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GYG

【为上海搭个简易框架,随时填充内容!视频及图片链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9-9 06: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年重大工程盘点介绍
复兴东路越江工程 2005年07月20日
    复兴东路隧道自浦西复兴东路与光启路交叉口起,沿复兴东路东行,于复兴东路轮渡码头下穿越黄浦江,至浦东杨家渡码头,进入岸边段与浦东张扬路衔接,终点位于张扬路、峨山东路,全长2785米。
    复兴东路隧道为双向双层六车道隧道,上层为2条小车道,宽度为3米,限高2.4米;下层设一条大车道,宽度3.5米,及2.5米宽的紧急停车带,限高3.8米,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
    该工程建成后将缓和过江难的局面,特别是减轻南浦大桥、延安东路隧道的交通压力,大大改善浦东的投资环境,密切浦西、浦东经济合作及促进浦东开发、开放。同时,复兴东路作为规划越江点,连接浦西的中心城区、老城区和浦东的陆家嘴金融区、张扬路商业街,其建成将具有深远、重大的战略意义。

苏州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 2005年07月20日
  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是上海市新三年环保行动计划中水环境治理的标志性工程,在苏州河整治一期工程基础上,二期工程仍以治水为中心、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继续以截污制污和生态修复为重点,同步推进水环境整治和两岸环境改造。苏州河二期工程涉及水务、绿化、环卫、市政4大行业、8个子项目。工程于2003年4月11日正式开工,计划2005年底完成。该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苏州河和两岸支流的水质,灵活控制调节内河水位,满足景观和两岸亲水要求,提高防汛能力;改变苏州河水系环境旧貌,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缓解中心城区“热岛效应”;改善两岸及周边地区环境,解决普陀、长宁、黄浦区的生活垃圾和粪便的出路问题;提高通航能力,改善两岸面貌。

污水治理三期工程 2005年07月20日
  为了从根本上保护上海人民赖以生存的黄浦江、苏州河及其支流的水环境,在合流污水一期工程、污水治理二期工程、吴闵污水北排工程、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等一系列大型污水治理项目之后,污水治理三期工程是又一项水环境治理工程。污水治理三期工程建成后,将解决上海市北郊和东北部的污水出路,使得这些污水经处理后排放。这对改善杨浦港、虹口港、苏州河、黄浦江和蕴藻浜等地表水质起到积极作用,对改善上海市城市环境面貌和投资环境有重要意义,三期工程建成后,全市污水收集率、污水处理率、设施利用率都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延安路生态景观走廊绿地中黄浦63街坊、卢湾L4地块绿地建设 2005年07月20日
  延安路生态景观走廊绿地中黄浦63街坊、卢湾L4地块绿地属延安路生态景观绿廊的一部分,是上海市二纵一横绿带的组合部分,其中:黄浦63街坊位于延安东路、福建路、宁海东路、浙江中路之间,绿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有2只篮球场,130平方米的健身区,800平方米缓跑跑道、公共厕所等,目前63街坊绿地已建成,并对外开放,为市民健身、游玩又增加了一个场所。卢湾L4地块位于延安中路以南、巨鹿路以北、延安中路39弄以东、巨鹿路98号以西处,该处目前正在进行动迁。以上两处绿地建成后,又将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到一定作用。

外高桥电厂二期工程 2005年07月20日
  外高桥电厂二期工程是为解决上海21世纪用电需要而实施的重大工程,该工程位于上海外高桥地区、长江口南岸,厂址西侧与外高桥新港区毗邻,南侧为外高桥保税区,占地144公顷。二期工程将建2台900兆瓦超临界燃煤机组,是目前我国火电项目中最大的超临界燃煤机组项目。

宝钢一钢不锈钢及碳钢热轧板卷项目 2005年07月20日
  宝钢一钢不锈钢及碳钢热轧板卷项目主要是利用一钢原有262万吨炼铁能力,新建炼钢生产能力298万吨(其中不锈钢75万吨)。该工程2001年开始建设,计划2004年建成,工程建成后将解决原一钢公司生产装备对吴淞地区的环境污染;改善不锈钢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自行冶炼不锈钢坯并热轧。

宝钢宽厚板轧机及配套连铸工程 2005年07月20日
  宝钢宽厚板轧机及配套连铸工程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流板坯连铸机1台,精轧立辊轧机1台,块连冷却装置1套,后部矫直、冷床、剪切、热处理等装置以及公用辅助设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9 06: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年重大工程盘点介绍
宝钢1800毫米冷轧带钢工程 2005年07月20日
    宝钢1800毫米冷轧带钢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800毫米酸洗连轧机组生产线1条,连续退火机组1条,连续镀锌(铝)机组3条,重卷纵剪检查机组1条,重卷横剪检查机组1条以及公用辅助设施。
    项目建成后可新增生产能力冷轧卷90万吨,汽车板为主的热镀锌产品45万吨。家电板为主的热镀锌产品35万吨,镀铝锌板为主的热镀锌产品20万吨。

90万吨乙烯工程 2005年07月20日
  乙烯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乙烯及其关联产品是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对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石化工业发展很快,2000年全国乙烯生产能力达到445万吨,产量470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当年国内实际消费量750万吨,国内产品自给率仅63%。未来我国乙烯需求仍将平稳增长,市场空间很大。因此,为了使我国乙烯工业加快发展,除采用先进技术对现有装置进行改扩建,提高竞争力,扩大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以外,适当建设大型乙烯工程,更大程度地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是十分必要的。

聚碳酸酯 2005年07月20日
    聚碳酸酯项目是由拜耳(中国)有限公司和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拜耳(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实施建设的项目。项目选址于上海化学工业区。
    该项目生产的聚碳酸酯是一种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能、电绝缘性,且以冲击强度高而著称,因此广泛应用在电子、电气、建筑、汽车、包装业、医疗保健领域。
    该项目2001年9月启动建设,计划2005年建成。本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会满足国内市场对聚碳酸酯增长需求,减少进口,节省外汇。

上海联合异氰酸脂 2005年07月20日
    上海联合异氰酸脂工程由上海联恒异氰酸脂有限公司、上海巴斯夫聚氨脂有限公司、上海亨斯迈聚氨脂有限公司共同建设。
    该项目是上海化工区的重要项目之一,具有较高的技术和一流的规模,项目建成后生产的产品可替代进口,并可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精细化工原料。

巴斯夫中间体聚四氢呋喃项目 2005年07月20日
  巴斯夫中间体聚四氢呋喃项目位于漕泾上海化学工业区(SCIP)内,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聚四氢呋喃(PolyTHF)生产设施。该项目将实施巴斯夫专利技术的全球首次应用,将丁烷直接转化到四氢呋喃并继而生产聚四氢呋喃,省却数个中间步骤,从而将副产品减至最少。该项目建成后,年产能力为80000吨四氢呋喃和60000吨聚四氢呋喃,将供应迅速发展的中国及亚洲的弹性纤维市场,为泳装及运动服行业服务。

复旦大学光华楼 2005年07月20日
  复旦大学光华楼位于复旦大学北校区的东部校园内。工程地下2层,地上30层,总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该工程建成后是一座集教学、办公、科研、公共接待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环保型的综合性大楼,是复旦大学迎接百年校庆、创建世界一流名校的标志性建筑。塔楼部分为办公区,塔楼中间连接体为资料阅览、展览区,东侧裙房为接待、会议、科研区,西侧裙房为教学区。

同济汽车学院 2005年07月20日
  同济汽车学院是上海国际汽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院位于上海嘉定区国际汽车城内,地处曹安公路北侧。同济汽车学院是上海国际汽车城的教育园区,是汽车城开展教育培训、科研开发、市场服务、学术交流等科教研发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学区基地总面积约100公顷(1500亩),总建筑规模约4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行政服务培训区、公共教学区、研发实训区、体育运动区、生活休闲区、公共绿地区七大功能区。

复旦大学新江湾城校区 2005年07月20日
    复旦大学新江湾城校区位于杨浦区西北角,新江湾城的西北部。校区距江湾城市副中心约1.5公里,距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约3.5公里。校区用地北抵EW二路,东至凇沪路,南抵环一路南段及SN一路,西到何家湾编组站边界。总用地面积137.33公顷。校区被国江路划分为东、西两大部分。
    一期工程将建设面积共83200平方米的六个单体建筑:行政会议中心、图书馆、先进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学楼、学生食堂、后勤及服务用房,以及道路、绿化等管线配套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07: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年重大工程盘点介绍
上海浦东国家干部学院 2005年07月20日
  为加强新世纪干部的教育和培训,根据《2001年-2005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选地上海浦东新区花木地区,建设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该学院占地面积619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楼、塔楼、体育中心、学员和教师公寓、公共设施、门卫、车库等后勤用房。上海浦东国家干部学院建成后,将为新世纪干部的教育培训创造一个好的培训基地。

东方艺术中心 2005年07月20日
    东方艺术中心坐落在浦东新区行政文化中心地带的世纪广场北侧、丁香路西侧。总占地面积23161平方米,建筑面积39964平方米。东方艺术中心是以音乐演出为核心,体现品位高雅、设施先进和功能齐全为特色的标志性城市文化设施。
    该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近2000座的交响音乐大厅、约1100座的中剧场、300余座的小演奏厅各一个,以及部分艺术交流培训区域。
    东方艺术中心于2002年3月正式开工,计划于2004年年底建成。该艺术中心建成后,能适用各种类型的演出:交响乐大厅既能同时容纳四管制交响乐团和120人的合唱团,也能适应钢琴独奏音乐会的使用要求;中剧场适合音乐剧、歌剧和民族戏剧的演出;小演奏厅能适应实验性的电子音乐以及一些学术性的内部演出要求。

上海国际赛车场 2005年07月20日
  上海国际赛车场位于上海嘉定区安亭镇宝安公路和嘉黄公路交汇处,是上海国际汽车城中汽车文化、旅游功能的标志,该项目的建设是中国体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充分体现我国体育事业的综合实力,填补中国汽车运动的空白,以及树立上海国际汽车城的整体形象,提高上海国际汽车城综合竞争力,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上海国际赛车场工程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长5.45公里的主赛道,1.2公里的直线赛道,长约10公里其他辅助赛道,周边内、外环道路约15公里,绿化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容纳观众约20万人(其中主副看台5万人)。二期工程为赛车场配套区,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

上海旗忠网球中心 2005年07月20日
  为积极争办ATP大杯赛事等重大国际网球赛事,进一步推动上海体育运动和体育产业发展,提升上海国际影响力和综合服务功能,促进五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建设,根据“四球中心要成为上海体育产业的制高点,要国际一流”的要求,新建上海旗忠网球中心。
  上海旗忠网球中心位于闵行区昆阳北路,总占地面积38692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5438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一个15000席位主网球馆、一个6000席位副网球馆、20片室内网球场、22片室外网球场、网球活动中心、网球俱乐部、辅助比赛用房以及其他配套工程。
  该工程计划2005年建成,网球中心的建成将为上海新添一座全天候的高标准网球赛馆,为上海积极承办ATP大师杯赛提供了基础保证。为激发市民打网球的热情,对推广和普及网球运动、提高市民网球运动水平有积极意义,并将大大提高上海承办国际赛事的能力,有利于上海体育事业稳步发展。

