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幻城樱花

东牌楼·长沙九龙仓国金中心|452m|310m|建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4 16: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九龙仓主席吴光正的爷爷是我们湖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4 18: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扭曲的最难看,广州的IFC,就好难看,像蟒蛇的身体,又像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4 21: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来看九龙仓。。。{:5_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4 21: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奠基之后有没有真正动工啊?有没有谁传些最新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4 22: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452,84层??虚高的部分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4 23: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56# 何铁民


    最少比那些装跟破天线充大个的强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4 23: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等很久的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4 23: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450,330,300,长沙摩天大楼多中心化了,期待梅溪湖400+,3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4 23: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看好北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4 23: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奠基之后要能真正动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5 00: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动工了没啊?发些真正施工的图片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5 12: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52# zhuang1012


    这位,你这话说得……
   不过确实长沙ifc的硬朗风格我挺喜欢的,喜欢纽约世贸双子塔那种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5 12: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护长沙国金中心考古遗址 “切割搬迁”留住东牌楼记忆

长沙城之与众不同,在于不同时代总有不同表现。2200多年城市中心不变,这一贯穿古今的城市特征,也让五一广场一带成为长沙市1号文物埋藏区。

长沙国金中心建设工地恰好位于该区域。从今年3月开始,随着工地建设的进行,长沙市考古工作人员再次启动考古勘探与发掘,埋藏在地下的古城历史一一再现。

昨天,随着长沙国金中心的正式奠基,在此发现的上述遗迹的保护方案也初步确定。根据专家建议,长沙国金中心建设工地考古遗址将实施迁移保护,即将遗址整体截取、切块后,搬至室内保存研究。潇湘晨报记者 徐海瑞 实习生 王海波 长沙报道

[考古现场] 去除两三米表土,宋明时期长沙显现

长沙国金中心工地属长沙1号文物埋藏区,该区域是晋至明清时期古城的中部。

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证明,长沙国金中心工地区域内分布有战国、两汉、魏晋各时期绵延千余年的城墙遗址,有战国至明清时期临湘县及长沙官署建筑基址,有长沙国各代诸侯王和明代潭王、谷王、吉王等的王府建筑遗址,有战国到明清各时期的文化堆积层(即各历史时期因各种原因形成的夹杂各类文物的遗址),也有古井、窖藏、房址、道路等大量生活遗迹。历年来,此处每次基本建设,都会发现大量珍贵文物。

为了配合此次项目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沙市考古所)布置考古专业人员组建了120人考古团队,确定了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方案,制订提前介入交叉作业的工作方针。从3月11日到5月1日,长沙市考古所在长沙国金中心工地东部和中部区域进行全面勘探,表土去除2-3米后,显露出明清地层,部分为宋代地层。经过两个多月考古勘探工作,在工地东部和中部发现古井(窖)236口,灰坑53处,灰沟15条,池塘一个以及明代藩王府建筑基址和宋代街坊建筑基址遗存等。

从5月2日开始,考古发掘主要分两大部分进行,一是东部区域主要为古井群,该区域主要针对单个古井等文物遗迹进行考古发掘工作,一是中部区域,已发现大型明代藩王府建筑基址和宋代街坊建筑基址遗存。

[保护措施] “切割搬迁”留住东牌楼的记忆

目前,长沙国金中心工地考古工作仍在进行。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湖南省湖湘文物工程有限公司与长沙市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已就此联合制定《长沙国金中心建设工地考古遗址迁移保护工程方案》(下称《方案》),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即对遗址采取整体截取、切块搬迁至室内的方法进行保护。

《方案》指出,古遗址异地搬迁保护是一项世界性难题,特别是潮湿地区古遗址保护仍处于摸索试验研究阶段,上述古遗址中许多单个遗址搬迁前加固保护必不可少,甚至是决定遗址搬迁工程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总的方案确定之后,水对遗址的损害成为考古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让我们看看他们应对水的问题有什么具体的措施:

防雨:将首先在遗址上用钢管搭设双坡人字架保护雨棚,覆盖雨布,满足通风和雨天施工要求;

排水:在遗址四周开挖排水沟,并在排水沟旁边挖一口沉水井,配置水泵24小时抽水,以降低遗址水位;

阻水:对遗址外壁渗水点用高分子材料和水泥喷浆防渗堵漏,以阻断水源侵入遗址;

加固:根据具体情况,用加固试剂进行渗透加固,对古遗址实施加固保护,使之具备异地搬迁条件,并实施搬迁。

[这里发现了什么]

工地内主要文物遗迹

明代潘王府建筑基址

遗址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发掘区北部,该区域可能为宫殿建筑的东部,目前发现的有大面积的红色土夯筑的平整高台。台基上有两道墙体是用明代模印文字大青砖堆砌而成,其间使用大青砖铺设地面,大致是东西方向。第二部分位于发掘区南侧,该区域是用明代模印文字大青砖堆砌而成大型房屋建筑遗址,从房屋结构来看,该房屋建筑可分为东西三列,有四道墙体间隔。

 宋代街坊建筑基址遗存

由路面、路面两侧排水沟,路两侧青砖铺设房屋基址以及麻石柱等组成,保存状况清晰。

路面经过五次修建,第一次是宋代早期,先沿着路基铺设红色夯土层,再在上面铺设青砖路面,其后路面遭到破坏后,多次在其上铺设砖渣土混合物作为路面,两侧排水沟也不断加宽加高,使得该路面形成不同时期的堆积层,该路面宽3米,目前发掘长度47.5米。

长沙“文夕”大火灰烬文化层

1938年11月12日夜,长沙文夕大火,使数千年的长沙古城毁于一旦,全城63%的街巷、房屋被烧。粗略估计3000人丧生。

现在发现“文夕”大火文化层遍布整个遗址区,目前保存较完整的一段剖面位于藩王府外鱼塘街、鱼塘塘基,长约200米,高2.2-3.5米,其中灰烬文化层平均厚度为0.4米,最薄处仅仅4-10厘米,包含物大部分为灰烬、砖瓦、竹木、陶瓷残片等。

整理/记者 徐海瑞 实习生 王海波

 [东牌楼简史]

汉代

靠近临湘古城中心,临湘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

唐、五代、宋代

古城区街巷。

明代

藩王府所在地,应为东边入口,包括已拆毁的鱼塘街等都在王府范围,现解放路为王府护城河,河上曾建青石桥,解放路曾经以青石桥命名就源于此。

清代

明藩王府拆毁,城墙砖用于建设天心阁等。东牌楼一带成为军事部门游击署所在地,已拆毁的游击坪4号公馆为游击署原址的一部分。

民国

游击署旧址被划给蔡锷后人,建蔡锷祠堂,但并未建成,蔡的后人将此地卖给何键部下,后者又转给他人,而建成诸多公馆。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

繁华商业街,酒吧一条街发源地,南京美发店、长沙宾馆、老年人用品商店、长沙剧院、长沙小百货站、八角亭腊味店、八角亭商场等一系列老字号所在地。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吴芮封长沙王,“始筑城垣。”自此,有史可查的长沙古城,距今已有2200余年,而其城市中心一直“固执”地停留在如今的五一广场一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5 12: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是保护 不过这切割只怕效果要大打折扣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5 13: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的中心一直没变,将来也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20 16:26 , Processed in 0.05066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