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niceGZH

[项目进度] 粤穗投资54亿建设广州三大国际医学中心;与国家卫健委签约共建八个医疗(医学)中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6 21: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届中国模拟医学大会在广州召开

金羊网讯 记者符畅、通讯员魏星报道:10月25日,第二届中国模拟医学大会(CMSH)在广州召开,今年的主题为“融合创新、科技赋能”。据悉,本次大会由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主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部共同承办,广东省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广州市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和广州市女医师协会协办。

据悉,模拟医学作为一门利用模拟技术创设模拟患者和临床情景来替代真实患者进行医学实践教学的学科,其外延已延伸至各临床专科诊疗、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等环节中模拟手段的应用,在各学科人才培养、临床规范诊疗、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曹杰也指出,模拟医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临床教学路径,模拟教学可以再现临床场景、可重复、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最重要的是能让有创操作在模拟人、模型设备上先行实践,能够有效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不过,目前我国各大模拟中心多处于自我设计与发展阶段,国家或地区的模拟医学学术组织相对较少,并且主要专注于单纯医学教育领域。

2017年,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部成立,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吕建平任首届主任委员。2018年,首届模拟医学大会在中山召开,开启了模拟医学学科发展的新思路,将模拟医学应用于医院医疗系统的改进,以模拟作为载体进行临床研究等。

据介绍,今年第二届大会紧随模拟医学的国际潮流,以科技创新为出发点,以教育改变中国医学模式为切入点,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模拟医学学科和产业体系。特别邀请国际模拟医学协会(SSH)、欧洲模拟医学协会(SESAM)、全球模拟医学网络(GNSH)、国际护理临床模拟教学协会(INASCL)等组织领导人,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匹兹堡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奥地利AMC中心、荷兰马斯垂克大学、立陶宛健康科学大学等模拟医学学术界领军人物,共同分享他们融合本地化经验和国际化视角的独特发展观。

在继续推动传统模拟医学教育改革同时,第二届模拟医学大会更加关注将模拟应用于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疗质量提升、推动模拟中心建设及国际认证,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技术在模拟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大会设有胸外科、儿科、护理和虚拟技术分论坛,并邀请中国工信部虚拟技术专家莅临指导,促进各专科跨界融合。并以“会议+会展”的形式,带给参会者模拟行业中最新、最前沿的资讯和成果。

同时,大会还在国内首次推出“中国模拟医学周”系列活动,与来自各领域、各行业的专家着力探讨以学为中心的全息课堂新思路,模拟大师班、专题培训等,行学术引领,促内涵发展,展现模拟医学学术智慧,打造模拟医学发展新生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6: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院三区”扩容 打造口腔专科联盟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入选委省共建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

  建设“医疗国家队”系列之7


  本期掌门人

  程斌: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院长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第一批名单出炉,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入选委省共建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

  牵头制定我国《显微根尖治疗技术指南》,出版我国第一本显微根管治疗专著《显微牙髓治疗学》,率先在国际上发表牙髓血运重建术预后分类标准,颅底肿瘤外科技术居国际领先……这家医院的“威水史”不容小觑,翻开她的履历更是发现,多年来低调的幕后,一代代医学人士已经打造出多个行业内前沿先进的医疗技术,造福广大患者。口腔科并非“治牙”这么简单,它甚至可以“跨界”,帮助干眼症的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这次,入选委省共建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院长程斌接受广州日报记者专访时透露,未来数年,医院将加快推进“一院三区”布局,除位于越秀区的医院本部外,位于南沙的新院区预计于2023年投入使用、位于天河的科学中心将于2024年完成基建工程,全新的“光华”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阵地,努力推动本区域人民口腔健康水平率先达到健康中国战略要求。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梁超仪 通讯员梁剑芳、李雅伦、王心怡

 
  历史:百年光华薪火相传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以下简称“光华口腔”)是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和广东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三位一体的机构,其中医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百年前的光华医学堂。1908年设立的光华医学堂诞生于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水深火热的危难时刻,是我国第一家由国人自筹自办的院校,名字取“光我华夏”之意,标志着中国人从此踏足西医高等医学教育领域。

  在历史的沉淀下,1988年,中山医科大学口腔医疗中心在光华医学堂旧址筹建,1996年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光华口腔医院,2001年定名为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程斌介绍,现在光华口腔100%覆盖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要求的专科以及主要常见病、多发病种,在龋病等口腔重大慢性疾病的精准防控及口腔癌等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地方性疾病诊疗方面,处于华南领先,全国先进的水平,吸引区域内周边省份、港澳地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患者前来就诊。多年来,光华口腔蝉联复旦大学发布的中国医院排行榜华南口腔专科榜首,专科排名位居全国前六,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医院。

  “烂牙”非小事 显微微创精准定位

  “目前在口腔领域,国内、国际上能治疗的疾病我们都可以治疗,部分医疗技术甚至走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程斌介绍。

  以一般人常见的龋齿疾病为例,当发展到牙体牙髓疾病时,患者时常经历剧烈的牙痛,如果处理不到位,还会面临失去宝贵恒牙的风险。光华口腔率先提出微创牙髓诊疗新理念,牵头制定我国《显微根尖治疗技术指南》,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显微根管治疗专著《显微牙髓治疗学》,打造出高水平显微治疗平台。

