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苏州地铁客流统计贴(禁止地域对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2 13: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菜龙 发表于 2024-7-22 13:42
两方面原因都有,地铁舒适度大于公交,覆盖面也大于公交。以前坐公交,从南门坐到火车站,狮山坐到观前街 ...

并且私家车数量相比地铁开通以前是暴增的,现在家家都有车甚至两辆三辆车,放在零几年时候不是这样的。还有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的是,电瓶车的数量也是猛增,以前路上没这么多电瓶车的,也是在挤占公交车市场,原本胥门去观前坐公交车,人家现在电驴10分钟就到了。

现在骑自行车通勤的人群比当年是大大减少了。电瓶车因为政策的原因,原本是摩托车的替代品,但因为价格走低、生活条件提高,电瓶车比原本摩托车的普及度高很多,也替代了原本自行车通勤的人群,同样也增加了出行的效率和便利性,公交车原本是跟蹬自行车竞争,现在改为跟开电瓶车竞争,难度又增加了。

压死骆驼的稻草有一大捆,地铁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3: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CaptainKenway 发表于 2024-7-22 13:46
明清时期的城市大小,可不等同于城墙内面积大小。
七里山塘,当年苏州最繁华的地方都在城墙外。

杠这个没多大意思,你要框算的话可能也就是14平方公里,因为城墙内的南园北园也不是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4: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胖咸鸭蛋 发表于 2024-7-22 13:55
并且私家车数量相比地铁开通以前是暴增的,现在家家都有车甚至两辆三辆车,放在零几年时候不是这样的。还 ...

是的,所以说是多方面原因的,城市建成区暴增后,超出了公交的合理服务范围。居民进行10km以上的出行需求增加了很多,公交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这种需求。
曾经大部分的出行都是古城区范围内的,南门到观前街属于中等距离出行,南门到火车站属于远距离出行了。那时候公交和自行车是唯二的必选方式。出租车的价格对于一般市民来说是无法长时间接受的。曾经新市桥上骑自行车等红灯,排队排过整个新市桥,要等两次绿灯才能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4: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胖咸鸭蛋 发表于 2024-7-22 13:57
杠这个没多大意思,你要框算的话可能也就是14平方公里,因为城墙内的南园北园也不是城市


古代比现代多了城墙,但是城墙是固定的,很少有变化(除非城毁后重建),城市可能在不同时期大小是不一样的,但城墙是没法一直跟着动态变化的。就比如苏州14平方公里的古城,是从春秋开始的,难道苏州从春秋到明清这2000多年时间都是一样大小的?想想都不可能。再看看南京明城墙内面积,是55平方公里,难道你相信明清时期南京城市大小是苏州城市大小的4倍?肯定不可能啊,江苏的江宁府和苏州府并列,那个时候苏州府并不比江宁府小多少的。苏州的城市肯定是溢出城墙的,江宁的城市可能填不满城墙内。

古代城墙的作用是军事治安,保护的是城市的“核心”,打仗时要夺城,就是消灭核心里面的权力中心。京城是全国的权力中心,所以会大很多,三工六部都是一般城市没有的机构,再加上地位的象征,肯定要往大了做。

所以,我不是在杠,我只是提出“用城墙内面积来当做古代城市的大小,这个方法是不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4: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CaptainKenway 发表于 2024-7-22 14:15
古代比现代多了城墙,但是城墙是固定的,很少有变化(除非城毁后重建),城市可能在不同时期大小是不一 ...

你说南京的明城墙内,明清时候的南京城区只是集中于城南,城墙内≠城区,这些东西还需要你来科普吗?

我说你杠,说的是14平方公里,城墙外的阊门山塘,填补城墙内的南园北园也就差不多刚好,所以说苏州古代14平方公里并没有多大问题,知道是什么意思就行,没必要去卖弄那些人尽皆知的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4: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菜龙 发表于 2024-7-22 14:05
是的,所以说是多方面原因的,城市建成区暴增后,超出了公交的合理服务范围。居民进行10km以上的出行需求 ...

主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车、地铁、出租车网约车、电瓶车等交通方式越来越丰富,在不同的市场里各有能打的对手,公交车的空间不断被挤占。总之,绝不是地铁一个人的功劳,甚至地铁都未必是最大的那份。
这多方面原因归结起来就是效率问题,再归结就是时代原因,公交车已逐渐不适应这个时代,前面版友说的“北上广深”这类大都市走在时代的前沿,所以这个现象更加的明显。时代原因,不是地铁原因。

我举例黄包车,是用一个极端的例子来放大这个时代原因,更容易明白。

至于什么专家喜欢研究地铁替代公交,研究是研究现实是现实,你不能说他研究的是错的,但只是针对于一个点的细化研究,并且可能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也就未必贴近现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5: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kisn 发表于 2024-7-22 10:48
观察6号线开通到现在差不多1个月时间的客流,感觉通勤很弱啊,突然觉得还真有那么一丢可能8号线开通初期客 ...

