商务、会展等拉动 上海入境游客将破800万( 2011年12月4日 )
  记者3日从上海市旅游局获悉,预计2011年全年上海入境游客人数将突破800万人次。

  据统计,今年1至10月,上海市入境游客人数累计达681万人次,虽然少于举行上海世博会的2010年,但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30%。

  2010年由于世博会的因素,上海游客数量超常规增长,全年海外来沪游客达851万人次。世博会不仅使上海城市交通、服务、景观等得到改善和提升,而且世博“一轴四馆”作为上海旅游新地标,带动上海旅游业进入“后世博”新的发展时期。

  2011年,上海邮轮经济发展势头红火。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访抵上海的国际大型邮轮达到50艘次,比2010年增加了2艘次。尤其是明年,新投入使用的吴淞国际邮轮港预约到访的国际邮轮已达到60艘次,成为一个新的巨大增量。

  针对邮轮、商务、会展等新兴业态,上海旅游部门加大海外市场宣传力度,彰显海派文化魅力,这些举措都有助于促进上海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20: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定不移沿苏州河开发!

普陀区苏州河沿线“滨河示范区”力促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2011年12月13日 )
  作为苏州河文化长廊上的一颗明珠,M50创意园区最近启动“参股设计师创意项目”,帮助艺术家打通从创意、样品到规模化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最大化实现创意价值。M50从创意展示到产业载体的蜕变,是普陀区发展“滨河文化”、“滨河创意”、“滨河经济”的一项具体举措。未来五年,该区将以文化创意、专业服务功能为主,着力把苏州河沿线打造成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实践示范区。

  “滨河实践示范区,是普陀区未来五年按照‘创新求突破、提升促发展’总体思路,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的一个重要抓手。”区委书记张国洪说,过去五年中,全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第三产业完成区级税收比重达到80%,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7%。未来五年,普陀区将聚焦“一河五区”的发展空间布局,着力提升发展聚焦度、经济外向度、产业能级度,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

  完善功能布局助推长远发展。记者在刚刚出炉的“一河五区”规划版图上看到,21公里苏州河曲折蜿蜒,犹如玉带般“环抱”区域,长风生态商务区、真如城市副中心、中环商贸区、长寿商业商务区、桃浦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这五大功能区,呈“Z”字型分布。依托这些功能性区域,该区定下新一轮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到2016年末,现代服务业占区级税收比重达30%左右,商贸业占区级税收比重达25%左右,科技产业占区级税收比重达到25%左右。

  苏州河普陀段沿线散落着大批纺织业、化工业厂房等工业遗址,如何“最大化”盘活这些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普陀区计划建设一座“苏州河博物馆”,反映苏州河河流历史、城市发展历史、民族工业发展历史,并有计划地收集和保存分散在各地的工业文化遗存。同时,建成工业遗址博览园、成龙电影艺术馆、动漫游戏展示馆等“一园十馆”,形成以专业性博物馆所为主干、小型博物馆为辅助的博物馆走廊,促进历史文化、工业文化、宗教文化和市民文化的融合发展。苏州河沿岸压缩机厂、绢纺厂、纺织公司等8家企业的近5万平方米用地,也有望被改造成商业设施、创意产业园区和商办楼宇等。

  借助鲜明的文化特色,普陀区期待带动滨河创意产业壮大发展。在M50园区刚刚成立的“漫生快活”馆,已有陶瓷、木制品等上百种创意设计产品,这个创意场馆由园区管理方与一家设计公司共同控股,为艺术家提供了一片走向市场的“试验田”。为了支持这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意园区扩大规模、提升能级,区发改委正在加快对M50周边环境的改造,吸引各类创意人才加速集聚;此外,利用“月星家居”、“红星美凯龙”等家居企业总部坐落于普陀区的优势,大力发展家居设计类创意产业;加强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搭建“动漫游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引进“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项目,加快天地科技谷打造,建设以动漫游戏产业、数字内容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

  普陀区还将进一步开发水岸商业商务、休闲娱乐功能,进一步释放“滨河”活力。聚焦长风生态商务板块,以跨国采购中心带动商贸会展,以成龙影视和长风景畔娱乐中心带动文化旅游发展,同时建设以私募股权基金为主的“长风金融港”,提供前沿金融服务。位于中江路的天地软件园,重点发展软件产业和数字传媒产业,正在建设国家级数字传媒产业化基地,吸引更多数字传媒企业落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4 06: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世界巧克力梦公园将开园( 2011年12月13日 )




