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江苏特大城市将由11个减成2个:南京和苏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2 15: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就是乍眼一看感觉是个中等规模的城市,太散,和洛杉矶一样是个大饼;但是呆的越久越觉着人多,政府统计的1050万人口,我估摸着为了人均GDP,政府把另外的600万人口给抹掉了,实际活跃在苏州的应该有1600万人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2 16: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6# hmlhfq

主要还是因为各个区之间断裂带太多了。
比如,一块城建密集的地方走着走着接着一大片荒地或是平坦工厂区域,再走着又是一块成熟区域,就好像吃饭我才吃到一小半你就给我停了半小时,过半小时又给我饭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2 16: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hmlhfq

主要还是因为各个区之间断裂带太多了。
比如,一块城建密集的地方走着走着接着一大片荒地 ...
金鸡湖王 发表于 2015-8-12 16:16



    湖东到独墅湖要经历斜塘片区,园区到吴江要经历尹山湖片区,姑苏区到吴江要经历石湖片区,都是发展的断裂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2 19: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尴尬的不是无锡,尴尬的是苏州。。。

极高的经济地位,极低的政治地位。。。即很有钱,但是不能防 ...
ekingwang2011 发表于 2015-8-11 10:23



    你说的理都懂, 然并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2 20: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我是真的多多


    怎么看着像吴中处处是洼地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2 2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 roy123
非常同意!古城区的很多地方实在是又老又没有历史价值,比如说干将路很多90年代中建的商业建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3 11: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3 13: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ekingwang2011


    极高的经济地位,极低的政治地位,很形象啊!古时候也是士农工商,商人即使最有钱,却也是最没权的。苏州就像是商人,南京就是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3 14: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 我是真的多多


    尹山湖和石湖断裂在哪?楼盘无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3 15: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 吴风遗韵


    回家多读书行吗,没文化的这种发言都让人感觉好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3 22: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P
南京+苏州,江苏回归“双核体系”
2015年8月11日,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在头版头条发布:

《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至2030年,全省将形成南京和苏州2个特大城市,无锡、常州、徐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江阴、昆山、常熟和张家港共15个大城市。

至此,去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后,多次掀起的“苏州是不是特大城市”、“苏州要不要按特大城市进行规划建设”等争论,完全盖棺论定。

在说苏先生看来,这份最新的城镇体系规划,还意味着经历百年折腾与纠结后,江苏省终于决定要回归历史形成的南京与苏州“双核体系”。

历史形成“双核体系”
清顺治二年(1645年),设江南省,省府驻江宁府(今南京)。

江南省的范围,大致相当于如今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此时的江南省,一省赋税占全国三分之一。每期科考,江南一省上榜人数占全国近半。

这显然过于强大了!既不利于管理,也容易导致割据。

布政使司直接管理民政,考察其变迁:

顺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省开始分省。东称“江南右布政使司”,驻苏州府,大致管理现在的江苏+上海的地盘;西称“江南左布政使司”,驻江宁府,大致管理现在安徽的地盘。

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右布政使为江苏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司。——江苏、安徽两省从此定名。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以后,安徽布政使司才从江宁移驻安庆,江南省分省全部完成。同年,又在江宁新设江宁布政使司,管理江宁府和江苏江北部分。驻苏州的江苏布政使司管理江苏的江南部分。

历史的基本脉络十分清晰。江苏省得名于“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江苏省诞生后,延续了长达二百多年的南京、苏州“双核体系”。政治地位,南京优胜;经济地位,苏州优胜。

近代苏州地位连连下降
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并崛起。

太平天国战争后,苏州饱受摧残。上海将苏州的人口、经济、文化资源抽吸过去,全面取代了苏州的江南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1913年后,苏州又失去了江苏省会的地位。

同期,南京虽也遭遇过数次惨烈打击,但得益于北洋政府时期江苏省会、南京政府时期民国首都的地位,发展成果蔚为可观,并一度独立于江苏外,成为院辖市。

1953年,南京重回江苏省,虽降为省辖市,但成为江苏这个经济文化大省的省会城市,同时是南京军区等高阶机构的驻地。

此时的苏州境内,论地区,仍是国内凤毛麟角的先进地区;论中心城区,实难与南京等大城市相比拼。

改革开放苏州复兴
建国初期,苏州建成区面积仅有19.2平方公里。并且,在计划经济的压制下,长期增长缓慢。

改革开放后,苏州踏上复兴之路。

1983年,苏州地区划出无锡县、江阴县后,与苏州市“地市合并”,并实施“市管县”体制。这使得苏州摆脱了民国“废府”后长期的区划困扰,实现了历史区划与现实区划的大致重合,也保障了之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土地资源优势。

1992年,设立苏州新区。

1994年,设立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

这两大开发区成立后,苏州形成“古城居中、东园西区”的一体两翼格局。

2001年,吴县市撤销后设立吴中、相城两区。苏州市区进入“五区组团”时代。

2012年,吴江撤市设区。苏州市区开始形成“一核四城”的新架构。

规划认可至关重要
关于规划,俗语谓之“规划规划,墙上挂挂”。此言大缪!

中国的城市规划不够严肃,常常随领导变化而变化。但这主要是指“规划的细节”。

一座城市的大与小、高与低,虽然规划并不能完全确定,但规划的影响至关重要!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苏州市区(含吴江)常住人口超过500万。

去年国家新标准出台后,说苏先生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反复强调,苏州必须按特大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原因就是,苏州已经有这么多的常住人口,如果迟迟不按特大城市进行定位、规划,则苏州的经济、社会、民生、交通等方面,都将大受其害!

这轮批复的《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首次明确江苏省内只有南京、苏州按特大城市进行规划,这是苏州近代严重衰落以来的第一次!!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初步实现了经济复兴。但在城镇规划领域,以前江苏省一直维持着“一超多强”的既定战略,一超是南京,多强则是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南通等城市。

另外,十几年来,江苏省出台过定义模糊的“苏锡常都市圈”;国家层面出台过同样模糊的长三角城市群规划。都对苏州没有真正的肯定与提升。

这次的规划不一样!是在国家确定苏州为特大城市后,江苏省规划层面开始落实。

最后再说一次:特大城市到底有什么用?特大城市规划只是让苏州市区塞进更多的人口吗?不是的!特大城市规划,是让苏州市民有更多、更好的科教文卫体设施,更好的交通出行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4 09: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4# DYTIAMO


    就是伊中南路那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10: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8# 我是真的多多


懂个屁,    往南的吴江还要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10: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吧,十年内如果昆山能够设区,苏州才是真正的跳出小苏州进入大苏州。过去以古城为中心,东园区,西新区的城市框架将变成以园区为中心,东昆山,西姑苏(古苏,苏州古老的一面)的特大城市格局,真正实现蜕变升级。目前苏州以姑苏区为中心的思路必须改变,姑苏区是苏州的核心,更多的是从历史上,文化上,传承上,思想上来说的,但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姑苏区只能承载这些功能是不够的,是称不上核心,当不了市中心的,我觉得姑苏区定位应该从“核心”改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苏州历史文化的载体功能,以旅游,历史文化,古蕴,江南,生态环境,格调,品质品味为关键词进行发展。昆山作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经济高地进行发展,连接上海的桥头堡。而园区则承担特大城市的主要城市功能。吴中区和吴江区的发展逐步往太湖去发展,太湖新城是两区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4 10: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我是真的多多


懂个屁,    往南的吴江还要破。
DYTIAMO 发表于 2015-8-14 10:29


能不能不要老是用这样的低俗词语,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你第二次对我说类似的词语了,还能愉快的聊天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8 13:57 , Processed in 0.043710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