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niceGZH

[综合其他] 广州医疗信息专辑(全国三大医疗高地之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16: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省中医院与香港中医医院达成战略合作 展开人才培养等合作
2024-01-24 23:34 来源:南方网
  1月24日下午,广东省中医院与香港中医医院在香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中医临床、中医护理、科研创新、中医药研究、人才培养、开院筹备工作和运作机制等多方面进行广泛深度的合作,携手推动大湾区中医药创新和发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的见证下,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与香港中医医院董事局主  席王桂壎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表示此次双方的合作,是符合国家《“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的目标,也落实了《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要求构建中医药共商共建共享的体制机制,为深入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相信在广东省中医院的丰富经验与技术的分享下,香港中医医院的服务将会以高起点、高定位顺利的开展。同时希望香港中医药界把握这个机会,发挥香港的特色和优势,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向世界展示传统中医药的价值和中西医协作的医疗服务模式,为国家的中药发展贡献香港的力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表示广东省中医院长期致力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为大湾区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在推动粤港两地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上,广东省中医院做出了诸多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从1998年开始与香港浸会大学持续推进合作;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同设立基础临床协同创新计划,推动人才、科研和平台建设;与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共建粤港澳中医药创新中心。2022年,医院与香港医管局牵手,共同开展中医访问学者计划、大湾区进阶中医临床培训计划,旨在香港推广中西医协作服务,为香港培养一批传承中医的骨干人才。本次与香港中医医院建立紧密合作伙伴关系,开启了广东省中医院与香港“院院合作”的新征程。
  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卫炳江介绍香港中医医院将会在中医临床服务、人才培育以及临床研究扮演旗舰及转化者的角色。香港浸会大学作为承办机构,将会积极利用未来两年打造中医医院这艘旗舰,回应中医业界以及香港的期望。
  广东省中医院张忠德院长一行与香港中医医院发展计划办事处、中医药处、卫生署及医院管理局代表,香港浸会大学及承办机构就香港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主题设计、香港中医医院发展蓝图、战略合作协议具体落地安排等主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实地考察香港中医医院位于将军澳百胜角的建筑工地,了解建筑设计概念及工程进度。
  据悉,香港中医医院是香港首间中医医院,采用公私营合作模式,由特区政府全资兴建,通过招标委托了香港浸会大学成立浸大中医医院有限公司作为营运的机构,负责香港中医医院的管理、营运以及保养。中医院将会分阶段的开展服务,提供以纯中医、中医为主以及中西医协作的医疗服务,设有6个分科,包括了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以及针灸科,发展中医的专病项目。香港中医医院也会汇同18区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与中医药业界携手建立医疗网络。
  香港中医医院是香港中医药发展的里程碑,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高度关注,广东省中医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 央、国务 院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为香港中医医院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进一步推动香港中西医协作,为香港培养高水平中医药人才,将香港中医医院打造成香港市民中医就诊的旗舰店,抢抓中医药发展机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擦亮中医药文化瑰宝,促进中医药加快走向世界。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9 22: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海珠区妇女儿童医院正式封顶,预计明年竣工交付
2024-01-29 14:13 来源:大洋网
       近日,海珠区妇女儿童医院建设项目正式封顶,标志着该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项目预计明年竣工交付。
       该项目位于海珠区南洲街道,北靠儿童公园,南临孙逸仙纪念医院海珠湾院区,东邻沥滘村。该项目规划床位300个,按三级专科医院标准建设。项目以国家优质工程为目标,运用了装配式叠合楼板及BIM技术,拟建地下3层,地上18层,用地面积约1.25万平方米,预计在2025年竣工交付。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广州建筑总承包集团公司确保在可靠性、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舒适性等方面均能满足标的的功能性需求,保障建设工程综合品质。在不同的施工阶段,融入智慧建造全过程管理、绿色施工与BIM技术,实现地基基础与主体结构安全稳定可靠,装饰工程细致到位,设备安装规范有序,管线布置合理美观,系统运行平稳安全,切实将该项目打造为标杆工程。目前项目已通过了省双优、省结构复评、十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评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31 16: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荔湾区儿童医院新建工程正式启用
2024-01-31 13:41 来源:大洋网