  此外,光华口腔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血运重建术与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的临床随机病例对照研究,率先在国际上发表牙髓血运重建术愈后分类标准,得到美国牙体牙髓病学AAE年会认可,有力挽救牙根尚未发育完成的牙髓根尖周病患牙。

  攻坚克难 破解颌面、颅底肿瘤难题

  程斌介绍,口腔诊疗并非只有“看牙”这么简单,实际上,它承担的是从颈部以上包括头颅的疾病防控治疗工作,一旦涉及头颅,神经血管众多,手术难度大。

  2010年,因奇特面容被人们称为“阿凡达”女孩的吴小燕从浙江省庆元县辗转来到了广州求诊,小燕患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肿物与她的头颅一样大,且血供极其丰富,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廖贵清教授为其实施了手术,长达10多年躲在家中无法出门的小燕有了“新生”的希望。

  “这是医院挽救口腔颌面-头颅部疑难危重症患者生命的一个侧影。如今,医院已成立区域口腔癌会诊中心,颅底肿瘤外科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结合术中精准定位及导航技术,建立国际化颅底外科多学科合作平台,借助在国际上处于前沿水平的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的功能性重建及康复技术,解决了众多疑难复杂头颈部缺损患者的修复问题,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程斌介绍。通过这项技术,小燕外形在手术后得到修复,并于2018年带着男朋友一同回到医院复诊。

  不但面向成年人,该院对于7岁以下儿童颌面部复发罕见肿瘤手术,可以通过治疗保留患儿面神经功能,超显微穿支皮瓣修复复合组织缺损,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口腔肿瘤的精准治疗也正在进行基因组测序研究。据介绍,目前在口腔肿瘤精准治疗方面已做了30多例精准医学研究,研究先把患者基因单独拿出来进行基因组测序,再把测序结果拿出来由临床医生团队评价,“从临床研究和具体治疗我们都结合起来了,具体到这个患有口腔肿瘤的患者是适合化疗、放化疗还是手术?肿瘤是否容易转移?会不会复发?这些研究有助于对每一个患者实施精准治疗”。

  跨学科合作 腺体移植帮助干眼症患者

  医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口腔科甚至也可与眼科合作,造福不同疾病的患者。“我们的颌下腺移植中心,已经为近百例干眼症患者做了腺体移植,改善了他们的生存质量。”程斌介绍。腺体移植,通俗来说,就是利用口腔内三个分泌唾液的主要腺体,取其中一个移植到眼内,由唾液的分泌取代原来无法正常运行的泪液分泌,以缓解干眼症患者的症状,这对于干眼症的患者有了新的治疗选择。

  除了颌下腺移植中心,医院还建立了颞下颌关节序列治疗中心,其关节调压治疗体系为数十万颞下颌紊乱病患者提供个性化调压治疗。

  未来:医院三区布局 成立口腔专科联盟打造医联体

  “多年来,制约我们进一步发展的一大瓶颈是空间不足的问题,现在我们正打造‘一院三区’新格局,未来几年,新的光华可以进一步提质扩容。”程斌介绍,目前已经与南沙区、天河区**签订合作协议,分别在南沙和天河筹建新院区。南沙的新院区目前已经进入全球招标阶段,如明年3月按预期动工,预计2023年可交付使用,“这个新院区集医疗、研究、本科教学于一体,甚至学生公寓、人才周转房我们都考虑进去了。一句话,就是在南沙再建一个光华口腔”。天河院区则定位为研发中心、临床研究中心和专科医生培训基地的区域科学中心,有望于2024年完成基建。

  立足“一院三区”的格局,程斌介绍,光华口腔会加强学科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只有扎实的基础研究才是医疗研发创新的原动力,并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的应用与覆盖”。目前,光华口腔已牵头成立中山大学光华口腔专科联盟,与37家联盟成员签署专科联盟协议,其中32家为广东省内医疗机构,范围覆盖粤东、粤西及粤北等地区,明确了基层会诊、双向会诊、学科带头人培养、规范化培训等目标,定期开展门诊坐诊、手术、专题授课等业务,促进信息共享。过去三年,口腔专科联盟已培育了50多位县一级医院口腔科的学科带头人。

  对话“掌门人”

  人才积累 助力攀登口腔医学高峰

  广州日报:入选名单后,光华口腔将如何建设国家口腔区域建设中心?

  程斌:医院将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广东省 委、省政 府的领导下,按照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要求,以医联体、远程医疗、县级医院专科建设等为抓手,切实履行国家、省、市、县分级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的责任与义务,结合区域分开、城乡分开、上下分开、急慢分开等医改政策,破解区域内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提高、推广和普及我院显微根管治疗、牙髓血运重建、口腔肿瘤精准治疗、颅底外科、颌下腺移植治疗干眼症、数字化精准牙科等先进诊疗技术,协同省内高水平医院口腔专科,共同推进本区域乃至全国口腔医疗水平的提升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医学人才培养、临床研究、疾病防控、医院管理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充分利用“互联网+”,开设网络医院,创新打造口腔专科特有的椅旁远程医疗平台,与优质口腔医疗资源和专科联盟单位紧密联系,辐射区域内口腔医疗机构,推动本区域人民口腔健康水平率先达到健康中国战略要求。