公共卫生体系主体工程 2005年07月20日
  公共卫生体系主体工程包括公共卫生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中心业务用房。公共卫生主体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完善城市公共卫生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维护上海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本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基地位于金山区山阳镇,项目规划控制用地500亩,核定床位500床。目前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不包括需增加的动物实验楼、焚烧炉等的建筑面积)。主要建设内容为病区组团、门急诊医技综合楼、行政培训楼、科研中心、宿舍楼、后勤保障设施。
  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计划2004年全面建成。建成后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将成为市级传染病的专业治病中心和科研中心,既能满足突发性大规模流行性传染病隔离治疗的需要,成为本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能适应上海科教兴市发展战略的要求,为本市传染病临床治疗和生物安全科学研究提供一流的实验设施,还可以成为传染病临床和科研的实习基地和培训基地。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上海市实施卫生防病职能的专业机构和技术支持部门,主要承担疾病预防控制的组织实施、疾病监测技术指导、信息综合、卫生等评价和应用研究,为市政府卫生预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新的综合业务楼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本市疾病预防控制的综合能力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增强技术储备的学科、人才建设;提高市民健康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该中心新建综合业务楼,行政业务楼各1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07: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年重大工程盘点介绍
中山医院门急诊医疗综合楼 2005年07月20日
  中山医院门急诊医疗综合楼工程位于枫林路、医学院路地块(枫林路100号),基地面积为10632平方米。工程设计方案由法国思构国际公司负责,深化设计由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工程已于2002年5月16日开工,计划于2004年底全面建成。新建的中山医院门急诊医疗综合楼是一幢智能化的医用建筑,将拥有功能完善、设施一流的门诊、急救中心、医技、特需和干部病房,能为病人提供舒适、方便、快捷的就医环境。

仁济医院外科病房楼 2005年07月20日
  仁济医院(二期)外科病房楼位于浦东东方路1630号内,二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外科病房楼及在一期工程西侧征地59亩。总建筑面积36272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3199平方米,建筑层数20层,裙房4层(局部5层)。主楼和裙房均设地下室,地下室设计功能为机动车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局部设夹层作自行车停车点和管道空间。
  外科病房大楼已开工建设,原计划于2005年8月建成,现可望提前于2004年建成。该项目建成后,可新增病房500张,净化手术室23间以及相关的辅助用房和设施。

曙光医院迁建 2005年07月20日
  曙光医院迁建工程是配合上海中医药大学整体搬迁张江高科技园区,实施本市卫生事业“十五”发展规划,改善原医院发展空间紧缺、绿化极少的现状,奠定参与中医药国际竞争基础,建立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亚洲中医院医疗保健中心的重要工程,是上海市五所标志性现代化综合性医院之一。该工程于2002年底奠基,2003年2月18日开始桩基施工,计划2004年建成。曙光医院浦东新院建成后,将拥有病床720张,其中120张为特需病房,日接待急诊1000人次,门诊4000人次。

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中“外滩源”地区项目 2005年07月20日
  外滩源项目位于黄浦区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东至中山东一路、西至四川中路、南至滇池路、北至苏州河。“外滩源”是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重点项目,是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的重要节点,也是上海历史风貌区改造的试点项目。项目规划总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3.8公顷,其中有14幢保护建筑。“外滩源”地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对区域内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保护、保留、拆除,对陈旧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建重建,新建公共绿地及苏州河亲水平台等。

纳米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05年07月20日
  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拟建设纳米材料合成及纳米复合材料通用技术开发平台、纳米生物医学及医用材料研究开发平台、纳米电子与器件开发平台、纳米机械与加工技术研究开发平台、纳米材料与结构检测、分析、评价及加工通用平台。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成后将充分集成所处地区的科技、金融、信息及资本优势,面向我国南方经济发达的华北、华南地区的未来产业布局,特别是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以纳米电子信息、纳米材料、纳米生物医药为区点领域;以知识产权的获得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辐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上海组织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05年07月20日
  组织工程是一充满活力并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型生物高技术产业,它将生物材料、支架、人工器官、分化细胞结合在一起组成组织工程产品,以满足巨大的临床需要。该工程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拟成立占地50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国家组织工程中心,建设国际一流水准的组织工程研发和产业化平台,下设研发部、产业部与组织工程医院三个主要部门,形成集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化开发与临床应用为一体、覆盖组织工程产业化发展上、下游产品的国家级工程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07: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年重大工程盘点介绍
上海广电NEC第五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项目 2005年07月20日
  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第五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项目是由上海广电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NEC)共同投资新建的一家中外合资公司的建设项目。
  项目位于闵行区莘庄工业区内,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一期、二期用地4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8984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阵列厂房、成盒模块厂房、动力厂房、废水处理厂房、中央变电站办公楼。引进日本NEC第五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生产技术,建设一条用于液晶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的显示屏及模块的生产线。

上海检测中心 2005年07月20日
  上海检测中心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本市计量检测事业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共享”、“资产整合”,达到“三个一流”的目标而组建的实验室项目。项目建设内容为上海市计量检测研究院的计量检测功能块的实验室,上海市药品检验所和上海市药用包装材料测试所的检测功能块的实验室。
  本项目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由综合管理楼、计量业务楼、药检药包业务管理楼、机械量检测楼、电学量检测楼、超净检测楼、药品检测楼、药包检测楼、生物量检测楼及辅助用房等建筑组成。
  该项目建成后,总体水平可达到国际一流,成为能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互认、能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综合性检测实验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06: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重大工程盘点介绍

共有36工程项目网址:

http://www.shucm.sh.cn/gb/jsjt2009/zdgc/node1567/index.html

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 2005年07月28日
  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港区、大桥、芦潮辅助作业区、海关关检区等。
  港区:开山工程、陆域形成、地基加固、道路堆场、陆域维护建筑(围堤)、水工码头、导流堤结构、临时工作船码头、航道工程、港外配套工程等;
  大桥:陆上段及近海段、海上打桩、海上承台、3座辅助通航孔、主通航孔、颗珠山大桥、海堤等;
  芦潮辅助作业区:集装箱拆装箱、品集装箱堆存、集装箱清洗和维修以及相应的辅助配套功能;
  海关关检区:海关查验广场、海关查验区等。
  洋山深水港工程建成后,将缓解上海港集装箱吞吐能力严重不足和泊位航运水深不足的矛盾,以逐步适应国际集装箱运输的竞争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国航运业在国际上的地位。
  一期工程建成后,年吞量220万标准箱,5个深水泊(靠泊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舶),泊位总长1,600米,设计水深15.5米。港区前沿配置15台岸边集装箱装卸桥,堆场工艺采用集装箱轮式龙门起重机方案,港区堆场面积87万平方米,箱容量90万标准箱。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 2005年07月28日
  随着长江沿江工业带的形成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通过长江口的货运量的比重稳步上升,长江口深水航道8.5米水深已不能适应需求,因此,实施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
  本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南导堤18,077米,北导堤21,310米,丁坝9座、总长15,046米,续建一期工程剩余丁坝总长5,470米,疏泼航道59,770米。形成73,450米、设计水深10米、航道底宽350米(外航道底宽400米)的双向航道;新建促淤潜堤8,087米,助航工程,水文、泥沙、风浪监测系统,建设基地扩建工程,横沙岛海事综合管理楼基地,长期性吹泥站4座,横沙东滩现场综合楼扩建,现场试验监测中心等。
  二期工程建成后,长江口航道水深将达到10米,届时,13艘第四代集装箱一次排队通过长江口航道的保证率为95%,25艘第四代集装箱一次排队通过长江口航道的保证率为80%。

上海铁路南站及配套 2005年07月28日
  上海铁路南站是二十一世纪的标志性建筑,其建设不仅能解决上海既有枢纽客运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将加强市区各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并带动上海西南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对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海铁路南站位于徐汇区漕河泾地区,是上海铁路枢纽规划的南大门,也是上海市重要的对外交通和市内换乘枢纽,总规划面积约60公顷。工程主要包括上海铁路南站及站后配套工程、站屋及站屋开发工程、广场及市政配套工程、邮件转运站工程、沪杭线上海南站至春申站增建第二线配套工程。
  铁路和站屋工程:近期按46对客车配套,旅客发放量近期1,270万人,站房最高聚集人数为0.6万人。
  广场工程:由市政、建筑、交通及景观工程四部分组成,市政工程有连接沪闵路高架,柳州路续建工程,桂林路辟通工程,广场内地区道路,水管、照明等配套工程;建筑工程有南北广场地下通道,广场内管理用房;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有地下车库,商业、新区线路站,公交枢纽站,出租车候车站,大型社会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景观工程有广场绿化及小品等。
  邮件转运站工程:主要承接上海往南方的14对邮政列车的邮件接发、经转、分拣、储存等,还将承担汽车总包邮件的接发、经转、分拣和储存。
  长途站工程:日发车80条,班次600-800班,日发车流量1.2-1.8万人次。
  该工程计划于2005年底全面建成,2006年春运投入使用。

浦东铁路南段工程 2005年07月28日
  浦东铁路位于上海市东南部。线路始于金山支线新建阮巷站向东经过金山区、奉贤区至平安镇,全长42.87公里。全线共设阮巷、清泾、钱桥、平安等4座客货站。平安站预留芦潮港支线引人条件。全线桥梁23.48公里。
  浦东铁路近期开行市郊客车4对,货物到发2,003万吨;远期开行普通客车17对,市郊客车13对,货物到发3,067吨。
  浦东铁路阮巷至平安段由铁道部与上海市合资建设,按《公司法》及有关规定组建上海浦东铁路发展有限公司,合资部分项目资本金按工程技资的50%考虑。部、市各承担50%。其余50%资金申请国家开发银行或其他商业银行货款。
  新闵、金闵支线相关工程的投资由铁道部负责筹资,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
  该工程于2004年11月17日开工,计划于2005年底建成。

浦东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工程 2005年07月28日
  浦东国际机场二期飞行区及配套设施工程(第二跑道),是根据建设一条与浦东机场一期跑道相距2,260米的平行跑道,长度为3,800米,宽60米,按4F类飞行的使用要求进行设计。
  该工程主要包括二跑道及相应的滑行道、联络道、助航灯光、供电、给排水、消防、安防系统、附属设施和市政配套工程以及空管、航油等工程。
  该工程于2003年4月开工,2005年1月完工,2005年一季度完成调试、校飞、试飞和试运行,3月份将通过验收并投入营运。
  该工程的建设单位为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建设指挥部,设计单位为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监理单位为上海华东民航机场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闽江水利、空港二总队、空港三总队、上海宝冶、上海建工、上海隧道等17家单位。

上海长江桥隧工程 2005年07月28日
  上海长江桥隧工程(崇明越江通道)是交通部确定的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中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位于上海市东部,跨越长江口的南、北港,连接上海市域、长兴岛和崇明岛,并通过崇明岛内高速公路及长江北支跨江工程与江苏启东市相连。
  该工程采用“南隧北桥”方案,起自浦东五号沟,接上海郊区环线,以隧道形式穿过长江南港水域,经长兴岛再以桥梁形式穿过长江北港水域,止于崇明岛陈家镇,接陈海公路,全长约25.5公里。
  上海长江隧道是本项目穿越长江南港水域的工程,隧道长约9公里,设计时速为每小时80公里。
  上海长江大桥是本项目穿越北港水域的重要工程,为斜拉桥桥,在主通航孔设置3万吨级集装箱及5万吨级散货轮单孔双向通航孔1处,在主通航孔的两个边跨布置5,000吨级船舶单向通航孔1处,靠近崇明涨潮沟设辅通航孔,采用3,000吨级的通航标准。大桥长约10公里,设计时速为每小时100公里。
  该工程全线在浦东五号沟、长兴岛、陈家镇等3处设置互通式立交,长兴岛陆域及两端接线公路长约6.5公里。项目总投资约123.1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桥隧工程。工程于2004年12月启动,计划2009年建成。建成后,崇明越江通道将与崇启大桥、通启高速连接,形成我国沿海大通道的一部分,将从根本上改变上海与崇明岛乃至长江江北地区交通联系不便的状况,有利于发挥上海龙头作用和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同时也可以满足长江南北两岸往来交通需求,完善干线公路网布局的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06: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重大工程盘点介绍
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工程 2005年07月28日
  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于1999年开展前期工作,2000年6月取得项目建议书批复,2001年2月列入上海市重大工程。由于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和规划条件变化,原有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多次修改调整,建设单位化了四年多时间,组织了五轮方案竞赛。最新的设计方案于2003年10月28日批准,2004年1月3日举行了奠基仪式。
  本工程基地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不含码头平台),规划核定总建筑面积311,760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150,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有改建850米国际客运码头,建3个8万吨级客运泊位;新建客运综合楼,总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1,00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新建港务集团办公楼,地上建筑面积32,500平方米;新建与国际客运码头配套的商业办公楼,地上建筑面积120,000平方米;建设滨江绿化和开放空间,总面积约80,000平方米。
  新建国际客运中心建成后有3个8万吨级客运泊位,年靠泊船舶500艘次,客运量100万人次。配套的商业办公建筑,出租经营。客运中心建成后,国际客运码头硬件设施及配套功能完善,将促进客运量的增长,带动旅游业及邮轮业的发展。同时,推动北外滩沿江地区的功能调整和开发建设;加快建成北外滩航运一条街,促进城区环境改善和区域经济发展。

