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力争到2027年网络零售额突破5000亿
长江商报 2025年04月14日 14:18:01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为加快推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10日发布《武汉市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下称《实施方案》),目标到2027年,武汉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网络零售额突破5000亿元,数据流通交易规模达50亿元,打造全国数字经济一线城市。
8大工程打造数字经济一线城市
《实施方案》提出实施数据要素价值激活工程、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数字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工程、人工智能价值引领工程、实数融合发展工程、平台经济促进工程、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工程、以及数字产业生态优化工程等8大工程,通过完成25项具体举措,加强武汉市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建设、经费投入、资源供给、环境优化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力度。
武汉市将依托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市一体化数字资源体系,实现数据资源全量归集、实时探查、集中治理、直达基层。到2027年,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化全流程制度规范全覆盖;实现全武汉市数据资源“一本账”;开展企业数据资产“入表+融资”试点,数据资产入表企业数100家以上;并培育规模以上数据企业1000家,推动数据产业与自动驾驶、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数据密集型产业融合发展。在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方面,到2027年实现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42个;并建设“汉数通”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接入市场主体1000家,上架数据产品2000个。
在推进数实融合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武汉市打造数字化产线600条、智能示范车间180个、标杆智能工厂60个;建设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推进8个行业100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打造“江城百臻”供应链,到2027年,实现品牌价值300亿元并入选品牌影响力排名50强。还要发展直播电商平台,年均新增(升级)2个直播电商集聚区。
《实施方案》提出推进数字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培育壮大数字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未来数字产业。武汉市将聚焦“光芯屏端网”、软件和网络安全、量子科技、超级计算和人工智能、数字创意、智能建造等数字产业链,推动“链长+链主+链创”协同发力,打造万亿产业集群,做强软件、人工智能、数字内容等千亿产业集群,争创国家级产业集群。加快国家存储器基地建设。聚焦人形机器人、元宇宙、未来网络、量子科技、脑机接口等新赛道,到2027年,未来产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千亿元。
在人才和资金支持上,《实施方案》提出建设武汉数字人才实训基地;推动“汉融通”平台建设,助力企业融资。做大数字经济领域产业基金,到2027年,基金总规模超1000亿元。
武汉位列2024数字经济百强市前十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为载体,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与融合来驱动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国家数据局3月底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赛迪顾问考量了2024年中国337个城市的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发展活力以及数据价值化情况,于2024年11月底发布了《2024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并发布2024数字经济百强市,武汉位列第十位,较2023年前进一位。
2024年底,武汉市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对接大会暨揭榜挂帅项目发布会举行,10个项目涉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区块链、北斗、元宇宙、工业互联网、5G和千兆光网等技术领域,对揭榜后经考核认定实施成功的项目,将按照项目总投入30%的比例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大会还同步发布武汉市首批18个高质量数据集应用案例,以及257个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建设清单。这些项目和案例是武汉聚焦数字经济重点赛道、聚焦重点行业难点痛点、聚焦“小切口大示范”形成的一批重点应用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