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 11: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比亚迪及任何车企投资武汉,不要搞情绪化,武汉欢迎所有诚信守法的投资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 11: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changhe 发表于 2025-4-1 11:09
不能因为没引进BYD就贬低他吧,没引进那不是本地的某些不能说的人和公司的问题吗?之前群里某些人言之凿凿 ...

是质量与经营问题,岚图质量排名全国第一名,是大国根基。这是央视说的,我们应该保持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 11: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samknight 发表于 2025-4-1 11:34
人民财讯4月1日电,岚图汽车公布销量数据,2025年3月销量10012辆,同比增长64%;1—3月累计销量26034辆,同 ...

主要靠梦想家,suv跟轿车还得加油啊!不过好消息是渠道陆续在铺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 12: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sfwtzwrsm 发表于 2025-3-31 19:06
光谷中心城的住宅都是低密度高品质住宅,反倒是三环内、二环内很多商改住都是在人流密集区域,超高层鸽子 ...

因为新城区远城区限容是2.5,市区是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 12: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changhe 发表于 2025-4-1 11:09
不能因为没引进BYD就贬低他吧,没引进那不是本地的某些不能说的人和公司的问题吗?之前群里某些人言之凿凿 ...

黄陂比亚迪14年就引入了,投资一百多亿也不小,襄阳也有一万多人的大厂,全国首家迪空间也是落户武汉武广,老王起码还是不排斥湖北、武汉的,有些人没必要搞情绪化。另外,自身方面也需要找找原因,上一个老王见面的老大我查了下还是唐唐,等于这么多年高层之间没有直接交流,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 12: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Harim 发表于 2025-3-31 23:24
光谷中心城的十年,希望未来会更好

解决不了五路那里绿碧富的问题,中心城始终没有差点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 12: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samknight 发表于 2025-4-1 11:34
人民财讯4月1日电,岚图汽车公布销量数据,2025年3月销量10012辆,同比增长64%;1—3月累计销量26034辆,同 ...

不错,不错。岚图这个销量相比1、2月份好了很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 12: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oz661982 于 2025-4-1 12:48 编辑

  汽车行业还会发生深刻巨变,武汉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小米汽车的重仓布局。小米SU7(加上Ultra)一款运动型轿车3月锁单差不多是7.6万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是中国车市从未有过的现象。目前的现状是小米汽车(小鹏相当于红米系了)和华为五界(加上岚图)已经占据了整个汽车市场全部互联网流量的90%。其中小米汽车占据70%以上,其他车厂已经只有花钱买一堆假流量的份了。所以小米汽车未来会非常恐怖。雷总私下对小米汽车的野心是未来全球800万一年的销量。(依照小米目前这个势头YU7到时候年销100万辆都不是梦,这还仅仅是国内市场,15万左右的增程车出来更是会把一群车企直接干报废),,,未来小米汽车厂至少10座以上,出海工厂应该在上海。武汉必须争取落实至少3个小米工厂,以后就会实现汽车产业的重新崛起。(加上小鹏,岚图)。。。其他基本不做指望了,不倒闭也会是要死不活,苟延残喘。包括本田,通用均如此。
    多年前,我记得坛子多次讨论过汽车产业,我观点一直很明确,必须重视电动汽车。因为我第一时间体验了特斯拉(当时还是进口版),电动车并不是动力改变的问题,他实际上是大型的移动电子终端,最后是智能化。传统油车最后必然沦为部分人玩具,(现在电动车只是部分人玩具)。很多人压根不信。
   
     时代抛弃你的时代,连拜拜都不会跟你说。
   
    抓住小米,抓住问界(东风汽车是塞力斯的二股东,未来扩产武汉争取落地,至少比除重庆外的地方有优势)。基本上就抓住了未来整个汽车行业的牛鼻子。时不我待。


    目前小米汽车落户武汉最大的障碍在于东风,在于汽车生产资质问题。东风又是央企,武汉也好,湖北也好,没有决定权,东风又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所以进展缓慢。有人会说,小米为何不在武汉自建汽车工厂,建容易,最多一年,资质3年都不一定能落实。这个协调就需要高层努力,而且需要特别重视,给条件。以求东风的让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 12: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bgsbays9 发表于 2025-4-1 12:09
因为新城区远城区限容是2.5,市区是3.5

光谷属于功能区,享受主城区待遇,既不是新城区,也不是远城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 13: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yaoz661982 发表于 2025-4-1 12:36
汽车行业还会发生深刻巨变,武汉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小米汽车的重仓布局。小米SU7(加上Ultra)一款运 ...