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 2005年07月28日
  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是上海市城市规划轨道交通网中城市环线的东半环。工程起点为3号线工程宝山路站,线路两次穿越黄浦江,途经闸北、虹口、杨浦、浦东、黄浦、卢湾、徐汇、长宁八个行政区,终点为3号线工程虹桥路站,全线工程总长22.032公里。
  4号线全线共设海伦路站、临平路站、大连路站、杨树浦路站、浦东大道站、东方路站、浦电路站、蓝村路站、塘桥站、南浦大桥站、西藏南路站、鲁班路站、大木桥路站、东安路站、上海体育场站、上海体育馆站和宜山站共17座地下车站,其中上海体育馆站和南浦大桥站为地下三层车站,在蒲汇塘路设停车量为67列/402辆的停车库1座。和以往设计不同的是4号线工程车站设置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全面考虑乘客方便换乘需要,车站均设置在地面道路的十字路口。4号线工程在大木桥站和张杨路站附近设主变电站2座,牵引变电所9座设于海伦路站、大连路站、浦东大道站、蓝村路站、南浦大桥站、东安路站、宜山路站和蒲汇塘停车场。除供电系统外,全线还设有通信、信号、防灾报警、给排水、环境控制等设备数万台套。
  该工程计划2005年底实现“C”字型方案试运营。

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 2005年07月28日
  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是上海市城市规划轨道交通网中8条市区地铁线路中的一条,也是上海地铁网络中一条重要的客流骨干线路。线路北起开鲁路,自北向南贯穿杨浦、虹口、闸北、黄浦、卢湾和浦东六个行政区到达浦东成山路。工程全长22.3公里,全线设22座地下车站和车辆段1处。全线除地下车站、区间隧道、车辆段以及相应的地面建筑和轨道工程外,还包括供配电、通信信号、防灾报警、接触网等系统数万台(套)设备。

上中路越江工程 2005年07月28日
  上中路越江隧道工程是上海市中环线南段穿越黄浦江的一个关键节点工程。西起上中路、龙川路交叉口东侧,与上中路衔接,隧道于春申港与黄浦江的交汇口穿越黄浦江,东至规划华夏西路、公园大道交叉口西侧,与华夏路衔接。南线2,795.31米、北线2,802.425米,按城市快速路设计,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桥涵结构设计荷载为城一A级,道路路面结构计算荷载为BZZ-100型标准车。隧道通行净高≥4.5米。排水标准一般路段设计重现期P=1,地道P=30年。抗震设计标准按地震基本烈度7度设防。线路由南线上层、南线下层、北线上层、北线下层4条线路(双向八车道)组成。本工程附属工程有:浦西、浦东各设1座雨水泵房、1座消防泵房、1座变电所和管理中心变电所1座,在隧道南北线最低点设1座江中雨水泵房,设风塔1座,低矮风口10个,隧道浦西侧设管理中心大楼。
  上中路越江隧道工程是上海市中环线南段穿越黄浦江的一个关键节点工程。本工程的建设对于确保中环线按计划全线建成后发挥其快速环线的最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是完善对外通道,发挥上海交通枢纽功能的重要环节,对完善上海市路网系统、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对加快浦东开发开放和加快黄浦江两岸南延伸段地区的开发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翔殷路越江工程 2005年07月28日
  上海新一轮的发展目标是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国际化大都市,在此背景下,建立辐射周边地区、连接上海各城区、衔接国外运输的完善交通网络势在必行。与此相适应,建设连接五洲大道和翔段路的越江通道工程,可西连沪嘉高速公路和城市中环线组成部分的汶水路、邯郸路,东连规划中的沪崇苏越江通道。对于完善上海快速道路系统,改变目前杨浦大桥与外环隧道之间无越江交通设施的现状,加强上海浦东、浦西乃至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该工程便成为新一轮对外交通规划目标中极为关键地点之一。
  本工程北线设计线路总长度为2,597米,南线设计线路总长度为2,606.32米,其中北线隧道长度为2,022米,南线隧道长度为2,032.96米。隧道按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断面布置为双管双向四车道标准,设计车速为80公里/时。工程总体布置有:浦西、浦东各设1座雨水泵房、消防泵房、降压变电所、风塔。在隧道南北线最低点各设1座江中泵房。江中两条圆形隧道间设2条连接通道,隧道两端入口处设有检查亭,浦东隧道口南侧设管理中心大楼。
  翔殷路越江工程是上海路网中东西向直通快速路中的重要节点工程,据上海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对此通道工程所做的交通流量预测表明,今后数年内交通量将会逐年上升,而上海新一轮城区规划建设的几个重点地区如江湾城市副中心、黄兴绿地、黄浦江两岸地区和外高桥保税区也在本工程沿线。因而,建设本工程,对于进一步完善上海市路网系统、分流杨浦大桥、外环线隧道等越江通道的交通流量,促进周边地区开发建设,持续增强和发挥浦东经济发展具有龙头作用。

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 2005年07月28日
  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是新三年环保行动计划中水环境治理的标志性工程,在苏州河一期工程基础上,二期工程仍以治水为中心、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继续以截污治污和生态修复为重点,同步推进水环境整治和两岸环境改造。苏州河二期工程涉及水务、绿化、环卫、市政4大行业、8个子项目、20余个单项工程。目前已有近10项陆续开工建设:
  1、苏州河沿岸市政泵站雨天排江量削减工程内容为:复兴村泵站增加截流设施,新建南岸截流管、打通过河瓶颈,新建4座调蓄池,成都泵站增加打回笼水设施,北新泾和芙蓉江排水系统分流制改造,新建浙江北路泵站。该工程建成后,合流一期截流倍数由1.5至3;新建调蓄池,减少雨天放江次数和排江水质,每年市政泵站减少排入苏州河的CODcr负荷2300吨,削减约53.2%;杜绝试车放江,每年减少排江量19.1万吨;雨污水分流,减少雨天泵站放江负荷,服务人口4.3万户,拆除化粪池609个,收集污水量3.88万立方米/天。
  2、苏州河中下游水系截污工程内容为:中游地区完善苏州河支流截污一期工程遗留问题(江桥、南翔、铜川、云岭西、七宝东、真武),下游地区完善合流一期工程收集系统,包括分流制地区雨、污水混接和雨水泵站的回笼水收集等截流措施(三门、江湾、国权北、彭浦新村、寿阳),新建污水泵站10座,污水管直径300-1,000毫米,全长166.12公里,雨水配套管直径800-1,800毫米,全长8.485公里。该工程建成后,解决了26.81万立方米/天旱流污水的截流和出路,其中:a、截流现状污染源1,050个,收集直排河道的污水量4.76万立方米/天;b、完善了4个分流制排水系统,解决6.43万立方米/天污水出路;c、建立健全了6个排水系统的污水截流设施,截流污水7.39万立方米/天;d、为嘉定二个镇的12.50万立方米/天污水解决了出路。对17座翻水泵站内河进行了截污。
  3、苏州河上游地区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内容为:建设上游黄渡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污水泵站3座,污水管道直径300-1,000毫米,全长39.811公里。该工程建成后,将减少点污染源367个,收集直排污水0.8万立方米/天,截流污水量4.74万立方米/天,同时接纳江桥镇多余的3.25万立方米/天污水。
  4、苏州河河口水闸建设工程内容为:新建苏州河吴淞路双向水闸。该工程建成后,可实现“东引北排”调水,改善苏州河和两岸支流的水质,灵活控制调节内河水位,满足景观和两岸亲水要求,提高防汛能力。
  5、苏州河两岸绿化建设工程内容为:集中绿地15.2公顷,共10项。该工程建成后,可改变苏州河水系环境旧貌,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缓解中心城区“热岛效应”。
  6、苏州河梦清园二期工程内容为:建立一个生态环境教育中心,占地面积约4.6公顷,建筑面积约9,354平方米。该工程建成后,为上海又增添了一处具科普和文化内涵的生态休闲园。
  7、市容环卫建设项目内容为:黄浦区、普陀区、长宁区生活垃圾中转站,黄浦粪便污水预处理厂,市容环卫执法管理和保洁维修基地,水域执法监察船,上游垃圾简易堆场改造工程。该工程建成后,可改善二岸及周边地区环境,解决普陀、长宁、黄浦区的生活垃圾和粪便的出路问题。
  8、西藏路桥改建工程内容为:北起蒙古路,南至北京路(不含两侧的交叉口),长约660米。该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西藏路的通航能力,改善两岸面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06: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重大工程盘点介绍
污水治理三期工程 2005年07月28日
  2003-2005年新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水环境治理目标是:中心城区河道基本消除黑臭,全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为了从根本上保护上海人民赖以生存的黄浦江、苏州河及其支流的水环境,在合流一期工程、污水治理二期工程、吴闵污水北排工程、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等一系列大型污水治理项目之后,上海提出建设污水治理三期工程,并将其列入了世界银行贷款的上海城市环境项目APL一期。污水治理三期工程主要包括总管工程、污水收集系统、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合流一期工程的改造四部分。建设内容包括污水管道长约197公里,雨水管道83公里,10座雨水泵站和13座污水泵站,1座50万立方米/天污水处理厂。其中,总管工程污水总管总的服务面积168.87平方公里,服务人口238.59万人,污水量约109万立方米/天,污水总管长约25公里,中途泵站2座,包括汶水路泵站(流量为7.1立方米/秒)和浦东北路泵站(流量为21立方米/秒)。污水收集系统包括宝山及宝山附近地区、杨浦虹口地区及浦东地区。总服务面积约131.0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89.5万人,污水量74.28万立方米/天。新建污水管道约172.2公里,污水泵站及截流设施13座,新建雨水系统8个,雨水管道约83公里,雨水泵站10座。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的服务面积37平方公里,服务人口88万人。设计规模为50万立方米/天,工程占地约21公顷,采用A/O生物处理工艺。
  污水治理三期工程建成后,将解决上海市北郊和东北部的污水的出路,并将这些污水经处理后排放,这对改善杨浦港、虹口港、苏州河、黄浦江和蕴藻浜等地表水水质起到一定作用,对改善上海市城市环境面貌和投资环境有重要意义。三期工程建成后,全市污水收集率由68%提高到72%,污水处理率由44%提高到56%,设施利用率由59%提高到64%。

