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29 20: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75665 于 2014-12-29 20:48 编辑
中共石家庄市第九届委员会举行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
今天上午,中共石家庄市第九届委员会举行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全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明年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加快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步伐,圆满完成“十二五”奋斗目标,为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由市委常委会主持。
孙瑞彬总结了市委九届五次全会以来的工作。他指出,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扎实推动省会工作上水平、创一流,全市呈现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和从严治党扎实推进的良好局面。
孙瑞彬指出,贯彻中央和省委精神,做好明年省会工作,一定要深刻理解、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新常态”,转变思想观念,跟上时代步伐,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孙瑞彬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明年的工作,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既有很多有利条件,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对所面临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既要看到有利因素和重大机遇,坚定信心、奋力争取;又要看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攻坚克难、积极应对,牢牢把握明年工作的主动权,努力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明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中东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推进依法治市,改善两个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从严治党,深化作风建设,推动省会工作上水平、创一流,加快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步伐,推动省会绿色崛起,全面完成“十二五”奋斗目标,为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孙瑞彬强调,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省会转型升级、跨越赶超步伐。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切实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为加快转型升级、跨越赶超注入新的强大动力。2015年要把创新发展作为贯穿经济工作的主线,努力实现“五个新突破”:一要在推动工业强市上实现新突破。要大力提升工业创新发展能力,既要自己“长本领”,也要大力“抓引进”,切实抓好“四个一批”,即:引进一批科技创新产业人才,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组织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要大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真正把那些“两高一低”产业变成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要扶持高成长性企业发展。二要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实现新突破。要充分发挥省会的比较优势,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大幅提升服务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三要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实现新突破。要大力推进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加快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提升我市农业的市场竞争力。要把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打造美丽乡村,作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推动农村文明进步的重要抓手,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要在壮大县域经济上实现新突破。要深入实施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努力在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全县大项目上搞攻坚、求突破,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五要在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实施项目攻坚,努力在项目建设的规模上和质量上实现突破。
孙瑞彬强调,要大力推进城镇建设上水平、出品味,努力打造现代一流省会城市。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省会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行政区划调整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四化同步推进,坚持产业、生态、文化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大力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强力推进县城建设上水平、省会建设出品味,努力打造经济实力强、生态环境美、文化底蕴厚的现代一流大省省会。一要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对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提升规划的科学化水平。二要大力提升中心城区品味,持续开展城市容貌综合整治,抓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使中心城区更加宜居宜业、方便舒适。三要强力推进省会跨河发展,统筹正定古城保护、正定新区建设以及空港工业园和综合保税区建设,努力把北岸区域打造成京津产业转移的承载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的试验区。四要加快推进组团新区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加快融入主城区步伐,积极稳妥推进三个新区早日实现全域城镇化。五要狠抓县城建设上水平,推动县城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六要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实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下放城市管理权限,大力推进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
2015年,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
这些数字是一组刚性目标,既包括了城市实力的增长,也包含了群众收入的提高。那么,完成这些数字,需要哪些因素做支撑呢?
在千方百计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方面,我市将全力以赴加大投资、促进消费、扩大出口。2015年,亿元以上项目要达到1000个以上,总投资9000亿元,年度完成3000亿元,固定资产增长16%。全市园区建设要实现新突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6%以上。
在推进转型升级方面,通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这其中,包括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总投资638亿元的62个项目,年度完成182亿元。年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3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200项,完成技改投资1600亿元以上,开发省级新产品、新技术100项,取得国家级科技成果180项以上,争创省级以上标杆200项。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全年电子交易额达到2800亿元,抓好总投资830亿元的75个重点项目。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全年粮食总产保持在450吨以上,建设农业产业化项目180个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3.1%。
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创新驱动,明年开始,我市将每年安排6亿元科技创新母基金。培育认定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以上,全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25项以上,专利申请量达到6600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家以上,科技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113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