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niceGZH

[综合其他] 广州医疗信息专辑(全国三大医疗高地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5 23: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海珠湾院区一期工程即将动工
2024-09-03 22:16:40 广州日报新花城
       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海珠湾院区一期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孙逸仙纪念医院海珠湾院区一期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项目完成招标,中标金额约15.01亿元,这也意味着项目即将动工。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创建于1835年,至今已有近190年历史,是我国第一家西医医院、中国西医学和西医教育的发源地、祖国西医学的人才摇篮,为我国医学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前,医院发展一直深受空间布局限制。海珠湾院区的建设是孙逸仙纪念医院里程碑式的历史性转折。
       孙逸仙纪念医院海珠湾院区一期工程项目是广东省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北邻海珠儿童公园,西邻洛溪大桥,南至振兴大街,一期工程规划总建筑面积23.8万㎡,其中地上面积15.1万㎡、地下面积8.7万㎡,主要包括1#综合医疗中心、2#发热门诊、8#门楼、9#液氧站汇流排间等建筑子项。整个项目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设计。
       该项目以建立国际精准外科诊疗中心为战略定位,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研究型医院”为建设目标,着力打造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精准外科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医学中心,促进海珠区医疗卫生服务从“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稳步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5 23: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患者感受中医魅力!广东省中医院这样擦亮“南粤杏林第一家”招牌
2024-09-05 21:32 来源:南方网
  提起广东省中医院,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受人追捧的明星院内制剂,还是有众多“10万+”爆款文章的公众号,抑或是火得出圈的小视频达人“德叔”?近年来,广东省中医院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不断擦亮岭南医派的金字招牌,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近日,记者与“南粤杏林第一家”打了个照面,细细感受它的独特气质。
  以术固本
  让患者感受浓浓的中医魅力

  广东省中医院年服务患者数量连续20余年位居全国中医医院之首。今年,该院门诊量有望突破900万人次。在优质医疗资源集聚的广州市,一家中医医院如何能够独占鳌头?
  因为其具有特色优势明显的中医药服务。广东省中医院始终坚持中医药特色的办院方向,继承发扬中医药原创优势、中医药特色平台协同优势、中医经典病房引领优势、中医药“防治康养”全生命周期优势,不断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
  因为其建立了个性化诊疗模式。比如,建立中医经典病房,探索中医药在专科急危重症领域的疗效;建立中医疑难杂病门诊,为疑难杂病患者提供一站式中医诊疗服务;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探索实行中西医结合、内外结合、手术与传统疗法结合的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最佳的中西医诊疗服务。
  因为其看病高效便捷。广东省中医院构建了智慧药房,实现了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智慧门诊医疗服务;建成了包括患者自我管理、医护患互动、终身随访、全程跟踪的中医慢病管理系统,使慢性病患者在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能享受到科学、有效、持续、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务,从而提升慢性病管理的服务质量与效率。
  岭南地区常年气温相对较高,是所谓“四时放花,冬无霜雪之地”。岭南地区除了炎热之外,另一个特点是雨季长、湿气重。这些气候特点、环境特点以及人们的生活特点,造就了当地居民脾虚、湿热、多汗等体质,而胃肠道疾病、结节性疾病、皮肤病、骨关节病等成为当地的多发病、常见病。又因岭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许多种类为中原所少见,流传于民间的应用经验又多,所以一向为岭南医家所重视。
  根据地方特点和疾病谱,当地形成从理论到方药、从保健到康复自成体系的岭南医派。广东省中医院集皮科、骨科等众多岭南医派之大成,将岭南医派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正因如此,广东省中医院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该院院长张忠德说:“取得这样的美誉,源自政府认可、行业认可、社会认可。医院始终以服务为民为宗旨,以患者满意度为衡量标准,以中医药特色疗效为引领,老百姓在医院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中医魅力,能体验最适宜的中医技术,能获得全链条的中医服务。”
  以理服众
  让中医药科研有自己的话术

  近年来,国 家大力倡导并加快推进中医药科研与创新。然而,中医药的科研工作在现代医学体系下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比如,将现代医学逻辑生搬硬套而忽视了中医系统性思维、不考虑体质差异而用随机双盲试验的方式判断中药疗效等。
  “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既要符合一般的科学规律,也要构建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研究体系和研究范式,这是我们中医药行业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张忠德表示,上述这些问题是大部分中医医院面临的共性问题,而不同中医医院因各自独特的流派和技术又面临个性问题。他介绍,在过去,岭南地区与北方文化中心相对隔阂,历代医家重视疗效,靠口传心授传承下来,书写留下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成果不多,而且呈碎片化,这是岭南医派的一大遗憾。“因此,我们有责任和使命发掘好、整理好、保护好、传承好岭南医派的经典。”
  为此,广东省中医院结合中医药特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搭建中医药循证医学评价体系。张忠德将其总结为搭平台、组队伍、搞合作、建机制。
