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五湖泛舟

[经济] 合肥市上市公司资料汇总(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0 11: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湖泛舟 于 2024-8-20 12:28 编辑

▲这家企业,已发展成为「隐形独角兽」▲



“我们不仅是在做一款教育硬件,我们也在给自己的孩子做产品。”

作者:Lina

来源:36氪

2023年,淘云科技的营收超过了10亿元。

这家低调的安徽企业,已经成为儿童智能硬件赛道的“隐形独角兽”。

相较于企业名“淘云科技”,大多数用户可能更熟悉它旗下的品牌名称——阿尔法蛋。



一方面,淘云科技手握阿尔法蛋品牌,旗下拥有词典笔、机器人等多款爆款产品,在儿童智能硬件赛道内广为人知,甚至一度在电商平台开创了“儿童智能机器人”这一细分品类,成绩极为亮眼。

可另一方面,这又是一家极其低调的企业,它是有着十五年成长经历的资深玩家,却鲜少对外进行大规模品牌传播,即便年营收早已突破数亿规模,外界对淘云科技本身、对公司的两位创始人本身却始终知之甚少。

中国智能硬件市场从来都是红海中的红海,儿童智能硬件赛道尤甚。在始终白热化的战事中,一批批的企业杀入战场,却又一批批地铩羽而归,“先烈”不计其数。

可这十五年里,淘云科技打赢了一轮又一轮的红海战役,屡次打造出足以影响行业的爆款产品,更是曾经创下过“4年营收翻30倍”的产业奇迹。

淘云科技究竟是谁?它是怎么做到的?在长年红海搏杀的儿童智能硬件赛道,它又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红海方法论”?

以上问题,本文将逐一回答。


淘云科技董事长刘庆升、总裁吴玉胜

01

“海宝来了”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一个久违的形象再次冲上了热搜——2010世博会吉祥物,海宝。

在2022年“冰墩墩”全网断货的日子里,不少网友找出了家中的“海宝”玩偶,po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并开玩笑地配文说:“你们有冰墩墩,我有会说话的海宝!”“十二年前,它也是顶流”“海宝to冰墩墩:来了老弟?”……


海宝产品

有人给玩具换上电池后,竟然发现这款十多年前的说话版海宝玩具还能正常发声,甚至能够正常跟用户进行语音交互。

在语音交互已成标配的今天,这似乎只是一款常见的智能交互功能。可在2010年,当正从iPhone 3GS走向iPhone 4,当湖南卫视《快乐女声》才举办到第二届的时代,这样一款能“听懂你说话”的智能玩具结结实实红遍了大江南北。

这款海宝智能毛绒玩具经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授权,由上海均瑶集团特许生产。

但很少有人知道,海宝背后所搭载的智能语音技术,正是来自淘云科技。

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淘云科技的前身——科大讯飞玩具事业部。

2009年,中科大博士毕业的刘庆升,在加入科大讯飞8年,历经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业务线总工后,组建了智能玩具事业部。


淘云科技董事长刘庆升

彼时,刘庆升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有两个,一个是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的弟弟,另一个,则是科大讯飞1999年成立以来最早一批“种子员工”。

与哥哥一样,刘庆升在学生期间便专研智能语音技术,作为科大讯飞“编外员工”参与业务。

但稍有不同的是,彼时,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更多应用于B端企业,刘庆升的研究方向却更偏产品——更准确地说,是儿童语音玩具方向。

早在中科大研究生期间,刘庆升就已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语音玩具课题的研发,并与课题组一同南下东莞玩具工厂实地探访,积累了大量技术、产品经验。

彼时,中国玩具市场“大而不强”,既缺乏自主研发的技术积累,又缺乏独立运营的品牌积淀,大量南方工厂都以代工为主,市场低质化竞争激烈。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玩具产品的优质化、智能化却又成为大势所趋。

2009年,在玩具事业部成立同年,刘庆升带队与合肥故事广播台合作,推出了一款名为“魔法呱呱”的智能语音玩具。

这款以卡通南瓜为造型的毛绒玩具是市面上第一批搭载智能语音技术,能讲故事、背唐诗、说英语、听音乐的儿童玩具,一经发布便风靡一时。

而后,“会说话的海宝”更是在世博会上一炮打响,红遍了大江南北。

刘庆升认准的儿童智能语音玩具这条赛道,被他跑通了。

“我们从2009年开始,就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在儿童语音、语义的识别上。”刘庆升告诉36氪。