资质有工信部乐成同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 13: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samknight 发表于 2025-4-1 11:34
人民财讯4月1日电,岚图汽车公布销量数据,2025年3月销量10012辆,同比增长64%;1—3月累计销量26034辆,同 ...

“世界车谷”加速出海:东风纳米连续两月登顶欧洲市场中国品牌销量榜首

2025-04-01 11:02 来源: ​长江云新闻



  3月31日,武汉“经开港—太仓港”直达航线正式启航。一艘满载汽车零部件的集装箱船从经开港鸣笛出发,直抵江苏太仓港,随后将换乘海轮出口海外。这条新航线的开通,将物流时效从过去的5-6天缩短至3天,成本降低20%-30%,成为湖北汽车出海“水陆联动”的关键一环。




  物流新动脉
  从“绕道”到“直通”,降本增效再升级


  此前,湖北汽车零部件需经阳逻港中转报关,再经上海航线加挂太仓港出口。此次直航模式不仅省去中转环节,还能兼顾燃油车整车装箱功能,未来更计划申请九类危险品作业资质,无缝衔接新能源汽车出口需求。作为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武汉经开区以人均GDP32万元的硬核实力(相当于全球第24位经济体水平),持续吸引全球资源集聚。湖北勤达通货运代理副总经理程超表示:“时效提升2-3天对供应链至关重要,成本压缩让‘车谷造’更具国际竞争力”。



  这一突破背后,是湖北打造“世界车谷”的全局谋划。在拥有10家整车企业、14座整车工厂的武汉经开区,每平方公里就汇聚着1200余家零部件厂商,构建起全球罕见的完整汽车产业链。2025年,武汉港汉南港区临时开放启用,通过江海联运,“车谷造”汽车可直接在本地办理海关手续,单车出口成本降低超千元。加上中欧班列“东风号”常态化开行,每月稳定发运新能源汽车至欧洲腹地,首班专列仅用18天即可抵达莫斯科。武汉经开区与湖北港口集团通过“定制化班列服务”,实现从车企工厂到铁路站点的无缝衔接——经开区的岚图汽车生产车间距离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仅10余公里,一台岚图汽车从车间到车站仅需20多分钟,真正将“出海口”搬到企业“家门口”。目前,湖北已构建起“水陆并进”的国际化物流网络。

  硬核配套
  极端考场“虐车”,护航全球适应性


  在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新能源车可以经历零下20℃的极寒、250公里/小时的飓风,以及全光谱光照模拟等“地狱级”测试。技术主管周帅介绍,岚图、猛士、蔚来等50多家车企的车型在此完成认证,试验预约已排至两个月后。



  达安的测试服务为东风纳米等车型出海提供保障。例如,针对挪威极寒环境,定制电池保温系统和热泵空调;在电力供应不稳定的非洲,推出太阳能充电套件。东风纳米项目经理卢星坦言:“达安的测试认证让我们的车型更贴合海外法规和消费者需求。”

  在湖北,汽车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总数近2000家,推动湖北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转型。亿达科创与车联网企业合作开发“车云一体”平台,通过远程诊断、数据管理优化智能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亿咖通专注智能座舱和车联网系统,为东风等车企提供核心软件支持;芯擎科技、东软睿驰等企业参与武汉“双智试点城市”建设,开发智能交通系统,实现车路协同与5G网络融合,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服务体系共同构建了湖北汽车产业“新四化”转型的生态底座,推动“车谷”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本土化+生态链
  场景化营销“破圈”海外市场


  东风汽车的海外战略不止于产品适配,更通过多元化场景打入当地生活。在荷兰,DONGFENG BOX以2.5万欧元的亲民价格和智能化配置,连续两月登顶中国品牌销量榜首;在墨西哥,成为共享出行指定用车;在曼谷街头,东风车型化身移动咖啡工坊,激活商圈经济。