       1月30日,历时三年建设的荔湾区儿童医院新建工程举行启用仪式。作为广州市重要民生工程,荔湾区儿童医院将为辖区妇女儿童提供更舒适的就医环境,能辐射到广佛区域,为广佛两地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荔湾区儿童医院新建工程位于东漖南路238号,建筑面积14555.3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十三层,建成后新增床位150张,和旧院区合计300张床位。
       该项目自2020年12月开工以来,广州协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部克服了建设红线内原东漖南路道路须整体西移和置换出施工场地的场地局限、图纸不稳定造成工程量大幅增加等困难,于1月26日如期完成全部施工内容,并取得了省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称号、省级优质结构奖等荣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 22: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肾脏病医学中心全面封顶,最快年底竣工投用
羊城派 2024-02-02 18:54
       2月2日,广州肾脏病医学中心项目迎来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转入装饰装修和机电安装工程施工阶段,预计最快于今年底竣工投用
       广州肾脏病医学中心项目是广东省、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是构建广东卫生健康“顶天立地”格局的关键一步,项目医疗团队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肾脏病医学中心主任侯凡凡领衔,据其介绍,该中心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集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等多个国家级平台于一体的综合性肾脏病防治与研究中心
       据介绍,肾脏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1.2亿肾脏病患者,当前因慢性肾脏病导致死亡的增长速度在所有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中位居第一。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肾脏病医学中心,无疑将造福万千病患。
       据悉,广州肾脏病医学中心项目由中建四局承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总规模6.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共22层,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地下共4层,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建筑高度99.9米。项目配套包含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中心(教学/科研用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动物实验室等,通过医、学、研、产、政集群发展,将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肾脏病临床诊疗中心和国家肾脏病诊治示范中心。建成后,不仅成为我国肾脏病诊疗和研究的高地,还为广大患者提供舒适、方便和充满人文关怀的就医场所。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孙剑表示,广州肾脏病医学中心是广东五大国际医学中心之一,是广州市新的“健康地标”之一,该中心的建设对提升广东省乃至全国肾脏病综合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健康广东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具有重要作用。
       中建四局华南建设公司党委副书 记、执行总经理郑启龙介绍,广州肾脏病医学中心项目周边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建设难度大。项目基坑深度达23米,为白云区在建项目“第一深”,且项目毗邻地铁,需控制地铁隧道沉降和变形不超过6毫米。项目部充分发挥央企技术优势,先后克服了地铁安全监测、深基坑开挖、高支模施工等技术难题,并不断优化施工流水、缩短工序搭接,仅用时4个多月便安全、顺利地实现了22层主体结构封顶的预期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 22: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学者在《自然医学》发表十年研究成果:人类可以消除乙肝母婴传播
南方Plus 2024-02-02 13:51
       “‘乙肝妈妈’们不必担心,我们的研究证明了,在正确的措施下,你们可以生下没有乙肝的健康宝宝。”2月2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团队在广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小贝壳项目)实施十年来取得的成效。在规范临床管理的前提下,乙肝母婴传播率可降至0.23%。
       相关工作成果近日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正式在线发表,并获得行业专家的高度肯定,认为该项目的研究结果和工作为全球消除乙肝母婴传播目标提供了一种“中国方案”
       到2030年“消灭乙肝”,阻断母婴传播是关键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对公共卫生的威胁,期望到2030年在2015年的基础上将新发感染例数减少90%。
       侯金林介绍,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HBV)的最主要传播途径,阻断HBV母婴传播是减少新发感染的关键。
       “尽管过去已经有研究表明,新生儿联合免疫加高危孕妇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阻断HBV母婴阻断,但是,在真实世界场景下如何实施干预?干预后的效果如何?还缺少高质量研究及可靠证据。”侯金林说。
       中国约有2300万育龄期女性携带HBV,导致每年有超过5万名婴儿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HBV。因此,中国在HBV母婴阻断方面的成效,将对2030年是否能实现全球消除乙肝的目标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推动消除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在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的支持下,2015年,侯金林牵头启动了“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小贝壳项目)。
       项目团队研究制定了《乙肝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对乙肝病毒感染孕妇的筛查、评估、妊娠期管理、分娩管理、抗病毒药物应用与停药时机以及婴儿免疫等十个方面提出了标准化的管理建议,为乙肝母婴阻断提供了技术指导性文件,是中国专家依据中国数据制定的临床方案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的经典案例。
