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11-28 13: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今本《竹书纪年》又载:“仲康即帝位,据斟鄩。”
《括地志》云:“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
《史记·夏本纪》云:“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
《国语·周语上》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偃师,尸乡,殷汤所都。”——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上》
“皇甫谧曰:都亳,今河南偃师是。”——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
“阚骃曰:亳,本帝喾之墟,在《禹贡》豫州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尸乡亭是也。”——《水经注》
帝盘庚徒都殷,始改商曰殷。亳殷,今偃师是也。然则殷有三亳,二亳在梁国,一亳在河南。谷熟为南亳,即汤都也。蒙为北亳,即景亳,汤所盟地。偃师为西亳,即盘庚所徒者。”——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从都之。”——唐朝李泰《括地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