  为提升服务响应,东风在欧洲设立首个海外备件仓,将维修周期从两个月压缩至7天内。同时,湖北通过跨境电商培育行动,引导车企利用亚马逊、Temu等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构建“2C2B”品牌流量,推动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协同出海。

  政策赋能
  从“中国车谷”到“世界车谷”的跃迁


  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调研时强调,要“全力支持武汉经开区打造‘世界车谷’”。武汉经开区作为“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集群核心,已集聚10家整车企业、1200余家零部件厂商,并出台专项政策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物流成本。2024年,东风集团海外出口同比增长15.5%,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9.46万辆;2025年目标直指海外出口5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100万辆。随着亿咖通、路特斯科技等企业接连登陆美股,车谷正在加速融入全球汽车产业版图。

  从物流通道的“物理提速”到检测服务的“化学赋能”,从本土化改造到生态链构建,湖北正以着力打造“世界车谷”为支点,撬动中国汽车全球化新格局。一季度东风海外销量稳定攀升,印证了这条路径的可行性。未来,随着更多“车谷造”驶向全球,湖北的汽车产业“脊梁”将愈发挺立。

  (来源:长江云新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 13: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瞄准下一代存储技术,新型存储器项目落户武汉

2025-04-01 08:28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日讯(记者徐丹 通讯员鲁仲月)武汉集成电路产业再添重要拼图。3月30日举行的武汉市集成电路产业招商对接会上,武汉经开区与芯连鑫(武汉)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连鑫半导体)正式签约,“三维相变存储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正式启动。

  据了解,该项目将在武汉经开区建设研发中心,项目聚焦于突破现有存储技术瓶颈,专注于新型存储器PCM的解决方案,在AI算力网络、数据中心、智能汽车领域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行业数据显示,全球半导体存储器市场长期由三星、美光等国外企业主导,尽管国内企业在NAND闪存、DRAM芯片等领域取得突破,但现有技术仍无法满足AI算力网络、数据中心等场景对存储设备的综合性能要求。

  芯连鑫半导体有关负责人透露,其研发的PCM产品,通过材料创新和三维堆叠技术实现存储密度与速度的双重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的重要补充,项目不仅将配套开发内存控制芯片、智能网卡光模块等关键器件,更计划构建从芯片设计到模组集成的完整产业链。

  据悉,芯连鑫半导体已与广西天山电子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其研发成果将率先应用于AI服务器和车载智能系统。业内人士分析,三维相变存储器的产业化有望重构现有存储市场格局,为5G、元宇宙等前沿领域提供底层技术支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 14: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发布 湖北独角兽企业热度指数位列全国第7名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31日09:46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歆、包东喜)3月30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举办。会上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湖北独角兽企业热度指数为25,位列全国第7名;武汉独角兽企业数量为5家,总估值为103亿美元,新能源与半导体领域的独角兽企业融资活跃。

独角兽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市场认可度高等特征,是新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今年该报告从创设基础、成长潜力、发展绩效等指标评估区域独角兽企业热度指数。

根据区域独角兽企业热度指数综合得分,独角兽企业热度最高的10个省市为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湖北、安徽、重庆、四川,这些城市拥有较完善的产业链、优质的人才资源和政策支持环境,为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数据还显示,东部地区凭借其经济实力和创新资源,继续保持着独角兽企业发展的领先地位,中部地区在现有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资源的引进和配置。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的湖北、重庆、四川等省市,凭借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和区域中心定位,逐步形成次级增长极。

根据该报告,当前我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分布于新消费与零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等12个领域,总估值为15068亿美元,其中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资本关注度最高,总估值为4612亿美元。独角兽企业分布覆盖57个城市,“北上深杭广”集聚超六成。

据悉,《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由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科技与标准研究所、长城战略咨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等单位编制,通过采集专业投融资数据库和社会公开披露数据,结合企业、投资机构和政*府部门推荐等多种方式。企业估值以截至2025年3月最新一轮融资的估值为依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 14: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开发CPU等芯片,这家企业研发中心落户光谷

3月28日,此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此芯科技”)与东湖高新区签约,将在光谷落地此芯科技武汉研发中心项目,加速技术商业化落地。

此芯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设计开发智能CPU芯片及高能效算力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公司聚集国内外芯片设计、软件生态和终端应用的业界资深人才,创始人孙文剑拥有近20年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经验,完成多款高性能CPU芯片定义、设计和量产交付。