  兵马俑、青花瓷瓶、《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本月16日起至明年2月19日,这些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景象将以巧克力的形式出现在上海浦东喜玛拉雅中心,为市民带来一场色香味俱全的巧克力文化盛宴。
  上海世界巧克力梦公园是我国第一座以巧克力为主题的欢乐园区。形态各异的巧克力艺术品背后,是各种高难度的制作手法。比如,一个巧克力青花瓷瓶,不仅要用巧克力等原料来描绘出青花瓷的花色,还要通过对巧克力釉面的加工打磨,表现青花瓷釉面的光泽。据介绍,16日开幕当天,前500位购票入场的观众均可获得“兵马俑巧克力”一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7: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统计显示:居住上海境外人员超过20万 外籍人员数居全国第一( 2011年12月20日 )
  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将外籍人员及港澳台居民列入普查对象,上海市统计局12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居住在本市并接受普查登记的境外人员共有20.83万人。其中,外籍人员为14.32万人,占68.7%;港澳台居民为6.51万人,占31.3%。港澳台居民中,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为1.93万人,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为910人,台湾地区居民4.49万人。上海已逐渐成为全国境外人员最集聚的地区之一,境外人员总量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的20.4%。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员数居全国第一位,港澳台居民人数居全国第二位。

  居住在上海的境外人员家庭户为11.22万户,其中港澳台家庭户3.73万户。随着越来越多的境外人员在上海生活工作,外籍人员、港澳台居民和本市居民结婚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本市登记的涉外婚姻达2231对,10年累计达29587对。本市由境外人员和境内人员共同组成的家庭户户数已有2.73万户,占全市境外人员家庭户总数的24.3%。

  本市境外人员分布涵盖了全市18个区县。其中,浦东新区、长宁区、闵行区境外人员数分别为4.54万、4.22万、3.7万,合计占全市的59.8%。长宁区的虹桥镇、浦东新区的花木街道、闵行区的虹桥街道是境外人员最多的街镇,人数分别为1.85万、1.37万、1.18万人。

  本市境外人员的平均年龄仅为33.33岁,比本市常住人口年轻5.7岁,年龄结构以15—59岁青壮年人群为主、0—14岁青少年为辅、老年人较少。本市6岁以上境外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7年。

  数据显示,因就业而来沪的境外人员达5.68万人,比重为27.3%;其次为商务,人数为4.75万人,比重为22.8%;两者合计共10.43万人,比重高达50.1%。这表明,超过一半的境外人员来沪与就业或经商等工作原因有关,上海近年来不断改革、稳步发展吸引海内外人才已初见成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7: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居住半年以上即为常住人口计算,本市境外人员常住的人数为18万,比重为86.4%。其中,港澳台居民的常住比重为89.2%,外籍人员的常住比重为85.2%。本市境外人员在沪平均居住时间为20个月。平均居住时间较长的境外人员主要来自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英国、法国、德国和加拿大。

  本市的外籍人员共涵盖了214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数超过200人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39个,呈现国际多元化趋势。按国籍分,本市的外籍人员主要来自日本、美国、韩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及马来西亚,上述前10位国家的人数共11.4万人,占来沪外籍人员总数的79.5%。其中,51%的外籍人员来自日本、美国和韩国,分别为3万人、2.4万人和2万人,合计7.4万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7: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
    上海要打造优良环境,吸引世界游客常游常住,这壹整体城市美好品牌的推出以及深度改善,还有很长路要走。最为重要的是细节处的精品化,扫除壹切丑陋的形象。最为捷径的就是城市具象的根本改进三要素,1.架空线彻底清空入地,2.道路平整有上海的更国际化的标准,3.楼顶的绿色环保节能充分利用以及外形的时尚改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07: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智慧”破解老公园改造难题 “十二五”本市将改造50多座老公园( 2012年1月3日 )

  本市杨浦、普陀、虹口等中心城区,有不少密度较高、居民集中的大型居住区,尽管有配套的社区公园,但面积一般仅一两万平方米。面向周边数十万老年人比例非常高的居民人口,“迷你”的社区公园如何才能满足“庞大”的服务需求?老年人大多喜欢到公园里去健身,他们觉得公园里的广场等可供体锻的硬地,数量越多越好,面积越大越好。可公园绿化,又不能少了绿、少了花。市民健身与公园景观“争地”,成了一个难题。有没有解决办法?今年起,市绿化管理部门将结合全市老公园改造工程,以“上海智慧”破解这个难题——