  一是汇聚创新资源,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为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广东省中医院作为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建设了全国首批国 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领域第一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全国首家粤港澳创新中心,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立了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成立了全国中医行业第一家生物资源中心
  二是构建创新队伍,培育与引进相结合,打造国际一流的中医药创新团队。广东省中医院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牢牢把握“人”这一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针对科研人才,医院开展了青苗计划、朝阳人才、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加大支持力度;医院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注重通过双向兼职、联合聘用、交叉任职、联合攻关、项目申报、成果转化等各种柔性方式引进高端人才。
  三是营造创新环境,致力于协同创新和国际合作,以优势互补联合攻关。医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吸纳国际前沿技术,不断增强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能力,努力开创科技开放合作新格局。比如,医院在欧洲建立中瑞中医药联合研究基地,推动中药新药研发;与国 家蛋白质中心、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现代前沿技术研究机构合作,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
  四是深化科研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构建既有动力又有压力的管理机制,激活创新活力和潜力。2010 年,在中医行业内率先建立科研创新团队PI制,逐渐形成了“自愿报名、竞争遴选”确定PI,通过“双向选择、任务导向”组建团队,形成“成果导向、目标管理”的管理模式,建立以科技量值为主的科研评价模式。
  经过多年积淀,医院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在中医药科研领域开花结果。张忠德表示,医院聚焦临床疗效和行业关键科学问题,充分发挥临床资源丰富的优势,立足中医药临床学科前沿,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通过构建医院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了“从临床到科研再到临床”的成果转化闭环。
  以文化人
  让中医药文化浸润每个角落

  广东省中医院是一家有文化的医院,这种文化体现在育人上、体现在管理上、体现在传播上。
  用文化吸引人才,为中医药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从2000年起,广东省中医院开始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定位,医院进行分层培养,开设中医学专业“国维班”“岭南班”,以“厚基础、强能力、重思维、显特色”为特征,培养具有岭南特色的中医应用型人才。医院始终将中医思维能力培养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临床实践和评价考核等方面,鼓励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建立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高出一格”的中医药人才。医院还率先启动“名医工程”,遴选中青年骨干拜师全国名中医,甚至全脱产跟师名医,至今已有包括44位国医大师在内的186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来院带徒,1143人次弟子参与跟师学习。
  用文化代替制度,为医院精细化管理凝心聚力。张忠德的行程很满,接受记者采访后要赶到横琴镇调研重点实验室科研开展情况,第二天出完门诊查完房要赶到北京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但他并不觉得累,而且乐此不疲。不仅张忠德如此,医院的其他员工也一样忙碌。这样的忙碌实则有序:医生跟着患者跑,解决患者疾苦;行政人员围着医生转,让医生回归临床;领导班子着眼医院发展的堵点难点,协调全院之力一一攻克。
  张忠德对院内职工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当医生不仅仅是养家糊口,要有家国情怀和行业担当。上班就来下班就走是职业,为了干成一件事是事业,要把医生当成一项事业来做,身忙心不忙,事乱心不乱,心中有热情,就会不知疲倦为之奋斗。”
  自2009年开始,广东省中医院开展一年一度的“杏林寻宝”工程,让一大批中医药特色技术生根发芽,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大约在10年前,广东省中医院开始探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有效途径,形成了“大师领衔+疾病防治+岭南特色”的模式。目前,广东省中医院已组建了一支由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广东省名中医等为带头人的中医药文化传播队伍,奏响“播种、育苗、培根”三部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少年儿童内心深处,浇灌孩子们坚定文化自信、根植家国情怀的信念之“树”。
  立足国 家战略,广东省中医院强化大湾区中医药交流协作,推动粤港澳中医药融合发展。一是广泛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探索模式,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开展人才培养,参与香港中医院建设。二是通过互访执业,为港澳地区培养高年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三是共同开展科研工作,打造科研平台,在药物研发、药物注册上市等方面取得突破。四是传播中医药文化,开展中医药进校园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中医药文化走得更远、走得更深。”张忠德说。
  来源:健康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1 17:13: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WDEFENDER 于 2024-9-11 17:15 编辑


2024-06-01 09:55:16

中山大学肿瘤医学科学中心(天河院区)全面进入施工阶段


发表时间:2024-06-01 09:55:16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5月30日,中山大学肿瘤医学科学中心(天河院区)举行试桩仪式,标志着项目全面进入施工阶段。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9.90万平方米,日门诊量约6000人次,建设床位约1100张。


