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kaka 发表于 2025-4-22 08:30
其实,富士康承接的苹果产能不是全在郑州;

iPhone在郑州,iPad是在成都的,口罩期间,成都的iPad产 ...

实际上比你想象的严重,印度因为去年良率不行到下半年富士康又将产能偷偷调回了国内,这也是为啥北边去年上半年出口大降而下半年回升的关键因素。去年北边手机出口达5258.5万部。这里面基本全是苹果手机。而苹果手机去年全球出货量才2亿部!北边这5000万部里面基本都是欧美市场。23年富士康板块产值占某省会生产总值超五千亿,但是现在关税战,即便富士康苹果再看重国内产线,不谈确定的百分之二十的关税,后续局势未知性都是非常高的,只有一个是肯定那就是经济脱钩。大型跨国企业对供应链稳定性异常看中,这也是为啥过去富士康离不开国内的原因。但是现在因为贸易关系脱钩的必然整个逻辑都变了。而且国内一季度苹果销量大幅下降百分之9,这还是连续下降了7个季度,后续脱钩继续这种趋势只会更严重。而印度销量却大幅增长超百分之三十!这种情况下再乐观的评估也至少会影响北边富士康板块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产值。我这还是乐观估计,如果再叠加供应链上下游数据只会更夸张!这就像新能源国产崛起导致合资汽车严重下滑一样,影响必然会超过预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stkaka 于 2025-4-22 14:29 编辑
hxxhxx 发表于 2025-4-22 12:36
实际上比你想象的严重,印度因为去年良率不行到下半年富士康又将产能偷偷调回了国内,这也是为啥北边去年 ...


简单抓几个大数估一下就知道影响量级大概在什么层面。

需求面

iPhone美国市场销量占Apple年产能3~4成之间,就假设美国市场占4成;所以问题简单就转化成:中国外的iPhone产量能不能满足美国市场这4成占比的需求;

产能供给面

1. 富士康占比iPhone产能目前是6成出头7成不到,还有3成多在和硕,立讯和印度本土厂商塔塔(收购的纬创),而且富士康占比本来逐年就在加速减少,就简单假设富士康占比7成

3. 富士康iPhone全球产能占比:国内占比80%,印度占比15%,其他地区(越南+巴西)占比5%;

4. 富士康iPhone国内产能占比:郑州80%,其他地区(太原,深圳等)占比20%。

所以,以关税占对苹果最不利的情况,郑州影响苹果全球产能0.7*0.8*0.8 = 44.8%,除非美国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样也对东大开打关税炮,对郑州就是有冲击但相对影响有限,不是直觉反应的那么多。

最后,我一直坚持认为:武汉的发展,打铁还须自身硬,我们自己经历过口罩的影响,也无需把自己的进步空间寄托在人家的相对衰落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手机行业的确很刷gdp(属于前十大神器),税收,平均工资水平和利润。目前小米,岚图都会大展宏图。小米和东风及其他汽车公司后期能增产100w辆也能给经开至少提供1500亿的gdp增加值。除了联想,相信还会有更多手机制造,组装科技公司进入的。还不说武汉还有很多优势产业处于领先地位。要不然wh不会在汽车和手机行业表现非强势的时候发展的还不错。一定是其他很多行业弥补和发展的很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我们的联想摩托罗拉手机也主要是靠出口,还主要出口美国,也影响很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yy1122 于 2025-4-22 16:2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超不过3个月就要坐下来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半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kaka 发表于 2025-4-22 14:23
简单抓几个大数估一下就知道影响量级大概在什么层面。

需求面:

两个错误第一河南出口手机数量这个有数据去年就是5000万部,这一块对美是明确有影响的,其次贸易战对其他市场不是没有影响的,且不谈选边站队的风险,包括瑞银、惠誉都因为关税战在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全球经济放缓必然会影响消费需求,高端手机必然是被影响的台风口!再叠加国内苹果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以及外贸脱钩的必然趋势,国内市场可以参考看看合资汽车的下滑速率。你觉得影响小,那是你对贸易脱钩还是太乐观了。我说的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影响预估已经是很客气了。不是说谈影响就是看衰谁,实际上北边降低影响的解决办法也有,比如让比亚迪电子接手部分产能,只不过肯定有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对产业链的影响是极大的,也必然无法完全重塑。同样其他很多行业很多地区也是一样,后续可能就会看到和过去几年汽车产业一样的产业重新洗牌发生在多个工业领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4-22 17:23 , Processed in 0.03563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