  广州日报:破解空间瓶颈,您觉得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程斌:人才!我们求贤若渴,对于医疗人才的引进培育一直非常重视。在人才引进方面,近年我们引进了口腔领域世界顶级科学家施松涛教授及其团队,并投入数千万元建设专用实验室。我们还引进了数名国家级的高层次青年人才,已经全职到岗,在医院的建设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重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今年年底将建成全国最好的口腔医学虚拟仿真教学基地,把虚拟仿真教学融入医学人才的日常培养中,把现代科技与口腔医疗相融合,培育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我们还率先建立临床博士后制度,博士毕业后需要经过临床博士后的培训、达到一定的考核指标才可以申请转正。

  近年,我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SCI论文等核心指标继续向一流目标迈进。我院将借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东风,以建设促进发展,以发展促进提高,满足本区域人民群众对口腔健康的美好追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22: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运行绩效评估结果公示

摘要:根据《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2017年修订)》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运行绩效评估方案(试行)》的的规定和要求,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ZY军委后勤保障部、国家药监局对建设期已满三年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行了运行绩效评估,现将评估结果予以公示
根据《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2017年修订)》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运行绩效评估方案(试行)》的的规定和要求,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ZY军委后勤保障部、国家药监局对建设期已满三年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行了运行绩效评估,现将评估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19年10月29日至11月13日。

中心名称                                       依托单位(按单位笔画排序)
                          评估结果优秀类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总医院
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评估结果合格类
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东部战区总医院(原南京总医院)
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20: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双人间设计 未来中大附属(南沙)口腔医院令人期待
2019-10-30来源:南沙区融媒体中心分享到:
  昨日,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召开建筑方案设计竞赛技术文件答疑会,CPGConsultantsPteLtd (新加坡CPG咨询私人有限公司)和广州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联合体等10家参赛单位从30余家报名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此次竞赛的正式参赛单位。管委会副主任王勇参加答疑会。

  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选址位于南沙区明珠湾区起步区横沥岛尖西侧,地块西邻省道S111线(又名灵新大道),与在建的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南沙)医院隔横沥中路相望,总用地面积26696平方米,绿地面积2556平方米。医院建设规模为94000平方米,设置200张床位,400台口腔综合治疗台。
  主要建设内容为200床专科医院医疗用房(含急诊、门诊、医技、住院、后勤、行政、生活等),医技楼、普通住院楼、国际医疗保健楼、科研中心及教学中心、宿舍楼和室外工程等,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0.3亿元。该项目立足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加快前沿科研转化,培育高端医疗人才,针对性解决南沙、大湾区乃至华南的医疗、科研短板,未来打造成为南沙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科研新高地和国际医疗中心。

  答疑会上,各参赛单位就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项目地形路网等设计输入条件、规划条件、门诊、医技、住院病房、教学科研及后勤辅助用房等方面提出了77个问题。针对参赛单位提出的住院病房是否有标准要求这一疑问,有关部门回应住院面积将按11000平方米设计,均为双人间设置,或者部分实际为单间(预留可扩为双床),不考虑三床,应在保证200床的基础上,按最大病房数量设计。

  此次竞赛是由资格遴选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报名的设计单位进行评审,择优选出10家设计单位作为正式参赛单位,每家参赛单位限报送1个设计方案,不受理非正式参赛设计单位报送的设计方案。经竞赛成果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选定6个入围方案,再从入围方案中选定3个优胜方案上报南沙新区环艺委。环艺委将按程序对3个优胜方案进行投票,得票数排在第一名的方案(即优胜单位第一名)作为实施方案,该方案设计单位综合参赛方案的优点对实施方案进行深化设计。

  竞赛将对前三名优胜单位给予设计版权及补偿费各人民币100万元,第一名的设计单位还将获得方案设计权,并与广州南沙开发区(区)建设中心(广州市南沙区建设工程项目代建局)签订方案设计合同,按照《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算方案设计费。对入围单位中的第四名、第五名和第六名给予设计版权及补偿费各人民币50万元;对未入围的第七名、第八名和第九名单位给予设计版权及补偿费各人民币20万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12: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在穗开幕

11 月 1 日,由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以及广东省胸痛中心协会主办,胸痛中心总部和中国人 民解 放军 南部 战 区总医院承办的第九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在广州开幕,会期 3 天。记者从大会上获悉,目前,全国通过认证的胸痛中心单位有1219家,广东省全省已经注册的胸痛中心 348 家,其中 128 家通过广东省验收,86 家通过了国家认证,建成国家胸痛中心示范基地 2 家,省级胸痛中心示范基地 9 家。
广东省急性心梗救治水平显著提高
“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 委书 记、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介绍,救治必须争分夺秒,胸痛中心通过对区域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建立针对急性胸痛相关疾病的区域协同救治新模式,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主要急性胸痛疾病的救治时间,并降低了死亡率。比如,以前从患者进医院门到打通血管可能几百分钟,现在胸痛中心要求 90 分钟内完成,如果这个病人的血管在 40 分钟内打通和在 400 分钟打通,效果完全是两码事,同样是活下来了,对病人的预后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今年上半年全省胸痛中心质控报告数据显示,全省胸痛中心收治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早期再灌注治疗率达80%,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平均进门到开通血管时间从基线的102分钟缩短至70分钟,溶栓治疗患者平均进门到溶栓时间从基线的78分钟缩短为32分钟,院内死亡率从基线的10.3%降低至2.58%,平均住院费用从5万元左右降低至3.8万元左右,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中国胸痛中心质控管理平台今年正式启用
“如今,广东的胸痛中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随着胸痛中心建设数量和认证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持续改进申请单位建设质量,成为了亟须解决的问题。”南部战区总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心内科主任向定成介绍,广东的胸痛中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随着胸痛中心认证数量的不断增加,质量保障成了胸痛中心的立命之本。他透露,2018 年到 2019 年,广东在质控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广东根据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制定质控标准,由省级胸痛中心联盟来作为主要执行主体,各个地级市成立胸痛中心联盟,由地级市胸痛中心联盟负责定期对所有胸痛中心进行数据库的现场核查,以确保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和可溯源性,该模式在广东省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