中山大学肿瘤医学科学中心(天河院区)规划床位1100张,预计在2027年12月竣工验收,将作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院区,打造世界级肿瘤医学科学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珠吉院区)规划床位1000张,预计2027年12月竣工验收,也将作为中山六院主院区,并加挂“天河区第二人民医院”名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6 21: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封顶!“国际范”广医一院横琴医院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
南方Plus 2024-09-12 21:27
       9月12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横琴医院(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中心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封顶仪式在项目施工顶楼举行。该项目将于2026年投入使用,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广医一院”)独立运营管理,将为琴澳居民提供高水平国际化医疗服务。
       从谋篇布局到项目落地,从奠基动工到顺利封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与努力,他希望充分利用好广医一院的学科资源、人才资源和管理理念,做好院区规划和学科布局,将呼吸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等重点专科和血管外科、介入科等特色学科的技术力量在横琴扎根生长,充分利用好横琴联通澳门的特殊地理优势及政策优势,将国际国内顶尖的创新技术引入横琴,推动医疗、人才、科研、转化等全方位发展,共同努力把广医一院横琴医院打造成为立足琴澳、服务湾区、辐射国际的国际化医疗中心,使其成为国 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样板、标杆。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国 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何建行表示,医院与澳门的交流合作源远流长,作为国 家呼吸医学中心,广医一院始终聚焦国际化、专业化医疗服务,未来横琴医院将充分利用好“港澳药械通”等政策优势,汇聚国内外高端医疗技术和杰出医疗人才,从硬件到软件全面提高合作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加快推动医疗服务国际化进程。
       广医一院院长黄锦坤介绍,医院将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以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前沿医疗技术为引领,充分整合粤澳两地医疗、科研、教学优势,聚集国际化、专业化的医疗服务资源,建立具有“国际范”的高端医疗服务模式,努力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医教研防管”协同发展的“新样板”,助力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为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广医一院横琴医院过渡院区自2024年1月起正式运营,目前设有急诊科、综合内科、综合外科等21个临床专科,放射科、检验科等6个医技医辅科室,引入广医一院呼吸内科、胸外科、重症医学科等优势特色学科,在医、教、研、防、管等方面实现同质化发展。
       2024年上半年,广医一院横琴医院门急诊量超12万人次,同比增长18%,其中服务澳门居民超9000人次,12名澳门医生跨境执业,开展13项横琴“首例”领先技术,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医院不断深化琴澳医疗服务交流合作,开展国际前沿医学研究与转化,积极探索实践跨境转诊机制,入选“港澳药械通”定点医疗机构,为琴澳居民提供国际化的高水平诊疗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2 22: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挂牌“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圳医院”
羊城派 2024-09-19 19:14
       9月19日,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签署学科帮扶协议,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正式挂牌“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圳医院”,这标志着广东省人民医院对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的学科帮扶项目落地。这是广东省人民医院立足广东、融入湾区的有力探索,也是优质医疗资源与区位优势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
       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 记、宝安区委书记王守睿,宝安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立德,区委常委、区委区府办主任古子熔,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李宏涛等出席并共同见证签约仪式,为该医疗帮扶项目揭牌。
       据悉,宝安区人民医院挂牌“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圳医院”后,广东省人民医院将以帮扶10个学科为主要内容,围绕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打造一流医学学科、发展前沿医疗技术、集聚拔尖医学人才、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等全方位帮扶宝安人民医院进行建设,以提升医院综合实力,扩大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为辖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力争将宝安人民医院建设成“区域领先、国内一流”的国家级高水平现代化三甲综合医院,切实为深圳宝安医疗服务、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医药产业“四医联动”赋能增效。