       此外,为推动流程的落地,团队牵头创新性地研发了一款智能移动医疗工具“小贝壳”手机应用软件,用于乙肝孕产妇的管理。
实践证明乙肝母婴传播率可降至0.23%
       基于此,团队开展了大型真实世界研究,通过分析来自178家医院的30109名孕妇,以及来自160家社区卫生机构的8642名孕妇,发现乙肝母婴传播率可降至0.23%,并且按照标准流程管理组的HBV母婴传播率显著低于未按照标准流程管理组的HBV母婴传播率。
       此外,小贝壳研究还发现HBV母婴传播率在不同的地域、经济水平、就诊医院类型和就诊医院等级的患者中均很低,表明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并且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项目为全国培养了2000多名骨干,接下来要加强宣传、向全国推广,让中国的乙肝妈妈们做好保护,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杨希忠说。
       这项成果于1月31日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医学》(影响因子82.9)正式在线发表(题为《在中国实施多层级干预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真实世界研究》)。南方医院感染内科教授侯金林、主任医师刘志华为共同通讯作者,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博士尹雪如、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王维为共同第一作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国际医学院院长黄荷凤,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王福生,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等行业专家对小贝壳项目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专家们认为,小贝壳项目首次以大规模、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数据,证实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消除乙肝母婴传播目标是可以做到的,为消除乙肝母婴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施案例,描绘了把消除乙肝母婴传播的理想转变为现实的路线图,对于未来全面实施母婴阻断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实践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3 22: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医生研究登上《自然》,揭示子宫内环境对子代健康影响
2024-02-03 08:28 来源:南方+ 厉思璇
  妊娠是一个奇妙的过程,胎儿生长发育受到母体宫内环境和胎儿自身遗传影响,但宫内环境和遗传效应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到底起怎样的作用,尚有许多问题等待解答。
  北京时间2月1日凌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下称“广妇儿”)科研团队在国际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文章,揭示了人类遗传因素和母体子宫内环境对子代健康的影响,为更好地认识母儿健康的代际传递研究提供新的范式和方法学支撑,也为研究宫内暴露(子宫内的环境、母亲传递给胎儿的营养和其他物质都属于宫内暴露)、遗传和早期生活经历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塑造长期健康的机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为精准医疗提供个性化信息
  “生命早期阶段是成人慢性病防控的重要窗口期。”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女保健部主任、广州出生队列负责人邱琇表示,做好慢性病防控研究要先回答生命早期的环境不良暴露是否会导致疾病,致病因素有哪些。
  每每谈起心血管疾病,大家都会讲到“三高”,这些与脂肪代谢有关。前期通过广州出生队列研究,即选定部分人群为样本,从胎儿期开始至成年,定期收集发育、成长、健康等相关医学数据,开展长期的前瞻性研究,科研团队发现新生儿的脂肪代谢与各个妊娠阶段胎儿生长状况存在关联。
  科研团队便思考:母亲怀孕时所摄入的营养素以及血脂、血糖水平是否会影响胎儿生长和出生的脂肪代谢基线?但采用传统研究方法分析,并没有发现这几个因素存在关联。
  如何打开妊娠这个“黑箱子”?广州出生队列选取4053名研究对象,清晰地剥离宫内环境和遗传对胎儿生长发育的效应,明确了妊娠期暴露与胎儿生长的潜在因果关系。
  邱琇表示,科研团队通过研究新发现了东亚人群所特有的调控基因,揭示了人体调控脂类代谢的基因可能在特定的年龄会发挥遗传效应。
  基于这些成果,今后,儿童和成年人及早干预肥胖等慢性疾病,可能会有更加精准的方法。“更多的个性化信息有助于开展精准医疗,对于常见疾病,我们可以根据个体状况开展相应治疗。”邱琇说。
  为预警关口前移提供可能性
  不少女性在怀孕后,会出现皮肤瘙痒,在广东,有些人称之为“胎毒”,认为孕妇是“上火”了。实际上,这可能是孕妇总胆汁酸偏高,患上了胆汁酸淤积症。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小儿外科学术带头人、教授夏慧敏表示,在本研究中,科研团队发现了一个和胆汁酸淤积症有关的新基因突变(SLC10A1,p.Ser267Phe),它参与了整个肝脏胆汁的代谢过程,并可能引起或加重新生儿原发黄疸的程度。
  另外,该研究首次发现了母亲孕期总胆汁酸与子代出生身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母亲孕期总胆汁酸每升高1mmol/L,子代出生身长减少0.42cm。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院长周文浩解释,孕妇在妊娠期患上胆汁酸淤积症,不仅对胎儿在宫内的发育产生影响,而且会导致胎儿出生后对宫外的适应能力差,死亡风险高。
  “若在早期就发现了候选基因,将其作为早期靶标进行检测,医生就能使用药物及早降低孕妇的总胆汁酸,减轻孕妇临床症状,改善孩子的生长发育。”周文浩说。
  邱琇说,现在临床医生针对皮肤瘙痒的孕妇更多的是开具药物。未来医院可以考虑更好的解决办法,如针对有基因突变的孕妇,在其怀孕前就开展检测,及早进行预防或做到精准用药等。
  夏慧敏介绍,12年前,广妇儿建立了广州出生队列,是目前全国入组人数最多、随访管理较为完善的出生队列。截至2023年底,已入组的家庭数超过5.8万个,生物样本库累计入库超过290万人份。
  周文浩表示,未来将会继续根据广州出生队列数据,发现更多孕妇在妊娠期间和孩子在成长发育期间可能影响健康的因素。“我们要将预警关口前移,在女性孕期时通过基因检测、环境监测、代谢产物监测等,更好地保护母亲和胎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15: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以“战役学”理念为指导创建国 家医学中心