去年4月,此芯科技首款芯片“此芯P1”一次性流片成功并迅速进入量产阶段。作为一款高能效异构SoC(系统级芯片),该芯片将CPU(**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等多功能模块融入单一芯片,可在大语言模型、文生图等端侧AI部署应用,提供高能效异构算力,目前已在AI PC(集成人工智能技术的电脑)、数据中心等领域落地。


此芯科技产品图片

本次签约项目落户光谷中心城,此芯科技将聚焦芯片设计研发、操作系统适配、软件测试验证及客户技术支持等芯片研发全链条能力建设,并依托光谷在创新人才集聚、创新生态完善、产业应用场景丰富等显著优势,助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光谷科创生态氛围良好,未来我们将加速在端侧AI领域布局!”孙文剑说,公司将发挥自身技术研发优势,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光谷,构建覆盖芯片设计、场景验证到产业服务的完整链条,推动智能计算芯片创新应用,为光谷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贡献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 14: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一季度湖北民航客货吞吐量双获中部第一

长江云新闻  2025-04-01 13:01:00



今天,记者从湖北民航获悉,今年一季度湖北民航完成旅客吞吐量1020万人次、航空货邮吞吐量29.9万吨、保障航班8.5万架次,稳居中部六省第一,增幅远超全国民航平均水平。湖北民航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夺取首季“开门红”。



航空市场客货两旺 “双枢纽”双双保持中部第一

今年以来,机场集团锚定“支点建设”任务目标,全力打造“人享其行”的天河“国际门户+国内枢纽”和“物畅其流”的花湖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

今年1月,天河机场新开巴厘岛、普吉岛2条国际航线,目前国际及地区直飞航线达20条,“鄂港通天下”航线20条,建立到北上广深等主要城市“航空快线”13条,实现客运枢纽洲际连通、亚太畅通、国内畅达。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与航班量均呈持续增长态势,一季度完成旅客吞吐量789万人次、国际旅客吞吐量36.5万人次、中转旅客吞吐量87.2万人次、保障航班5.6万架次,持续保持“四个中部第一”。

花湖机场今年新开通8条国际货运航线、2条国内货运航线,累计开通货运航线95条(国内57条、国际38条),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为打开开放功能、畅通“空中出海口”提供了极大便利。一季度完成航空货邮吞吐量25.4万吨,排名全国第五。



客货集散高效快捷 机场保障能力迈上新台阶

天河机场航班靠桥率稳居全国机场第一名,航班放行正常率排名全国千万级以上机场前列,CAPSE服务质量排名始终保持全国千万级机场前10。今年1月,新建第三跑道正式启用,可满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6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0万吨的目标,武汉成为全国第六个、中部第一个拥有三条机场跑道的城市。武汉高空管制中心正在进行屋面混凝土浇筑,计划今年底完成土建工程并竣工验收,届时武鄂“双枢纽”空管效率和运行品质将全面提升。

花湖机场聚焦“九个一流”,始终保持物流成本比较优势。积极配合海关加快推动智慧口岸建设,在提升货运效率上下功夫,实现货物“随到随提、随到随装”。计划5月下旬面向全球发布“E转全球”空空中转品牌,持续打造效率高地、成本洼地。

临空、低空“双空经济”加快培育 加速腾飞

今年以来,天河空港日新月异,1月旅客服务综合体建成投用,3月机场皇冠假日及假日酒店正式运行,“城市机场”正在向“机场城市”加速转变。与全球最大旅游零售商Avolta集团整体运营T2航站楼商业,首期入驻商业门店69家、知名品牌92个。



3月27日,低空经济创新生态(武汉)大会顺利召开,湖北在全国率先启动低空经济“一张网”建设,目前已完成湖北低空飞行服务平台项目立项,计划6月底形成初步的服务功能,年底初步建成。此外,全省获批40条低空航线,“低空+文旅”“低空+物流”“低空+城市治理”等多项应用场景落地。

湖北机场集团以加快建设“航线上的湖北”积极助力全省高水平对外开放,整体提升支点开放辐射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 吴简雅 通讯员 李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4-21 08:01 , Processed in 0.060203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