同时,中国胸痛中心质控管理平台于今年正式启用,标志着胸痛中心拥有了全面直观展示运行质量的窗口,省、市胸痛中心联盟可以通过质控平台对区域内单位进行认证前帮扶和质控管理。在未来,质控平台将作为评价胸痛中心运行质量的重要依据。对于质控不合格的单位,有黄牌甚至红牌警告机制。
5G助力心梗急救“高速通道”
向定成指出,胸痛中心建设早期重点强调把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立起来,主要目的是让危重病人首先活下来,未来也将关注改善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是通过实施 “三全”模式,即全域覆盖、对疾病的全程管理和全民参与,以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其实,建设胸痛中心的目的概括成16个字,即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改善预后。胸痛中心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模式提倡大医院与基层医院能够进行合理分工,实现“双向转诊”,但目前双向转诊真正落地的并不多。接下来将大力推进双向转诊制度化、流程化,双向转诊将是未来胸痛中心建设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今年大会论坛首次增设了“急性胸痛病例大赛”栏目,为胸痛中心一线人员提供交流千奇百怪的胸痛病例的平台。同时,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增设的“5G与人工智能论坛”,将为人工智能进入胸痛中心提供展示平台。
“由于目前急救数据的原始收集仍然是一个瓶颈。5G 具有高带宽、低时延等特点,可助力打造心梗急救‘高速通道’。有了 5G,未来可能通过智能腕带等可穿戴设备,患者上救护车后就实时收集心跳、血压等数据,发送给急救医生。而急救过程产生的原始数据,也有助于胸痛中心联盟对各胸痛中心进行质控审核。”向定成说。
相关链接:大会四大亮点,聚焦前沿
亮点一:坚持主线,全新培训。中国胸痛中心大会作为我国胸痛中心领域里的最高学术平台,以普及理念,规范培训为宗旨。与往届不同的是,本次大会将开启史上最全面、最细化、最具实操性的培训,课程的设置立足于实现“只要你全程参加培训且认真听课,回到医院就能建好胸痛中心”的目标,将原来的框架式的理论培训(要做什么)改为以对实际操作过程的讲解(怎么做)为主的培训模式。只要你来全程、认真地参会学习,回去就可以立刻着手开展具体工作,解决既往培训中存在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痛点。
亮点二:创新是魂,与时俱进。医学的进步离不开科技发展,只有将先进技术理念“据为己有”和“抢占先机”,才能赢在当下,智领未来。大会新增设的“5G与人工智能论坛”将为人工智能进入胸痛中心提供展示平台,期间包括临床工作者、信息专家等在内的各行各业各界人员深入交流,期间碰撞的创新火花将为我国心血管学科及急救医学发展赋能。
亮点三:基于临床,聚焦前沿。本次大会结合胸痛中心建设进程中发现的问题与总结的经验,同时结合国内外领域进展与动态,期间将围绕包括院长与胸痛中心、院前急救与急诊、急诊PCI、优化抗栓、胸痛中心护理论坛、急危重症救治等展开深度交流
亮点四:吹响号角,舍我其谁。当前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呈燎原之势,现已发展为成熟且日趋完善的系统性“心防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4: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沙洲医院将增1500个床位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刘幸 通讯员陈云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者简称IAB)是广州重点发力的产业。预防恶性肿瘤等新型疫苗的研发和产业化就是广州IAB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及方向。
  记者昨日走访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了解到,国内首台安科瑞M6全数字放射外科射波刀正式进驻该医院的国际肿瘤医疗中心二期,为其12月向社会开放奠定了基础。届时,金沙洲医院将增加了1500个床位,为广州以及周边地区患者带去新的治疗方案。

  记者从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广州正推动医疗领域数字化转型。除了广州市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广州市健康通”软件截至2018年12月,也已经入驻76家医院(含全部三甲医院),基本覆盖全市所有大型医院,预约挂号系统总注册用户数超过292万人,总预约量超过1220万人次。广州市妇儿中心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用AI精确推荐治疗手段的突破,被广东省卫健委列为首批智慧医院名单。

  在抗癌战场上,放疗与手术、化疗并列为肿瘤治疗的三大核心手段。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近70%的肿瘤患者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放射治疗。上述设备进驻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之际,刘文胜院长告诉记者,“现在手术机器人系统引领的精准手术方向,就是要让患者疗效更好、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王洋副院长称,在各类研究数据和手术疗效已逐步证明,高端治疗设备的全面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多学科治疗综合水平,进一步提升患者个性化、精准化治疗水平。

