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驱动 四大科研“国家队”的产业化新路 除前文所述的中科院光电所之外,科技园与另外三大“中科系”研究机构的合作同样可圈可点。 作为中科院计算所和苏州市政府联合创办的首个大型院地合作项目,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早在2003年8月便落地苏州国际科技园落地发展,成为促进地方集成电路企业迅猛发展的专业型IC设计公共服务平台。 中科集成总经理刘新宇是科技园的老朋友,见证了“中科系”赋能园区发展的壮阔历程。他表示,中科集成落户之初,整个苏州地区只有11家集成电路企业。但截至2021年1月,仅苏州工业园区就拥有IC设计企业110余家。 在促进工业园区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发展的过程中,令刘新宇印象深刻的是,在苏州国际科技园,各类平台既能够贴近企业、提供服务的优势,同时借助科技园的力量还可以促进科技成果加速产业化,把产学研紧密地结合起来。 2017年,苏州工业园区将人工智能产业列入三大新兴战略性产业给予重点扶持。作为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主阵地,苏州国际科技园于2018年完成第七期工程——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全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热带雨林”。 “新生”的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便获得了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技物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自动化所”)等两大国字头“中科系”大院大所入驻。 其中,2017年3月,中科院技物所与苏州工业园区正式签约合作,双方共同建设“中科院技物所苏州研究院”,为苏州本地在军民融合、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全链路技术和人才支持。该院常务副院长顾明剑表示:“研究院依托上海技物所与上海地区的中航集团、中电集团、航天八院等大型国企和国家级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关系,发挥好技术资源优势,是推进苏州航天航空产业转化的重要基础。 2018年1月,中科院自动化所与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在苏州国际科技园设立“中科院自动化所苏州研究院”(下称“中自苏研院”),依托中科院自动化所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科研成果推进技术的产品化和产业化,助力苏州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一系列工作。 中自苏研院&中科行智 该院与科技发展公司合资设立的中科行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行智”)2020年全年营收已突破1000万元,累计合同额超4000万元,累计拓展客户近100家。而在培育产业生态,强化智能制造产业链,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方面,2020年中科行智对接企业200余家,孵化企业8家,并与多家企业成立合资子公司、联合实验室,建立了科研合作伙伴关系。一系列联合实验室在开展合作科研攻关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 需要指出的是,“中科系”科研机构落地科技园发展壮大的过程,对外界的借鉴意义并不仅仅存在于如何将先进技术引进来,更在于如何通过院地合作模式上的持续创新,使优秀科研力量可以全面而深度赋能地方科创生态的培养壮大。 业内人士表示,以前中科院和地方政府搞院地合作,基本上就是设立分支机构,例如某某分院、某地研究所。而科技园落地的“中科系”背后,几乎都有着专业的企业化运作,真正把科研推到产业的最前沿,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指挥创新的战役。 胜友如云 “中科系”科创生态圈蔚然成风 事实上,科技园里的“中科系”内涵远不止于四大所与科技园合作设立的相关研究院或企业实体。在扎实推进先进科研成果和苏州工业园区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过程中,“中科系”生态圈层也在不断扩大,一个实力过硬、涉及领域众多的苏州国际科技园“中科系”科创企业群已悄然成形,并迅速壮大,令业界侧目。 其中,均已在科技园“排兵落子”的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两大头部企业科大讯飞、云从科技,无疑最受瞩目。 成立之初,孵化于中科院的云从科技团队便致力于笃行中国人工智能的产业化之路。而科技园旗下载体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主阵地,已经成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拥有着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为云从科技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位于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的云从科技办公大楼 2019年9月,云从科技苏州子公司乔迁新址,入驻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新办公楼。目前,云从科技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全国多个城市设立研发中心,而苏州则是核心研发中心之一,也是战略布局的重点城市。2021年,云从科技正式过会,如无意外,云从科技将顺利成为“科创板AI第一股”。 众所周知,中国AI语音行业龙头企业“科大讯飞”堪称“中科系”科创企业的一面旗帜。2019年5月,位于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的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和“智子空间”正式开业。彼时,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曾在开业仪式上表示,“苏州拥有良好的创新生态和一流的营商环境,是科大讯飞发展人工智能的重点布局区域。科大讯飞将持续不断加大在苏州的投入和资源布局,将更多优质创新创业团队引入苏州,努力将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打造成为在中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研发高地,助力苏州抢占产业先机、实现高质量发展。” 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胡国平于“2021全球智博会”发表演讲 2021年9月举行的“2021全球智博会”上,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胡国平曾如是谈及科大讯飞落地苏州的发展情况:“在苏州政府的支持下,三年来,苏州讯飞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拓展,取得不俗成绩:X光安检图像智能系统、声学-智能车载音效产品、教学机器人-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帕金森运动障碍疾病检测、认知智能-AIMIND知识图谱平台……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在苏州遍地开花。” 此外,科技园还引进了一家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据了解,中科创达同样具有鲜明“中科系”特点,公司3位主要负责人都有在中科院软件所、中科院计算所工作的经历。目前,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与中科创达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将为苏州工业园区智能网联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然而,科技园内“中科系”科创生态圈的热闹非凡,不仅仅体现在对头部“中科系”企业的吸引。“从0到1”的“中科系”创新创业故事也正在科技园上演。 2018年10月,海龟博士王旭光在清华系基金,苏州工业园区政府,以及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的大力支持下,于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创办了“中科融合感知智能研究院(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驱动与政策的加持下,中科融合依托园区顶级的MEMS芯片研发线,具有完整的光机电研发实验室,芯片组装超净实验室和深度学习算法实验室等。 据悉,中科融合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具有高精度低成本的整体3D视觉芯片技术的科技企业。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研发并获得中科院重大突破专项“优秀”的MEMS感知芯片技术和新一代低功耗人工智能AI芯片引擎技术,将致力于在5G时代赋能具有边缘智能的3D感知设备,推动具有百亿美元规模的智能3D产业链的爆发。目前,中科融合核心科技已经突破卡脖子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