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niceGZH

[综合其他] 广州医疗信息专辑(全国三大医疗高地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7 15: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尔卫院士论述肿瘤生态学说的巨著在国际顶尖出版机构出版
南方都市报 2023-08-25 16:03
       近日,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院士、蔡佩娥教授共同撰写的《Tumor Ecosystem》专著由全球知名出版集团Springer Nature正式出版发行,获得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这本著作首次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肿瘤生态学”理论,是对宋尔卫院士团队既往20年科研工作的总结和升华。“肿瘤生态学说”是宋院士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系统观念”影响下提出的医学理论,该理论指出肿瘤和免疫的博弈受到整体内环境的影响,即肿瘤不仅与局部微环境紧密联系,也与区域淋巴器官、远处器官组织微环境以及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全身系统存在互作调控。这些相互作用,决定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对其治疗的敏感性。
       《Tumor Ecosystem》一书共包含4篇30章,分别详细介绍了“局部肿瘤生态圈”中各种细胞的相互作用、“区域/远端肿瘤生态圈”中不同器官的相互影响、“系统肿瘤生态圈”中宿主和客体(即微生物,病毒,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肿瘤生态学”在癌症诊断和治疗领域的综合应用前景。本书对“肿瘤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发展和临床应用转化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阐述。
       国际癌症免疫治疗学会(Society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SITC)前任主 席Bernard A. Fox教授亲自为本书写序。他认为本书阐述的“肿瘤生态学”理论将为癌症治疗的第四次革命铺平道路,并向所有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和医学生强烈推荐本书。他倡导学习“肿瘤生态学”理论,从整体角度来重新审视肿瘤与局部生态圈、远端生态圈以及宿主系统生态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这将彻底改变我们诊断和治疗癌症的方式,引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Springer Nature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技术、医学和人文社科学学术图书出版集团,每年出版超过3000种学术期刊、超过10000余种学术图书以及其他学术产品。该集团不仅出版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期刊和著作,也是开放获取领域(Open Access)政策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关于《Tumor Ecosystem》专著的更多信息,请见Springer Nature官方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81-99-118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7 15: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医附属中医医院:力争建设华南地区最大的针灸医院
南方Plus 2023-08-27 08:04
       近日,记者走进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珠玑院区进行“高质量发展”主题调研。据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建院于1931年,原身为广州市警察医院,2020年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学院、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基地。该院秉承“中医为本,西为中用,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办院宗旨,悬壶济世,治病救人。2022年,该院项目——以针灸为特色的优质高效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被选为《广州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八个子项目之一,获得中央资金资助。
       珠玑院区一楼大堂处设有古筝展示区,古色古香的就医环境别具一格,能够舒缓来院患者的身心。医院三楼设有睡眠心理科,科室开展多导睡眠监测(PSG)、心理云CT评估、精神压力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等多种国际先进的睡眠心理检测和治疗,可为有睡眠方面困扰的患者提供相关的帮助。针灸也是应对睡眠心理问题的一种治疗手段。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前院长祝维峰教授在采访中表示:“针灸对于面瘫、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肌肉扭伤等常见的病症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与其他疗法相比,针灸疗法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见效快,且副作用小。充分展示了中医‘简便验廉’特色优势,是中医特色中的特色。”
       当被问起在中医院就诊的感受时,现场的就诊患者表示,“医院的治疗效果好,我的面瘫症状在这里用针灸治疗一次之后就有明显的缓解。医生的技术都不错,而且对患者很亲切、很有耐心。”
       据悉,目前医院在职人员135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50余人,省、市名中医17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73名,教授62名,副教授61名。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1个,省级名中医工作室6个,市级名中医工作室5个。2021年1月,经广州市委编办批准,医院加挂广州市针灸医院牌子,2022年成立“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工作室”,引进973首席科学家成立“首席科学家许能贵工作室”,朝着建设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针灸医院的目标继续奋进。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副院长于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医院始终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未来也将会继续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火车头和领头羊作用,将珠玑院区升级改造成为以针灸为特色的中医医院,将天河院区打造成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智慧型中医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8 14: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        995
广州        696
杭州        497
武汉        299
成都        253
南京        244
北京        236
长沙        213
西安        165
合肥        153
济南        111
郑州        91
长春        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8 16: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davyzn 发表于 2023-8-28 14:49
上海        995
广州        696
杭州        497

这些应该只是前三十名医院的数据,后面还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8 16: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省第二人民医院饶平医院揭牌,优质医疗服务饶北群众
南方Plus 2023-08-28 11:10
       潮州饶平北部群众不出远门,就能享受省级优质医疗服务。8月28日上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与饶平县人民政 府签约,双方将合作共建饶平县第二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饶平医院”同时揭牌
       近年来,饶平县紧紧围绕“建设卫生强县、打造健康饶平”目标,高位谋划医改工作,投资约22.38亿元新建饶平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第二、第三人民医院等18个医疗卫生重点项目,成功引进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面托管县人民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帮扶县妇幼保健院,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入提质扩容、赶超跨越的时期。
       随着县级医疗水平的不断增强,县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更加凸显,镇级特别是饶北山区卫生院设施落后,高水平医技人才缺乏,百姓看病就医难的问题仍未能有效解决。
       为推进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切实为饶北山区30多万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饶平县投入约2.8亿元,以二甲综合医院标准建设新丰中心卫生院新院区,并将之升格为县第二人民医院,确定为县域医疗副中心。
       饶平县第二人民医院位于饶平新丰镇,距离县城50多公里,服务饶北山区6镇约30多万人,辐射潮安区凤凰镇及梅州市大埔县,福建省平和县、诏安县等镇近20万人。医院占地约36亩,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设床位300张,拥有GE63排CT、DR、三四维彩B、电子胃镜、全自动手术床等一批先进设备,是饶北山区医技力量、服务能力和设备最好的医院。但由于高水平医技人才缺乏、专科不全、医疗技术不高等问题,还无法满足饶北及周边地区百姓需求,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为此,饶平县决定与省内高水平医院合作。经多方努力,与省第二人民医院达成共建县第二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合作意向。
       省第二人民医院是一家集医疗、应急、教学、科研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拥有全国首家网络医院、全国首家省级应急医院等一大批“国”字号荣誉。
       合作后,饶平县第二人民医院加挂“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饶平医院”牌子,行政隶属、单位性质、人员身份、产权不变。省第二人民医院每年派出不少于13名的专家团队常驻饶平,支持县第二人民医院打造心内科、妇产科、普外科(骨科)等重点学科群,推进胸痛、卒中中心建设 ,使之尽快达到二甲综合医院水平。同时,不定期派专家开展联合门诊、手术、查房、带教等短期动态帮扶,全方位提升县第二人民医院的服务水平,让老百姓不出远门就能享受省级优质医疗服务。
       潮州市**副市 长周茹茵表示,此次共建将推动饶平县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推动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和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潮州,希望省第二人民医院能根据饶平县委、县**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求,为饶平县第二人民医院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真正把医院“带”起来、让医院“强”起来,使饶北片区的医疗资源“活”起来。
       “这是一项惠及40多万山区群众的民心工程,必将有力提升我县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饶平县县长杨镇荣表示,饶平将加强后勤服务保障,全力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双方同频共振,合作共进共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8 16: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南方医科大学再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创新高,434项!