  据介绍,该医院国际肿瘤医疗中心二期项目预计12月开放,将增加了1500个床位,目前已经先后安装西门子双光子四维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Halcyon直线加速器,以及安科瑞M6全数字放射外科射波刀与瓦里安TrueBeam直线加速器、瓦里安HDR/LDR腔内近距离照射放射治疗设备等先进设备。

  据了解,M6系列不仅肿瘤定位更加精准,还提供了更人性化的用户界面,让复杂的治疗操作更简单。所有的治疗步骤都由直观的、易用的界面展示给操作人员,病人只需平躺就可以接受治疗,医生也能实时掌握手术机器人的工作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22: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ceGZH 于 2019-11-3 22:47 编辑

中医药产业国际创新中心落户琶洲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曾卫康)昨日,首届全球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琶洲隆重举行,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中医药领域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跨界交流,共商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与发展大计。

  论坛上,海珠区政 府、天资汇控股、广东保利,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意味着中医药产业国际创新中心落户琶洲保利天幕广场。作为海珠区扎实推动《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落地的重要举措,该国际创新中心以中医药健康人居概念为引领思路,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国际先进人居健康标准等,打造众多赋能中医药产业创新的联合实验室,为中医药发展智能化、产业化等提供更加广泛的顶层指引和标准建设,同时,通过积极引入已成规模的中医药行业龙头企业与成长型产业方聚合创新、协同共生,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产业化要素快速聚集。

  目前,该平台已成功吸引天恩科技、NeuroEchos诺尔研究院、Delos健康人居实验室、分子信息科技(新加坡)、天恩文化、广东民航医疗快线、常州金姆科技等首批联合实验室及跨界产业合作方正式签约落户。据了解,中医药产业国际创新中心正在与更多中医药龙头企业和成长企业洽谈进驻事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10: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准规范腹膜癌治疗,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挂牌成立腹膜癌病房

2019-11-06 22:30
南都讯 记者王道斌 通讯员简文杨 李饶尧 日益高发的结直肠,发展到晚期往往出现腹膜转移,而这一转移也成了结直肠癌的主要死因。腹膜转移后发病凶险、治疗效果差,可谓是“老、大、难”的世界性难题。为精准规范标准腹膜癌治疗,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正式挂牌成立“腹膜癌病房”,未来将以多学科整治模式融合各个领域专家们的智慧,有望早日解决腹膜癌的难题。

11月5日,中山六院荣誉院长、胃肠肛门外科首席专家汪建平教授携手北京世纪坛医院李雁教授,在中山六院外五科(结直肠外科三区)挂牌成立“腹膜癌病房”。
2018年,广东省抗癌协会已在中山六院外五科挂牌成立了“腹腔热灌注化疗规范化应用的全国培训基地”。此次“腹膜癌病房”秉持“以外科减瘤术为核心、联合热灌注”的诊治原则,使得腹膜癌的治疗更加规范和标准,将会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在以腹膜转移为课题的学术会议上,汪建平教授表示,腹膜转移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死因,缺乏有效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且预后很差,需要全世界的肿瘤外科、内科医生协同努力才能攻克这个世界性难题。此次建立腹膜癌病房,目的就是建立起一个腹膜癌的专业诊治团队,汇总各地的腹膜转移患者,利用多学科诊治模式(MDT)融合各个领域专家们的智慧,争取早日解决腹膜癌的难题。

随后,来自北京世纪坛医院的李雁教授做主题讲座,他以数个腹膜癌治疗的病例为引子,阐述了腹膜癌治疗的发展历程,分享了这些年他们团队在腹膜癌诊治方面的经验,将国外的减瘤手术+腹腔热灌注技术最先引入中国,不断创新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临床研究。2020年9月,世界腹膜癌联盟(PSOGI)的年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到时国外腹膜癌的顶尖学者将来到中国共同为解决这个难题献计献策。李教授指出,此次国际会议能够在中国举办,说明这些年中国在腹膜癌方面的工作和贡献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和重视。
中山六院外五科蔡建副教授介绍了中山六院腹膜癌方面的经验和相关工作,以“外科手术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治疗中的作用和思考”为题作相关汇报。蔡建指出,腹膜癌的发病很隐秘,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种子-土壤学说”被学术界普遍认可。外科医生的减瘤手术是腹膜癌治疗的核心,围手术期的热灌注治疗很关键。但目前的HIPEC化疗方案还需要探索新的药物。同时,他还介绍了中山六院在CRS+HIPEC治疗肠癌腹膜转移的经验、利用人工智能(AI)早期诊断腹膜癌的研究、以及其他一系列基础及转化研究的进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9 23: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9日在穗启动

南都讯 记者王道斌 实习生郭美婷 通讯员简文杨 李饶尧 通过一份文字量表评测,就能较为全面完成罹患胃癌风险的评估;通过消化道、阴道这样的人体自然腔道,让手术刀自由进出,完成摘除小肿瘤、取标本这些以往要在身上凿孔甚至开大刀才能完成的手术。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主办的“第六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9日在穗启动。一大批在消化疾病领域内倍受关注的科研、临床成果亮相大会。
据大会主席、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肛门外科首席专家汪建平教授介绍,“广州消化道疾病周”由中山六院消化道内科、外科和相关交叉学科同仁共同创办参与。
本届会议以“倡导循证医学,聚焦自然腔道”为主题,“最热门”与“最前沿”为依据,将秉怀初心,继续立足临床,探讨消化道领域前沿热点,着眼学科发展。

