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2-8 20: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源县首个百亿企业,宝钢德盛产值今年首超百亿元,福州市百亿企业增至13家

【罗源宝钢德盛产值突破百亿元】
2017-11-17 09:07:38 来源: 福建日报
11月15日11时许,位于罗源湾开发区的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冷轧生产线上,新出炉的3个19吨重的冷轧不锈钢卷被电动夹钳稳稳送出。银白色的钢卷随即被系上喜庆的红丝带——这标志着宝钢德盛迎来历史性时刻:年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
自从2011年央企宝钢(宝钢与武钢后来合并为宝武集团)注资重组德盛以来,因为企业原有基础薄弱,加之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造成宝钢德盛发展面临极大挑战。为了企业稳健发展,并迈上百亿台阶,省市县各级以及宝武集团携手给力,成效显著。
这是罗源县首次诞生百亿企业,也助力福州市百亿企业增至13家,产业福州再上新台阶。
【宝武集团第一个民企合作项目】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宝武集团有责任把集团内第一个和民企合作的项目——宝钢德盛经营好。”宝钢德盛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江庆元说,宝武集团为此投入巨资,对原有企业升级改造,促进其脱胎换骨。
6年时间,一轮又一轮的“填平补齐”项目技改几无间断,促使各生产线基础设备总体趋于完善。2015年3月,投资13.5亿元的冷轧生产线顺利投产,它是全球第一条四机架轧酸连线,年产40万吨冷轧不锈钢,新增产值8亿元;2016年5月,投资1.3亿元引进的25兆瓦煤气余能电站工程,综合利用钢铁企业富余煤气发电,将废气余能变成宝……
6年时间,考验一个接一个。原有的热轧生产线产能无法满足新增的冷轧产线需求,怎么办?企业积极对热轧的基础装备做了科学的调整改造,增加产量、缩小匹配差距的同时,把目光投向社会,借助同行将部分钢坯资源热轧成板,再补给自身冷轧产线需求。强健自身与适当的躬身求助相结合,企业实现了上下工序严丝合缝的对接,突破了企业各条生产线之间的衔接瓶颈。
同时,转变观念,提升管理,优化再优化!宝钢德盛通过合并采购和营销部门,实现产销联动,对市场动向做出快速反应。“不锈钢生产受到上游镍、铬等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价格起伏非常大。如果不实行产销联动,快速反应,经常会造成库存积压。”宝钢德盛总经理助理李庭海说,首尾一抓,便事半功倍兼顾全程了。
【政府服务宝钢德盛逐步扭亏为盈】
企业练好内功,政府要当好服务员。“宝钢德盛逐步扭亏为盈,步入稳健的发展轨道,离不开从省里到福州市、罗源县的大力支持。罗源县多次把宝钢德盛项目列入重大项目协调会议事日程,经常是主要领导牵头协调解决企业各种难题。”江庆元说。
企业所在地罗源湾开发区更是不遗余力。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范永刚介绍,罗源湾开发区专门成立了宝钢德盛项目服务协调小组,帮助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县里积极帮助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投入2.65亿元建成金港防洪排涝工程
【助力罗源县打造千亿产值冶金城】
今年底,宝钢德盛将进一步加大技改力度,并上马新的热轧、炼钢生产线,使其具备300系、400系、特钢等多品种钢材的生产能力,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能,推动年产值向200亿元级迈进。
宝钢德盛蓬勃的发展态势,也给罗源县加快产业发展、振兴实体经济带来极大鼓舞。紧邻宝钢德盛的闽光钢铁、亿鑫钢铁等企业,也是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它们正携手助力罗源打造500亿元至千亿元级的冶金城。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全县上下正奋力加油干,以宝钢德盛、闽光钢铁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建设新福州、新福建作出应有的贡献。”罗源县委书记何杰民说。(记者 段金柱 通讯员 林克城 陈雁真 刘其燚)
http://www.fj.xinhuanet.com/chanjing/2017-11/17/c_1121969366.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