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kaka 发表于 2025-4-24 09:15
真的只有500亩么?

不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09: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斯文k败类 发表于 2025-4-24 09:00
MI估计还是要来的,但是时间和地点感觉还是不明朗的

结果没有出来前,一切都是未知,总有真相大白那天,明不明朗只有雷总心里有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Kenily 发表于 2025-4-24 09:12
那个门头本来是一个道路的EPC联合体项目,武汉建工为联合体成员中的施工单位,土地调规后,原有的道路取 ...

这个图 看起来可以啊  像是汽车工厂
橙色门牌也让人浮想联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4月24日武汉机场楚天情微博数据


进港航班                     288


出港航班                     286


合计                            574

——————————————————-


4月23日(周三),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418.18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2号线汉口火车站、2号线江汉路站、2号线中山公园站、4号线楚河汉街站、2号线中南路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5-4-24 08:36
信息通信学院已经从国防科技大学剥离,划入了战略支援部队直属。

新学校是啥级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之重器”集群加速崛起,顶尖人才“用脚投票”!建设4年,东湖科学城渐成“顶流”


2025年04月24日 09:00


倒挂在轨道上行驶的列车,搬起80斤重物的人形机器人,形似眼镜、能给地球地质做CT的大科学装置……
没错,这里是未来之城!
光谷空轨
熟悉湖北的朋友会说:这不就是光谷吗?
对,也不全对!它浓缩了光谷的精华,2021年,它有了一个新名字——湖北东湖科学城。
从地理位置来讲,光谷在武汉的最东边,东湖科学城在光谷的最东边。
它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西起光谷二路,从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光谷生物城一路向东,经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未来科技城,直接与鄂州葛店接壤,北至严西湖边,南抵豹澥湖畔,好似一把“科学之箭”满弓待发。
直接上图。
东湖科学城规划范围及空间布局
4年来,这座科学城建得怎么样了?城里又藏有哪些“硬核密码”?
今天,我们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密码1“国之重器”聚集
如果把东湖科学城比作“科技宇宙”,那么,这里的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就是点亮宇宙的“恒星”。
大科学装置是“国之重器”。有研究表明,1990年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有48%来自大科学装置。
这些年,我们国家推动“深地、深海、深空”领域关键技术突破。交通隧洞、油气地下存储、水电地下厂房等深地工程与日俱增,这些都需要研究透深部岩土体。
“中国地镜”效果图
眼下,东湖科学城光谷科学岛上,一座形似眼镜的建筑颇为显眼。它的学名叫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项目,熟悉它的人叫它“中国地镜”大科学装置。这里的核心设备能创造一个类深地环境,把大体积的岩体试样置于其中,模拟工程活动,能实时观测变化,就像人做CT一样,今年年底可实现试运行。
这样的“顶流明星”,在东湖科学城并不孤单。
九峰山实验室
历时4年,8座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1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后焕发新生,6家湖北实验室高效运转,超过280家省级和国家级研发机构在此安家落户,“国之重器”集群在这里崛起,也让这里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汇聚地。
这些实验室的成果有多牛?举个例子,你可能不知道什么是“空芯光纤”,但它却是未来通信技术的“颠覆者”——传输速度更快、损耗更低,甚至可能让家庭网速直接“起飞”。
密码2万亿产业“黄金赛道”
如果说实验室是科技的“种子”,那么产业就是让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沃土”。
东湖科学城的产业版图上,藏着几条让全球瞩目的万亿产业“黄金赛道”。
烽火通信智能工厂
光电子信息产业,无疑是这里的“头号玩家”。1976年,赵梓森院士在这里拉出中国第一根实用化光纤,也让这里成为了中国光谷。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的“光电子神话”在这里续写。从光纤到激光、从6G到人工智能,这里的每一束光都在编织未来的数字世界,独树一帜。
华工科技自主研发的硅光芯片
芯片产业,妥妥是这里的“当红顶流”。存储芯片、光电集成芯片等技术不仅打破国外垄断,也可能正默默运行在你的手机、电脑甚至智能家电中。如今,东湖科学城芯片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让中国半导体“国家队”的招牌越擦越亮。
生命健康产业同样不容小觑——2000亿元的规模背后,是抗癌新药、基因编辑技术、智能医疗设备的悄然崛起。
密码3人才“金字塔”
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
东湖科学城深谙此道,把自己打造成全球顶尖人才的“金字塔”。
2024光谷马拉松上,正在奔跑的人才方阵
这里的“人才金字塔”有多壮观?塔尖站着4位诺贝尔奖得主,中间是85位顶尖科学家,基座则是4168名高层次创新人才和5000余名卓越工程师。仅过去4年,这里就新增了11名国家级重点联系专家、2名国家卓越工程师、54名省级重点联系专家、1027名光谷3551人才。
为何人才纷纷“用脚投票”?答案藏在东湖科学城的“生态圈”里——这里有全球领先的科研平台、不计成本的研发投入,更有“鼓励失败”的创新文化。
一位海归科学家曾说:“在这里,哪怕你的想法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也会有人认真问你‘需不需要帮忙搭个实验室’。”
东湖科学城
东湖科学城的目标,远不止眼前的成就。
它的目标是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科学特征凸显、创新要素集聚、策源能力突出、科创活力迸发,建设全球光电信息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生命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碳中和工程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
这座“未来之城”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正如一位工程师所说:“我们不是在追赶未来,而是在创造未来。”
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视创新创造如生命,抓创新发展像拼命。
或许不久的将来,东湖科学城的名字会和硅谷、筑波科学城一样,成为全球科技版图上的耀眼坐标。
下次,当你听到“东湖”二字时,眼前浮现的,不仅仅是深蓝的湖水,更是一片科技的星辰大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theluojia 发表于 2025-4-24 10:01
新学校是啥级别?

