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3-25 19: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兰诺迦 于 2025-3-25 19:43 编辑
https://m.toutiao.com/is/uEE3oSaRznM/ - 人均200预制菜?全国最火bistro来自云贵川 - 今日头条
虽说是“云贵川”组团出道,但细翻各大云贵川bistro餐厅的菜单,不难发现云南和四川只是陪衬,C位却是近年来靠酸汤锅、夺夺粉强势圈粉的贵州菜。
地方菜系在餐饮市场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已成共识,而近些年来,云贵菜系异军突起,成为新宠。据红餐大数据,截至2024年11月,中式正餐赛道云贵菜全国门店总数超 4万家,占全国中式正餐门店总数的3.1%,在各菜系中排名第10位。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发布的《2025中国中式餐饮白皮书》数据显示,菜品占比最高的三大味型分别为:辣(40%),鲜(31%),酸(12%)。而在近5年,中餐主流味型出品数量变化趋势中,酸味的增速排榜首,高达18.4%。
这正与“贵州酸汤”崛起的时间线相吻合,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贵州酸汤”相关企业9017家,其中一半成立于近5年。在追求养生饮食的现代饮食口味中,听着就很健康的“酸”,再加上发酵食品的绿色自然滤镜,酸味食品也被越来越多人列入美食清单。
图数室还总结出地方菜系的走红统一公式:美食=地域属性+独特风味+新奇食材。云贵川bistro,就精准地踩在每一个要点上。
“套公式”当然是万能的,但只会套公式却是万万不能,千篇一律的产品打造方式,只会导致同期产品过于同质化。随便翻看现如今社交平台,第一批吃过云贵川bistro的年轻人已经给出了统一评价——价格贵、分量少、易踩雷。
作为中餐里少油味道却不寡淡的罕见存在,贵州菜能提供诸多创意菜中需要的口感与风味,在主攻创意菜的bistro,自然受到大厨们的偏爱。而几乎所有的云贵川bistro餐厅,都会用到诸多“新奇食材”,让少有机会接触山野食物的城里人大开眼界。
比如,毛辣果其实是一种贵州当地特产番茄,榨好的木姜子油平平无奇,那就让服务员拿着一整根木棍现削,还有千奇百怪的云南菌子。在云贵川bistro的菜单上,花果根茎叶—植物的每个部位都能端上餐桌。吃到饭后甜品烤乳扇,当然也得现场炙烤,“尝鲜”到最后一刻。
和云贵川bistro一样融合的,还有“中西合璧”的菜品风格。用法餐中的经典低温慢煮技术处理珍稀菌类;往洋芋粑粑中猛猛加马苏里拉奶酪,意大利人看了都摇头的折耳根披萨;过桥米线摇身一变成“怀石料理”,一整个木盘中每一个格子都被配菜填满,总有一款能满足食客的猎奇心理,饭张力十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