微言校园 2023-08-27 08:17
       日前(8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公布了2023年度集中申报期项目资助结果,我校获资助项目数共计434项,获资助直接经费1.85亿元,项目数和经费数保持稳步增长并创历史新高。获资助项目数位居全国独立医科大学首位,广东省高校第2位
       我校获资助的项目包括面上项目195项、青年科学基金229项、重点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专项项目1项。
       学校获资助项目数前十的二级单位分别为:南方医院、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江医院、基础医学院、中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皮肤病医院、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院。此外,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江医院、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皮肤病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五附属医院、顺德医院、第七附属医院等单位均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国家基金立项数既是反映学校基础研究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硬指标,更是体现学校人才水平和学术氛围的软实力。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将国家基金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充分发挥国家基金在基础研究水平提升、学科建设与发展、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稳步推进学校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
       踏上新征程,不负新使命,学校将继续以国家基金为抓手,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攀峰工程,着力加强基础研究,稳步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加快构建国家基金发展新格局,力争实现国家基金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提升学校在医学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话语权。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8 16: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医院开工
重庆日报 2023-08-26 20:16
       8月26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医院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蔡家智慧新城举行,预计2026年投用
       该项目2022年10月获批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包括北碚区中医院现有院区和新建院区(蔡家院区)。新建院区用地130亩,总建筑面积约17.6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输出医院,已派驻管理、技术团队40余人到北碚区中医院开展查房、坐诊、手术指导等,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设立名医传承工作室4个,申报国 家中医优势病种、中医康复中心等项目5个。其还将持续驻派专家到北碚区中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建设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 18: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一院荣获AMEE国际医学教育成果奖
羊城派 2023-08-31 20:01
       8月26-30日,全球最大的医学教育学术组织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Health Professions Education(AMEE)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2023年全球年会,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300位全球医学教育专家代表现场参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荣获ASPIRE-to-Excellence(国际合作)大奖,成为国际上首家获此殊荣的医疗机构,也是中国大陆首家获得AMEE国际医学教育成果奖的单位
       据悉,此次AMEE年会共设立5项ASPIRE-to-Excellence Award,专门表彰在师资建设、课程设计、国际合作等5个医学教育领域取得全球引领性成绩的医学教育机构。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教授带领中山一院医学教育代表团在主会场全球观众面前接受了这一殊荣,这也是我国医学教育在国际上的突破性成果。
       AMEE新任CEO Anne Lloyd教授、AMEE主 席Subha Ramani教授先后与肖海鹏院长、中山一院医学教育代表团进行交流,双方达成共识,将在促进全球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 18: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活的干细胞透析疗法获批 专家:肝衰竭治疗困境将会得到改观
羊城派 2023-08-31 19:26
       “经大动物肝衰竭救治的实验研究结果证实,与药物治疗以及血液透析相比,获批的干细胞型生物人工肝治疗急性肝衰竭的大动物,7天生存率从17%提升为87.5%,能有效抑制全身炎症反应。”8月28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转化医学中心执行主任高毅教授团队领衔的组合型生物人工肝转化研究喜获新突破。据悉,该团队自主研发的国际首个干细胞型生物人工肝药械组合产品——“血液净化用间充质干细胞”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临床试验批文
       “很高兴也很激动,经历过6年的研究终于有了阶段性成果。”高毅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将会进行为期两年的单中心以及多中心的临床实验,从大动物的实验结果看,对人体临床研究结果充满信心。
       肝衰竭新发病例高达近百万,治疗面临困境
       肝衰竭是各种肝病(包括乙肝、药物肝等)发展的严重阶段,其中急性肝衰竭占75%。病死率高达70%。专注人工肝研究二十余年,高毅教授依旧认为这是医生们面临的重大挑战。“由于肝脏损伤导致肝细胞广泛死亡,并伴有免疫系统反应,导致炎症介质大量产生。这些炎症介质进入循环,最终导致人体系统性紊乱和急性肝衰竭。在我国,肝衰竭每年新发病例高达100万例,而且死亡率也很高。”
       据了解,目前,肝衰竭治疗临床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标准内科治疗、肝移植、血浆置换、血液透析等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治疗。其中,标准内科治疗缺乏特效药物和手段,比如血浆置换、血液透析等方式,虽应用广泛,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治疗后病死率仍高居不下。肝移植虽然是肝衰竭最有效治疗方案,但存在供体短缺、费用昂贵、手术难度大等临床痛点。我国每年不足6000例肝衰竭患者能接受肝移植手术。可以说,肝移植也只是杯水车薪。
       6年努力,发现人工肝治疗有突破
       长期专注于人工肝领域研究的高毅教授团队在前期实验中发现,不论是肝切除小鼠模型还是药物性猪肝衰竭模型,炎症机制存在于所有具有急性期特征的肝衰竭过程中。而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以通过抑制过度炎症导致的肝损伤,并通过旁分泌作用、分泌外泌体等方式发挥免疫调节、刺激组织再生作用。
       基于此,高毅教授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组建了医工复合型研发团队,通过前期6年的努力,于近日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他们首次提出了干细胞型生物人工肝并构建了“血液净化用间充质干细胞”。据介绍,它是由一罐生长着人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中空纤维膜式生物反应器构成,基于产品旁分泌机制,通过人工肝血液净化模式开展治疗。
       “我们做了大量的动物实验,包括600只小动物,20只猪和20只猴子的大动物实验。在动物实验过程中,采用药物诱发动物出现急性肝衰竭,通常72小时内,它们会全部死亡,但是用血液净化用间充质干细胞单次治疗,动物可存活7-10天以上。与对照组相比,血液净化用间充质干细胞将动物救治大动物肝衰竭模型表现出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治疗生存率与常规治疗相比从17%提升为87.5%。”高毅教授说,“这个方法适用于慢加急性肝衰竭(早,中期)患者,这种救命的方法在国际上都没有展开研究。”
       人体药物临床试验预计开展两年,研究人员对实验结果有信心
       据了解,本次药物临床试验预计开展两年左右,届时如顺利通过,有望助力众多肝衰竭患者重获新生。高毅教授表示,两年做两期临床实验,早期的单中心实验,考察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随后就需进行多中心确证性评价,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预计会在南方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等多家医院中选择一家进行单中心的临床实验。”
       由于此治疗方法在动物实验中,治疗效果比较明显,死亡率只有13%,虽然动物与人体之间差异,但参考猴子的实验,高毅教授表示对实验结果有信心。
       据悉,此次科研成果取得并非一蹴而就。高毅教授作为肝胆胰外科专家,早在2006年,他就曾带领团队主持承担国家“十一五”86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人源细胞混合型生物人工肝的研制与开发”,并研制了世界首台组合型生物人工肝(原理型样机)。经不断的科学研究,首次提出根据急性肝衰竭发病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细胞开展生物人工肝分层治疗的理念,使我国生物人工肝研发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肝病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技术手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4 17: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版101计划公布,南方医科大学表现亮眼,与中山大学一样,都有2名主编、2名副主编入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9 22: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尖端医学技术为何扎堆涌现?将如何迈向全球?