2024-02-20 11:23 来源:南方+
  2月18日是农历新春第一个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促进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绘制蓝图。
  卫生与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既是引领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又是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在广东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道上,高水平医院将有什么作为?广东各大医院的书记、院长纷纷作答。
  击鼓催征、龙马精神。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说,今年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科技与产业。过去一年,中山一院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为推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医学技术与健康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中山一院,肖海鹏提出以“战役学”理念为指导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以“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指导思想,以“强人才、重基础、弘临床、建平台、促交叉、推转化、抓评价”为指导原则,以“创建世界一流国家医学中心”为战役目标,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肖海鹏认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党的领导是关键,创新是驱动,人才是核心,合作添动力,体系是保障,成功靠文化。中山一院紧紧围绕这六大核心要素推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采取了高质量发展的“非常6+1”战役举措。其中“6”是指打造疑难重症诊治和灾难医学中心、打造世界一流创科中心-精准医学大科学中心、打造医学拔尖领军人才培养中心、打造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建立健全现代化医院管理支撑体系、打造科学的学科与人才评价体系;“1”则是指提供一流社会服务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高水平医院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
  肖海鹏说,中山一院以世界一流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基础与转化、公共卫生、实验动物、交叉学科(医工结合)、临床研究、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六大研究平台的功能持续强化,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日趋完善。围绕科技创新强化组织开展重大重点项目科研攻关,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全年获纵向科研项目390项,代表性项目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39篇,多篇论文发表在JAMA、NEJM、The Lancet等权威期刊。新增授权专利297项,同比增长49%。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视人才为珍宝。坚持高标准精准引进和高质量自主培养两手抓,创造更多平台和机会,打通人才价值实现通道。
  对此,肖海鹏表示,中山一院将坚持“四个回归”(即回归初心、回归临床、回归学术、回归育人)的评价导向,改革完善科研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高质量成果的绩效激励,进一步培厚科技成果由量到质转变的土壤和生态。
  “全院上下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向着难处攻,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实现2024年人才强起来、创新多起来、育人优起来、管理细起来、护理临床来等十大发展目标。”肖海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15: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院士:扎实推进研究型医院高质量发展
南方Plus 2024-02-19 15:49
       2月18日是农历新春第一个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促进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绘制蓝图。
       卫生与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既是引领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又是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在广东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道上,高水平医院将有什么作为?广东各大医院的书记、院长纷纷作答。
       “今年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产业与科技,我们将贯彻落实大会精神,推动前沿医疗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引领作用,推动产学研医协同发展,加速‘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医院’建设,为推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逸仙’智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说。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广东必须挺立在科技浪潮的潮头。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离不开高质量医学创新,宋尔卫介绍,2023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新增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成功开展世界首例全腹腔镜全肝移植手术、国内最高龄左心辅助装置植入手术。在2023年公布的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全国第34位,提升5位,连续5年稳居全国前列。
