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2-3 09: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这里已成为功能性项目建设和现代高端产业集聚的新高地。
无论是基本完工的石家庄报业传媒大厦,还是有序推进的市青少年宫、宝能中心、河北出版传媒创意中心,或是刚刚揭牌的正定新区创业创新园区、刚刚开工的正定新区文化产业园……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坐落于新区大地上,勾勒出一个“低碳、生态、智慧”的新城雏形。
省第九次党代会上对正定新区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加快新区建设,我市通过进京、赴津实地考察,以及登门拜访、邀请来石洽谈等多种方式,积极推介新区,主动对接、吸引京津金融、教育、医疗、文化、高端服务等优质资源落户新区,加快承接引入一批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为新区快速崛起提供持续动力。
“正定新区大建设、大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正定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今,这一承载着城市发展梦想的区域,正在喷涌出令人振奋的勃勃生机,开始全方位的崛起和蝶变。
着力打造京冀合作发展共同体
滹沱河北岸的建设,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了更好的落地平台。
省第九次党代会指出,要推进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创新与北京共建共享模式,构建交通运输、综合保税、口岸物流体系,着力打造京冀合作发展共同体。
作为我国开放层次最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石家庄综合保税区已正式封关运行,其将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对外开放的一个桥头堡,极大增强我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而打开综合保税区的区位示意图,周边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跃然纸上:
北承京津,南接中原,毗邻正定国际机场,处于京津冀一小时都市圈。在这里,可以实现区域航空与陆路之间、园区与市区之间“零距离换乘”和“无缝隙衔接”。
正是这畅通的立体网络,为吸引京津产业投资和转移提供了优厚的条件。数月来,来自招商、建设一线的好消息不断:石家庄综合保税区口岸医药物流中心一期项目奠基、圆通速递华北区域总部等项目签约入驻。
石家庄综合保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引进好项目、大项目,将综合保税区打造成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效应强的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高新技术将是这里的一张名片
滹沱河北岸的另一个亮点是与综合保税区毗邻的正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里,正蓄足加快转型、绿色发展的能量。
11月16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2016京津冀协同发展石家庄(正定)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暨正定科技新城“十三五”发展推介会上,紫光国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等11个项目“花落”正定,总投资244.1亿元。
这是继今年5月在石家庄·中关村协同创新区域合作工作组第二次会议上,中关村与石家庄协同创新区域合作6个项目签约后,京石协同创新的又一项硕果。
不过,这些仅是该开发区众多布局中的“一子”。作为我市着力打造的京津冀产业合作区,该开发区已经纳入中规院编制的正定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范围。目前,石家庄(正定)中关村科技新城发展规划已经制定,一座“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宜创”的综合型现代科技创新新城,即将崛起于省会北部。
据悉,科技新城的建设,将以中关村优势产业资源的定向导入为驱动,提高正定集聚资源和高端产业的能力,引导两地围绕泛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国家重点引导发展的产业领域协同布局,打造跨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省第九次党代会要求,要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应用和示范推广能力,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重点产业技术研发基地、高新技术转化试验基地、科技支撑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等。
石家庄(正定)中关村科技新城的建设,正是这样一次深刻的实践。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我市将不断加大正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
“十三五”开局之年即将过去,滹沱河北岸的热土再次迎来新契机。
“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省第九次党代会要求明晰。一系列的贯彻落实已经实实在在地展开——大力构筑“一河两岸三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把滹沱河北岸作为省会建设主战场,主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高端产业转移;加强正定古城保护,按期完成古城墙修复等重点工程,努力使正定古城成为一颗展示省会厚重历史文化的璀璨明珠……
阔步向北,前景可期。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一座充满了古韵与生机的希望之城,正迅速崛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