2023-09-19 16:46 来源:南方+ 卞德龙 许舒智
  一场复杂的“外科手术”紧张而忙碌地进行着,医生在控制台小心翼翼地操作,远端的机械臂不停挥动……这是9月19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培训现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机器人外科主任Nejad教授与中国医生交流互动,频频点赞。
  这个培训班,是一场国际医疗论坛的“开胃菜”——
  9月21日至23日,中山一院将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举办2023泛太平洋健康创新大会,医学科学家培养、机器人手术、数字医疗创新发展将成为焦点议题。
  医学技术创新总是从交流中生发。从线下到线上,在广东,这样的国际医学交流正在成为常态。
  广东是西方医学进入中国的“首站”——1835年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的眼科医局,是中国首家西医医院。
  无缺血心脏移植技术、国际首个干细胞型生物人工肝、5G远程高精眼科手术机器人……188年后的今天,广东尖端医学技术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加快“出海”,走向世界。
  那么,广东尖端医学技术为什么扎堆涌现?又将如何迈向全球?
  
  国际首个!
  不久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传来好消息:高毅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国际首个干细胞型生物人工肝药械组合产品——“血液净化用间充质干细胞”,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文,可以开展临床试验。
  “与常规治疗相比,新疗法用于大动物肝衰竭模型上时,能将生存率从17%提升为87.5%,有效抑制全身炎症反应,有望为肝衰竭患者提供新的救命治疗体系。”高毅说。
  这已不是高毅首次实现全球“零的突破”:专注人工肝研究20余年的他,在2006年就带领团队主持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研制了世界首台组合型生物人工肝(原理型样机)。
  医学是技术驱动型学科,永远不能停下创新的脚步。
  为鼓励医院大胆创新,早在5年前,广东便启动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选定30家高水平医院,3年投入90亿元,鼓励医院“攀登高峰”。高水平医院建设的六大任务中,首要的就是发展前沿医疗技术。
  目前,广东布局建设覆盖21个地市的50家高水平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落户,2家医院入围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4家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高水平医院“既有高原,也有高峰”。
  今年年初,广东省委、省政 府又高规格出台《关于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重点部署推进医学科技创新,明确了加强医学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生物安全创新研究能力、促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要求。
  与科技产业同样,医学的核心技术也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广东医生对此深有体会。
  眼科名家、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陈伟蓉曾回忆,20世纪80年代末期,参加工作不久的她,在一场学术会议上见识了我国医疗水平与国外的巨大差距:当国内眼科手术还在开大切口时,国外医生小切口手术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当同事们还在用刮胡刀片做手术时,国外早已用上了专用钻石刀。
  “什么时候我们能和他们一样就好了。”陈伟蓉心想。
  30多年过去了,当年新手医生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操作精度之高,就像往头发丝里注入药物”——三个月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牵头、我国自主研发的“5G远程高精眼科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了一场跨越琼州海峡的微米级眼科手术。
  目前,这款手术机器人正在推进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流程,争取早日投用。
  几乎同一时间,中山大学另一所附属专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一项研究成果登上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
  这项研究有望成为新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在覆盖了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作为全球首席研究者,带领团队聚焦胃癌治疗,证实了一种胃癌晚期患者新疗法(一种靶向CLDN18.2的单克隆抗体Zolbetuximab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即CAPOX)。
  
  “我们有意与你们合作,在梅奥医学中心尽快开展这项技术。”一个多月前,应美国梅奥医学中心邀请,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等科室专家与美国医疗团队举办了一场线上交流会。会上,大洋彼岸的医学同行抛出橄榄枝。
  是什么让创立于1863年、世界最著名最权威的临床医学中心之一——梅奥医学中心主动提出合作?答案是由中山一院全球首创的无缺血、不停跳心脏移植技术。
  心脏移植术中的缺血会造成供心损伤,影响手术效果。为攻克这个难题,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学科带头人何晓顺带领多学科联合攻关小组,经过两年多的艰辛探索和数十例大动物实验,终于取得突破。
  2021年6月26日,世界首例人体无缺血、不停跳心脏移植术在中山一院成功开展。手术历时4.5小时,实现供心全程“不中断血流”“不停跳”。
  《美国移植杂志》将这一成果评价为“器官移植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器官移植将进入‘热移植’时代”。
  此次中山一院与梅奥医学中心交流会的成功举办,意味着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在国际推广应用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
  取得这样的突破实为不易,要知道,在改革 开放之初,在广东许多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只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老三样”。