化学工业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 2005年07月28日
  中外合资上海化学工业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是上海化学工业区的配套公用事业项目,由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36%)、申能股份有限公司(30%)、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4%)及新加坡胜科公用事业私人有限公司(30%)共同投资组建上海湾泾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电厂的建设和经营。电厂利用天然气作为主燃料,轻油作为备用燃料,是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下游的配套项目之一。项目建设2台300兆瓦级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3台110吨/时备用的快速启动锅炉和配套的热力网,是国家第一批“以市场换技术”燃机捆绑招标项目之一。
  为了满足化工区内用户提前用汽的需要和确保化工区用户供汽高可靠性的要求,先期建设3台11吨/时快速启动锅炉,由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中标。在热备用状态下快速启动锅炉能在2分钟内从零输出达到满负荷输出,是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的快速启动锅炉。
  2003年3月6日与美国GE公司、美国DVI公司和哈尔滨汽轮机厂组成的联合体签订了包括燃机等主要设备内的动力岛合同。工程总体设计院为华东电力设计院,主体施工由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监理单位为广东创成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华能上海燃机电厂 2005年07月28日
  华能上海燃机电厂位于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和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之间,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工程规模为建设3套400兆瓦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装机规模1,200兆瓦。
  该工程采用“西气东输”天然气为燃料。按年发电利用小时3500测算,年用气量10亿立方米左右,所需燃料由上海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直供。
  该工程循环水系统采用直流冷却水供水系统,3台机组夏季最大用水量约为21立方米/秒,冷却水水源取自长江。
  该工程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为燃料,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烟气中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氮化物满足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
  该工程以4回220千伏线路,分别通过同塔双回路接入罗店站和海陆站。国家电网公司以计项一〔2003〕49号文下发了本工程接入系统方案审查意见,由上海市电力公司实施该接入系统工程。
  本项目3套机组计划于2006年2月、4月、6月分别投入运行,建设周期14个月-18个月。建成后,按3500利用小时/年,将每年为上海市提供超过40亿度的电量。建设华能上海燃机电厂,不仅有利于缓解上海电力供应紧张,而且有利于优化上海电源结构。目前,上海电网电源结构单一,燃煤机组占总装机容量的95%,调峰能力不足,随着三峡电站向上海送电的增加,上海电网的调峰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燃机所具有一定的调峰能力,项目的建设可以与三峡进行水电互补,缓解上海电网调峰压力。
  华能上海燃机电厂采用“西气东输”天然气为燃料,是上海市落实“西气东输”市场的主要项目。本项目年耗气量在10亿立方米左右,不仅为“西气东输”工程提供了稳定的下游用户,较好地实现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的对接,而且有利于改善上海一次能源消费结构,降低一次能源结构耗煤比重,减少环境污染,对保障上海能源、供应安全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宽厚板轧机及配套连铸工程 2005年07月28日
  宽厚板轧机及配套连铸工程建设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主要建设治工流板坯连铸机1台,精轧立辐轧机1台,块连冷却装置1套,后部矫直、冷床、剪切、热处理等装置以及公用辅助设施。
  一期工程建成后,可生产厚度5—150毫米,宽度9OO—4,800毫米,长度25,000毫米的宽厚板,为军工服务。一期规模可达年产宽厚板140万吨。

宝钢1800毫米冷轧带钢工程 2005年07月28日
  1,800毫米冷轧带钢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800毫米酸洗连轧机组生产线1条,连续退火机组1条,连续镀锌(铝)机组3条,重卷纵剪检查机组1条,重卷横剪检查机组1条以及公用辅助设施。
  该工程建成后,可新增生产能力冷轧卷90万吨,汽车板为主的热镀锌产品45万吨,家电板为主的热镀锌产品35万吨,镀铝钵板为主的热镀锌产品20万吨。

宝钢一钢不锈钢扩建工程 2005年07月28日
  宝钢一钢不锈钢扩建工程是在原有生产规模基础上进行扩建的一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不锈钢冶炼设施及相应的公辅设施,包括不锈钢炼钢生产设备(1座100吨交流电弧炉,1座120吨不锈钢转炉、1座120吨LF精炼炉)、连铸工程生产设备(1台一机一流不锈钢板坯连铸机)、1,780毫米热轧工程生产设备(1座加热炉)。
  该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不锈钢连铸坯72万吨,热轧板卷59万吨,项目建成后,加上一期工程能力,宝钢一钢公司可以形成144万吨不锈钢坯和129万吨不锈钢热轧板卷的生产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07: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重大工程盘点介绍
90万吨乙烯工程 2005年07月28日
  乙烯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乙烯及其关联产品是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对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石化工业发展很快,2000年全国乙烯生产能力达到445万吨,产量470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当年国内实际消费量750万吨,国内产品自给率仅63%。未来我国乙烯需求仍将平稳增长,预测2005年需求量为960万吨,2010年为1,150万吨,市场空间很大。因此,为了使我国乙烯工业加快发展,除采用先进技术对现有装置进行改扩建,扩大国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外,适当建设大型乙烯工程,以更大程度地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
  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90万吨/年乙烯装置(含裂解汽油加氢装置)、5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9万吨/年丁二烯抽提装置、5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30万吨/年聚苯乙烯装置、6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2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26万吨/年丙烯腊装置、27.8万吨/年硫酸回收装置。
  该工程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向国内外市场供应聚乙烯、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腊、聚丙烯、丁二烯、碳7和碳8馏份,以及向天原集团供应乙烯,向高桥石化供应丙烯,向英力士压克公司(INEOS)供应氢氨酸等石化产品226万吨。

聚碳酸酯 2005年07月28日
  聚碳酸酯项目是由拜耳(中国)有限公司和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拜耳(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项目选址于上海化学工业区。
  该项目原定的建设内容包括10万吨/年双酚A、15万吨/年聚碳酸酯、12万吨/年掺混的生产线和与之配套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工厂变配电系统、废气焚烧炉系统、生产废水预处理系统、罐区等辅助设施。后因市场等原因,项目建设内容由原来的5万吨/年聚碳酸酯扩大到10万吨/年,并新建10万吨/年聚碳酸酯、10万吨/年双盼A、2万吨/年掺混和17.2万吨/年碳酸二苯酯生产线,与之配套的辅助设施也相应扩大。
  该项目生产的聚碳酸酯是一种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能、电绝缘性,且以冲击强度高而著称,因此广泛应用在电子、电气、建筑、汽车、包装业、医疗保健领域。本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会满足国内市场对聚碳酸酯的增长需求,减少进口,节省外汇。
  该工程的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已于2001年9月15日启动建设,并于2003年第一季度完工。主体项目2003年开工建设,整个工程预计2005年完工并投产。

上海联合异氰酸酯 2005年07月28日
  该项目是上海化工区内重要的重大项目之一,具有较高的技术和世界一流的经济规模,中外合资方都是国际和国内的著名公司。其项目的建成可以替代进口,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的基础精细化工原料。

巴斯夫中间体聚四氢呋喃项目 2005年07月28日
  上海巴斯夫公司位于漕泾上海化学工业园区(SCIP)内,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聚四氢呋喃(PolyTHF)生产设施。聚四氢呋喃是制造弹性纤维的一种重要成分。弹性纤维广泛用于运动服,内衣及外衣等织物领域。聚四氢呋喃还是热塑性聚氨酯(TPU)的重要中间体,热塑性聚氨酯可以用于生产软管、薄膜和电缆护套。聚四氢呋喃还可进一步应用于热塑性多醚酯或多醚胺和浇铸弹性体,后者可用于制造滑板和直排型轮式溜冰鞋珠轮子。
  该项目将实施巴斯夫专利技术的全球首次应用,将丁烧直接转化到四氢呋喃并继而生产聚四氢呋喃,省却数个中间步骤,从而将副产品减至最少。该项目年产能力为80,000吨四氢呋喃和60,000吨聚四氢呋喃,将供应迅速发展的中国及亚洲的弹性纤维市场,为泳装及运动服行业服务。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南部建设项目 2005年07月28日
  本项目旨在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通过在金桥厂区进行扩建改造,实现总体产能的提升。金桥厂区扩建项目由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在金桥厂区实施的二期扩建工程项目、增资生产新一代中高级轿及商务车项目及新一代大型直列四缸发动机项目三个组成。
  一、金桥厂区二期扩建工程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改扩建原车身车间、改造原车体分配中心,新建车身车间及车间生活楼、油漆车间及车间生活楼、车体分配中心、总装车间及生活楼、公用动力设施、废水处理站、信息、物流、安保、消防、环保生活等设施,对原有部分地上和地下管道进行改造,新增建筑面积175,926平方米。
  新增冲压车间模具,油漆车间生产线,车身焊接生产线及工装设备,及总装车间生产线,新增设备612台套,其中进口关键设备300台套。
  二、增资生产新一代中高级轿车及商务车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改造原工艺设备增加新的模具、夹具等工艺装备生产新一代中高级轿车、商务车SGM18、SGM201/SGM200和H-Car。
  三、新一代大型直列四缸发动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在原动力总成车间西南面进行扩建,新建建筑占地面积约25,456平方米,建筑展开面积约29,656平方米。新增L850 2.OL和L850 2.4L发动机的缸体、缸盖、和曲轴等主要零件加工线及发动机装配线。将现有金桥北部厂区动力总成厂FAIWII及自动变速箱生产区域改造成新一代大型直列四缸发动机的生产区域。
  该项目征地面积2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新增整车生产能力15万辆/年(两班制),发动机生产能力30万台/年。

上海大众动力总成(上海)有限公司合资项目 2005年07月28日
  随着中国轿车市场的不断发展,轿车逐步进入家庭,市场对低耗能、高效率的中小排量的新型环保发动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实现上汽集团2007年实现汽车年产100万辆的目标,解决有关发动机配套问题,上汽集团和德国大众决定共同出资新建上海大众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大众(中国)技资有限公司出资60%,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40%。
  新公司选址在上海市嘉定区的嘉定工业园区北区地块,新征地面积4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380平方米。
  新公司目前规划生产的HA111系列1.4L 4V 55KW和1.6L 4V 77KW两种链传动汽油发动机,是德国大众最新开发设计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动机,产品具有:优异的低速高扭矩特点,适应中国用户的驾驶习惯,低油耗,达到欧4排放要求,高耐久性,免维护措施等众多优点,可以为大众旗下的POLO、CADDY、GOLF等多种车型配套。
  项目计划新建汽缸体,汽缸盖、缸盖罩壳及链轮罩壳、曲轴、凸轮轴和连杆等6条主要零件机加工生产线以及缸盖分装、发动机装配、发动机试验等装配生产线。
  该项目计划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技资20.2亿元人民币,计划于2005年底建成投产,形成年产18万台EAlll系列发动机的生产能力;第二阶段预计于2009年完成,最终形成年产30万台EAlll系列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5 07: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重大工程盘点介绍
上海国家软件出口基地(浦东软件园三期) 2005年07月28日
  上海浦东软件园是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和商务部联合批准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之一,由上海浦东软件园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园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目前,园区一、二期工程已建成,共建成自有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并逐步营造了软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了软件技术服务平台、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体系,集聚了大量软件企业,产业链逐步形成。
  2003年11月24日,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和商务部联合以发改高技(2003)2001号文《关于上海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建设方案的批复》批准上海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建设方案。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浦东软件园要在国家软工程的具体范围为:东至高斯路和吕家浜,西至金科路,南至高科路,北至祖冲之路,总用地面积约58.85公顷,规定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其中研发设施25万平方米,服务设施12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21亿元人民币,分三个阶段实施,2008年初完成整个工程的建设。
  预计到2OO6年实现软件出口总额3亿美元,软件出口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的目标。
  目前,园区规划、土地征用工作已经完成,2005年将完成动拆迁和地块“七通一平”,到2005年下半年,首先完成1.2万平方米的研发用房的建设,第一批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如SAP公司将入住园区。

复旦大学光华楼项目 2005年07月28日
  复旦大学光华楼位于复旦大学邯郸路北校区的东部校园内,东临国定路,西侧为校区原建筑,南侧为拟建广场。光华楼总建筑面积109,466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98,823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0,643平方米。这是一座集教学、办公、科研、公共接待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环保型的综合性大楼。
  按其功能要求分为三大部分:塔楼部分为办公区,塔楼中间连接体为资料阅览、展览区;东侧裙房为接待、会议、科研区;西侧裙房为教学区,各自设单独的出入口,各部分既连为一体,又各自独立,可分可合。其中中部办公区为大楼主体,靠近主入口,且与其他各部分均有方便的联系。地下一、二层设大型停车库,以缓解学校停车难的问题。
  此外,在满足办公、科研、教学、会议、接待等功能的前提下,考虑了较多的交流、休闲空间的设置。首先在中部二--三层设计了两层的共享空间,从主入口大台阶而上,进入共享空间,将端庄、凝重、严谨的治学精神延伸至室内,尺度阔大、气势恢宏。在主楼十三--十五层中部,设计了一个中庭,顶部设半圆形玻璃天顶采光,天光云影徘徊,体现了高楼中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愿望。东侧裙楼端设内庭,西侧裙楼三层屋顶上设屋顶花园。
  交通流线方面充分考虑人、车分流的原则,人流入口设于建筑南、东、西面及北面中部,南面中部为主要人流入口,通过一个直通至二层的大台阶与南面中心广场相接。东侧为150人及300人报告厅的主入口,西侧为教学区的主入口。汽车流线则沿整个地块的外沿布置,通过建筑物北面东、西两端的两个地下车库入口,进入地下停车库,可供停车260辆。