       协议显示,该项目的帮扶形式是宝安区人民医院挂牌“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圳医院”,帮扶的学科主要包括: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老年医学科、眼科、胸外科、肿瘤科、医学影像科等。省人民医院派出上述学科的专家骨干团队,到宝安区人民医院担任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全职工作1-2年及以上。宝安区人民医院每年派10-20名骨干到省人民医院以订单师承制培养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在揭牌仪式上,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表示,深圳市宝安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是深圳经济大区和创新强区,在医疗卫生改革方面也有着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和广阔舞台。宝安医院作为一家三甲医院软硬件都有一定的基础。省医将立足宝安区医疗卫生事业和生命健康产业的布局和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省医在基础研究、临床医疗、学科建设、人才引育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围绕临床重大需求,探索多元化帮扶机制,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和生命健康产业一体化构建,打造“医、教、研、产”协同发展新生态,将宝安医院打造成国内知名的现代化医学中心,全面助力宝安区建设一流综合性医学创新中心城区,推动实施健康中国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
       据宝安区人民医院院长邓颖介绍,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加持,是宝安区人民医院发展史上的一件里程碑事件。医院将以此为契机,补学科短板,以名院为标杆,在“医、教、研、产”等方面上一个新台阶,以点带面,逐步达到与名院同质化诊疗水平,全面落实区委主要领导同志对医院提出的要求:“做强医院,能看大病,做优学科,能看难病”,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让患者改善就医体验,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名院专家。
       当天下午,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心外科、胸外科、肿瘤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老年医学科、眼科、临床护理等10个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专家,分别在宝安区人民医院本部门诊大厅和宝安区人民医院大浪社康开展了义诊。
       宝安区人民医院是宝安区“龙头”医院,是深圳西部医疗中心,长期致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据悉,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二期改扩建即将完成,规划床位3300张,将于2024年底开始逐步交付使用。医院总占地面积为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

       至此,中大、南方医、广医、广中医、省医、暨大医学院都已经到渔村“扶贫”,以造福渔村人民。希望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2 23: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器官捐献数量连续14年居全国首位
2024-09-20 12:37 来源:南方网
  9月13日-14日,2024广东器官捐献与移植大会暨广东省医学会第二十次器官移植学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移植领域的近500位机构负责人和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大会主 席、广东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何晓顺教授在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已经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际伦理学准则、又适应国情的发展道路。目前,中国在器官移植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学者拥有的多项国际领先的移植技术,为器官移植事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全球移植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广东省卫健委副主任易学锋在会上介绍,广东是国家首批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试点省份,器官捐献数量连续14年居全国首位,拥有21家移植资质医院,数量居全国首列,形成了布局合理、手续规范、技术先进、遵循伦理、科学公正的人体器官与捐献工作体系。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开创了无缺血器官移植等创新引领技术,器官移植体系布局与服务能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长效管理机制方面,广东省卫健委拟出台“广东省器官捐献与移植三年规划”,推动广东省器官移植质量和能力提升,实现广东省器官移植事业高质量和专业化发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72年成功实施我国首例活体肾移植,中山一院相继开创了多个“国际首例”“亚洲首例”“国内首例”纪录,成为我国器官移植的发源地之一。对于无缺血移植等创新技术的应用,到器官医学理念的提出和发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骆腾表示,目前我国器官移植技术已从“跟跑者”向“领跑者”的转变。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新强表示,2023年我国在器官捐献与移植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完成遗体器官捐献6454例,器官移植手术24000例,均创历史新高。广东省在2023年完成遗体器官捐献744例,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随着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新阶段,相关部门和机构将继续合作,推动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还举办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启动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教授团队《鲜活器官离体仿生养护系统》项目从全国50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重点项目支持,有望向医学教学、科研及治疗等多个方向拓展,形成器官医学新赛道。
  此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正稳步迈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轨道,同时也展示了广东省在器官移植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创新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2 23: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将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共建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心