  历经40多年奋斗,今天,广东医生的理论、技术创新,正越来越多地引起国际关注——
  同样在上个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尔卫和该院蔡佩娥教授共同撰写的《Tumor Ecosystem》(《肿瘤生态学》)专著,由国际著名出版集团Springer Nature正式出版发行,在全球学界引发关注。
  作为知名肿瘤专家,宋尔卫是国内首批开展乳腺癌根治性保乳手术的外科医生之一,“肿瘤生态学说”是他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系统观念”影响下提出的医学理论。
  在为《肿瘤生态学》作序时,国际癌症免疫治疗学会前任主 席Bernard A. Fox教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一理论“将为癌症治疗的‘第四次革 命’铺平道路”。
  “关于年轻女性乳腺癌的治疗,全世界都在等待中国来引领我们,给我们答案。”在一次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联合举办的活动中,欧洲肿瘤学院学术主 席Olivia Pagani曾这样说。
  这家以孙中山(号逸仙)命名的医院,前身就是中国首家西医医院、1835年美国传教士开设的眼科医局。在近200年的历史中,它曾改名博济医院,设立博济医学堂,孙中山曾在这里学医。
  如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已建成一所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在乳腺癌综合治疗技术、膀胱癌微创精准诊疗体系等方面取得诸多首创成果;博济医学堂则历经百年传承,发展为今天享有美誉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出海”的不仅有新技术、新理念,也有新范式、新标准。
  7月底,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团队在《自然医学》发表一项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一种对于罕见基因变异患者的全新临床试验模式,这是全球首个“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试验”。
  在这项研究中,自2018年7月起,吴一龙具有远见性地牵头启动一项“以患者为中心”的全国多中心研究,打破罕见基因变异患者临床试验的高入组门槛,扩展入组标准,使得被排除在外的患者也有机会接受前沿的药物治疗,为全面收集患者的研究数据、探索最合理的治疗方案开创了一种更高效率、更全面反映药物疗效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法。
  “这为以后罕见靶点的临床研究提供了一个案例,也为全面评价一个研究药物提供了全新的角度,其前瞻性和实用性非常强。”吴一龙说。
  这种医学研究的新范式,在前述中山大学中山肿瘤中心的研究中也有体现。徐瑞华与国际上多位知名学者组成了学术委员会,在这一重要研究的设计、实施和数据分析解读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为我国研究者主导的国际多中心研究的开展提供了范式。
  
  成立于1972年的欧洲医学教育联盟(AMEE),是全球最大的医学教育学术组织,成员遍及五大洲90个国家。
  8月底,AMEE将今年的ASPIRE-to-Excellence(国际合作)大奖授予中山一院,这是中国大陆医疗单位首次获得AMEE国际医学教育成果奖。
  中山一院与AMEE的合作可回溯至8年前。2015年,中山一院成为AMEE在我国的唯一会员机构;两年后,AMEE中国区办公室落户中山一院。通过合作,中国医生参加AMEE培训并通过考核,可以获得国际认证的医学教育专业证书。
  科技创新离不开国际合作,医学同样如此。
  在这方面,建院113年的中山一院走在了前列,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顶尖大学的医学院、医疗机构,都是中山一院的合作伙伴。
  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透露,与哈佛大学的合作已经深入到科室。医院每周固定与哈佛大学进行线上交流,联合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你来我往之中,国内顶尖医院与世界顶级水平不断拉近。
  世界卫生组织也将目光投向广东。
  8月12日,世卫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落户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这是目前我国眼科领域唯一的世卫组织合作中心,也是全球范围内10家世卫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之一。
  “基于多年来与中山眼科中心的合作,我们相信中国的眼科专家可以提供高水平、高质量工作,把全球眼健康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世卫组织专家Andreas Mueller博士说。
  改革 开放初期,以“共 和国勋 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广东“微创外科手术之父”吴开俊等为代表的广东医生,为了更好地治病救人,大批地走出国门,学习更先进的医学技术。
  今天,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广东医学的面貌焕然一新,领先人才、先进技术开始了“反向输出”,在世界医学舞台上发出了广东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9 22: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家人齐齐入穗“就医旅行”,是什么吸引了港澳居民?
2023-09-18 13:37 来源:大洋网
       本是来旅游观光,却被广医附属中医医院的针灸治好了多年痛症,于是回香港先后带了全家三代十余人回广州就诊;在香港要住院全麻才能拔掉的智齿,在“省口”门诊半个小时解决问题;泌尿系肿瘤患者在广医一院接受了手术,还用上了在香港没上市的新药……
       记者从广州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期前来就诊的港澳居民数量明显增加。作为“港澳药械通”第二批指定的内地医疗机构之一,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在2月份启用了首家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数据显示,今年1~2月,南沙医院接诊港澳居民431人次;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启动后的3~8月,港澳居民就诊人次达到2222人次,月均就诊人次为370人次,增长了72%。
       港澳居民为什么喜欢来广州看病?记者多路采访了临床医生和港澳患者,分享他们的就医故事。
       故事一:
       游广州时意外体验针灸 他回港带了十余个家人来就诊

       “针灸真系好神奇!”67岁的香港人叶生(化名)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候诊时,跟记者说起几个月前在广州就医的第一印象。