复旦大学新江湾城校区 2005年07月28日
  复旦大学新江湾城校区位于杨浦区西北角,新江湾城的西北部。校区距江湾城市副中心约1.5公里,距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约3.5公里。校区用地北抵EW二路,东至淞沪路,南抵环一路南段及SN一路,西到何家湾编组站边界。总用地面积134公顷,校区被国江路划分为东西两大部分。
  一期工程将建设面积共92,970平方米的六个单体建筑:行政会议中心、图书馆、先进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学楼、学生食堂、后勤及服务用房,以及道路、绿化等管线等配套工程。新校区规划安排全日制在校生10,000人,其中,本科生3,000人,研究生4,000人,留学生3,000人。
  (1)复旦大学新校区建成后,将与现在的郎郭路校区构成复旦大学的主校区。新校区的主要功能用于:①国际化办学及文化交流;②若干新型(学科)的专业学院、研究院;③若干研究中心及传统学科(院)的布局调整与事业拓展。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复旦大学校园“一体两翼”的格局(以邯郸路、新江湾城校区为一体,以枫林校区、浦东张江校区为两翼),全校的占地总面积将达近4,000亩,每年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40,000多人,提供科研成果和与地方企业合作项目数千项。
  (2)复旦大学新江湾城校区是杨浦大学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市“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举措,新校区的建设将有力地带动杨浦大学城的建设和发展,对提升城市品位、人口素质和整体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3)复旦大学新江湾城校区工程的建设将有利于复旦大学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较大程度地改善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为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增强办学实力,把复旦大学建设成为一所立足上海、国内一流、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提供切实的硬件保证。复旦大学是国家和上海市的共建单位,该工程的建设将不仅使复旦大学更好地为全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为祖国各地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复旦大学更大程度地参与和服务于上海的经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海事大学 2005年07月28日
  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适应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和航运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市政府批准的《“十五”期间上海高校布局调整的方案》,上海海事大学整体迁建临港新城。
  新校区的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额16亿元。建成后的新校将成为以航运为特色,集工、管、经、法、理多学科为一体的国际一流的海事大学,规划在校生2万人,其中本科生1.5万名,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名。
  海事大学新校主要有:通用学科楼、商船学科楼、科研楼、经济管理法律学科楼、行政楼、图文信息中心、公共教学楼、文理学科楼。公共食堂、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游泳馆、训练馆、特殊试验楼、校医院、其他用房、人防用房及总体等单项工程组成。
  整个新校建设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实施。一期建设项目总投资111987万元,建筑面积189,750平米。主要建设工程项目有:图文信息中心、商船学科楼、科研楼、经济管理法律学科楼、行政楼、通用学科楼。设计单位是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技资监理是上海申元工程技资顾问有限公司,项目计划于2004年10月开工,2006年底完成新校建设。
  其中图文信息中心是整个新校区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整个新校区的中心位置,四周环水。项目总用地面积34,000平米,总建筑面积43,500平米,主体建筑高度60米。整个图文信息中心分三大功能:现代化的图书馆、阅览室;行政办公用房以及教育学术交流。馆藏规模110万册,阅览座位5,600个,建成后将是独具特色的开放性的一流高校图文信息中心。
  商船学科楼总建筑面积44,000平米,层高四层,主要位于校区主入口轴线的西侧,建成后,作为航海类与轮机类学科的教学和实验室。
  经济管理法律学科楼由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法学院和外语学院组成,建筑面积31,000平米,以多层建筑为主,主要为学生教室及教师办公用房。
  科研楼建筑面积12,000平米,建筑地上5层,由南北两幢楼通过中庭公共交流空间连成一个整体。南楼为科研功能区;科学研究院、校级科研院所、航运仿真中心和数字物流中心;北楼为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公共课程教学、办公用房。
  行政楼建筑面积10,000平米,建筑高度14米,主要为办公室、会议室用房,为新校内的行政管理及后勤服务机构提供相对集中的办公地点。
  通用学科楼主要由信息、工程、海洋环境工程学院、物流工程学院组成,建筑面积45,000平米,层高四层,主要为相关学科教学、办公及实验室用房。

上海旗忠网球中心 2005年07月28日
  为积极争办ATP大杯赛等重大国际网球赛事,进一步推动上海体育运动和体育产业发展,提升上海国际影响力和综合服务功能,促进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建设,遵照“网球中心要成为上海体育产业的制高点,要国际一流”的要求新建本项目。
  本工程总用地面积386,927平方米,包括项目实际用地339,188平方米和规划道路用地47,739平方米。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一个15,000席位主网球馆、一个6,000席位副网球馆、20片室内网球场、22片室外网球场、网球活动中心、网球俱乐部、辅助比赛用房以及其它配套工程,总建筑面积85,438平方米。
  全天候的高标准网球赛馆,将激发市民打网球的热情,对推广和普及网球运动、提高市民网球运动水平有积极意义;它的建成,将大大提高上海承办国际赛事的能力,有利于上海体育事业稳步发展,通过承办国际赛事,也可提高上海的知名度,提升上海国际大都市地位;本项目的建设还将使基地周边地块土地价值提升,为周边开发房地产创造良好条件,大赛的举行,也将促进本地区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5 07: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重大工程盘点介绍
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中“外滩源”地区项目 2005年07月28日
  外滩源项目位于黄浦区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东至中山东一路,西至四川中路,南至滇池路,北至苏州河,是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重点项目,是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的重要节点,也是上海历史风貌区改造的试点项目。项目规划总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3.8公顷,其中有14幢保护建筑。新黄浦集团作为外滩源项目的前期开发主体,对该地块进行动拆迁及市政配套。根据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经初步匡算,本项目前期开发总投资约为37.7亿元。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外滩源区域内的动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大绿地建设以及苏州河亲水平台等。
  外滩源区域内的动拆迁:根据外滩源项目一体化改造的要求,依法对区域内的单位和居民实施动迁、依法对区域内14幢保护建筑进行置换,并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区域内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保护、保留、拆除。
  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外滩源”地区现状道路下的市政公用管线,大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敷设,普遍陈旧老化、服务效率低下。因此规划建议结合“外滩源”项目的实施,对该地区市政道路下的公用管线进行翻排或重排,架空线入地,水、电、煤等公用事业配套设施进行综合改造,以提高市政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改善区域景观环境。同时,根据总体规划,结合地下管线的翻排,对区域内的道路进行综合改造。
  大绿地建设:将在中山东一路33号,拆除大院内除原英国领事馆主、附楼外的后期搭建的建筑,扩大其绿地面积;拆除圆明园路一侧的围墙,使其与黄浦江畔及经改造的苏州河滨水地带的现有公共绿地连成一片;除保存现有林木外,还拟种植新树、栽花育草,以形成面貌崭新的公园环境与滨江风景。此外,还拟在公园绿地中布置雕塑,以形成一个风格迥异的稀有开阔的空间,从而提升绿地的质量档次。
  苏州河亲水平台工程:将根据苏州河综合整治规划和外滩源的总体规划,将拆除沿岸建筑,沿苏州河的滨水地块建设苏州河亲水平台,形成连接江、河的滨河休闲带和水上活动中心,作为吸引来自外滩人流的重要节点。
  实施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是上海继浦东开发开发后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又一项世纪性工程,是上海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的重要举措。黄浦江孕育了上海城市的发展,见证了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两岸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是上海城市弥足珍贵的资源。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黄浦江正不断经历着功能的演变,两岸的历史建筑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黄浦江开发将对两岸历史建筑比较集中的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尤其是外滩一线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是远东的金融中心,这里的万国建筑群是上海宝贵的城市文化遗产,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更新和合理利用,延续城市文脉。其近代优秀保护建筑风格与对岸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现代建筑风格遥遥相对,形成强烈对比,产生举世独有的城市风格。
  外滩源地区综合改造项目开发是实施浦江两岸开发工程的重点。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里既是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又是外滩与南京路交接的地方,并且与浦江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隔江相望,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从建筑文化看,150余年前,外滩发源于此,该区域内的建筑以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主,集聚了原英国领事馆、光陆大戏院、真光、广学、兰心、亚洲文会、基督教青年协会、银行公会、基督教女青年会、颐中等14幢风格各异流派纷呈的优秀近代建筑,是上海东西文化交融的象征。从历史溯源看,这里孕育了上海近现代金融业和商贸业,引领和见证了上海的发展历程,是上海现代城市发展的源头。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个区域逐渐萧条。外滩源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地块使用功能的开发重整、保护发掘珍贵的人文及景观资源、疏解现有的交通状况、重新凝聚宝贵的人气资源、带动周边地区的整体经济振兴,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上海光源工程 2005年07月28日
  1996年4月,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申请了在上海建造“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工程”重大建设项目。1997年6月,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批准了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工程预制研究项目,国家计委也于1998年3月正式启动了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工程预制研究项目,预制研究项目于2001年初基本完成,绝大多数研制项目的技术指标均属第三代光源的国际先进水平,技术难度大、研制结果经专家组监定,全部预制研究项目的主要性能都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
  2003年7月,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国家发改委上报了上海光源工程项目建议书。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上海光源工程项目建议书,拉开了正式立项的序幕。
  该项目计划总技资12亿(含0.8亿预制研究费),其中:建筑工程费3.36亿,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6.49亿,其他费用1.32亿,基本预备费0.83亿。项目由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无偿提供300亩建设用地。
  上海光源工程的建设为我国的知识和技术创新提供了高水平的实验平台,她的建成将成为我国多学科前沿研究中心和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基地,具有极大的显示度。
  上海光源工程建成技入运行后,将有力地支持我国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表面界面科学、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团簇物理、化学、医药学、地质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为多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和融合创造了条件。同时为微电子、医药、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医疗诊断和微细加工等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为我国的知识和技术创新提供一种最先进又不可替代的实验平台,以期在前沿科学目标各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上海光源工程的建设又将直接带动我国相关工业的发展。根据国际上同步辐射应用研究的现况和发展可以推测,它将在我国的微电子、医药、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和微细加工等的开发应用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仅美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APS中就有15条光束线及相应的实验站是由IBM、EXX-ON石油公司和医药工业等工业界技资建成的。
  总之,上海光源工程的建成是一种民族自强的体现,她显示了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决心和意志。

微小卫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2005年07月28日
  该工程土建工程包括新建面积920平方米、改建面积1,800平方米的建筑物,主要建设内容为长宁园区新建卫星总装厂房,进行卫星总装、总调、综合测试;长宁园区新建振动试验厂房,进行卫星和单机的力学试验;微系统所嘉定分部,改建卫星磁测试厂房,进行卫星磁环境模拟试验。
  本工程建成后,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将成为一个独特的,有创新的卫星总体研制单位和卫星应用开发基地,具有同时研制3~4颗200公斤左右的低轨道通信小卫星的能力,推动卫得通信产业的发展。

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05年07月28日
  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等10家投资单位共同建设的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纳米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工程中心位于上海市紫竹科学园区,项目总投资18,200万元(自筹4,200万元,国家补助8,000万元,上海市投资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5,513万元,建设用地面积28,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综合办公楼、培训与交流楼、试验研究大楼、试验研究大楼及有关辅助工程。