新京报 2024-09-20 13:57
       新京报讯 9月19日,中国生物科技服务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6622,简称中国生物科技服务)发布公告,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鹏博(海南)硼中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鹏博(海南)】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订立合作框架意向书,双方将就硼中子俘获治疗药品及医疗器械、转诊合作、股权合作、适应症拓展等领域开展合作。
       根据意向书,双方拟在硼中子俘获治疗药品及医疗器械采购、转诊合作、合资成立医院管理公司、适应症拓展等方面形成密切合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项:鹏博(海南)为该医院硼中子俘获治疗药品及医疗器械供应商(须签订正式采购协议);该医院计划在该医院建设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心(广州金沙洲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心),鹏博(海南)除提供设备外,另外会提供设计,安装和调试服务;双方建立转诊协作关系,自意向书签署后至该医院硼中子俘获治疗设备投入运营前,该医院将适用硼中子俘获治疗的患者转诊至鹏博(海南)管理的硼中子俘获治疗医院;双方同意共同合资成立广州金沙洲BNCT医院管理公司,该公司将全权负责运营管理广州金沙洲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心(具体出资方式双方另行协议确定);双方共同发掘硼中子俘获治疗领域医疗器械及药品新适应症,并推动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的创新发展;及双方共同探索在硼中子俘获治疗领域的其他深度合作。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是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于一体的大型非营利性公益三级综合医院,是广州市重大民生工程、广州市120急救网络医院、广东省首批互联网医院、广州市医疗保险/工伤/生育保险定点医院和公费医疗挂钩医院、广东省异地、跨省异地医疗保险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院。该医院已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资质,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博士培养基地、广州抗癌协会(GACA)理事长单位、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放射外科培训基地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放疗分会首届放射外科主委单位。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表示,发展硼中子俘获治疗癌症治疗中心及提供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服务为集团主要业务活动之一。与该医院合作将在硼中子俘获治疗方面产生协同效应,深化有关合作,有利于集团核心业务长远发展,提升集团地位,并增强其在大湾区的影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 16: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省中医院南沙医院项目位于南沙区粤港深度合作区配套地块,总建筑面积37.84万平方米,总造价近30亿,规模为1200个床位。项目建成后,将为南沙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带动南沙新区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成为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相配套的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

目前,项目已局部完工,广州一建正按南沙区对项目医疗设备入统的节点逐栋、逐区域交付,并同步筹备创鲁班工作,计划2024年底总体竣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番禺33个医卫项目集中动工!将打造区应急医学救援中心
南方都市报APP 南都广州
原创
2024-10-22 19:01
       10月22日,广州市番禺区“卫健50计划”建设项目集中动工活动在番禺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部举行。南都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卫健50计划”目前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的子项目共33个,涉及13间医院、11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
       其中,番禺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成后,将统筹承担辖区内传染病监测预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医疗急救应急调度、卫生监督、临床用血、健康促进等职能,提升公共卫生机构硬件服务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番禺区中心医院综合应急大楼建成后将打造成番禺区应急医学救援中心,进一步提升居民健康与生活质量。
       该计划的实施也将使番禺区的医疗资源分布,整体实现南北贯通、东西协同的均衡布局。比如,何贤纪念医院里仁洞院区按综合三甲医院标准建设,将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深度融合,力争打造为医疗、教学、科研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辐射并带动番禺中北部区域的医疗健康事业发展;番禺区第五人民医院易地新建项目将重点缓解番禺区西北部片区的医疗资源薄弱现状,为区域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
       此外,番禺区中医院、番禺区第三人民医院、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等其他公立医院改扩建项目将进一步推动番禺区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补齐精神专科建设的短板。
       番禺区还重点打造“1+5+8”的城市紧密型医疗集团模式,以1家三级综合性医院为核心,联合区内5家二级医院以及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紧密城市医疗集团。集团将以资源统筹共享为核心,构建分级诊疗服务新格局,促进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向三级专科医院转型发展。