       叶生自2000年以来先后做过6次心血管手术,2017年又查出胃癌,切除了部分胃,整个身体状况一直不是很好。今年5月,他和太太来广州逛吃,住在沙面景区的胜利宾馆,眺望风景时,被一家颇有历史感的中医院建筑吸引了目光,久被病痛困扰的他决定进去看看。
       那天,叶生带着太太走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在前台的指引下,挂了内科练建红主任中医师的号。在练医生的建议下,他又找到针灸中心主任王兴接受针灸治疗。本来叶生也不抱很大希望,没想到扎了针,痛症很快就明显好转了;他太太手腕摔伤骨折后一直疼痛、活动受限,也是在这里接受针药治疗后第二天就好了很多。
       大半个月后,叶生前后又带了自己的妹妹、妹夫、大哥、大嫂、大姨、小姨、岳母和侄子等一家三代10位家人从香港来广州找练医生看病:大妹的失眠好转了,妹夫膝关节痛减轻;患有老年痴呆及右髋关节疼痛、颈痛等问题的大嫂,也坐着轮椅乘高铁来就医,第一次治疗后就能下地慢慢自己行走了。
       已经来这里复诊超过10次的小妹Candy(化名)忙着帮家人们跑腿开单开药。对于这种快节奏的就医体验,她说,在香港排期做检查可能要等几个月,而来广州上午开单检查,基本下午就能看到结果了;香港体检费用较高,家人以前会每年去泰国旅行时顺便做体检,现在结伴来广州,两三天时间,吃吃西关美食之余,也可以完成体检,“在广州就医比泰国更便宜,而且医生人好,开药会考虑帮病人悭钱,非常友好。”
       故事二:
       赴港十余年 她依然选择每年返穗看中医

       无独有偶,在香港已经定居十几年的夏女士也是广东中医传统疗法的忠实拥趸。“从2010年手术后调理身体,到后来怀孕生娃当妈妈,现在我都退休了,都还是每年固定休假几个星期,特地来广东省中医院找陈秀华主任帮忙调理身体。”说起自己的经历,夏女士也很感慨。
       早在十几年前,夏女士就因工作关系定居香港。2010年,她被查出膀胱早癌,经过手术和前后十几次的化疗,癌变危机解除,却落下了头晕、呕吐、失眠、全身酸痛的症状,整个人一直浑浑噩噩。“对这些问题,西医没什么好办法。后来有朋友介绍我回广州找中医调养调养,那就试试吧。”夏女士就这样来到了广东省中医院,刚好碰到传统疗法科的陈秀华主任在做一个针灸治疗失眠的课题,招募患者。“这就是缘分吧。我当时报名接受了一个疗程的针灸,感觉特别好。睡眠改善了,连多年的痛经也好了。”从此之后,夏女士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广州,专程到找陈主任做针灸。再后来,夏女士当了妈妈,也是雷打不动每年“拖家带口”回广州找陈主任调养身体,丈夫和9岁的女儿都会一起接受针灸。“我发现针灸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很好。之前我还带过脾胃不好的侄女来,一个疗程回去后,她胃口也好了,个儿也长高了很多。”
       8月底刚刚完成今年调养日程离开广州的夏女士告诉记者,这两年,一家三口已经从香港移居海外,但依然会回广州就诊。“中医是特别好的传统,海外也有很多针灸的拥趸。希望以后我们中国中医这么好的东西,能让全世界更多人都知道!”
       故事三:
       患癌香港阿叔北上广州求医购药

       70多岁的香港居民铿叔(化名)年初确诊患上早期前列腺癌,在当地公立医院手术要排队等几个月。今年4月,他听说内地一位“同病相怜”的老友张伯(化名)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印院区找该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古迪带领的机器人手术团队做了根治手术,效果不错,便萌生了到广州求医的念头。
       4月底,铿叔到广州,入院、检查、手术……前后不到3天便出院了,术后没有并发症。他和家人都意想不到整个过程如此顺利。病灶已根除,5月12日铿叔回医院复诊,恢复良好,没有传统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漏尿等困扰,他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近年来,像铿叔这样来找我们问诊和手术的香港同胞多了起来。”古迪坦言,按香港公立医院的制度,其实铿叔接受观察、等待排期手术是没有问题的,但他个人想早点接受手术根治,这是一些香港居民愿意舟车劳顿前来广州就医的原因之一。
       毗邻港澳的广州本身优质医疗资源丰富,近年来诊疗水平不断提高,这是吸引港澳人士前来就医的关键。像古迪和他的机器人手术团队,从2020年引进机器人手术系统至今,已经完成了1500台机器人手术,其中像铿叔接受的单孔机器人手术就超过800例,这类手术更精准、创伤更小的同时恢复也更快,身体条件好的患者术后第二天就出院了。当然,后续还需要坚持随访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
       说到综合治疗,目前广州一些有实力的大医院诊疗理念和手段也在快速跟国际接轨。
       以前,有些肿瘤患者需要用的新药内地还没有,只能设法去香港购药。“但这几年有些情况反过来了。”古迪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制药公司在内地同步开展临床试验,在广州,国际上一些最新的药物、器械和疗法几乎没有时间差便能获批应用到临床,有的甚至比香港还快。“两年前,一位同样是前列腺癌的晚期患者出现骨转移,我们建议他尝试用抗肿瘤靶向药物奧拉帕利,并考虑将达罗他胺纳入后备使用。但当时,相关药物在香港要么还没获准使用,要么价格比在内地贵出很多。而自2020年1月1日起,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正式启用,包括奥拉帕利在内的一批药品经过谈判进入新版医保药品目录,不仅价格降低了,还逐渐纳入医保报销,部分药已经实现了‘天价药地板价”,奥拉帕利价格也直接从“万级”降到了数千元。”为了节省费用,阿伯的家人想法找朋友从内地代购了药物回港,服药后阿伯腰痛、骨痛的症状缓解了,每天能上公园溜达一个多小时。后来在这位阿伯急性肾衰去世后,家人还把未用完的药物寄回广州,请古迪帮忙转赠送给有需要的患者,将爱心传递出去。
       故事四:
       半岁澳门宝宝在广州住院的日子

       “真的很感恩,庆幸找到了合适的医院。”日前,澳门居民黄女士看着在身边自在玩耍的孩子,在电话中发出感叹。
        今年5月开始,她当时才刚半岁大的儿子小宇(化名)频频因为支气管炎、肺炎入院,却一直没查出病因,反复发烧、气促,一家人束手无策,“我作为5个孩子的妈妈,之前4个孩子都没试过这样,我真的被吓到了。”
       就在梁女士心酸彷徨的时候,一位在内地工作的朋友得知了小宇的情况,建议她带孩子到广州就医,“他说广州妇幼在这方面是最好的”。虽然此前从没有到过广州,但梁女士却对广州的医疗水平早有耳闻,马上决定去试一试。
       8月初,小宇来到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就诊,接受了系列检查后,终于确定反复生病的原因是肺堵塞。本来只需在门诊治疗,但期间又遇上小宇发烧,小宇便有了一次在广州住院的经历。“我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幸好遇到的医生护士都很专业、很温暖。我知道卢根主任很忙,但他每天早上都来查房,告诉我小宇的情况、给我信心。护士们都‘好劲’!因为之前长时间住院,小宇的手臂上已经全‘花’了,很难找到完好的皮肤再下针。虽然知道很难避免,但如果看到孩子被多扎几针,我的心会受不了的。但广州妇儿的护士每次都能一针到位!”
