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8-4 12: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ew1 于 2017-8-4 12:44 编辑
个人的一点点鄙见,纯属猜测。
招标公告提到“既有京沪高铁站房及配套建筑、公交和出租车交通设施、轨道交通系统及道路交通组织的巨大变化”,说明现有的苏州北站站房将会改造,8000平米袖珍站房有望发生改观。这里说“巨大变化”,说明应该不是小打小闹简单装修一下,应该涉及南站房的扩大。如果不拆除站房,可能是将原有站房再往南广场上延伸扩建一块。拆除站房重建的可能性较小,将干扰京沪高铁的正常运行。
南北宽628米,且文中明确提到北部用地是南部的三倍,说明整个站区将向北扩建至西公田路。通苏嘉的站场规模值得期待。可能站房站场的规模会延伸至北天成路,将北广场及其他配套设施放在北天成路和西公田路之间。628米的站区宽度,小于徐州东站和南京南站。徐州东站扩建后13台,站房面积45000平米以上,徐州东站站区东西宽约850米,站区用地60公顷左右(卫星地图测量,非官方数据),南京南站会更大。但徐州东站的站前广场用地面积偏大,站房站场占比不高,这个问题和苏州现状一样。
苏州北站改造有三种可能:
1、【中策】改造现有站房,北部另建通苏嘉站场及站房,并排布置,内部候车区域贯通。跨线车(南京-苏州-嘉兴/杭州走向)全部进入通苏嘉场,京沪场保留京沪本线列车。京沪场维持2台6线不变,通苏嘉场5台12线(一般地级市高铁节点大站的配置,参考蚌埠南、宝鸡南等)左右或者更大,总规模达到7台及以上,达到苏州站规模及以上。
2、【上策】彻底拆除现有苏州北站。将京沪场和通苏嘉场统一重新规划设计,各设置5台11线左右(京沪场可以更大一点),建设高架跨线式站房,站房总规模可以达到10万方以上,站场总规模达到10台22线以上。改方案在改造期将干扰京沪高铁的正常运行,也会影响苏州北站在改造期的停靠率。需要苏州的足够的能量和魄力。
3、【下策】在京沪场以北复制一个和京沪场完全一样的站房,两场不贯通。总规模4台16线,站房规模16000平米。这是wr时期预留的方案,依照这次招标来看应该不会再这样实施,不然北部那么大面积就全做了绿化和广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