       与此同时,番禺区推进二级及以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建设(简称“医社联合体”)。目前番禺全区已建成6个医社联合体,覆盖辖区内所有二级以下医院、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益一类、二类医疗机构探索业务融合机制,落实信息互通、资金互通、业务互通、人员互通等“四个互通”,实现门诊人次提升、住院人次提升、双向转诊率提升、预约挂号率提升、医保定点人数提升、慢性病随访率提升、家庭医生签约率提升等“七个提升”。
       “集团模式建设一方面可以使得医疗服务普惠性更强,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医院专科特色发展,形成优势互补,提升辖区内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番禺区卫生健康局党组**、局长李洁蓉介绍,番禺区持续推进“1+5+8”城市紧密型医疗集团模式、医社联合体建设,期望通过三级综合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深度融合,实现辖区居民“大病不离县区、小病不出镇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22: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科学家让“死亡”50分钟猪脑“复活”
新华社 2024-10-18 19:35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马晓澄 徐弘毅)中国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专家联合国际团队日前以封面文章形式在国际期刊《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分子医学》发表报告,其中显示他们利用国际首创的“离体大脑养护技术”,成功将一个“死亡”了50分钟的离体猪大脑“复活”。
       心脏骤停患者常发生严重的脑损伤,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既往研究认为,大脑仅能耐受5至8分钟缺血损伤,这导致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极低。
       这项研究以猪作为实验对象,首先使猪心脏停跳,随后将其大脑与身体分离。50分钟后,研究人员将离体的大脑与体外生命支持设备通过插管连接,形成一套支撑大脑复苏的生命系统。结果显示,该猪大脑被成功“救活”,能够恢复大脑功能并保持一定时间的活力。研究团队在6小时后主动终止了实验。
       这套设备采用该团队自主研发的“离体大脑养护技术”,其中不仅含有人工心脏、人工肺脏部件,还利用血液常温灌注技术养护着一个活的猪肝脏,为接入设备的离体猪大脑提供新鲜、有氧、代谢稳定的血液循环。
       研究显示,单纯心肺复苏系统支持下,离体大脑水肿明显,神经细胞活力显著下降,大脑电生理活动逐渐消失;而在体外心肺肝复合生命系统的支持下,离体大脑的水肿显著减轻,神经细胞的活力和细胞显微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可恢复并维持脑电活动。
       这项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何晓顺牵头,德国移植协会前任主 席比约恩·纳尚、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炎症与免疫中心专家安德烈娅·施莱格尔等多名科学家参与开展的研究表明,肝脏在心脏骤停后脑损伤的修复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
       何晓顺表示,该研究成果为心跳骤停抢救提供了新策略,未来有望提升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并为脑科学研究提供全新的平台。(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4 22: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获省政 府批复!广州将打造国际呼吸医学中心
2024-10-24 20:11 来源:大洋网
       近日,国际呼吸医学中心项目用地获得省政 府批复,批复总面积3.2375公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荔湾区分局全力推动项目落地,进一步推进区域医学中心建设,努力打造卫生健康领域的“国之重器”。


       项目规划效果图

       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大坦沙岛的国际呼吸医学中心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国 家、广东省、广州市相关规划,打造健康广州的需要;是增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促进湾区医疗卫生发展的需要。其建成有利于助力广州医科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打造高端健康生态岛,助力广州市打造国际影响力医疗高地,对建设新的生态宜居新城、打造国 家医学中心和大湾区医疗研发服务龙头基地均有重要意义,项目建设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规划效果图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荔湾区分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项目批后实施和划拨供应工作,持续深化改革服务,提供坚实用地保障,助力经济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4 22: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届医院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在广州召开
中国日报网 2024-10-24 10:10
       10月19-2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美国学术医疗系统Mass General Brigham(该系统包括麻省总医院,百瀚和妇女医院等多家世界知名医疗机构)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广东省医院协会共同协办的第三届医院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ICHD 2024)在广州召开
       此次大会主题是“以创新推动医疗系统变革” (Revolution-izing Healthcare System with innovation),聚焦全球医院高质量发展战略,包括数据科学驱动卫生健康发展、医学科研创新、医疗战略性转型之路等内容。来自国内外知名院校的负责人与知名专家齐聚羊城,共商全球医院高质量发展,共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10月19日上午, Mass General Brigham全球国际合作执行董事、哈佛医学院急诊医学助理教授Luis Lobón,美国岭南基金会主 席Ding-Jo Currie(夏定若),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商务处首席商务领事Andrew Edlefsen(艾安),中国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的有关领导,国内外医学管理和学术领域专家,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等出席开幕式和主论坛。中山大学校长助理、中山一院副院长、中山医学院院长匡铭主持开幕式。