       黄女士说,在广州期间,卢根主任曾和她提到,澳门的一名儿科医生曾在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呼吸科培训过。“他说的那位医生我知道,在澳门是最热门的儿科专家之一,约号经常要排很久时间。”黄女士说,希望以后澳门和广州医疗界能有更多交流,造福患者。
       故事五:
       看牙就回广州找“省口”

       在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的儿童口腔专家任飞教授看来,港澳同胞到广州来看病就诊早已不是新鲜事。这家华南最老牌的口腔医院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拥有了众多的海外拥趸。“老一辈的省口人都记得我们在深圳罗湖口岸附近率先开设的深圳牙科医疗中心,就是现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的前身,当时已经有很多香港居民过来就诊了。省口一直都很受港澳居民欢迎,八十年代甚至一度开先河地接受外币支付费用。如今疫情过后,来往更方便了,确实能看到一些老病人纷纷回来复诊。”任飞说。
       9月初,记者在“省口”盘福院区见到了带9岁儿子前来复诊的林先生(化名)。林先生长年在香港工作生活,两个孩子都在香港出生长大。在大儿子5岁那年,由于好几个牙齿龋烂需要治疗处理,在当地半年内就两次接受了全麻下的手术,结果很快又面临了第三次治疗,这次林先生有点纠结了,于是找到了任飞咨询,但听说在“省口”,门诊就可以在局部麻醉的条件下为孩子实施无痛拔牙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带着孩子回到了广州。自此后,两个孩子每年都要被送到省口进行口腔检查。就在不久前,林先生3岁的儿子摔了一跤,造成了一颗牙齿脱位性的牙外伤,当地医生认为这颗牙无法保留,林先生当天就把孩子送到了任飞的诊室,接受了复位、固定的一系列复杂操作,最终为孩子保住了这颗牙。
       19岁的香港女大学生小魏(化名),也是在开学前由妈妈陪同回到广州,在省口找专家拔除了智齿。“当时那边医生说要住院做全麻手术,我以为回来至少也要准备住上三天,没想到当天就在门诊搞掂,当晚我们就能在医院旁边大排档吃宵夜了!”母女俩十分开心。
       记者观察:
       港澳居民为何热衷来广州就医?

       为什么港澳居民喜欢来广州看病?
       广医一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古迪提到,广州医疗资源丰富,诊疗水平不断提升,在综合治疗方面一些有实力的大医院诊疗理念和手段也在快速跟国际接轨,国际上最新的药械、技术都能迅速同步,这些都是吸引港澳居民前来就医的因素。
       而在“省口”盘福院区,担纲特需医疗中心主任的任飞说,在海外看牙医价格之昂贵是众所皆知的,如今交通更加方便,普通人往返广州和港澳更加方便,越来越多人知道广州看牙“便宜”,省口的服务、技术口碑都是由来已久,相比之下预约又更加快捷,更不用说环境越来越好。“举个例子,有不少涉及颌骨、牙槽的复杂专科治疗手术,以我们的技术力量这就属于门诊手术可以处理的,但在当地却属于需要全麻下进行的住院手术,一住院费用当然成倍增加,这种情况下大家当然愿意选择到广州来,哪怕算上路费住宿都还是划算。”
       香港就诊者Candy则告诉记者,感觉广州的中医更注重中西医结合,有中医问诊也有西医检查,更重要的是广州的中医院服务完善,“开了药可以自己煲,也可以选择医院代煎,还可以选更方便的颗粒冲剂;还有一点:老人家不懂英文,在广州看病粤语交流和中文病历让就医体验更舒适。”
       对此,广医附属中医医院珠玑院区医务科主任徐莉介绍说,医院在老城区, 95%以上的医生都能流利地讲粤语,如果患者有英语交流需求,客服中心也会找英语水平比较好的医生来接诊。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南沙方案”的落实和一系列政策利好,广州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态势在不断巩固。
       如在社会医疗保险方面,为保障在广州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港澳居民能够就地参加医疗保险并享受相关待遇,解决他们在广州发展的后顾之忧,广州医保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规定在穗工作(含从事个体工商经营及灵活就业人员)的港澳台居民按规定参加广州市职工医保,享受与户籍参保职工同等待遇;在广州各类学校就读的全日制在校港澳台学生和在广州办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未就业港澳台居民,按规定参加广州市城乡居民医保,与户籍参保学生和居民享受同等补助和待遇。
       而在医药领域,落地已满两年的“港澳药械通”政策,在今年2月扩容至19家医疗机构,首次纳入大型公立三甲医院,其中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等,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此前表示,此举将进一步深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更好服务广东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战略,并释放出更多的政策红利。
       2月27日启动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半年来为在广州工作生活的港澳籍居民及本地居民提供港式全科诊疗、粤港专家门诊、体检、跨境转诊、保险理赔直付等服务,吸引了众多港澳居民来就诊,目前还有2名香港医生、4名经过大湾区医疗集团培训的港式金牌全科医生在这里执业。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南沙医院党总支书记李铠介绍,为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市一医院正在积极推进国际医疗质量认证,拟于今年11月正式评审,为境外保险支付等便捷医疗服务打基础。
       不少临床专家认为,广州优质医疗资源丰富,近年来诊疗水平不断提升,而粤港澳居民素来来往密切,水乳交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融合发展,医疗临床技术和药物研发技术的交流融合越来越密切,患者跨境来穗就医的现象将会越来越成为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香港虽然有高水平的医院,但整体医疗资源严重短缺,深圳医疗资源逐年增加,但整体医疗水平依然低下,无论是从综合医院还是专科医院的角度、无论从医疗资源的质量还是数量上看,广州毫无疑问是南中国的医疗中心。随着近年外围区域大量高水平医院及民营医养机构的落成,广州的医疗资源除了满足本地市民的需求,完全可以利用这种优势打造面向南中国、东南亚的医疗产业中心,还可以以此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康养/医美产业乃至旅游餐饮产业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0 22: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一院建立国内首个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
2023-09-20 11:46 来源:大洋网
       9月19日上午,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共建的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揭牌暨首期培训开班仪式在中山一院南沙院区举行。这是国内首个由医疗学术机构主导建设的国际机器人培训中心,未来将为国内外医疗从业人员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机器人手术培训,推动机器人手术技术普及应用,给患者带来更安全、精准的治疗方案。