       尤其是在科研方面,医院持续丰富肿瘤生态学说内涵,推动肿瘤免疫治疗的转化应用研究,《Tumor Ecosystem》专著由全球知名出版集团Springer Nature出版发行,获业界高度评价。医院科研团队斩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广东省自然科学奖、广东省丁颖科技奖等多个奖项,5名青年人才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在各自领域勇攀科研之峰。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勇做创新驱动排头兵,向着产业科技高峰全力攀登。
       宋尔卫说,新的一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将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医协同发展和前沿医疗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医学科研成果转化,回馈临床。在院区建设方面,去年深汕院区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已开展新技术30多项,有效解决了粤东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今年将持续推进海珠湾院区建设、推动深汕院区二期建设,为花都院区竣工投入使用做好充分准备,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引领作用。
       同时,视人才为珍宝,在人才引育方面,着力引进临床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补强力量”,通过培育更多国家级人才,调动人才积极性“夯实梯队”。
       “新征程的起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将贯彻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心系‘国之大者’,秉‘博爱、崇德、求精、奋进’之院训、‘救死扶伤、兼济天下、敢为人先、精益求精、团结奋进’之情怀,做高水平医院建设领跑者,扎实推进研究型医院高质量发展。”宋尔卫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三院:聚焦科技创新 优化医疗流程 谋篇布局高水平医院发展
2024-02-19 17:29 来源:南方网 张彦瑾
  南方网讯(记者/张彦瑾)2月18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为广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聚焦科技与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医院将如何谋篇布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简称“中山三院”)给出了答卷。
  成立15个多学科融合的专病中心
  新增授权专利189项
  2023年,中山三院以肝病、脑病、免疫性疾病三大学科群为引领,干细胞、大数据人工智能、纳米医学三大平台为支撑,成立15个多学科融合的专病中心。此外,中山三院通过发展优势学科群激活强院引擎,学科综合影响力持续提升,患者获得“一站式”的高质量医疗服务。
  据了解,医院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华夏医学科技奖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新增授权专利189项。医院自主研发的慢性鼻窦炎人工智能病理诊断系统,诊断准确率达到98%以上。医院还获广州市气道炎性疾病研究与创新技术转化重点实验室认证;新增1项备案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总数位居全国之首;起草制定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省级标准,牵头成立广东省干(体)细胞临床研究质控中心,初步形成干细胞“基础-临床-转化-质控”的研究链条
  科技创新带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为了以科技创新带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推动广东卫生健康事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中山三院坚持以学科融合发展为基础,以重点病种术种推进临床技术创新发展。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中山三院积极响应“脑科学与类脑研究(脑计划)”的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需求,围绕脑病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理论创新,获批2项广州临床高新和重大技术项目,在相关领域产出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
  历经五年,脑病中心成立了6个单病种MDT团队,与校内外医、理、工团队开展协同攻关,建成脑重大疾病覆盖多学科、跨领域全链条诊疗研究模式,在干细胞治疗、神经免疫等方面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理论创新。脑病中心还获批委省共建“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中南)建设单位,牵头发起组建“粤港澳高校精神与神经疾病联盟”,作为联合单位参与申报建设“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中南)
  此外,中山三院以智慧医院建设赋能多院区医、教、研、管同质化管理,开展“一站式智慧入出院服务”,提供“全自助、零等待、零跑路”的全流程智慧服务,患者入院办理时间平均节省58分钟,出院办理时间平均节省49分钟。
  扎实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中山三院将继续扎实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院将持续优化医疗流程,大力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运用人工智能、智能语音等技术手段,推动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搭建“疑难危重院间预约转诊平台”“互联网+慢病全病程管理系统”等,为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个性化、智能化服务。
  医院还将继续以申报建设新发突发传染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验收等重大重要项目为核心,以院内“五个五”工程项目、学科建设支持计划为依托,进一步引导凝练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孵育高水平临床与科研领军团队,致力于在肝病、脑病实现国家级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和大贡献的突破,在免疫性疾病方向上建成国内领先高水平精准诊疗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15: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六院院长文卫平:以创新转化为驱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院
