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11-17 10: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范仲淹:正定是个好地方,我就出生在那里
三木诗书
他是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千古名句的文学家;
他是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体恤民情,力主改革,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的政治家;
他是与好友韩琦共创奇功——“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军事家。
然而,世人只知称赞他的名篇佳句,他的赤子之心,他的不朽政绩,却很少注意到他多舛的命运。
范仲淹出身悲惨,一生颠沛流离,内心始终没有归属感,故乡是他“未得一到”的终身遗憾。
01
说起范仲淹的故乡,很多人会想到苏州或徐州,然而,非也!
范仲淹的出生地其实是正定。
《范仲淹全集·前言》开篇就说:“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人。北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二十九日诞生于河北成德军(即真定府,治所在今河北省正定县)节度掌**官舍。”
据史料记载,范仲淹的父亲范墉于公元987年任成德军节度掌**(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秘书),其原配夫人陈氏在真定没待几个月,就不幸得月子病去世了。于是,范墉就托人四处说亲续弦(男人果真都是大猪蹄子)。
后经熟人介绍,范墉认识了真定高平村谢员外家的千金,两人一见钟情。但谢氏是家中独女,谢父出于养老送终的考虑,只招上门女婿。
为了能娶到年轻貌美,聪明伶俐的谢氏,范墉也是拼了,他心一横,表示甘愿入赘谢家为婿。婚后两人举案齐眉,如胶似漆,范墉几乎每天都骑马回到高平村和爱妻相会。
第二年,他们爱情的结晶诞生了。如果不是一纸调令,也许范仲淹会与父母在真定府过着幸福安逸的生活。
然而,在范仲淹出生百天之际(腊月初八),范墉接到朝廷调令,让他即刻赴徐州任武宁军节度掌**。
新婚夫妇怎能忍受两地分居的苦楚呢?更何况还有他们的爱子。于是,谢氏变卖了家产,雇了两辆马车跟随夫君离开真定府,前往江苏徐州。
真定距徐州有多远?678.5公里。
然而,这个数字对于范墉而言,却是生与死的距离。
因路途遥远,又正值隆冬季节,一路护佑妻儿的范墉还没到徐州就病倒了。
腊月23日,他们才勉强捱到徐州,可范墉的病情却突然恶化了。
公元990年正月初七,范墉在驿馆病逝,时年54岁。
可以想见,当时身处他乡的谢氏是多么地悲痛与绝望。
02
范墉去世的第二年,谢氏为了生存,只得带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给山东人朱文翰做妾室,范仲淹则被要求改姓朱,名说(yue)。
范仲淹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继父的升迁和调离中度过的。
在此期间,想必其母谢氏也会时常充满怀恋地对他讲述其故乡的样貌。
不知不觉中,正定情结已深深地融入他的情感。他一生都在用心灵亲吻和抚摸这块土地,我们从其信函奏章中可见一斑。
在徐州时,他给苏州的哥哥的信中提到:“我本北人,北人淳厚。”
在给朝廷的奏章中,他也多次称“臣本北人”。
在他的传世文章《移苏州谢两府启》中也有:“某生于唐虞。”唐虞泛指今天的河北。
在他给哥哥范仲温所撰的墓志铭中也有:“考讳某,归皇朝,历真定府、武信军掌**”。也就是说,其父范墉本是前朝官员,后来投降了北宋,曾在真定府(正定)担任武信军掌**。
在他给刚调到正定为官的好友韩琦(曾共同镇守西夏)的信中也提到:“真定名藩,生身在彼。自识别以来,却未得一到,谅多胜赏也。”
意思就是说,正定是个好地方,我就出生在那里,却一直没有机会去看一看,想必那儿应该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吧!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正定的向往和“未得一到”的遗憾。
03
那么,当时的正定是怎样一番让范仲淹向往的景象呢?
北宋之前,真定府常被称为常山郡、镇州、成德军(现在正定县城还有以“成德”命名的街道)等。
北宋的真定府属于次府一级的行政建制,其地位介于京府与府之间,先后隶属于河北路和河北西路,是北宋时期一座集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城市,与北京、 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
宋祁、欧阳修、韩琦、沈括等都先后奉使掌管过河北路的行政事务,对镇州城城市建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他们还以优美的文学笔触,写下了关于镇州城城市景观的一系列诗词、笔记。其中,大美园林——镇州城潭园被他们描写得最多。
欧阳修在镇州的的官舍与“北潭”仅一墙之隔,于是北潭就在他的诗中频频出现:
“北园数亩官墙下,嗟我官居如传舍。……隔墙时时闻好鸟,如得嘉客听清话……葡萄忆见初引藤,翠叶阴阴还满架。红榴最晚子已繁,犹有残花藏叶垆”
“官虽镇阳居,身是镇阳客。北园潭上花,安问谁所植。春风无先后,烂漫争红白”
“喧喧谁暇听歌讴,浪绕春潭逐采舟。急得心如汝无事,明年今日更来游”……
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有一幅《五台山图》,作者将自今河北正定经五台山至太原的数百里山川、城镇、寺院、桥梁、亭台塔阁及人物活动场景尽绘其中。
于是,1000多年前的河北道镇州被形象地绘制了出来。当时的正定建有高大的城墙,城内建有衙署、寺院方塔。城西有大悲阁,城外有护城河、滹沱河及木桥,行人如织,一片繁荣景象。
宋代学者吕颐浩在《燕魏杂记》中记载:真定府城周围三十里,居民繁庶,佛宫禅刹掩映于花竹流水之间,世云塞北江南。
04
范仲淹1岁丧父;
2岁随母改嫁,改名易姓,寄人篱下;
26岁中进士,要求复归范氏家族,却遭无情拒绝;
29岁才得以改回范姓,名仲淹,字希文,并被要求承诺“只求复姓,别无他寄。”意思是,只允许你姓范,不要想着分家产。
45岁第一次回苏州,凭吊祖坟,查看祖居;
63岁为官赴任途中,病逝于徐州。
巧合的是,范仲淹和父亲范墉都是离世于上任前的徐州,享年也都是64岁。
关于范仲淹一生的宿命,或许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在正定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公元989年,范墉率成德军3000名士兵义务对正定城内大佛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及大悲阁进行修缮。
一日,范墉将怀孕的夫人谢氏接来跪在观音菩萨像前问卜。
墉问:“夫人腹中是儿是女?”
佛答:“奇儿一位坐高官。”
墉问:“高官可否到宰相?”
佛答:“否”
墉问:“不能做宰相治国,求佛赐儿医术做个良医为民疗痛吧?”
佛答:“还是当官保朝吧”,并送两句话:“修观音菩萨阁观音菩萨送子,生在娘生之处;建释迦摩尼殿,释迦摩尼收儿,死在爹死之所。”
范仲淹一生颠沛流离,一心寻根认祖,却至死都没有踏上他心向往之的故乡——正定。
2008年3月26日,范仲淹嫡传35世范祥科来正定寻根认祖。确认了范仲淹“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典故就发生在隆兴寺内千手观音佛像前;感谢了降生了谢氏夫人和千古良臣范仲淹的高平村,并与当地**商议筹建范公祠事宜……
至此,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良臣,终于可以了却当年的遗憾,魂归故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