6号线是所有线路里最垃圾的线路,没有之一。
8号线应该是仅次于1,2,4的客流大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5: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ptainKenway 于 2024-7-22 15:11 编辑
青胖咸鸭蛋 发表于 2024-7-22 14:25
你说南京的明城墙内,明清时候的南京城区只是集中于城南,城墙内≠城区,这些东西还需要你来科普吗?

...


我说阊门外,只是因为这是众所周知的,方便论证。但是肯定不只有阊门外。

难道你支持古代城市大小=城墙内大小的说法?那苏州古城2500年没变过,难道苏州历朝历代都一样大?显然不可能。

你再回头看看6312楼那个人的说法,什么苏州14平方公里已经是世界面积第三大的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5: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CaptainKenway 发表于 2024-7-22 15:06
我说阊门外,只是因为这是众所周知的,方便论证。但是肯定不只有阊门外。

难道你支持古代城市大小= ...


你既然这么喜欢杠,那就杠一下吧
“明清时期苏州古城14个平方公里在面积上已经是当时第三大城市了,除了北京南京”,这是人家的原话。没有你添油加醋的“世界第三大”这个说法,人家也没说城墙内=城市大小,明明限定了是明清时期,你自说自话给人扩展到“2500年里”?苏州古城14平方公里,在明清时期确实是仅次于南京北京的第三大,这话哪里不对了?

我看你啊,是太爱卖弄,自己立个靶子自己打,秀你那稀松平常的枪法,说一些众所周知的废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5: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dirk88 发表于 2024-7-22 15:04
6号线是所有线路里最垃圾的线路,没有之一。
8号线应该是仅次于1,2,4的客流大线。

EMM,6号线已经稳稳超过11本线了,6最垃圾,11号线本线是什么?1、2、4哪个不是慢慢培养的,4不也是培养了好几年,最起码2、3年后6还是不行的话,你再黑也不迟啊,至于8如何,马上开通不就知道了,你吹8没必要踩6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5: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terry047336 发表于 2024-7-22 15:46
EMM,6号线已经稳稳超过11本线了,6最垃圾,11号线本线是什么?1、2、4哪个不是慢慢培养的,4不也是培养 ...

培养你妹的培养,现在网络发达了谁不知道地铁开通了?
你房子买在6号线边上吧,这么挺这条垃圾线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ptainKenway 于 2024-7-22 17:36 编辑
青胖咸鸭蛋 发表于 2024-7-22 15:23
你既然这么喜欢杠,那就杠一下吧
“明清时期苏州古城14个平方公里在面积上已经是当时第三大城市了,除 ...


火气不要那么大,淡定,我不喜欢杠,更无意吵架。可能是我们各自对那人说的话的理解不同。


“古代几千年城市都不大,明清时期苏州古城14个平方公里在面积上已经是当时第三大城市了,除了北京南京,其他城市面积都不超过10平方公里,县城一般在3平方公里,像西隔壁龟壳城内,走路10几分钟就能从城东到城西了”

1.当时第三大,指的是全国,不是世界,好吧,和后面一句话一起理解,确实应该只是指全国范围,是我理解错,我的问题,对不起。

2.我觉得对于这段话,你我的理解或者关注点就是不同的。在你的理解里,苏州古城14平方公里确实全国第三大,他没瞎说。而在我的理解里,他的话里始终让我感觉到一个意思,就是“苏州是当时(全国)第三大城市”的依据是“苏州古城14平方公里”,“古代城市不大”的依据是“古城14平方公里都第三大了”,透露着“城市大小”=“城池(城墙内)大小”的逻辑关系,这个是我认为不对的地方,也是我一开始回他帖子的原因,而不是否认他所说的苏州是当时前三大城市,苏州古城是第三大城池这样说法。苏州的繁华是溢出城外的,人称“吴阊至枫桥,列市二十里”。看看这篇文章,https://history.sohu.com/a/466639904_5622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20: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DerekQ 发表于 2024-7-22 13:06
如果没有新交通工具的产生,还真就依然到处是黄包车。  

古代几千年都是船马车轿子,为什么那几千年的 ...

你别去跟那个人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20: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dirk88 发表于 2024-7-22 15:48
培养你妹的培养,现在网络发达了谁不知道地铁开通了?
你房子买在6号线边上吧,这么挺这条垃圾线路!

看来你房子是买在8号线边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21: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dirk88 发表于 2024-7-22 15:48
培养你妹的培养,现在网络发达了谁不知道地铁开通了?
你房子买在6号线边上吧,这么挺这条垃圾线路!

是不是不经过你家门口的线路都是垃圾线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1 19:47 , Processed in 0.082081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