“当时语音技术用的都是成人的语料,童音很少。可玩具每天陪着孩子,一旦语音识别效果不好,对孩子的伤害很大。有些玩具爸爸对‘它’说就行,孩子对‘它’说就不行,让孩子挫败感很强,有时候都急哭了。孩子还会学玩具说话,一喊就是‘我没听清楚,你再说一遍’。”刘庆升的这段记忆,也让他认识到,因为孩子发音和语言的不标准,儿童产品对人工智能交互技术的要求更复杂和苛刻。只有保持对儿童产品的敬畏心,才会为孩子带去能听会说的“玩伴”。

依托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的基础,再加上团队在童音领域的持续投入研发,让海宝、魔法呱呱的智能程度、可交互程度一骑绝尘,儿童市场反馈极好。

从2011-2012年起,团队更是着手研发融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的全新的“硬件+软件+云端服务”的智能方案,年营收成功突破千万,成为儿童硬件赛道的一匹黑马。

02

时代大浪,勇闯变革

与之同时期,中国儿童玩具市场,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大革命。

2009年,淘宝举办第一届“双11”线上促销活动,正式打响了电商渠道大战的第一枪。自那之后的十年间,网络购物彻底革命了中国网民的购物习惯,与之同时的是零售业经销商网络、乃至整个零售产业渠道布局的全面颠覆。

彼时,中国儿童智能语音玩具市场虽蓬勃发展,却是泥沙俱下,不少厂商的玩具质量参差不齐。为了能低价占领市场,部分企业甚至不惜采买廉价原料,甚至以损害儿童健康为代价,冲击着企业的正常运营。

作为玩具事业部的带头人,刘庆升常在思考,面对这样的行业机遇和市场形势,如何将玩具产品更好地走向普通大众的C端应用,如何将企业自有的尖端技术让更多的人来用。这样的思考,还牵绊着他对儿童事业的爱与不舍。

团队做出魔法呱呱的那一年,刘庆升的女儿还在上幼儿园。作为新晋爸爸的他看见女儿对这玩具爱不释手,每晚必须抱着半小时故事,出门散步也不肯放下。

对于成人来说,玩具只是一堆布料与电子器件的组合体;可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他们童年里最好的朋友,是无时无刻的陪伴,也是许多年后仍会珍藏的回忆。

那一刻,刘庆升知道,要让孩子真正用上放心、好玩的儿童语音玩具,自己必须迈出面向C端市场的那一步,做独立、可控的玩具产品。

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坚持,带领玩具事业部的伙伴成为科大讯飞集团试水C端市场的排头兵。

然而,想要真正做好一款玩具,谈何容易?

且不论玩具的软装设计部分,仅仅是语音技术相关的软硬件,就涉及开模、制造、电子元器件、芯片、PCB电路板、控制、发声部件等等环节,大量不同供应商,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踩“坑”都会影响全局,费时、费工、费人。

彼时,科大讯飞集团的C端产品经验刚刚起步,玩具团队中更是没有能够独当一面的操盘手。

2015年,刘庆升做了两个重要的决定。

第一,玩具团队正式从科大讯飞集团剥离,自此自负盈亏,切入C端儿童玩具市场。

第二,南下,去深圳。

他要去深圳找一个人一一师兄,吴玉胜。


淘云科技总裁吴玉胜

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珠三角强大的硬件制造网络,以深圳、汕头为中心的珠三角,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级的儿童硬玩具产研中心。

而同为中科大毕业的吴玉胜,正是90年代第一批南下深圳,积极投身玩具创业热潮的知识分子。

二人既为同门师兄弟,又都在儿童玩具产业,早年间便已相识。

彼时,吴玉胜已在深圳玩具界打拼多年,早已闯出了一番天地,其团队作为儿童玩具语音技术方案商,在产业链与供应链上下游都积累了深厚的资源。早在2009年,搭载了双方技术的“超级逗逗”发声娃娃就曾风靡一时,甚至一度被作为礼品赠予澳门市民。

最有缘的是,刘庆升与吴玉胜各自的孩子只相隔一年出生。刘庆升斯文儒雅,吴玉胜爽朗豪迈,两人却在相识之初便一见如故,尤其聊及中国玩具产业现状时,两人的观点几乎是一拍即合:

1、要打破中国玩具“强代工、弱品牌”的现状,要改变玩具产业“劣质、山寨、赚快钱”的行业规则,要做市场的长期主义者;

2、要做益智、好玩、高质量的儿童语音产品,做让自己的孩子也用得放心的好产品。

2015年,两位中科大的师兄弟,两位中国儿童智能硬件从业者,同时也是两位年轻的父亲,走到了一起,正式成立了淘云科技。


03

4年,30倍,淘云高速成长

独立前的淘云科技,业务体量已经达到了千万元级别,其实已经并不算是一间小公司。

可就在2015~2018年的这4年时间,刘庆升与吴玉胜携手,让淘云的营收整整翻了30倍。

4年,30倍,这一阶段的淘云,迎来了业务的爆发式增长。

而这场大仗的头等功臣,正是人们最熟悉的淘云产品——“阿尔法蛋”儿童智能陪伴机器人。

但阿尔法蛋并不是淘云正式成立以来的第一款to C硬件产品。早在2015年成立初期,除了既有的to B儿童智能语音硬件解决方案业务外,淘云就推出了第一款智能儿童手表产品——开心熊宝云电话手表。


开心熊宝云电话手表

这款产品在市场上一炮而红,短短几个月之内销量就突破了百万。

令人惊叹的是,吴玉胜告诉36氪,淘云在2015年5月正式确定儿童手表的产品形态,随后短短100多天的时间里完成了需求设计产品特性、ID设计、结构设计、供应链搭建、开模、小批量试生产、量产的整个流程,当年8月底就成功出货。

要知道,彼时的儿童手表还是个全新的蓝海品类,日后主要玩家之一的小天才也是在2015年才刚刚发布首款儿童手表。

100天,请记住这个时间窗口,在未来,它将在淘云的命运轨道上不止一次扮演着重要角色。

“淘云速度”的背后,是创始人于淘云团队背后深刻的市场洞察、深厚的产品与技术积累,以及丰富的产业资源储备,缺一不可。

2015年12月,计算机视觉“奥林匹克大赛” 2015 ImageNet结果出炉,人工智能技术第一次在图像识别领域战胜人类。2016年3月,谷歌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人类冠军李世石,自此掀开了“人机大战”的序幕。

自2016年起,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AI技术以燎原之势爆发,席卷全球。而淘云团队突然发现,自己深耕了多年的智能语音技术,突然在一夜之间成为最热风口。

君子谋时而动,顺势而为。淘云将最新的儿童智能机器人品牌名称定为“阿尔法蛋”——Alpha是希腊字母里的第一位,而“蛋”有破壳新生之意,既契合了儿童产品的定位,又寓意着AI技术的崭新黎明。

阿尔法蛋火了。

自从第一款产品推出市场以来,阿尔法蛋机器人便一跃而成儿童智能机器人的标杆之作,甚至开创了几大电商平台上“智能机器人”这一细分品类。为了响应不断扩大的用户需求,淘云又在随后推出了面向不同年龄段的阿尔法蛋小蛋、大蛋、超能蛋等全新智能机器人品类。


阿尔法蛋大蛋3.0产品

阿尔法蛋的市场火爆程度甚至超过了刘庆升与吴玉胜自己的预期。仅以2017年的“阿尔法小蛋”为例,在产品上市不到60天的时间里,其销量就迅速突破了10万套,成为儿童智能硬件市场当之无愧的年度爆品,创下了无数销售奇迹。

彼时,市面上虽然已有不少带有语音功能的儿童硬件产品,但其技术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尤其在儿童语音这一细分领域上,童音识别准确率、智能性、可交互性等体验都远不及深耕这一细分领域多年的淘云。

产品质量方面亦是如此。“别人的产品做一米跌落测试、两米跌落测试,我们设计阿尔法蛋的时候做的是‘四层楼’跌落测试,同时从四楼扔5个蛋到楼下草地上,外观、功能一点都不能损坏。”吴玉胜告诉36氪。

04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2018年,在阿尔法蛋如日中天之际,一群“不速之客”却杀了进来。

