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苏州地铁客流统计贴(禁止地域对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3 21:43: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早的汽车站在观前,真的市中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07: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奇古怪 于 2024-5-14 07:33 编辑
Kimmy777 发表于 2024-5-13 19:04
那个已经是后来新建的,最老的南门汽车总站是轮船码头和泰华东楼南面那块停车场,人民桥底下是公交总站 ...


严格来说只有101当时的终点站是现在人民桥西侧北堍那个站台(最早1路也是,后来才逐步延伸),也就是你说的人民桥公交总站(现在站台还在,好像已经没有车停靠了)。102和103在99年开通的时候终点站就已经是到吴中区了(当时还叫吴县市,102到盘盠花园,103到嘉宝花园),27、28等终点站是轮船码头。5路初代即现在的游1其实是不到南门的,你说的应该来是后来的大站专线改的5路,当时也是途经线路。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如你所说,因为当时汽车客运非常红火,南门有汽车站加持,外加有泰华还有文化市场,被称为观前、南门、石路三大商圈之一。现在真的是江河日下,最近有了金地,还有去盘门玩的人也多了。才稍微有点起色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07: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市场确实应该搬回南门,一起做大南门商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07: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年5月13日(星期一)苏州轨道交通线网总开行3134列次,运营里程9.65万列公里,列车运行图兑现率100%、列车正点率100%,线网总客运量168.6万人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08: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ngsh12345 于 2024-5-14 08:33 编辑
菜龙 发表于 2024-5-13 21:18
不是,早期的南门汽车站,在泰华东楼的南边,人民桥的北边。当时到南环路就是农田了。


80年代的苏州城区真的太小了,建成区估计不到30平方公里,老苏州们去趟上海都称之为“上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08: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奇古怪 发表于 2024-5-14 07:29
严格来说只有101当时的终点站是现在人民桥西侧北堍那个站台(最早1路也是,后来才逐步延伸),也就是你 ...

时间太久了,我记得102美之国 103嘉宝花园,1 102 103当时这三条线路是每辆都挤到门都关不上,包括“通道车”都是每辆爆满,这个你应该知道是什么,然后也是第一批换的柴油空调车,当时其他车都是牡丹的那个每次起步都要点火的那种驾驶员旁边一个大翻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08: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菜龙 发表于 2024-5-13 21:18
不是,早期的南门汽车站,在泰华东楼的南边,人民桥的北边。当时到南环路就是农田了。

哦,那太早了,我可能还没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08: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奇古怪 发表于 2024-5-14 07:29
严格来说只有101当时的终点站是现在人民桥西侧北堍那个站台(最早1路也是,后来才逐步延伸),也就是你 ...

其实就是城市结构发生了变化,或者说时代变了,南门商圈当时最大的依仗就是南门汽车站。外地不谈,当时本地来说,大半个吴县要到苏州城里,都是要坐中巴车先到南门汽车站。
南门和石路的衰落都是城市格局发生变化后,他们分别失去了城西和城南商业腹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09: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yudream 发表于 2024-5-14 07:56
文化市场确实应该搬回南门,一起做大南门商圈

不大可能了,现在的文化市场正在翻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09: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胖咸鸭蛋 发表于 2024-5-13 16:41
事实未必是你想的这样子的
1、木渎胥口的人不少,并不是你想的那样,他们都是电瓶车上班在木渎打螺丝 ...

节假日三倍工资,工厂也很多人放假去玩了,工作日木渎胥口坐地铁的人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09: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yudream 发表于 2024-5-14 07:56
文化市场确实应该搬回南门,一起做大南门商圈


还有一点就是当时文化宫可以说是城里第一学生群体娱乐场所,里面设施齐全,南门周围或者说整个沧浪区是学校教育高地,几乎90%的优质小学初中高中全在沧浪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09: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Kimmy777 发表于 2024-5-14 09:04
还有一点就是当时文化宫可以说是城里第一学生群体娱乐场所,里面设施齐全,南门周围或者说整个沧浪区是 ...

文化宫金逸应该算是市区第一家外来的电影院吧 刚开的时候人多的要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09: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落落刺 发表于 2024-5-14 09:02
节假日三倍工资,工厂也很多人放假去玩了,工作日木渎胥口坐地铁的人不多。

按你这么说,那么哪里多呢?5号线也在斜塘和奥体设站的,他们坐地铁的人也不多
现实中哪可能这么泾渭分明,搞得好像木渎都是厂里打螺丝的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09: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ngsh12345 于 2024-5-14 09:40 编辑
青胖咸鸭蛋 发表于 2024-5-14 09:10
按你这么说,那么哪里多呢?5号线也在斜塘和奥体设站的,他们坐地铁的人也不多
现实中哪可能这么泾渭分 ...


木渎的确大部分都是打螺丝的,节假日去木渎街上转一圈就能看出来,人的学历和工作,从外表气质一眼就能分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4 09: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ptainKenway 于 2024-5-14 09:49 编辑
青胖咸鸭蛋 发表于 2024-5-14 08:59
其实就是城市结构发生了变化,或者说时代变了,南门商圈当时最大的依仗就是南门汽车站。外地不谈,当时本 ...


有道理,我一直奇怪南门为什么是老苏州的第三商圈,如果依仗南门汽车站,那就说得通了,对了,还有南门码头,算是交通枢纽了。今天算是解惑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3 08:09 , Processed in 0.08635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