南方Plus 2024-02-19 15:44
       2月18日是农历新春第一个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促进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绘制蓝图。
       卫生与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既是引领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又是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在广东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道上,高水平医院将有什么作为?广东各大医院的书记、院长纷纷作答。
       “龙年上班第一天,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催人奋进。”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下称“中山六院”)院长文卫平说,将全面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紧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任务,以创新转化为驱动,持续深化内涵建设,努力为患者提供更有品质、更有温度、更加安全的医疗服务。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拥抱新的“科学的春天”时不我待。在文卫平看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同样要将医疗技术摆在关键位置,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医院管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医疗环境。
       他介绍,在2022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中山六院跻身全国百强,蝉联A+等级;新增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消化内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生殖医学中心、肿瘤科、全科医学科)。
       在创新驱动方面,中山六院遵循“顶天立地”发展路径,聚焦关键临床问题,加速推进基础和转化平台建设,生物岛研究型医生创新转化空间已投入运行,人体微生态与老年慢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六生物医学创新研究院等正加紧建设,动物中心、期刊中心持续提供高水平支撑,生物岛协同创新一体化研发平台建设蓄势待发,形成了完整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产学研医融合创新支撑体系,入选2023年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如何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走出具有医院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广东卫生健康事业走在全国前列作出贡献?文卫平重点围绕人才、科研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视人才为珍宝。”文卫平说,中山六院将以人才引育为重点,筑巢引凤,通过提供优化专业平台、绩效待遇和文化价值认同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入医院;同时,实施各系列各层次全周期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医生的医疗技术,以及创造性思维素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的优质的、创新的力量。
       在强化创新驱动方面,他说,医院将以建设研究型医院为抓手,注重内涵建设,尤其是研究型学科和研究型医生的建设;持续促进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研究紧密结合,医工融合、医信融合,通过交叉学科的碰撞,最终为解决临床问题带来新的理念和技术,更好更优地服务患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15: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院长程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口腔医学高地
南方Plus 2024-02-19 15:52
       2月18日是农历新春第一个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促进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绘制蓝图。
       卫生与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既是引领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又是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在广东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道上,高水平医院将有什么作为?广东各大医院的书记、院长纷纷作答。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擂响新时代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鼓,奏响强音、催人奋进。作为‘国家队’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将继续坚持自立自强,建设‘立足广东、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大湾区口腔医学中心。”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院长程斌说。
       过去一年,作为委省共建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单位、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和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持续深化医疗、教学、人才、科研“四大高地”建设。