2017年底,阿里在“双11”购物节上猛地将原价499元的天猫精灵智能音箱降至99元,正式引爆了智能音箱价格战。2018年3月,百度推出首款带屏智能音箱“小度在家”,定价1599元,补贴价格砍至599元,一时刷新了带屏音箱的价格新低。

2018年,智能音箱“百箱大战”走向白热化,各大互联网巨头手握百亿补贴,在战场上拼了个刺刀见血。

互联网巨头们杀入硬件市场,其逻辑跟传统硬件厂商全然不同。

在互联网“跑马圈地”“平台垄断”的业务思维引导下,各大巨头几乎是不计成本地砸钱进行用户补贴,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抢占用户入口,希望打造“云+端”的服务闭环。

因此,互联网巨头们不仅从未打算靠硬件赚钱,甚至砸入了巨额补贴,贴钱卖货——无论是天猫精灵的原价499元,还是小度在家的原价1599元,这些金额都已极度接近音箱成本。

智能音箱虽然不是一款专门的儿童语音产品,但在极端的价格补贴之下,外溢的市场强烈地冲击着阿尔法蛋系列语音硬件产品的生存空间。

2019年,阿尔法蛋全系列产品受到互联网巨头“百箱大战”与市场各类山寨白牌产品的猛烈冲击,叠加上重创全球生产制造业的新冠疫情,多重压力之下,淘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而最终成功扭转局势的,是淘云的另一个100天。

事实上,从公司诞生的第一天起,淘云团队就在不断学习着市场、技术、以及各大竞争对手的优势打法。

以渠道为例,早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兴起早期,淘云就积极进行了线下渠道改革;而在移动互联网、短视频、社区团购等平台崛起后,淘云团队又不断学习新时代的算法、流量、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玩法,时刻进行自我进化。

而在产品方面,随着AI、芯片、传感器、以及各类电子零部件技术的不断进化,人工智能产品逐渐走向小型化,并且回答准确性越来越高、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逐渐能够满足更精准、更垂直的用户需求一一比如儿童教育。

2020年5月,淘云切入儿童教育硬件赛道,阿尔法蛋词典笔正式立项。

对于教育硬件来说,一年一度的开学季是绝不能错过的重要节点,彼时,留给淘云第一款词典笔的时间,恰恰就只剩100天。

够了。

同样是一款几乎全新的硬件品类,同样是一场紧迫的百日大战,淘云几乎复刻了五年前那场动人心魄的战事,在100天内跑通了词典笔从产品定义到供应链搭建、从开模到大规模量产的整个环节。


阿尔法蛋词典笔Q3

并且,阿尔法蛋词典笔Q3突破了当时市面上词典笔只有英文词典功能的限制,创新性地加入了中文词典功能,并将布局多年的图像识别技术与优势的语音技术、多年积累的专业系统内容深度结合,让这支笔兼具语音交互、扫描翻译、知识教学为一体,它不仅能够精准识别手写印刷混合的教材读本、各种公式等符号内容,还能在离线状态下使用,瞬间点燃了市场。

吴玉胜告诉36氪,阿尔法蛋核心团队里绝大部分成员都是孩子的父母,每天与自家孩子打交道、辅导作业、接送上学的过程中,既深刻理解着孩子们的需求,又与天下所有父母一般心连着心。

“我们不仅是在做一款教育硬件,我们也在给自己的孩子做产品。”吴玉胜说。

阿尔法蛋第一款词典笔Q3在2020年8月底正式上线,到了年底,其后台激活量已经近50万台,创下了当年各大平台的销售神话。

此后的2021-2023年期间,阿尔法蛋又陆续推出了T10、T20、D1三代词典笔,每一代都在儿童教育AI方向专研得更深,逐渐加入了AI知识图谱、4000万道的经典高质量母题题库、数学题目解析、AI知识点引导、中英文作品批改等深耕儿童教育场景需求的功能。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阿尔法蛋词典笔中甚至内置了国家中高考作文批改与口语评分的同源技术。

在作文批改中,阿尔法蛋词典笔能够识别错误,给出批改建议、优化示例参考,甚至能通过提问引导启发孩子的写作思路。

而在困扰大量中国孩子的英文口语环节,阿尔法蛋词典笔不仅有中高考口语评分同源技术帮忙检验、评估发音效果,而且还有动态视频讲解,帮助孩子找到发音弱项,进行专项练习。


阿尔法蛋词典笔D1

截止至2023年底,短短三年时间,阿尔法蛋已经一跃成为词典笔领域头部品牌。根据洛图科技数据,阿尔法蛋于2023年Q3推出的D1词典笔更是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一举冲到产业年度销量榜首产品。