上海组织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05年07月28日
  组织工程是一充满活力并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型生物高技术产业,它将生物材料、支架、人工器官、分化细胞结合在一起组成组织工程产品,以满足巨大的临床需要。组织工程是在组织水平上操作的生物工程,主要致力于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和再生,它是对外科领域中组织、器官缺损和功能障碍传统治疗方法和模式的一次革命。上海组织工程研究在组织构建领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本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在高技术研究和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市场,加快组织工程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工作,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临床实际需要组织工程产业链,从整体上推进上海地区乃至全国组织工程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上海国家组织工程中心建设成为在亚洲具有领先的中心地位、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组织工程研究与开发基地。
  该工程目前由上海组织工程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筹)已在选址,拟成立占地50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国家组织工程中心,建设国际一流水准的组织工程研发和产业化平台。下设研发部、产业部与组织工程医院三个主要部门,形成集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化开发与临床应用为一体、覆盖组织工程产业化发展上、下游产品的国家级工程中心。该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1.组织工程研究部的建设。
  2.组织工程产业化部建设,主要包括:GMP细胞培养厂房的建设;生物材料研究与开发、测试基地的建设;生物反应器生产制造厂房的建设。
  3.组织工程产品临床应用基地(组织工程医院)的建设,主要包括3幢建筑:组织工程产业大楼4层(1,000平方米/层);组织工程医院大楼3层(1,000平方米/层);科技研发与行政楼3层(100平方米/层)。
  该工程建成后,将以组织工程产品开发与产业发展为核心,带动组织工程产业上游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建立细胞治疗、生物医用材料、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等与组织工程密切相关领域的产业化研发体系,形成组织工程的产业链。
  以组织工程产业化研发的不断创新为核心动力,以干细胞研究、基因治疗、纳米科技等领域最新进展为基础,通过学科交叉并结合组织工程的研发需要,带动上述领域的产业化发展并最终形成以组织工程为核心的生物科技产业链。

同济大学汽车风洞实验室 2005年07月28日
  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
  同济大学汽车风洞实验室。拟建于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北侧,东侧毗邻伺济大学嘉定新校区,总用地面积26.46公顷。主要建设内容为:(1)建设满足汽车整车和轨道车辆模型试验要求的气动声学风洞,以及配套试验设备、测试仪器、基础设施和管理办公用房。(2)满足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热环境试验要求的热环境整车风洞,以及配套试验设备、测试仪器、基础设施和管理办公用房。(3)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研究大楼。(4)汽车造型、加工和设备维护中心。
  同济大学汽车风洞实验室的建设将与建设中的上海汽车质量检测中心、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以及2003年竣工的上海大众试车场一起共同构筑出一个国际一流水平的汽车研发平台,为实现上海国际汽车城的汽车研发功能提供坚实的保障。

上海检测中心 2005年07月28日
  上海检测中心是根据市政府为进一步推动本市计量检测事业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共享资产整合”,达到“三个一流”的目标而组建的政府实验室项目。项目建设内容为上海市计量检测研究院的计量检测功能块的实验室,上海市药品检验所和上海市药用包装材料测试所的检测功能块的实验室。
  本项目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由综合管理楼、计量业务楼、药检、药包业务管理楼、机械量检测楼、电学量检测楼、超净检测楼、药品检测楼、药包检测楼、生物量检测楼及辅助用房等建筑组成。
  该项目建成后,总体水平能达到国际一流,能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互认,能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综合性检测实验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07: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重大工程盘点介绍
共有42工程项目网址:

http://www.shucm.sh.cn/gb/jsjt2009/zdgc/node1568/index.html

洋山深水港区二期工程(4个泊位及芦潮港辅助作业区) 2006年08月04日
  洋山深水港区二期工程毗邻一期工程,位于一期工程西侧。码头岸线长度1,400米,共建设4个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并兼顾10万吨级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的靠泊),设计年吞吐能力210标准箱。港区陆域面积79万平方米,芦潮辅助区面积3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港区工程、芦潮辅助区、航道工程等。洋山深水港区港外供电、供水、通信等配套工程已与一期工程同步建成,并于2005年底投入使用。

罗泾港区二期工程 2006年08月04日
  罗泾港区二期工程位于长江口南支河段南岸,北面与崇明岛隔江相望,背靠宝山区罗泾镇,港区上游侧为陈行库,下游侧为上海石油公司码头,工程位于长江老大堤外的滩地上。工程使用港口岸线2,720.1米;拟新建9个大型深水海轮泊位,24个水水中转江驳泊位;陆域总面积141.9万平方米(长约2,070米,宽约700米)设计吞吐量4,380万吨。工程总投资约46亿元人民币。罗泾港区二期工程自下游向上游依次建设改扩建煤炭作业区、新建矿石作业区、新建钢杂货和通用杂货作业区以及绿化隔离区共四大部分。
  一、改扩建煤炭作业区:该作业区是在罗泾一期码头现有2个3.5万吨级海轮卸船泊位(总长为442米)和4个2,000吨级江驳装位(长度为270.1米)和若干个长江驳装船泊位(总长度为345米)。改扩建后,该作业区的卸船码头共将配置6台桥式抓斗卸船机,装卸码头共将配置5台连续装船机,并通过引桥上的皮带机运送至后方堆场,堆场内设5条斗轮式堆取料机作业线。堆场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堆高为14米,可一次性堆存煤炭60万吨。
  二、新建矿石作业区:该作业区将新建2个20万吨级海轮卸船泊位(总长770米)和若干个5000吨级江驳装船泊位(总长730米)。卸船码头将配置5台桥式抓斗卸船机;装船码头将配置4台移动式连续装船机,并通过引桥上的皮带机运送至后方堆场,堆场内设9条堆取料机作业线。堆场占地面积约55万平方米,堆高为12米,可一次性堆存矿石340万吨。该作业区在作为公共码头的同时,还将承担为宝钢集团浦钢公司提供生产配套服务。具体是:在卸船码头配置5台专用桥式抓斗卸船机;在堆场为其配置5条专用作业线(2条堆料线、3条取料线)占总作业线的55.6%;为其提供19.5万平方米的专用堆场,将近占堆场总面积的40%。这些专用设置和堆场的投资约5亿多元,年设计吞吐量722万吨,占该作业区年设计总吞吐量的33%左右。浦钢公司一期的生产能力为311万吨,占该作业区年设计总吞吐量的14%左右。
  三、新建钢杂货和通用杂货作业区:该作业区将新建6个35万吨级海轮卸船泊位(总长1,230米)和若干个2,000吨级江驳装船泊位(总长895米)。码头将配置4台装卸桥和若干门式起重机等装卸设备。钢杂货和通用杂货通过引桥,用流动车辆运送至后方堆场。堆场占地面积约38万平方米,可一次性堆存钢杂货和通用杂货25万吨。该作业区也将承担为宝钢集团浦江公司提供生产配套服务。其中,专用泊位5个(2个5万吨级、3个5,000吨级),4台专用装卸桥。专用设备的投资约1亿多元。
  四、绿化隔离区: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环保要求,在港区上游侧(钢杂货作业区)与陈行水库之间布置500米宽(含新川沙河口宽100米)的绿化隔离区,绿化总面积约为28万平方米。

上海长江桥隧工程 2006年08月04日
  上海长江桥隧工程(崇明越江通道)是交通部确定的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中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位于上海市东部,跨越长江口的南、北港,连接上海市域、长兴岛和崇明岛,并通过崇明岛内高速公路及长江北支跨江工程与江苏启东市相连。
  该工程采用“南隧北桥”方案,起自浦东五号沟,接上海郊区环线,以隧道形式穿过长江南港水域,经长兴岛再以桥梁形式穿过长江北港水域,止于崇明岛陈家镇,接陈海公路,全长约25.5公里。上海长江隧道是本项目穿越长江南港水域的工程,隧道长约9公里,设计时速为每小时80公里。上海长江大桥是本项目穿越北港水域的重要工程,为斜拉桥,在主通航孔设置3万吨级集装箱及5万吨级散货轮单孔双向通航孔1处,在主通航孔的两个边跨布置5,000吨级船舶单向通航孔1处,靠近崇明涨潮沟设辅通航孔,采用3,000吨级的通航标准。大桥长约10公里,设计时速为每小时100公里。该工程全线在浦东五号沟、长兴岛、陈家镇等3处设置互通式立交,长兴岛陆域及两端接线公路长约6.5公里。项目总投资约123.1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桥隧工程。工程于2004年12月启动,计划2009年建成。建成后,崇明越江通道将与崇启大桥、通启高速连接,形成我国沿海大通道的一部分,将从根本上改变上海与崇明岛乃至长江江北地区交通联系不便的状况,有利于发挥上海龙头作用和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同时也可以满足长江南北两岸往来交通需求,完善干线公路网布局的需要。

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工程(国际客运码头、客运综合楼、国际港务大楼) 2006年08月04日
  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于1999年开展前期工作,2000年6月取得项目建议书批复,2001年2月列入上海市重大工程。由于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和规划条件变化,原有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多次修改调整,建设单位化了四年多时间,组织了五轮方案竞赛。最新的设计方案于2003年10月28日批准,2004年1月3日举行了奠基仪式。
  本工程基地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不含码头平台),规划核定总建筑面积311,760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150,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有改建850米国际客运码头,建3个8万吨级客运泊位;新建客运综合楼,总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1,00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新建港务集团办公楼,地上建筑面积32,500平方米;新建与国际客运码头配套的商业办公楼,地上建筑面积120,000平方米;建设滨江绿化和开放空间,总面积约80,000平方米。新建国际客运中心建成后有3个8万吨级客运泊位,年靠泊船舶500艘次,客运量100万人次。配套的商业办公建筑,出租经营。客运中心建成后,国际客运码头硬件设施及配套功能完善,将促进客运量的增长,带动旅游业及邮轮业的发展。同时,推动北外滩沿江地区的功能调整和开发建设;加快建成北外滩航运一条街,促进城区环境改善和区域经济发展。

浦东国际机场扩建工程 2006年08月04日
  浦东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机场工程、空管工程、供油工程三部分。主要建设内容:以2015年为目标年,按照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20万吨、年起降49万架次的总体要求进行设计。
  一、机场工程1、飞行区工程。按照满足F类飞机使用要求,在第一跑道中心线西侧460米处新建一条3400米×60米的平行跑道,配套建设滑行道和联络道系统。2、航站区工程。新建航站楼48.6万平方米,站坪机位58个,共74.7万平方米,公共交通中心17.3万平方米。3、货运区工程。新建货运站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其中货运库27万平方米,航空快件库2万平方米,其他辅助设施8万平方米,货机坪机位23个,共59万平方米。4、配套工程。消防等级为九级,建设生产辅助和行政生活设施8.3万平方米,相应建设供电、给排水、污水污物处理、供冷、供热、供气、场内道路、信息及弱电系统等其他配套设施。
  二、空管工程:新建与第三条跑道配套的空管设施。
  三、供油工程:场内供油工程包括新建1座航空加油站和1座汽车加油站,扩建使用油库、站坪管线加油系统和输油管网;场外供油工程包括新建保障能力为500万吨/年的航油专用码头、中转油库、输油管线;配套建设辅助设施和购置相应车辆。该工程建设单位:(1)机场工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建设指挥部;(2)空管工程: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3)供油工程:上海浦东机场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

A5嘉金高速公路工程 2006年08月04日
  A5嘉金高速公路北起A30(沪嘉浏高速公路与郊环北段高速公路立交的南侧),途径嘉定区、青浦区、闵行区、松江区、金山区五个区,南至金山四号线西段高速公路,全长约64,965公里,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占用土地9,000亩。黄浦江大桥(含)以北双向六车道,黄浦江大桥以南近期双向四车道,远期双向六车道。整个工程包括11座互通式立交,22座分离式立交,10座大桥,72座中小桥,并设有两个中型服务区。A5公路穿越沪宁、沪杭铁路,跨越蕴藻浜、吴淞江、淀浦河、北泖泾、砖新河、黄浦江,与沪宁高速公路、沪青平高速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相交,是上海迄今为止里程最长、技术难度最高的一条高速公路。