超低位的直肠癌保肛率达九成以上
汪建平表示,我国消化道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呈现年轻化趋势特征,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历经十三年,中山六院已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胃肠疾病综合诊治中心,仅消化专科开放床位便逾700张,病床使用率达122.24%,收治胃肠道疾病、炎症性肠病、肛门良性病手术例数为全国第一。
汪建平所在的中山六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从2007年建院之初每年仅收治40例结直肠癌,到如今每年整治结肠癌新发病例数患者3000余例,总共诊治患者已经超过1万例。
据了解,该院结直肠癌的五年生存率与国际数据基本一致,部分分期更是优于国际数据。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肛直肠癌根治术(taTME)的应用,该院超低位直肠癌保肛率至今已提升到90%以上。
中山六院还拥有国内最强的胃肠单病种组织库、数据库,信息化管理的粪便标本库以及先进的实验动物中心。强有力的数据平台支撑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科学决策参考,从而深度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真正“源于临床、回归临床”。

大数据:直肠癌发病魔手正伸向年轻群体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在我的临床经历中,甚至接触过年仅7岁的直肠癌患者。若不是阑尾炎引发的腹水,孩子可能都无法被及时诊断出。,中山六院肛肠外科专家任东林教授表示,最近11年的数据显示,光中山六院一家就收治了39名20岁以下肠癌患者。
大会期间,日益高发的消化道肿瘤及其年轻化的趋势,倍受关注。来自中山六院的数据库整理发现,在今年收治的2000多例大肠癌患者中,一半以上是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但30岁以下患者群体,也达到了59例,占比2.33%,30-40岁年龄段的则占比6.47%,同为壮年期的40-50岁年龄段则达到了15.32%。
“其实,大肠癌是目前干预获益最为明显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的治愈率超过90%。但现实是人们对大肠癌筛查的依从性不高,即便政府有免费筛查项目,多数高危对象仍害怕肠镜检查”,汪建平教授表示,和筛查出来后的终身获益比起来,检查阶段的小痛苦不值一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0 15: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迎来55周岁生日 国医大师邓铁涛又“回”到医院

国医大师邓铁涛雕塑揭幕

文/图  金羊网记者 陈亮 丰西西 通讯员 张秋霞

11月8日,被誉为“大师平台、名医摇篮、百姓医院”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广中医一附院”)迎来55周岁生日。当天,广中医一附院举行了内容丰富的院庆日活动,既有缅怀和追思医院前辈,也有表彰医院杰出贡献者,还对建院55周年的学术成就进行回顾和展望。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 记、主任段宇飞指出,广中医一附院作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在中医药临床教育、医疗、科研方面取得较好成效,诊疗水平得到广大患者的广泛认可,值得充分肯定。段宇飞对该院的发展提出希望:一是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优价的中医药服务;二是积极探索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展的中医医院运行新机制,发扬医院“精诚”文化;三是助力广东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广中医一附院院长冼绍祥在致辞中介绍,邓铁涛教授自该院成立之初就一直在此从事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曾任医院内科主任、邓铁涛研究所所长,是首届国医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被追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称号。“邓老毕生业医,仁心仁术,活人无数,学验俱丰;倡导五脏相关学说,开启岭南医学研究先河,创新师承教育模式,桃李遍天下;为中医事业振兴发展建言献策,鞠躬尽瘁。”冼绍祥说。

为了纪念邓铁涛,当天下午在广中医一附院举行了国医大师邓铁涛雕塑暨铜像揭幕仪式,并把医院的文化广场命名为铁涛广场,寓意“铸就中医魂,丰碑示后人”。随着红布缓缓落下,国医大师邓铁涛的汉白玉雕塑露出真容:精神矍铄的邓老穿着标志性的唐装衫,手杵拐杖,坐望远方。参会者共同瞻仰雕塑,感悟邓老用一生所诠释的医者仁心和优秀***员品格、所躬行的“铁杆中医、为国为民”初心、所创造的“中医当如邓铁涛”时代现象。

“国医大师邓铁涛雕塑的落成,凝结着医院对他的拳拳真情和崇敬热爱。”邓铁涛家属代表邓中光在发言中感谢了医院为传承和弘扬邓老学术经验所开展的系列工作和举办的多元活动。邓中光衷心祝愿邓铁涛学术长青,祝愿邓老半个多世纪生活工作其中、心血浇灌的广中医一附院早日达成建设目标。

直线加速器、数据中心机房正式启用

院庆日当天,医院直线加速器、数据中心机房正式启用。今年3月22日,广中医一附院放射治疗科通过专家评审,5月28日,正式取得放射治疗项目执业许可证。记者了解到,放射治疗科拥有四套目前世界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放射治疗最核心的肿瘤治疗“神器”——直线加速器,它可以产生X射线和电子线,精确打击肿瘤细胞,从而消灭或缩小肿瘤。

