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2-31 10: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改名讨论帖
本帖最后由 东垣古城 于 2021-7-13 21:25 编辑
改字当先!中国文化历史名城改名字再也不能等了
Nin宁2020-11-30 22:01:07
改革开放,改字是第一个字,改什么?当然把荒唐的事给改好了,而革则是为了更好而舍弃更差的不值得保留的东西。
发展经济,品牌优先,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城市。任何城市不论大小,只要尊重历史传承,尊重文化品味,好名字便是一个城市所能拥有的最大的品牌资产。
中国的历史名城不胜枚举,但今天人民却没拥有他们历史上最响亮的名字。
诸如兰陵、常山、九原、庐州、汝南等等,如今成了枣庄、石家庄、包头、合肥、驻马店,正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家乡名称不好,孩儿们外出混工作都没面子。
名字不好,各地百姓面对如此之难,对于当地ZF招商引资更是难上加难,对于产品外销,同样也有重重阻力,一个土字,足以让几代人的努力白费,更让当地人民振兴经济、弘扬文化、找到自信心和历史传承感的弘愿落空。
一个城市不能没有自己的品牌,如果自己现有的牌子不够亮,就该看看圣贤祖宗是否曾给过此地什么恩德。就像扬州的广陵,现在广陵虽然只是扬州一个区,但广陵这个名字的优雅,本身就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文化高点。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搞了一些完全脱离历史文化根茎的“无源之水”。
比如天津下面的塘沽等三区改成滨海新区,这名字就实在不像一个城市的名称,虽然改了多年,但现实这名字很难唤起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归属感。说白了就是这名字实在不太符合中国人对于一座城市的命名习惯。
其实这地方下属曾经有个特别响亮的名字叫大沽,拥有历史遗迹大沽口炮台和塘沽城。大沽路,在上海、青岛甚至香港都有,是非常有历史传承和传播力的名字。
但作为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小镇,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文化印记呢?
原来,自明清以来,大沽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一则通过海运和贸易,北京可以控制华东和华南,还能经略日韩。南方的粮食和世界各地的物资可从这里最便捷的运往京城和北方各地。
北京的明清两朝牢牢控制塘沽的港口非常重要,金庸小说鹿鼎记中,吴应熊出逃时便是从北京去了塘沽坐船。
其实在那个交通不便捷的时代,唐山、秦皇岛等港口,不仅更远,自古就是辽地,深受东北势力的影响。比如当年北洋ZF买的军火就因为在秦皇岛上岸交割,一下子就被东北王张作霖夺去,而北京只能干瞪眼白花钱,后来则导致了东北军南下,直奉大战。
所以塘沽在那个时代,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战略要地,渤海湾最重要的港口,能够保证明清北京政权可以完成重要物资的交割,也不太害怕山间匪盗。塘沽事实上是沟通欧亚大陆桥的一个重要节点。
历史上,得到塘沽,日本人就能轻松控制中国华北,失去塘沽,蒋介石就保不住北京、天津,傅作义就会直接投降崩溃。塘沽守不住,北京就守不住,北京西北两面环山为屏障,最快捷的路线就是塘沽天津一线,八国联军和英法联军,很早就发现了这个地缘政治的双刃剑。
反之,只要塘沽守得住,北京就是安全的,特别是主要外敌变成海上来人时。此外,便能尽享水运之利,这就是地缘政治的合理性。在这个体制下,明清ZF能实现对农牧两区的统治,这才是北京作为首都的合理之处和前提条件。
中国人对于地理的命名,本身就有一套科学理论和规则依据。比如五行之说,山川地理,风水和历史传承,还要信达雅。所以像大沽这个名字,既有大字之美,正所谓天大地大人亦大,又有沽字与之相配,沽并不是一些人以为的水洼,而是白河(海河)旧称,《说文解字》说,沽,出渔阳塞外,东入海。此外,此字又有待价而沽,当买卖讲的说法。
所以现实中,这大沽口码头本是做大买卖的地方,也就是国内外贸易,连着中国南北各省,又牵着一系列世界其他国家,沽可能也是指天津一带码头港口,与津字一起用,津是天子的码头,沽则是官民商用等人的码头。
所以古之先人给城市起名,大都是尊重历史,符合现实,考虑发展的。可以说,在那些文化尚且昌明的时代,每个城市的名字都是深思熟虑的考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创造和文化的升华。
所以有一些地方名字,其实改的很丑。能不能考虑前因后果,把它改好了,终究也算造福一方的大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