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4-16 22: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3号线的客流没有想象的多,以为3号线能到27w左右的,结果才23.8w,比5号线也就略强一些。
本以为3/5号线作为1号线的分流线,能够多承担一些的,目前来看,好像承担效果都一般般。
目前的苏轨,整体骨架个人认为还是呈现1/2/4作为骨干线,3/5作为支线在运行,即1/2/4有各自的王牌站点,乐桥/东方之门/狮子山/临顿路/苏州火车站/高铁北站/察院场/石路/山塘街/独墅湖高教区/苏州湾东商圈/越溪大学城/龙道浜春风里/时代广场。3/5主要的问题还是确实核心竞争力站点,狮山路/南门/灵岩山/劳动路/奥体中心/园区火车站这些二级热门站点竞争力还是不太行,不足以支撑起一条骨干线路。
未来相对看好9号线,我认为9号线是能真正支撑分流好1号线的一条线路,希望能尽快安排上,我甚至认为安排的已经有点晚了,在9号线很好承担起分流作用之后,1号线能延长,作为一条苏州地铁的骨干线,现在太短了,明显瘸腿,骨干线瘸腿实在是太可惜了。
另外找了个之前数据进行对比,2022年10月1日,客流135w,作为节假日,和昨日星期六进行对比有一定的可比性。
总客流从135w增长至172.8w,增长量37.8w,增幅28%。
其中1号线从30.6w增长至41.5w,增长了10.9w,增幅35.6%。
其中2号线从31.3w增长至38.9w,增长了7.6w,增幅24.3%。
其中3号线从20.1w增长至23.8w,增长了3.7w,增幅18.4%。
其中4号线从39.2w增长至50.4w,增长了11.2w,增幅28.6%。
其中5号线从13.8w增长至18.2w,增长了4.4w,增幅为31.9%。
从增幅来说,1号线增幅最为明显,其次5号线,2/4增幅在均值左右浮动,3号线明显跑输大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