       国内首个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揭牌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教授表示,作为国内首家,也是唯一的一家由学术机构独立投资建设并运营的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的硬件设施、课程建设、师资情况均已满足培训需求。
       “未来我们将逐步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开展机器人手术资质培训和认证,以及专科医生培训工作,立足大湾区、覆盖全国、辐射亚太地区。”他表示,中山一院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合作将会促进中国、亚太地区机器人手术水平的提高,使更多的患者从中获益。
       中山医学院院长、中山一院副院长匡铭教授介绍了中山一院和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利益信息技术研究中心(CITRIS)联合共建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的历程及培训课程。“我们通过与全球知名院校合作,紧跟科技发展趋势,打造精品培训课程,并根据预培训结果完善课程设置,制订适合年轻医生的评价标准,为培养新一代杰出外科医生提供了良好基础。”
       首期培训班开班
       揭幕仪式后,首期培训班正式开班。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普外科教授以及由中山一院胃肠外科中心、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胸外科、妇科等科室学科带头人、科主任、知名专家组成教官组,于9月19日、20日开展为期两天的培训,课程包括理论学习、模拟训练、动物手术、临床实践等。
       在9月19日开展的泌尿外科专场培训中,学员们将先从简单的基础技能培训开始,认识手术机器人的器械、穿刺以及系统连接,再进一步通过实际的动物手术熟悉操作,完成手术技巧训练,最后针对输尿管切断、吻合等泌尿外科的常见术式进行演示和学习。在20日的培训中,教官们将延续固基础、重操作的培训思路,继续为学员们开展肝胆胰外科的专科术式培训。
       让更多医生拥有“超级助手”
       中山一院是国内较早使用先进机器人手术系统开展复杂手术、并探索机器人手术专业人才培训的医疗机构之一。早在2015年,广东首台手术机器人率先在中山一院装机并投入使用。2021年3月,中山一院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正式签约建设国际机器人培训中心,今年3月,一个全新的国际机器人培训中心完成了硬件建设与设备安装,正式投入使用。
       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配置最新的手术机器人系统,并按标准手术单元配置了能量平台、麻醉机、监护仪和输液泵,同时配备示范教学系统及远程转播系统,可以将手术全景清晰转播到各指定的会议室进行手术示教,并开展远程培训。
       手术机器人适用于普外科、泌尿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妇科、五官科、小儿外科等高难度手术。主刀医生在“超级助手”的帮助下,只需要坐在控制台使用双手及脚来控制器械和三维高清内窥镜,手术器械就能与外科医生的双手同步运动。不仅如此,“超级助手”能将手术视野放大10倍以上,提供三维立体高清影像,实现手臂腕关节器械前端540度旋转,操作空间无“死角”。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具有明显优势,能有效减少术中的组织创伤和炎性反应导致的术后粘连,同时患者的术后疼痛弱,能更快出院,投入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希望通过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IRSTC)积累更多培训经验、形成更多行业规范,最终打造出一个行业培训规范和执业标准。”匡铭副院长表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1 17: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平台大团队攻克脑血管病顽疾,珠江医院打造华南脑血管疾病医疗高地
羊城派 2023-09-21 08:00
       深夜0时54分,120救护车载着一位92岁老人,匆忙送到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左侧肢体无力、说话含混不清,初步判断是急性脑卒中,急诊、影像、神经内科等多学科医护人员即刻开启卒中绿色通道,评估、急查头颅CT、立即静脉溶栓……凌晨1时16分,随着溶栓药物顺利进入静脉,仅用22分钟,老人顺利脱险。
       一日傍晚,发病已5个小时的55岁中风患者被紧急送到珠江医院,左侧大脑中动脉严重闭塞,由于已错过4.5个小时内最佳静脉溶栓时间窗,医院急诊、脑血管病外科、麻醉科、介入治疗中心等有条不紊、默契配合,立即为患者进行血管内取栓再通手术,15分钟后顺利开通血管,挽回患者生命。
       这是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脑血管病专病诊疗中心多学科专家合作救治的缩影。
       发生脑卒中(俗称“中风”),人救得回来吗?还能正常说话行走吗?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急救的速度以及水平。近日,记者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了解到,依靠几代人接续奋斗组建的大平台、大团队——珠江医院脑血管病专病诊疗中心成立,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介入科、急诊、重症、康复、超声、影像、检验、护理等多学科纳入平台,卒中患者在第一时间将得到权威专家们的联合诊治。
       珠江医院脑血管病专病诊疗中心主任段传志介绍,在中心治疗的脑梗患者在治疗时间窗内血管再通率达到了90%以上,约有50%的脑梗死患者可以取得良好预后。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超过95%能够完全治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据悉,该院还将建立华南脑血管疾病医疗高地,该中心则朝着“广东省脑血管病研究所”的方向稳步前行。
       大平台大团队攻克脑血管病顽疾
       脑梗是常见的难治性疾病,我国脑梗死发病率居世界首位。据统计,现在中国每5个死亡的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死于脑梗死,而存活的患者中有75%以上存在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和吞咽等后遗症。
       作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脑血管疾病,如何让患者获得全面救治,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后遗症,这一直是神经科、急诊科、康复科等相关学科专家们想要解决的难题。对于脑血管病急性发作来说,时间就是大脑,快速救治是减少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的关键。
       近年来,很多医院都开设绿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开展救治。但纵观大多数医院的救治模式,依旧存在条块分割、各科各自为政的弊端。为了给患者提供全面的救治,打通各科之间的壁垒,珠江医院于2022年年底成立脑血管病专病诊疗中心。