师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忠林去武纺考察双一流建设,是不是意味着省里觉得这次双一流扩容,武纺最有可能?一流团队,大成果,大平台貌似只有武纺都具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dmao 于 2025-4-24 10:47 编辑
ddmao 发表于 2025-4-24 10:02
“国之重器”集群加速崛起,顶尖人才“用脚投票”!建设4年,东湖科学城渐成“顶流”


光谷终于开始中长期对标硅谷和筑波科学城了,这才是争建世界级科学城该有的气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5-4-24 08:36
信息通信学院已经从国防科技大学剥离,划入了战略支援部队直属。

战略支援部队在成立仅8年后于24年被撤销,并拆分为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和信息支援部队3个副战区级,属于jw直属机构了,以前战略支援部队有2所学校分别划入拆分后的机构,通信学院划入信息支援部队,每家一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m.toutiao.com/is/zGqPsMQW2sE/

凤凰卫视:亚洲电动汽车之父评价小米造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轮车 发表于 2025-4-24 12:08
董小姐对武汉还行,既然不服气就加大对武汉投资,学小米重仓武汉,有本事把格力搬到武汉来!既然打不过就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5-4-24 10:18
王忠林去武纺考察双一流建设,是不是意味着省里觉得这次双一流扩容,武纺最有可能?一流团队,大成果,大平 ...

省属高校除了纺大,其余没有任何希望冲双一流,武科和湖大的优势学科都是热门专业,根本争不过985/211高校。只有纺大的纺织赛道可以拼一拼,投入足够多的资源后,除了上海的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其余的都可以掰掰手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4: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双一流不双一流的,可能也就学校教职工关注吧。对学生来讲,不是211,大企业简历都投不进,更好的公司都要求双985了。至于对城市,多几个双非能有多大影响,有好的产业比这强百倍。把7个211,尤其是两个985利用好,比啥都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4-25 04:24 , Processed in 0.04814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