A9沪青平公速公路西段16公里 2006年08月04日
  沪青平高速路是沪浙苏皖高速公路网络的一部分,是上海西部地区的一条重要规划省级干线公路,也是规划上海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工程自朱枫公路立交,通过莲西镇、在金泽镇北侧跨越沪青平一级公路,西至市界与江苏省沪苏浙皖高速公路接口相接,全长16.55公里。本工程按规划红线60米辟筑实施,道路断面远期为双向六车道,近期实施为双向四车道,并设中央分隔带,路幅上口宽度为38.5米断面布置,与A9公路(同三朱枫公路段)相一致。横断面标准尺寸为:1.0米土路肩+3.5米硬路肩+2X3.75米行车道+0.75米左侧路缘带+3米中央分隔带+0.75米右侧路缘带+3.75米×2机动车道+3.5米硬路肩+1.0米土路肩=28.5米。路堤填筑最大高度4米,最底高度1.2米,路堤平均高度1.8米。本工程范围内设置金泽菱形立交及莲西半菱形立交共2座,朱枫公路单喇叭立交1座,服务区、主收费口各1处,大、中小桥27座、长度2.91公里,高架桥梁2处、长度3.28公里,并按高速公路标准,全长设置完善的交通标志标线及诱导设施等,横向封闭设禁入栅隔离设施,交通监控通讯设施,照明绿化景观设施等。

A30郊环东段24.43公里 2006年08月04日
  A30高速公路(浦东段)工程全长24.42公里。工程由改建段(界河龙东大道立交)和新建段(龙东大道立交外环线)二部分组成。改建段长13.34公里,在现状远东大道的基础上改建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红线宽度100米,标准横断面车行道(含硬路肩)总宽度32米;新建段长度11.08公里,其中龙东大道收费口段长9.6公里,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修建,红线宽度60米;收费口外环线段长1.48公里为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联络道,按城市快速路标准修建,为双向八车道,道路红线宽度80米,车行道标准横断面(含路肩)总宽度32米。界河主线收费站区间的高速公路,路段全封闭,全立交,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收费站外环线区间的城市快速路段,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全线新建互通式立交5座:闻居路立交、华夏东路立交、金海路立交、华东路立交、沪崇苏立交,其中沪崇苏立交为一级枢纽型全定向立交;续建立交1座:龙东大道立交;改扩建立交1座:机场大道立交;分离式立交6座。

A15浦东机场高速公路 2006年08月04日
  A15浦东机场高速公路全长83.512公里,范围由省界到浦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红线宽60米,设计车速度120公里/小时(A30立交以东80公里/小时),工可批复总投资162亿,本工程工可按3个项目批复,即A15公路浦西段(长47.3614公里)投资83亿,A15公路浦东段(长32.1508公里)投资50亿,A15公路闵浦大桥工程(长4公里)投资29亿。本工程A5公路以西按6车道设计,以东按8车道设计,斜塘到鲁陈路采用高架形式,其余路段采用以路堤为主的形式,全线主线桥梁长约60公里,共设置互通或部分互通立交17座,其中1座列入A3项目,2座规划预备。6车道高架按45米征地,8车道高架按50米征地。沿线设管理养护中心1处,主线收费站2处,服务区2处。工程内容还包含辅道工程、排水工程、供电照明、监控等其它附属工程。

苏沪高速公路 2006年08月04日
  A16公路曾以苏沪高速为暂用名,现已正式命名为A16公路。A16公路全长8.3公里,范围由省界到同三国道,高速公路,设计车速度100公里/小时,红线宽60米。全线设置2座互通式立交、4座分离式立交、11座跨河桥梁,排水采用明沟,就近入浜,并在本市境内与江苏合建主线收费站1座,新建匝道收费站1座,综合主线收费站设置服务区1处。本工程在省界主线收费站以西按8车道设计,以东按6车道设计,工程内容还包含辅道工程、供电照明、监控等其他附属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07: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重大工程盘点介绍
大芦线航道整治一期工程 2006年08月04日
  大芦线航道位于上海东南部,起于黄浦江,止于芦潮港内河集装箱港区同盛大道,由临港新城段和大治河段组成,经黄浦江于长湖申线、苏申外港线、杭申线、平申线等江南水网干线航道相沟通,沿线又与浦东地区的主要航道大浦线相连。大芦线航道是上海市“一环十射”规划干线航道之一,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高等级航道网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沟通洋山深水港区和相邻省的重要国家级集箱集输运主通道。大芦线航道整治一期工程(临港新城段)是大芦线航道的后半段,是内河航道集装箱主要通道,是“一环十射”中一个重要的航段,起于大治河,途径泐马河、新开挖团芦港和五尺沟,止于芦潮港内河集装箱港区同盛大道,全长16.31公里,规划等级为Ⅲ级。大芦线航道整治一期工程(临港新城段)总投资27.64亿元,主要工程内容为:航道疏浚拓宽工程、护岸工程、停泊区工程、停泊区的服务区工程(综合区、加油加水站)、港行管理设施工程、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航标及内河交通安全标志、防汛通道工程、航道生态景观和绿化工程、配套工程(检查站)以及桥梁工程。一期工程计划于2006年3月开工,计划2008年6月建成,总工期27个月。

赵家沟航道整治工程 2006年08月04日
  赵家沟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北部,是黄浦江下游的一条重要支流,西起黄浦江,东至随塘河,沿途流经东沟、高行、南行、顾路等集镇,航道里程10.8公里,与浦东运河(规划大浦线)、大治河(规划大芦线)一起构成上海“一环十射”干线航道框架的“东半环”。赵家沟不仅是浦东新区的内河主通道,而且也是浦东新区北片引排水骨干通道。
  赵家沟航道是外高桥内河集装箱港区沟通黄浦江的内河集疏运主通道,其走向为黄浦江赵家沟闸外航段(黄浦江浦东大道九号桥)东沟航运枢纽(浦东大道九号桥规划浦兴路)赵家沟闸内航段(规划浦兴路浦东运河)顾路航段(赵家沟规划嫩江河),由赵家沟航段、顾路航段2个航段组成,航道里程总计11.86公里。规划等级由原来的IV级调整为III级。赵家沟航道整治后,同时将承担浦东新区北部地区的建材运输任务。
  赵家沟航道整治工程总投资为19.88亿元。主要工程内容为:航道浚深拓宽工程、护岸工程、船闸工程、停泊区(服务区)工程、港航管理级助航设施、航道扫床与清障工程、航道景观与防汛通道、现有码头归并与改建、桥梁工程以及其他工程。赵家沟航道整治工程已于2005年12月开工,计划2008年6月完工,总工期31个月。

轨道交通6号线(港城路~济阳路33公里) 2006年08月04日
  轨道交通6号线(L4线)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路网上的市区级轻轨线,全部位于浦东新区。它北起高桥镇的港城路,沿港城路、杨高北路、洲海路、浦兴路、张杨路、东方路、东明路、华夏西路至济阳路,不仅将浦东新区最重要的功能开发区如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六里现代生活园区、三林居住区等有机衔接,还连接了沿线已建和在建的22个大型居住区诸如高桥居住区、东沟居住区、金桥新村、金杨新村、罗山新村、香山新村、洋泾居住区、竹园新村、潍坊新村、塘桥~龙阳居住区、临沂~昌里居住区、三林居住区(一期、二期)等,有9座车站可以与新区内其他11条已建、在建和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如2号线、4号线)实现换乘。
  线路全长33.13公里,其中高架线12.04公里,地下线20.84公里,敞开段025公里。共设28座车站,其中地下车站19座,高架车站9座,设置有港城路车辆段和三林停车场,全线一次建成。车站由北向南分别为:港城路站、海高路站、航津路站、外高桥保税区站、洲海路站、五洲大道站、东靖路站、巨峰路站、五莲路站、博兴路站、金桥路站、云山路站、德平路站、北洋泾路站、民生路站、源深体育中心站、世纪大道站、浦电路站、蓝村路站、龙阳路站、浦三路站、滨洲路站、成山路站、高清路站、华夏西路站、上南路站、长清路站、济阳路站。其中五莲路站以北为高架线路,在五莲路站和博兴路站之间逐渐过渡进入地下。
  6号线的列车编组均为4节,地下车站采用屏蔽门系统。预计6号线建成后,浦东新区南北向的公共交通联系时间平均可控制在25分钟以内,将吸引沿经地面公交近67%的客流量。初、近、远期全日客运量可分别达到38万人次/日、50万人次/日、62万人次/日。

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外环路~龙阳路35公里) 2006年08月04日
  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是上海市轨道交通基本网络中一条南北向重要线路,线路始于宝山区外环路陈太路(锦秋路)口,终于浦东新区阳龙路新国际博览中心。沿途经宝山、普陀、静安、徐汇、浦东新区五个行政区,线路贯通市中心,将南、北两端居住区与中心城公共活动区、徐家汇、花木副中心相连接。
  7号线与上海市轨道交通路网中的14条线换乘,并与磁悬浮线换乘,有15个换乘点,建成后沿线形成静安寺、常熟路、龙阳路等大型换乘枢纽。轨道交通7号线浦东段途径世博园区,是世博会地区的主要轨道交通之一,有5座车站可直接为世博会服务。线路的建成对解决世博会的交通,使轨道交通网络发挥网络的整体运输效益,吸引中心城人口向外疏解,缓解地面公交紧张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有力支持和引导沿线各区的开发建设。
  轨道交通7号线全长35.045公里,设站28座。线路具体走向为:陈太路(锦秋路)~上海大学~沪太路~岚皋路~镇坪路~常德路~常熟路~宝庆路~乌鲁木齐南路~东安路~耀华路~浦东南路~傅文路(高科西路)~沪南路~龙阳路。在新村路附近设控制中心1处,在新村路、上南路附近设主变电所各1座。设陈太路停车场及综合基地、龙阳路辅助停车场两处车辆基地。采用6节编组的大型车,初期高峰时段运营密度为15对/小时,发车间隔4分钟,远期高峰时段运营密度为30对/小时,发车间隔2分钟,全线单程旅行时间约1小时。工程总投资预计152.7亿元,计划2009年底建成通车。

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开鲁路~成山路23.2公里) 2006年08月04日
  轨道交通杨浦线一期工程(又称轨道交通8号线工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网络中一条重要的南北向市区地铁线。一期工程起点为杨浦区开鲁路站,终点为浦东新区成山路站,全线长23.2公里,共设22座地下车站、1座停车场、2座110千伏主变电站和1座控制中心(设在中山北路,与M1、M2线三线共用)。
  全线21个区间是采用盾构法施工的圆形隧道,工程贯穿了杨浦、虹口、闸北、黄浦、卢湾和浦东新区六个行政区,它沟通了浦江两岸,串联了南京路、淮海路、西藏路和四川路四大市级商业街,老西门区级商业中心和重要的客流集散点~虹口足球场、世界博览会等,并在人民广场形成大型的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客流设计以2030年为年限,其单向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为4.19万人次。轨道交通杨浦线一期工程自2001初开始项目的施工准备工作,并于2001年12月2开工建设,计划于2006年底铺轨完成,2007年试通车。届时,轨道交通杨浦线与先期建设的轨道交通1、2、4号线等线路有效衔接,初步形成以人民广场为中心的放射线加环线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构架。计划2007年7月轨道交通杨浦线一期工程所有28列7节编组列车将全部到位,并投入运营调试。

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 2006年08月04日
  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起自松江新城站,主要走向为松江新城~嘉松南路~泗陈公路~沪松公路~漕宝路~大上海国际花园~宜山路~宜山路站。线路全长约31公里,设车站13座,其中地下车站8座,高架车站5座。全线设车辆段及基地1处,控制中心1座,主变电站2座。全线贯通后,松江新城到达徐家汇的时间将缩短为30分钟。为最终实现60分钟中心城区连接城郊、45分钟贯通中心城的目标奠定基础。
  9号线一期工程的初步设计预评审于2002年10月中旬完成。2002年10月31日正式开工建设,业主方为上海轨道交通申松线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港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承担全项目管理工作,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为总体设计单位。9号线机电系统设备配置主要有ATC(含ATP/ATS/ATO)列车自动控制系统:通讯配置有调度、公安、消防无线通讯系统,电视、广播、综合显示屏以及调度有线、传输等系统;环控系统配置有区间、车站通风、制冷、给排水、消防系统、各车站配置有自动扶梯及垂直升降电梯;各地下车站均设置站台屏闭门、以确保乘客安全并节约能源;各车站还配置有与清分中心联网实现一卡通的AFC自动售检票系统。9号线将为乘客提供一个快捷、舒适、安全的交通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07: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重大工程盘点介绍
中环路(浦西段)工程38.2公里 2006年08月04日
  中环线(浦西段)工程全长382公里,分东、南、西、北四段,工程沿线穿越杨浦、虹口、闸北、宝山、长宁、普陀、徐汇、闵行等八个区。工程设计时速为80公里,道路车道数为双向八车道,中环线快速干道以客运交通为主,兼有轻型货运交通,道路结构根据周边环境,分别采取“地面快速路+两侧辅道”、“高架快速路+地面道路”、“地道快速路+地面道路”等三种敷设方式,全线有7个大型立交和多个下穿式通道。中环线建成后对完善城市路网、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均衡内外环线交通流量有着积极重大的意义,中环线工程将缓解上海中心城交通拥堵状况,增强中心城的交通功能,对提升上海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的保障。