  1月3日从市绿化市容局了解到,在去年完成宜川公园和友谊公园的改造工程以后,上海今年将改造5座老公园,包括曲阳公园、岭南公园、长寿公园、川北公园和醉白池。“十二五”期间,全市将改造50多座老公园;至“十二五”期末,本市所有建于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老公园,将全部完成改造。老公园改造的具体内容包括:园内基础设施“翻新”、节能减排新技术应用、园容园貌绿化品质提升等,部分有条件的公园,还将增设避难场所。

  树阵广场

  老公园改造前,绿化部门不仅反复征询市民意见,还仔细分析公园现状,如,某块草坪踩踏非常严重,且多次补上又多次被踩坏,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公园缺少健身场地所致?改造中应尽可能少减甚至不减绿化面积,又要考虑增加市民园内健身场地面积。友谊公园去年改造时,将两三块遭严重踩踏的林地改成硬地,但里面高大乔木一棵不动,形成了一个有绿阴遮盖的“树阵”广场,供市民体育锻炼。宜川公园原先为曲径通幽风格,缺少开阔的健身场地,园方在改造中,“曲径”拉直变宽了,结合花架、绿廊改建出了几处可供市民打拳、跳健身舞的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07: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几道“红线”

  新增健身场地,上海绿化部门在老公园改造中坚持几道不能突破的“红线”,比如,公园内有古树名木的,确保古树树冠外3米不被侵占,宜川公园有棵百年雪松,公园改造启动前,就请来古树保护人员,首先确定古树保护范围,画出“红线”。采访中,在古树保护区外练太极拳的市民向记者抱怨“场地太小,只能分成两批练拳”,但当听到记者解释这是为保护古树时,市民表示“古树是城市活化石,为古树让道值得”。

  此外,公园标志性景观、重要景观也在改造中享受“红线”保护待遇,毕竟标志性景观是公园特色所在。

  全国对公园有统一的设计规范要求,硬地面积不能超过15%,如果按2万平方米的公园来说,硬地只有3000平方米,每天万人在公园锻炼,人均仅0.3平方米,“别说练拳、跳舞,连站立都困难”。面对此难题,上海绿化部门以地方导则将这一比例稍稍“人性化放宽”,“在上海这样的老龄化大都市,又是老年人最集中的社区公园,照搬全国一刀切的规范缺少可操作性”。但同时,绿化部门也明确,放宽后的比例是改造中不能再突破的又一道“红线”。

  花坛“圈椅”

  按照公园设计规范,每座公园的人均占有面积需达到10平方米,园椅按游园容量的20%至30%的比例配备。而上海大部分社区公园,面积在一二万平方米,每天在公园锻炼、休闲的市民超过万人,远远超过公园游园设计容量,如果要按游客数的20%来配园椅,必须安排2000多个座位,即使在公园里“全部摆满园椅都达不到配备要求”。但老年市民来公园锻炼,肯定希望到处都能找到坐坐歇歇的地方。于是,上海绿化管理部门在公园改造中,想出不少巧招妙招,比如:花坛“圈椅”——即在花坛外围做一圈低矮的木质平台,既是圈起花坛的一部分,又能让市民当座椅坐。再比如:搭个花架、建条绿廊,见缝插针尽可能给它们安上“木头脚”——长条木椅。尽管不如正儿八经的靠背长椅坐着舒服,但毕竟多了一些让人坐下来歇歇脚的地方。

  看人设厕

  厕所的设计,除了借鉴世博经验增加女厕位,还根据各区域公园主要服务对象的年龄重新设计蹲位、坐位比例:70岁以上老年游客较多的社区公园,坐位多一点,因为老人腿脚不灵,蹲上蹲下不方便;五六十岁或以下游客比例较高的公园,厕内设计蹲位稍多点,因为那样更符合上海人的卫生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08: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崇明开出首条“新能源公交线” 城桥1路全部采用超级电容车( 2012年1月6日 )