       今年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科技与产业,提出了勇做创新驱动排头兵、视人才为珍宝等重要要求。程斌说,去年医院大力推进科研高地建设,建造口腔医学科创集成平台,聚焦口腔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开展“口腔+X”学科交叉研究,突破了新型口腔鳞癌光免疫治疗纳米颗粒、口腔种植智能骨替代材料等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在人才高地建设方面,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立项实现“零的突破”,博士后基金项目立项数居国内口腔专科医院前列。在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位居全国口腔专科医院第三,获得A等级。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令我们倍受鼓舞,倍增干劲!”程斌表示,新的一年,医院将立足服务国家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大力推进“三大院区”建设,构建“一体两翼三院区”发展大格局,力争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越秀院区焕新升级,天河院区建成运营,南沙院区顺利竣工,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口腔健康服务。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创造更多平台和机会,打通人才价值实现通道,做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程斌说,医院将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力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引育实现新突破。以青年人才全面成长为中心,以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为抓手,筑巢引凤、强巢生凤,实现人才队伍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以人才引领赋能高质量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3 22: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新增一区域急救医疗中心 广医一院大坦沙院区急诊科全面开放服务
来源:金羊网 作者:薛仁政、韩文青 发表时间:2024-03-01 06:57
       羊城晚报讯 记者薛仁政、通讯员韩文青报道:2月28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一院”)大坦沙院区急诊科作为广州市区域急救医疗中心(西片区)和广医一院呼吸急症救治中心全面开放服务。该中心开放服务有利于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缩短区域急救医疗中心和网络医院响应时间,进一步提升各类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提高广州市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紧急医学救援水平,为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揭牌仪式上表示,广州市区域急救医疗中心(西片区)和呼吸急症救治中心的全面开放服务对于区域急救水平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6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医生破解晚期肠癌治疗世界难题,登上《自然医学》
2024-03-05 20:57 来源:南方+ 卞德龙 廖璜
  晚期肠癌治疗一直是困扰世界的难题,患者面临“无药可治”的窘境。近日,中国团队给出了治疗新方案。
  3月4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了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王峰教授牵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晚期肠癌中国原创免疫治疗新方案。
  新方案利用肠癌肿瘤对免疫治疗的敏感性,进行三药联合治疗,使患者生存期平均可延长近4年,并为晚期肠癌转化为慢性疾病、实现病人“带瘤生存”的医疗路径提供了重要支持。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将这一成果视为“毕生最重要的研究之一”,认为它有望给晚期肠癌患者带来新生。
  三药联用为人体免疫“士兵”提供新武器
  “中国的结直肠癌呈现发病率和死亡率双高且持续上升的趋势,在城市发病率中位居第二,广州发病率已经列于全国第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主任王峰介绍,肠癌治疗方案的突破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过去的常规治疗一般采取服用不同的免疫药品,但效果甚微。基于多年临床经验和研究经历,徐瑞华认为,通过改变免疫环境也许能让免疫药物更好发挥作用。基于此,他开始带领团队推进相关研究。
  “这就像一场魔术。”徐瑞华说,身体运作有其内在规律,免疫治疗最终还是要靠自身的免疫细胞,也就是身体里的“士兵”。
  过去治疗中用的三种药物信迪利、贝伐珠单抗、西达苯胺在分开治疗时,每一种药品的防卫效果都接近0,这就像肠癌病人身体里的“士兵”只拿着一把“大刀”防卫,“冷兵器”的杀伤力不足。
  “现在通过把三类药联合使用,通过改变肿瘤生存的微环境、调节免疫应答状态,相当于把‘冷兵器’变成了‘原子弹’。”徐瑞华说。
  王峰介绍,在这项研究中,三种药品三足鼎立,缺一不可。三药协同作用下,“士兵”的能力增强,能更有效地保护人体。该发现开创了重要的研究领域,更利于免疫细胞进入肿瘤发挥作用,为肠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让“带瘤生存”成为可能
  刘先生在2019年1月查出了结肠癌,在原来的常规治疗中,刘先生服药后产生副作用,脸上起疹子,手指发烂,但也无其他替代方案。
  刘先生并非个例,我国每年有50多万例的肠癌患者,接近一半是晚期肠癌,经过前期治疗,一定程度上走到了无药可吃、无药可医的状态。
  2021年,刘先生来到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进行治疗。6月初,他开始尝试三药联合治疗的方案。经过约3个月的治疗后,原来药品产生的副作用消退,脸部与手部变得光滑起来,身体状况也有了很大改善,体重恢复到了5年前的重量。
  “尽管做不到根治,但是我们可以给病人的生存提供一个相对毒性较小、不良反应较小,同时能够明显控制肿瘤的一段良好的生活时光。”徐瑞华分享道,在治疗中,患者的最好阶段已经达到了无瘤状态,有3年以上的无病生存期,相当于肿瘤消退。
  随着治疗技术的进一步推进,晚期的患者将逐步实现带瘤生存,在极大程度上延长晚期患者的生存期。目前,晚期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已经达到近4年,接近40%的病人生存期达到5年。
  “我们希望把晚期肠癌转变成糖尿病、高血压这样的慢性疾病,让研究成效惠及更多病人。”徐瑞华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7 16: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内启用!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竣工
2024-03-06 19:10 来源:大洋网
       记者从花都区获悉,3月5日,广州市花都区政 府官网发布的文中提到目前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项目已完成联合竣工验收工作,处于医疗设备内部装修和调试阶段,预计2024年底前将开始试运行