       “我们目标是打造国内一流卒中中心,彻底释放每个学科的技术优势,攻克脑血管病难题,让脑出血和脑梗死的患者最大限度地获救。”珠江医院脑血管病专病诊疗中心主任段传志告诉记者,“患者来到珠江医院,通过绿色通道,首先进入急诊、完善CT检查后,区分脑出血和脑梗死,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医生将实施针对性救治。我们专门成立了缺血溶栓取栓的团队,24小时待命。目前溶栓、取栓手术一年约300-400台,最高峰一天有近30台脑血管病手术。”
       除了住院治疗,近日,珠江医院对门诊诊区布局也按照人体系统进行了重新调整。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等脑血管病专病诊疗中心的相关学科诊室集中在相近区域,在最大限度方便患者的同时,也方便了医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多学科MDT联合诊疗,为患者提供最优诊疗方案。
       最短9分钟帮脑梗患者开通血管
       脑梗死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脑动脉血管堵塞引发的大脑缺氧缺血,约占所有脑卒中75%。脑梗患者急救,一分钟都不能耽误,在发病3-4.5小时内的黄金时间窗内进行静脉溶栓,可以使脑梗死患者良好预后的比例增加30%左右。
       近些年来,珠江医院静脉溶栓DNT(患者到达医院至静脉溶栓之间的时间)时间的中位数控制在40分钟以内,最短只有9分钟。该院脑血管病专病诊疗中心首席专家之一、神经内科副主任谢惠芳教授介绍,“这位9分钟进行静脉溶栓的病人在外院已经做了头颅CT检查,转院到珠江医院,我们的救治团队提前就位,急诊科接到患者后进行快速评估,在9分钟内就给患者用上了静脉溶栓的药物,这也是患者能够完全恢复正常的关键所在。”
       “紧邻急诊科,医院配置了CT、MR、DSA检查室,实现一体化卒中救治平台,最大限度节省患者去做检查的时间,同时急诊护士会优先为卒中患者抽血、用药。”一刻不等待,一刻不停留。谢惠芳教授说,“我们实施并联模式运行,比如在护士抽血时医生完成接诊及病情的评估,在陪同检查获取结果的过程中,医生交代血管再通治疗的风险和获益等,这也让珠江医院的静脉溶栓率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如果发现大血管堵塞,整个救治团队还会立即启动血管内介入治疗通俗称为支架取栓治疗,这给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可以迅速开通血管,恢复血流,挽救缺血脑组织细胞。“整体来说,目前血管内取栓治疗血管再通率可以达到90%以上,3个月后良好预后可以达到50%左右。一句话,急性脑梗死救治一定是越快越好、越早越好。”谢惠芳说。
       蛛网膜下腔出血,
       精准介入95%的患者可治愈

       脑出血约占脑卒中的25%,其中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救治十分困难。然而,通过介入治疗,在珠江医院就诊的绝大部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救治。
       “蛛网膜下腔出血85%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由于我们有强大的脑动脉瘤介入技术,因此绝大部分的患者都是通过微创解决。”段传志说,“病人来的时候,剧烈头痛,脑疝,甚至呼吸困难,通过积极治疗,把动脉瘤填充或者夹闭,患者的肢体功能慢慢恢复,95%的患者可治愈且不会留下后遗症。”
       然而,这样有效的治疗离不开医生对高精尖技术的熟练应用。“有的动脉瘤直径不到1毫米,我们要把0.5毫米的导管放置到目标位置,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血管破裂,手术的风险很大,考验的就是医生技术的准确度。”段传志说。“我们已经完成了1万多例脑血管病的介入手术,没有经验的医生一台手术可能折腾七八个小时也未必成功,这就是技术上的差异。”
       从医35年,段传志带领团队在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上持续探索钻研,精益求精,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他曾经到全国19个省市几百家医院指导这类手术。而他的学生,珠江医院脑血管病专病诊疗中心另一位首席专家李西锋则在2022年首届“中国神经介入医师手术大赛”总决赛上,斩获大赛出血组全国“十佳手术医师”称号。
       病情稳定,
       48小时后从床边就开始康复

       近年来,随着大众对脑卒中的认识以及急救水平的提高,有很多患者能够在治疗黄金时间窗内到院急救,挽救了生命。但在幸存者中,75%遗留有功能障碍,比如失语、偏瘫、吞咽困难等,也就是说人救回来了,功能是否能恢复?
       据记者了解,在珠江医院脑血管病专病诊疗中心,康复医学科是重要组成部分。康复治疗师走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患者床边,从正确摆放患侧肢体开始,通过主动或被动的运动、物理以及心理和辅助器具的治疗,尽早康复干预,最大限度增加患者大脑对刺激的敏感性,继而充分发挥神经修复的作用,以获取最佳的康复效果。
       该专病诊疗中心首席专家之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吴文指出,珠江医院的康复治疗师可走进病房在患者床边开展康复治疗,比如通过良肢位摆放,预防患者后期出现肌肉痉挛。同时逐步开展主动或被动的运动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辅助器具治疗等外部运动与感觉刺激等综合康复措施,继而最大限度恢复患者语言、运动、吞咽等功能。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也就是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吴文表示,“虽然75%的脑卒中患者存在功能障碍,但其中相当多患者通过康复治疗,可以重返工作岗位,恢复正常生活。”吴文表示这都离不开早期规范、有效的康复治疗,尤其是个人主动的训练。
       整合优势专科与技术,
       打造系列专病诊疗中心

       “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往往拥有高超的技术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据了解,2019年,珠江医院牵头华南脑血管病专科联盟,首批成员超过70家单位,覆盖整个广东乃至华南大中型三级二级医院。可以说,珠江医院建设脑血管病中心的技术基础是华南地区最雄厚的。据统计,珠江医院年收治脑、脊髓血管病患者超3500名,每年神经介入手术量超3000台,治愈率全国领先、华南第一。
       近年来,珠江医院成为全国神经介入进修与培训基地。李铁林、段传志、何旭英、李西锋、张炘获批国家级神经介入培训基地首批带教讲师。2022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为全国50家首批神经外科进修与培训基地之一。因此,珠江医院还被同行誉为“华南神经介入的黄埔军校”。
       据了解,除了脑血管病专病诊疗中心,珠江医院还以患者和疾病为中心,整合优势专科、优势技术,先后打造了记忆与认知障碍、脑血管病、脑胶质瘤、癫痫、甲状腺肿瘤、膀胱肿瘤、肝癌、胰腺肿瘤、儿童脑肿瘤、胎儿发育异常等系列专病诊疗中心,旨在进一步深化和实现以专病为中心的一站式诊疗服务,使患者经一次会诊就能得到多学科专家全方位的综合治疗意见,提高诊疗效率,实现诊疗方案标准化、服务模式一体化以及协作机制流程化。目前,珠江医院已开通专病诊疗中心挂号系统,患者可在珠江医院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挂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4 20: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省人民医院白云新城院区是不是停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3 10:19 , Processed in 0.05616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