河南路改建工程 2006年08月04日
  河南路(中华路~天目东路)道路改建工程南起中华路,北至天目东路,全长4.14公里,河南路地处市中心,贯穿黄浦、闸北和虹口三个区。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天桥工程、排水工程、附属设施、临时工程等。
  工程按城市次干路I级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为40公里/小时,道路设计荷载为BZZ-100标准车。道路工程红线宽度为35米~40米,新建路面面积约为126,004平方米,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河南路跨苏州河桥采用拆除重建方案,主桥以老桥为样本,力求外形及装饰风格基本相似,采用三跨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拱形连续梁,边墩与两岸驳岸合为一体。引桥各为一跨钢筋混凝土简支异形梁结构,桥梁跨径组合为:22+15+37.5+15+22=111.5米。主桥宽度31.5米,引桥宽度26.5米。结合道路改建工程,全线铺设直径600~2200毫米排水管道共约4,996米。同时,新建复兴东路和七浦路人行天桥,改建海宁路和天目东路人行天桥,结合道路改建工程,同步实施架空线入地工程。根据市发展改革委“关于河南路(中华路~天目东路)道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该工程总投资为127,342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为18,573万元,前期费为108,769万元(含管线搬迁6,344万元)。该工程计划2006年7月日开工,2007年6月底建成通车。工程建设单位为上海市城市投资建设总公司,代建单位为上海市政工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尚未确定。

上中路越江工程 2006年08月04日
  上中路越江隧道工程是上海市中环线南段穿越黄浦江的一个关键节点工程。西起上中路、龙川路交叉口东侧,与上中路衔接,隧道于春申港与黄浦江的交汇口穿越黄浦江,东至规划华夏西路、公园大道交叉口西侧,与华夏路衔接。南线2,795.31米、北线2,802.425米,按城市快速路设计,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桥涵结构设计荷载为城一A级,道路路面结构计算荷载为BZZ~100型标准车。隧道通行净高≥4.5米。排水标准一般路段设计重现期P=1,地道P=30年。抗震设计标准按地震基本烈度7度设防。线路由南线上层、南线下层、北线上层、北线下层4条线路(双向八车道)组成。本工程附属工程有:浦西、浦东各设1座雨水泵房、1座消防泵房、1座变电所和管理中心变电所1座,在隧道南北线最低点设1座江中雨水泵房,设风塔1座,低矮风口10个,隧道浦西侧设管理中心大楼。上中路越江隧道工程是上海市中环线南段穿越黄浦江的一个关键节点工程。本工程的建设对于确保中环线按计划全线建成后发挥其快速环线的最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是完善对外通道,发挥上海交通枢纽功能的重要环节,对完善上海市路网系统、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对加快浦东开发开放和加快黄浦江两岸南延伸段地区的开发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军工路越江工程 2006年08月04日
  军工路越江工程是中环线建设中重要的两个越江工程之一,也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17座越江工程之一,该越江工程地处上海市的东北角,浦西位于杨浦区,接军工路,浦东位于浦东新区,接金桥路。
  本工程浦西起自军工路/周家嘴路以南400米,与中环线浦西段相接,穿越定海港、复兴岛、黄浦江后至浦东栖山路以南约260米,与中环线浦东段相接。军工路越江工程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工程主线的建设规模为机动车双管双层双向八车道,江中段盾构隧道外径14.5米,内径13.3米。本工程总投资22.35亿元。其中工程费和其他费10.9亿元,前期动拆迁费7.25亿元,预备费为0.87亿元,建设期贷款利息为1.13亿元,盾构摊销费为2.2亿元。该工程计划于2006年12月1日开工,2009年5月31日竣工通车。计划2006年完成前期动迁及相关准备工作,年底浦西工作井正式开工。本项目代建单位:上海市市政工程建设处(马当路建设处);设计单位:上海隧道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尚未开展招标工作。

西藏南路越江工程 2006年08月04日
  西藏南路越江隧道为世博园区内规划的一条越江通道,建设西藏南路隧道工程是落实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以及加强浦东住宅区与浦西商务办公区沟通的需要;是缓解南浦大桥交通压力以及合理调整越江设施交通结构、使长途交通与短途交通分离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世博会举办期间园区内部交通联系的需要;是世博会场馆建设期间两岸沟通的需要。
  隧道主线从浦西西藏南路~中山南路交叉口至浦东滨州路~云莲路交叉口,包括滨州路~浦东南路交叉口,不包括人行天桥工程,总长2,673米。隧道浦西和浦东的出口匝道均实施至敞开段接地点标高接顺处为止,其中浦西匝道长度为136米,浦东匝道长度为285米;本工程盾构圆形隧道外径为11.36米,为双管单层双向四车道。该项目拟实施项目法人负责制,建设资金30%自有资金作为项目资本金,70%由国内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12%。该项目代建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浦东建设处);设计单位:上海市城市建设研究设计院;施工单位: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上海建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项目于05年11月开工,预计07年年底竣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07: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重大工程盘点介绍
污水治理三期工程 2006年08月04日
  2003~2005年新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水环境治理目标是:中心城区河道基本消除黑臭,全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为了从根本上保护上海人民赖以生存的黄浦江、苏州河及其支流的水环境,在合流一期工程、污水治理二期工程、吴闵污水北排工程、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等一系列大型污水治理项目之后,上海提出建设污水治理三期工程,并将其列入了世界银行贷款的上海城市环境项目APL一期。
  污水治理三期工程主要包括总管工程、污水收集系统、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合流一期工程的改造四部分。建设内容包括污水管道长约197公里,雨水管道83公里,10座雨水泵站和13座污水泵站,1座50万立方米/天污水处理厂。其中,总管工程污水总管总的服务面积168.87平方公里,服务人口238.59万人,污水量约109万立方米/天,污水总管长约25公里,中途泵站2座,包括汶水路泵站(流量为7.1立方米/秒)和浦东北路泵站(流量为21立方米/秒)。污水收集系统包括宝山及宝山附近地区、杨浦虹口地区及浦东地区。总服务面积约131.0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89.5万人,污水量74.28万立方米/天。新建污水管道约172.2公里,污水泵站及截流设施13座,新建雨水系统8个,雨水管道约83公里,雨水泵站10座。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的服务面积37平方公里,服务人口88万人。设计规模为50万立方米/天,工程占地约21公顷,采用A/O生物处理工艺。
  污水治理三期工程建成后,将解决上海市北郊和东北部的污水的出路,并将这些污水经处理后排放,这对改善杨浦港、虹口港、苏州河、黄浦江和蕴藻浜等地表水水质起到一定作用,对改善上海市城市环境面貌和投资环境有重要意义。三期工程建成后,全市污水收集率由68%提高到72%,污水处理率由44%提高到56%,设施利用率由59%提高到64%。

长江引水三期陆域水库工程 2006年08月04日
  长江引水三期陆域水库工程位于宝山区罗泾镇。
  该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新建总库容1,432万立方米水库1座;(2)新建110万立方米/日输水泵房1座。计划2006年10月开工,2007年12月建成。该工程是上海陈行第二水源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列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上海市供水专业规划。工程建成后将使长江陈行水源地供水规模从130万立方米/日提高到218万立方米/日,从而彻底解决上海东北地区、嘉定地区自来水厂原水缺口问题以及供水安全问题。
  工程建设范围需征用农田4,121亩;拆迁居民980户;拆迁企业20多家,征地与拆迁工作量很大,工期十分紧迫。该工程建设单位:上海市原水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水库设计)。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输水泵房设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尚未公开招标。

辰山植物园 2006年08月04日
  上海辰山植物园项目是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一项基础生态工程,并为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打造绿色城市名片、满足市民科普教育、休闲旅游的需求。该项目已纳入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的重大建设项目。
  该项目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佘山国际风景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范围内。南起花辰公路与松江大学城相邻,北至沈砖公路,东起佘山中心河,西至千新公路。建设规模202公顷。该项目建设的目标定位是:集科研、科普、观赏游览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1、多样性保护(含濒危植物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示范基地;2、城市绿化物种园艺栽培技术配置模式及科学与艺术示范基地;3、全球同纬度的植物引种、新品种选育和登陆中心;4、公众科普教育、观赏游览胜地。主要建设内容是:植物保育区、树木园、主题花园区、展览温室区、植物研究中心及实验区、科普教育设施、基地设施、服务设施等。该项目计划总投资:(未定)一期工可批复75,965万元,市财政性资金。建设管理单位:上海市绿化管理局。建设单位:上海市辰山植物园建设管理中心。

外高桥电厂三期工程 2006年08月04日
  外高桥电厂三期工程位于浦东外高桥地区,长江口南岸。该工程建设2台100万千瓦国产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是缓解上海电力供需矛盾的关键工程。该工程由上海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建设,资本金为18.6亿人民币,工程静态投资为84.6亿人民币,动态投资为93.2亿人民币。
  该工程于2003年10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2004年3月完成项日建议书评估,从2004年10月15日开始,在国家发改委的同意下开展工程相关的前期工作,2005年3月工程初步设计原则通过审查,2005年12月26日该工程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核准。该工程2台机组的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分别由上海电气集团下属的上海锅炉厂、汽轮机厂和电机厂中标制造。华东电力设计院负责工程主体设计,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工程的主要建筑安装任务,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公司、上海一河南立新联合监理部、上海电力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和上海东华建设监理所分别负责工程的设计监理、施工监理、打桩监理和码头工程监理。
  按计划第1台机组将赶在2008年6月迎峰度夏前并网发电,第2台机组于2008年底并网发电。这2台机组是目前我国在建的容易最大、参数最高的100万千瓦超临界发电机组中的2台,年发电量可达到100亿千瓦时以上,它的效率比二期工程9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高4%左右。该该工程建成后,将在上海电网乃至华东电网中发挥重要作用。

世博会居民动迁安置基地 2006年08月04日
  世博会居民动迁安置基地分为浦江镇定向安置基地(简称浦江世博家园)和浦东三林定向安置基地(简称三林世博家园)。浦江世博家园位于浦江镇,东至浦星公路、南至沈庄塘、西至浦锦路、北至环南河。该基地总投资37.4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12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约89万平方米,公建配套约35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约3万人。主要用于安置世博会园区内黄浦区和卢湾区的动迁居民。
  浦江世博家园的建设单位是上海世博土地控股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主要建筑设计任务,上海建设工程监理公司承担监理任务,施工由上海建工集团等多家大型施工企业承担。该项目于2004年11月8日开工,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于2006年3月建成,二期工程计划于2006年8月建成。
  三林世博家园位于三林镇,东至春塘河及三林镇域边界、南至华夏西路、西至浦三路、北至南新小区。该项目总投资41.5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11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约98万平方米,公建配套约19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约4万人。主要用于安置世博会园区内浦东新区的动迁居民。浦江世博家园的建设单位是上海市浦东新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工程公司、上海设计研究院等单位承担主要建筑设计任务,上海大通工程监理公司承担监理任务,施工由浙江舜杰建筑集团、浙江龙元建设集团等多家大型施工企业承担。该项目于2004年11月8日开工,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于2006年3月底建成,二期工程计划于2006年6月底建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6 04:34 , Processed in 0.05078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