       肖海鹏院长在开幕致辞中表示,目前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全球卫生挑战,医疗卫生系统面临着巨大变革需求,任何一个国家或机构都无法单独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国际合作至关重要,中山一院已与全球60多家顶尖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只有通过国际合作不断推动创新,主动把握发展机遇,朝着顺应时代需求、人民需要的大方向前进,才能共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他希望,通过此次大会,能够汇聚全球经验智慧,与全球顶尖机构一同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来推动医疗系统变革,建设高质量医学系统。
       Mass General Brigham全球国际合作执行董事Luis Lobón、美国岭南基金会主席Ding-Jo Currie(夏定若)、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商务处首席商务领事Andrew Edlefsen(艾安)等分别致辞。开幕式上,肖海鹏院长、Mass General Brigham全球国际合作执行董事Luis Lobón分别代表中山一院与Mass General Brigham宣布双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开幕式后,Mass General Brigham AI临床研究中心资深总监、哈佛医学院放射学助理副教授Bernardo Bizzo以《改善患者服务新路径——人工智能开发、验证与临床应用》为题作主旨演讲。
       肖海鹏院长以《国家医学中心在构建新型健康网络中的核心角色——“FAH-DNA模式”之方略与实践》为题作主旨演讲。他指出,创新在中山一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驱动性作用,建设高质量的国家医学中心,必须集聚创新能力,发挥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效力。“我们成功构建出可复制的和可扩展的新型健康网络的‘FAH-DNA模式’。”肖海鹏院长解释,该模式发挥公立医院示范引领作用,以中山一院为核心,依托医生(Doctor)、护士(Nurse)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三个载体,通过区域医疗中心、社会康养合作机构、家庭健康照护服务及互联网医院等路径,将优质的医疗服务送达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家庭。
       在主论坛一“数据科学驱动卫生健康发展”上,来自国内外医学管理和学术领域知名专家围绕如何利用新兴的数据科学来推动医疗服务机构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主论坛二“医学科研创新”聚焦医学科研创新,讲者分享了肿瘤外科的创新疗法、肝癌治疗中的多学科协作创新实践,以及在护理领域创新方面的经验。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吕毅围绕“医工交叉与科技创新: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主论坛三则围绕“医疗战略性转型之路”主题展开讨论,对未来医疗发展蓝图进行了畅想与描绘。
      此次为期一天半的医院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于10月20日下午落下帷幕,共有来自美国、新加坡和中国的近百名知名专家参加大会。(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 | 王牧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7 14: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共建“医联体”
羊城派 2024-10-26 10:03
       10月24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共建医疗联合体签约、揭牌仪式在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举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纪委**张曼莉,揭阳市**副秘书长邱鹏、揭阳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林旭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山名医团”专家团队、各级医疗机构代表和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管理骨干、科室代表等出席仪式活动。
       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洪泽华介绍活动情况,他表示,此次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建“医联体”,共有呼吸内科、胸外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肛肠外科五个学科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借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医院学科建设,进而推进医院三级综合医院的规范化建设,力争在3到5年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纪委**张曼莉表示,双方将在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医疗技术、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加强合作,通过实现双方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赋能揭阳市的卫生健康事业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展,共同为健康中国建设助力。
       随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纪委**张曼莉与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洪泽华分别代表双方正式签订医疗联合体合作协议书。参加活动的**嘉宾一同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技术协作医院”揭牌。
       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有关人员介绍,此次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共建医疗联合体,是提升地区医疗服务水平、造福广大市民群众的重要举措。借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和高水平医疗技术,将带动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整体提升,为揭阳市广大市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仪式当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山名医团”专家团队还开展了群众义诊、医学讲座等一系列公益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7 15: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再添一家三甲医院!广医四院正式揭牌