       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作为广东省重点建设公益项目,一直备受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社会各界和热心市民经常通过12345**热线咨询医院开业日期。
       花都区委区政 府将推动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年内投入使用,列为2024年项目攻坚“揭榜挂帅”榜单。为确保项目早日验收开业,区住房城乡建设局优化监管方式,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多措并举全力助推项目建设验收工作。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联合竣工验收工作,处于医疗设备内部装修和调试阶段,预计2024年底前将开业试运行。
       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项目是广州市、花都区两级重点建设的普惠民生工程,项目位于花都区镜湖大道北以东、雅瑶东路以南、黄冈中学广州学校以西,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
       项目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建设,规划设置床位1000张,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医疗主楼、住院楼、行政宿舍楼和医疗设备配置、地下室及道路广场等。该医院规划设置学科门类齐全的临床综合门诊、急诊、住院服务及配套完善的医疗技术学科,同时突出专科特色,重点发展和建设肿瘤学科、小儿血液肿瘤学科、代谢免疫学科等三大优势学科群。
       项目建成后,将交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管理,标志着花都将新增一所国内一流综合性三甲医院,完善花都区卫生医疗保障系统,成为广州西北部区域一流的重要医疗服务机构,从根本上完善医院的功能布局和医疗流程,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优质的医疗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7 19: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WDEFENDER 于 2024-3-11 22:43 编辑

自然指数: 全球医疗机构排名(Health Science)


Time frame: 1 November 2022 - 31 October 2023

中国大陆医疗机构全球排名:(前100)


35        West China School of Medicine/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WCSM/WCH), SCU

36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SYSUCC), SYSU

39        Renji Hospital, SJTU

47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PUMCH)

51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SYSU

52        Nanfang Hospital

54        Xiangya Hospital, CSU

59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61        Ruijin Hospital, SJTU

66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ZJU

67        Tongji Hospital (TJH), HUST

68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General Hospital (PLAGH)

74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AHZU), ZJU

76        Fuwai Hospital, CAMS & PUMC

87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FUSCC)

90        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 SJTU

———————————————————————

35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WCSM/WCH)

36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39 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

47 北京协和医院

5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52 南方医院

54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59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61 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

66 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6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

6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74 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76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

87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FUSCC)

9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123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

136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165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245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252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263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https://www.nature.com/nature-in ... s/global/healthca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3 07:39 , Processed in 0.047537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