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4-5 12: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精灵王子
总有南都的资深媒体人会犯贱的
===================================================
广州站万万不能“推倒重来”
A-A+2014年4月5日00:00 南方都市报评论
众议苑 □钟刚(资深媒体人)
前天的南都报道了广州火车站的大改造计划,其中提到“拆除现在的主体建筑”,然后大谈改造后的效果。按照全部拆除、重新建造的方法,广州火车站未来的形态,极有可能和广州南站没多大分别,钢架结构,玻璃幕墙,像国内千百上千的新火车站一样。
这种跟随流行的“改造”,应该是广州火车站最糟糕的命运,但愿这不是最终的方案。
好的改造,应该考虑到改造对象的特殊性,而不是贸然推倒重来,无视它的过去,遗憾的是报道中并未提及广州站的特殊历史。广州火车站自1974年4月12日投入使用后,一直是广州的城市地标之一,曾与同一年建成的中苏友好大厦、东方宾馆新馆、友谊剧院一并入选1985年羊城新八景,享有“流花玉宇”的美称。广州火车站还是“文革”时期不多的建设成果之一,经常有学生组织前去参观,它并不是一直像如今这样,持续超负荷运转,环境脏乱差,通行也极为不便。广州火车站有许多值得珍视的过去和已经形成的历史。只是已经少有人知罢了。
广州火车站的标志性,是因其“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和大时钟构成的立面形象,这在全国的火车站中是独一无二的。它刚建成时,正处于“文革”时期,当时车站大楼上挂的标语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文革”后即被移出。改革开放开始后,广州是港澳台居民和海外侨胞回归祖国的门户,市委出于统战的意识,在车站的楼顶建了一条全新的霓虹灯标语,内容定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这条标语一直沿用至今。
广州火车站的大改造,有必要考虑怎样在设计中延续这段历史,并保存这种特殊性。首先,它需要处理与流花路上其他历史建筑的关系,广州近年来对流花路上几大建筑的改造,表现出了对幕墙的崇拜,流花展馆、友谊剧院乃至广州火车站都使用了玻璃幕墙,以此遮挡过去的立面,改造者急于“旧貌换新颜”,这种改变标志性建筑的“记忆界面”的做法,相当粗暴。想象一下,假如让中山纪念堂挂上一层幕墙,会是一幅多么可笑的画面。如今广州火车站要拆掉,必然会更进一步摧毁地标建筑的记忆,断绝那个“流花玉宇”时代的城市美梦。其次,广州火车站改造如何处理这个地标建筑的特殊历史,它曾是中国统战的窗口,也是改革开放大潮中最重要的中转站,它是很多人的梦魇,也承载了很多人的记忆,既然广州都有了农民工博物馆,这个改革开放过程中最重要的“物件”,难道不应该慎重对待?
广州火车站一旦推倒重来,意味着一个已经成为几亿人的记忆地标将消失,最终成为一个普遍的换乘站。这一轮改造计划的实施,应该建立在对广州火车站的历史研究和问题研究的基础的,它的价值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样“让人生厌”,内环路高架对火车站景观的影响破坏,火车站与汽车站的连接系统的通达性不够,乘客在车站的体验较差,都不是一座全新的火车站就能够一并解决的。如果草率地将它推倒重建,恐怕“流花玉宇”的美景仍然不会回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