据悉,医院数据中心机房于2018年进行重新统筹规划,按照国家最新数据中心机房的标准进行建设,近期正式投入使用。

院庆日当天还举行了广中医一附院2019年中医药工作大会,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第二届“杰出中医一院人”和“从医从教50周年主任医师、教授”进行颁奖,并宣布了“2018-2019年科研项目与成果进行奖励的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16: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市 委部署中医药强市建设工作
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吴城华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吴城华 通讯员史伟宗)日前,广州市 委常 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 近 平总 书 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及李克 强 总 理批示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中 共中 央国 务 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精神和省 委常 委会会议精神,研究我市贯彻落实意见。市 委书 记张硕辅主持。
  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市中医药发展迅猛,在中医药医疗服务尤其是基层服务、中医药制造和销售等方面形成了较强优势。要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 平 总 书 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中 央决策及**部署,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大力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把中医药工作纳入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积极争取国家中医临床医学中心、国家中医区域诊疗中心等落户。大力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抓好治未病规划实施,推动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同治疗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广州建设中的作用。大力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建设,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推动岭南中医药走向世界。各级****要发挥主导作用,树立“大中医”的理念,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协调机制,形成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23: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成立40周年,新大楼启用新增195病床

2019-12-06 15:09
12月6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惠侨楼创办40周年学术文化节在惠侨医疗中心举办,同时举办了惠侨楼新楼启用仪式。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 组书 记、主任段宇飞,南方医科大学党委书 记陈敏生等出席。
据了解,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创办于1979年10月,对外称惠侨楼,是全国开办最早、规模最大、收治海外病人最多的集医疗、健康管理、保健、康复于一体的涉外特需医疗服务机构之一,至今先后收治了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多名患者。

这里诞生了诸多国内、亚洲第一
“模范医疗惠侨科”“涉外医疗中心”“全国特需医疗服务第一楼”……该院惠侨医疗中心创办40年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1978年,当时的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党委迅速抓住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大胆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提出利用毗邻港澳的便利条件,开办专门收治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病房的设想。1979年,中国 人民 解 放 军历史上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医疗科室——南方医院港澳病房正式挂牌成立,开始接收港澳同胞查体、治疗。
港澳病房的创办是当时医疗卫生战线乃至军队战线的一个重大改革。不仅如此,当惠侨楼拥有了外汇储备,便购买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医疗仪器。

涉外医疗40载13万海内外病患受益
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惠侨楼作为“涉外医疗先行者、探路者”,历经40年风雨,成为海外人士了解中国医疗事业的一个重要渠道,还成了展示中国医务工作者风采、讲述“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窗口。
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一号楼前屹立着一对华表,上写有对联——“岗接麒麟子孙昌盛,园飘梅花百姓康强。”华表的捐赠者是惠侨楼最早一批患者、来自印尼的华侨黄先生。1980年,恰逢壮年的黄先生事业正是如日中天,可却被便血疾病困扰。在东南亚多国医院求医,收到的都是结肠癌这一“死亡通知书”。精神频临奔溃的黄先生在朋友建议下来到当时刚创办不久的南方医院惠侨楼,知名消化病专家周殿元教授医疗组经过认真检查,确认不是癌症,在后续的治疗中不开刀就治好了原本需要动手术的难症。这一段就医经历,让黄先生从此认准了这里,他每年都会到惠侨楼进行一次保健、体检,还带动了不少亲朋好友前来保健、诊疗,就这样一来就是40年。
黄先生仅是惠侨楼13万受益患者中的一员。南方医院党 委书 记朱宏表示,惠侨医疗中心成立40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在未来,医院将通过这个特殊窗口,来讲述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形象。而惠侨新2号楼正式启用,新增196间病房,配备智慧病房系统,将为海内外患者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
南方医院院长李文源介绍,惠侨楼依托南方医科大学与南方医院雄厚的人才、学科以及医疗技术,长期以来坚持“全院办惠侨”的机制,通过“四个保证”的特殊政策,即“人才上保证择优选配、设备上保证优先使用、高新技术上保证及时应用、会诊上保证专家教授随叫随到”,确保每位到惠侨楼就诊的患者都能够享受到南方医院乃至南方医科大学最顶尖的医疗与服务。这一优良传统将不断延续,在惠侨新大楼运营后得到更突出的体现。
不仅如此,惠侨楼将打造国际诊疗区、名医诊疗区与中医特色诊疗区。国际诊疗区可预约海外知名国际专家来华看诊,或采用远程会诊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全球顶级的医疗服务;名医诊疗区可预约全国各大医院知名专家来院看诊、手术;中医特色诊疗区将充分发挥中华医药的特色,为海内外患者提供包含治疗、保健、理疗、按摩于一体的中医特色服务。另外,将为海内外患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后勤配套服务。
做大湾区医疗“探路者”
广东省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前沿阵地,南方医院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首批重点建设单位也有着自己的打算。
南方医院党 委书 记 朱宏表示,作为公立医院的特需医疗中心、高端医疗中心,要充分发挥地处广州、毗邻港澳的优势条件,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秉承“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的办院理念,完善全院办惠侨楼的运营管理机制,大力提升服务质量,努力为每一位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惠侨医疗中心将扮好‘探路者’角色,实施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成为医疗行业标杆,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要求。”惠侨医疗中心主任吴京介绍,惠侨楼目前正着力培养一支技术精湛、服务优质的高端全科医生队伍,将打造“全科+专科”的国际化诊疗模式。推进全科医学发展是惠侨医疗中心国际化战略的关键之举。在惠侨楼,全科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全人管理和全流程管理,全科医生不仅管理病人的情况,而且能及时发现病人的问题,做到预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22: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三年黄埔区各大医院儿科床位总数将达目前三倍