  “绿色公交车”开上崇明生态岛。1月6日上午,崇明第一条“超级电容城市公交示范线”正式开通。这是崇明岛首条使用新能源车辆的公交线路,标志着崇明生态岛新能源公共交通的应用推广拉开序幕。
  超级电容车上岛
  崇明岛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践区,其世界级生态岛的定位,迫切需要把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市科委与崇明县共同组织专家编制了“十二五”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规划,规划到2015年,全岛将初步建立新型的低碳交通系统、商业运营模式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实现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低于15%。此次开通的首条新能源公交线路采用的是超级电容城市客车。
  超级电容城市客车是上海市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的成果之一,通过十年来的自主创新研发已开始走向市场,目前已在上海市区11路、26路、世博专线等线路运营。其中,2010年上海世博会61辆超级电容城市客车载客4000万人次,运营120万公里,为低碳世博交通做出贡献。此次,崇明城桥1路“超级电容城市公交示范线”运营是世博后新能源汽车后续利用的重要成果,示范作用明显,展示度大,将对控制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以及降低大气中PM2.5微粒有积极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7: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上海将再建50条林荫大道 对20条2011年度林荫道将命名( 2012年1月9日 )
  上海在加快建设林荫大道过程中,将大力推广行道树新优品种,从而使得上海的林荫大道不仅“夏有片片浓荫”,而且冬透温暖阳光、春开烂漫鲜花、秋有美丽色彩,让上海的林荫大道更好地造福市民,成为城市美丽景观。1月9日从市绿化市容局获悉,今年上海将再建50条林荫大道,到“十二五”末,上海林荫大道总数将超过百条。

  公示20条林荫大道

  按照《上海市林荫道评定办法》,绿化市容局日前拟定淮海中路等20条道路为2011年林荫大道,并在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据悉,在公示的基础上,上海将对20条2011年度林荫道进行命名。

  记者从绿化市容官网上查询到,这20条林荫道分布在全市17个区县,每个区县都有一至两条林荫道,其中黄浦、徐汇、普陀均有两条林荫大道,是林荫道最多的三个区。从树种上看,已建成的20条林荫道中,12条林荫大道的主打树种为梧桐树,5条为香樟大道,崇明的林荫大道是梧桐与香樟的混种,静安区、浦东新区的两条林荫大道则是栾树大道。

  大力推广新优品种

  记者从市绿化市容局了解到,目前上海行道树总数达到81.41万株,香樟为第一大树种,占到40%,其次是法国梧桐。专家说,香樟是常绿树种,夏季遮荫效果十分好,但冬天浓密的树叶也挡住了阳光。

  为此,上海近年来大力推广新优行道树品种,栾树、朴树、无患子、银杏、杂交马褂木等40多种新优植物相继走上上海街头,这些新优行道树品种,大多是落叶植物,秋有或黄或红或褐色的美丽色彩,部分树种春天开花。今年登上林荫大道榜单的昌平路,就是静安区在本世纪初建设的栾树特色街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7: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评:林荫道固然重要,更为重要关键的是城郊周边高宽浓密地大量种植犹如原始森林般的树种。彻底抵抗来自西北方向的沙尘暴、严寒,或来自东南方向的工业污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07: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米星河照亮苏州河北岸( 2012年1月20日 )



三十余万只灯珠烘托出恒丰路的流光溢彩

  在镶嵌于沿线行道树上的30余万只彩色灯珠烘托下,夜色中的恒丰路流光溢彩,将苏州河北岸照耀得熠熠生辉……这是1月19日晚上在闸北区恒丰路景观街看到的迷人夜景。据闸北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介绍,作为苏河湾开发建设重要项目之一的恒丰路景观改造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将打造成集高端商务商贸、餐饮购物、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黄金商务大道。

  恒丰路南起光复路,北至远景路(原潘家湾路),全长1600余米,沿线两侧拥有浦西洲际酒店、万裕酒店、隆宇商务国际广场等28幢中高档商务楼宇,是苏河湾西部地区的重要景观区之一。根据综合景观设计方案,恒丰路综合改造主要通过沿线树木和楼宇灯光的“亮化”和植物的“美化”等工程展开。

  闸北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魏步良告诉记者,该局从去年下半年起,正式启动恒丰路景观改造工程。现已完成的一期工程项目主要包括:在道路两侧200余棵香樟等高大乔木的树冠、树干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离带的花坛内,镶嵌了31.7万只色彩明快的装饰珠珠灯、泛光灯,同时还完成了浦西洲际酒店、环智国际大厦等商务楼宇建筑立面的景观灯光建设;在恒丰路道路设置了300余套造型优美的花箱,并在花箱内种植了近6000盆鲜艳夺目、高贵大气的西洋杜鹃和常春藤花卉。


继续为国际著名文化旅游城市这幢高楼添砖加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07: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文化广场绿地19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2012年1月20日 )
  上海文化广场绿地1月19日正式向公众开放。茂盛的树林灌丛、疏密有间的草坪地被和各种季节花卉,营造出一个内有演出、外有绿意的“文化生态广场”。

  昨天,文化广场还向周边居民发放300张“睦邻卡”,市民凭卡购票可享更多折扣。运营方表示,文化广场绿地将吸收社区居民共同维护绿化与观赏秩序,真正做到民享和民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6 07:05 , Processed in 0.04980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