广州日报 2024-10-26 16:36
       广医四院开启三甲医院新篇章
       10月26日,广州市增城区首家独立建制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以下简称“广医四院”)正式揭牌
       “共和 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送上祝贺的同时表示:“医院获评三甲综合医院不是终点,而是医院发展的新起点。”他勉励大家秉承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医教研并重的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努力打造成为“双一流”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广医四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49年,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江纵队第三支队司令部军医院与第六团卫生室合并组建的增城县卫生院。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医院的名称也多次变更,于2021年6月正式成建制移交给广州医科大学后,成为“双一流”大学直属附属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校长赵醒村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广医四院的建设和发展,将其纳入“双一流”建设的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医院发展规划,将良好的办学品牌、雄厚的技术力量、强大的人才优势与广医四院的文化和资源相结合,为广医四院医教研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
       “今年9月,医院正式被认定为三甲综合医院,结束了增城区没有独立建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历史。”广医四院党委书 记王治伟表示,移交广州医科大学以来,医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专科建设为根本,以人才引进、新技术开展为驱动,依托医联体建设,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据广州市增城区委副书 记、区长林怡辉介绍,“十四五”以来,增城区投入90多亿元用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当前,增城区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46个、床位6411张,1—9月门诊服务超1000万人次;推动“一元钱”看病制度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初步实现169万群众“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
       作为增城区的龙头医院,广医四院以群众急危重症救治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为抓手,成功创建护理、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等6个市、区级重点专科。同时,医院牵头成立了增城区血液净化、胸痛中心及卒中中心等多个质量控制中心,逐步完善区内本专业的诊疗操作规范与管理,提高地区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百姓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广医四院院长邢洲表示,未来该院将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大力引进人才,全力推进学科建设,打造一批省市级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推进临床学院和中心实验室、生物样本库等科研平台建设,高标准完成广州国家实验室增城地区呼吸慢病综合防治队列研究,全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把医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医教研全面发展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9 22: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自动操作、超大储存量!全国首个智能化人类精子库在广东启用
2024-10-29 17:31 来源:南方网
  10月29日,广东省生殖医院正式启用全国首个“智能化人类精子库”、华南首个公立医院“保胎中心”和新的男科病区、妇科病区。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省生殖医院打造全生殖周期的医疗服务体系,发挥特色学科和著名专家优势,提供智慧化医疗服务,为人工辅助生育群体保驾护航。
  成立于2003年的广东省人类精子库隶属于广东省生殖医院,是广东省唯一的人类精子库。近年来,医院积极推进数据量化管理和技术创新,全面升级自动智能化超低温储存设备与智能化管理软件,建成了智能化人类精子库,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广东省生殖医院副院长、广东省人类精子库主任张欣宗介绍,此次采用全自动智能化超低温储存设备,让样本存储更安全。设备可实时监控存储室、自动补给液氮,实现全流程深低温操作,全自动样本存取,可精准自动挑取单支冻存管,较之前的人工操作在样本转移、样本挑管时避免冻融,保障了样本的储存质量和安全性,通过智能化管理最大限度减低差错。
  在全国的29家精子库中,广东省生殖医院精子库是第一家采用这套全自动智能化超低温储存设备的精子库。除了样本储藏操作更安全可靠外,该设备在储存量方面也有极大提升——一套设备可储藏精子20288份,而传统的精子储存设备的储存量仅为一罐700份。广东省生殖医院正在计划逐步用全自动智能化超低温储存设备取代传统的储存设备,推动精子库全面智能化。
  2021年,广东省生殖医院上线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供精人性化匹配系统,让供精助孕家庭从血型、体型特征、人脸匹配等多维度遴选最优人类精子库合格冻存精液,已造福来自全国20余个省份近万对夫妇。本次启用的智能化人类精子库,在全国首次推出了供精基因匹配筛选系统,加上人工智能供精人性化匹配系统,切实为需要接受供精助孕的家庭提供更多人性化、科技化选择。
  “我们医院的目标是,打造从不孕不育到优生优育直到最后平安生育这个过程的全链条服务。我们的精子库智能化只是前生殖周期服务升级的一部分,将来我们会进一步升级完善整套服务体系。”张欣宗说。
  近年来,广东省生殖医院积极探索医院精细、精益、精确管理,在全国首创医院数据量化管理模式,大力弘扬“首例、首台、首个、首次”的首创精神,推出具有一系列具有引领性的医疗服务,以管理创新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26 19:16 , Processed in 0.04104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