信息时报讯(记者 张玉琴 通讯员 许婉 张成)日前,因儿科急诊医生流失,人手紧缺而停诊四年的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岭南医院)24小时儿科急诊重新开诊。预计未来三年,黄埔区各大医院儿科床位总数可达662张,约为目前的三倍,将有效解决区内儿科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加大儿童医疗财政投入
2019年医疗补助共388万元
2015年12月14日,因急诊儿科医生离职,人手不足,医院实在无计可施,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被迫暂停了普通急诊儿科服务。
“小孩子又小,生病了很着急。”黄埔区许小姐表示,以前带着孩子去过岭南医院几次,每次都挂不到号,后来索性也不去了,现在孩子晚上一生病就直接去开发区医院或者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路程很远。
为解决儿科急诊难等诸多问题,黄埔区卫生健康局加大对儿科医疗服务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
“这是民众最操心的事,我们把解决儿科急诊难的问题列入主题教育检视问题中着重解决的民生事项,千方百计让医院把儿科急诊恢复起来。”黄埔区卫生健康局局长郭杰说。
据介绍,黄埔区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扶持儿科医疗事业发展。对黄埔区属医疗机构,按实际开放儿科床位数,每年给予1万元/床位补助;对黄埔区属二级及以下相关医疗机构,按年度实际儿科门急诊量,给予4元/人次补助,按年度实际儿科出院人次,给予800元/人次补助。据统计,黄埔区2018年补助387.3万,2019年已经投入医疗补助388万元。补助经费可统筹用于儿科建设,包括提高儿科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进行设备配置、重点专科建设、儿科医护人员培训等方面。
在黄埔区卫生健康局协调下,岭南医院从天河院区抽调多名儿科医生充实岭南医院,12月2日起全面恢复了儿科急诊服务,给附近民众带来了极大便利。
在科学城居住的孙女士儿子才2岁,她表示,过去孩子生病,去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在半夜不堵车的情况下至少也要50分钟,而现在岭南医院的儿科24小时急诊复诊,只需要15分钟就能到达,方便多了。
据统计,12月2号,岭南医院急诊儿科接诊35人次,晚上6点后13人次;12月3号,急诊儿科接诊33人次,晚上6点后13人次。到目前为止,岭南急诊儿科运行情况良好。
岭南医院医务部主任单玉涛表示,由于儿科急诊当前仍是稀缺医疗资源,家长对孩子不舒服也很紧张,常常有一些小问题就送到医院。为此,岭南医院根据患者病情缓急处置分级原则实行预检分诊,合理安排患儿分级就诊,优先处理急危重症患儿,非急症患儿建议门诊就诊。
推进儿科建设项目
未来三年区内儿科床位翻三倍
岭南医院儿科24小时急诊开诊只是黄埔区未来三年强化辖区儿科医疗供给的第一步。由于之前黄埔区能提供24小时儿科急诊的公立医院只有广州开发区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儿童晚上看病难的问题十分突出。黄埔区把解决儿科医生少、儿科床位少、儿科急诊难问题作为民生服务的头等大事,经过广泛调研和协调,通过区财政投入配给、社会服务供给等多种方式增加儿科医疗资源。
“目前黄埔区0—6岁儿童有87217人,儿科医生的工作量可想而知。”郭杰表示,随着黄埔区人口进一步聚集,儿科医生人数不足的压力将更加凸显。为此,黄埔区卫生健康局采取了多种措施建设儿科医生队伍,充实儿科医疗力量,满足群众的切实需求。其中,在儿科医生待遇上增加倾斜力度,明确保障儿科医生的绩效工资达到同级别医生收入的1.2倍;为儿科医生招聘开通全年随报随招的绿色通道;鼓励医疗机构通过转岗培训及提高岗位薪酬待遇等各种方式引导非儿科专业临床类别医师转入儿科岗位。
除此之外,黄埔区还在大力扩建儿科病房,增加儿科床位。据介绍,黄埔区现有开放床位的各级各类医院、妇幼保健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27间,床位5337张,其中儿科床位224张。为缓解儿科压力,黄埔区正在积极推进儿科建设项目。目前,位于长岭居区域的广州医科大学妇女儿童医院项目已于2019年3月动工建设,该项目用地面积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5万平方米、预设床位500张,其中儿科215张,建设周期约3年,预计2020年完成一期建设,2021年底完工。知识城南方医院规划建设床位1000张,其中儿科50张,计划2022年5月前交付使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二期,在一期600张床位基础上,增加900张床位,使儿科床位达到100张,预计2023年6月投入使用。广州开发区医院正在进行住院大楼及医技楼进行改造,再增加一个50张床位的儿科病区。预估未来三年,黄埔区各大医院儿科床位总数可达662张,约为目前的三倍。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黄埔区儿科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19: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届中国胰腺癌大会在广州举行,国内首个“胰腺微创联盟”在广州成立

https://www.baidu.com/link?url=D ... 242000000065dee2a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1 22: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女医生攻克重大难题,用20年破解癌症放疗后神经痛“密码”

http://news.southcn.com/gd/conte ... ntent_189776538.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6 12:40 , Processed in 0.05554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