2023年,淘云科技公司总营收突破10亿元,在各大互联网巨头的夹击之下,打下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翻身仗。

表面上看,词典笔是阿尔法蛋继陪伴机器人之后又踩中了一个“爆款”,似乎是运气好,赌对了。

但其实不是。

刘庆升告诉36氪:“这些年,我们对儿童智能产品的理解越来越深。(我们)最早觉得有核心技术就能做产品,后来觉得还需要和内容相结合,之后发现要做产业生态,之后越来越发现,想把行业和产业做好,必须把产业上下游全部打通。”

因此,阿尔法蛋是在创业公司里极其少见的,整个儿童智能硬件底层算法、电路板、芯片、部件、软件、硬件、内容、品牌、销售等整个生产链条全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企业。

一方面,只有集结了一支百炼成钢的战斗团队,打通了整个上下游产业链,才能让企业真正令行禁止,调度得当。2020年5月立项,8月出货,阿尔法蛋这100天的极限大战,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会输掉。

而另一方面,是阿尔法蛋在技术与产品上的极致追求。从2009年起,淘云就从未停止对语音、人机交互、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投入,尤其在面向儿童这一细分领域持续深耕,在语音、视觉、自然语言理解等领域做到了当之无愧的产业领军者。

同时,淘云的这群“爸妈团队”们对儿童硬件产品、儿童教育的理解不仅极其深入,并且试图在每一代产品中进一步深化应用,真正做让自己孩子也用得放心的产品。淘云团队将这一信念凝练成了八个字,用作了品牌理念——“父母之心,用AI孵化”。

05

结语:在红海中,做坚定的长期主义者

就在今年暑假,阿尔法蛋推出了全新一代高速词典笔——阿尔法蛋词典笔D1 Pro。

这是一款更为贯彻阿尔法蛋理念的最新产品。在产品更快、更强、更用心的基础上,D1 Pro在深入儿童使用场景的多个细节上打磨得臻于极致。


阿尔法蛋高速词典笔D1 Pro

以D1 Pro本次主打的升级点之一“一扫高速开机”为例,目前常见词典笔产品在使用时都需要先经过十秒至数十秒的开机时间,然后才能正常使用。

对于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朋友来说,这几十秒枯燥的等待时间极有可能破坏学习的连贯性与专注度——辅导过孩子做作业的家长对这一点肯定深有体会。

有没有办法跳过开机时间,随时随地一扫出结果呢?

有,但很难,尤其是对词典笔这类对功耗、性能尤为敏感的终端硬件而言。D1 Pro团队花了一整年的时间投入研发,最终在软硬件性能、功耗、响应速度、以及整体成本上达到了最佳的平衡,让D1 Pro能够做到一扫高速开机,高速出结果,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孩子的学习专注度。

此外,阿尔法蛋团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专业高质的教育资源采买。D1 Pro内置的正版权威词典数量已经多达82本,全面覆盖小初高全学科;D1 Pro内置的翻译、绘本、教材、以及17多万条教材句子也都全部经过了耗时半年精细标注的人工三审三校,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教育内容的专业可靠,也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当前AI大模型技术所经常出现的“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幻觉问题。

同时,D1 Pro采用了更大尺寸的(3.48英寸)经过德国莱茵护眼认证的高清大屏,同时根据用户反馈,将专业护眼台灯的灯珠装进了扫描笔头,柔光更护眼,最大幅度降低电子屏幕与灯泡对眼睛的刺激,守护孩子的用眼安全。

拳拳父母之心,已经渗透进了产品的每一个环节,承载在AI里。

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2.93亿人,比2018年增加0.17亿人——如果按照如今的人口发展规律测算,这一增长势头还将持续至少十年。

在这片红海里,传统儿童硬件厂商、儿童智能硬件厂商、K12教育厂商、人工智能创企、互联网巨头等多股势力常年火拼不断,你方唱罢我登场,战事从未停止,每天都有新的玩家出现,也每天都有新的玩家退场。

但像淘云这样,在这片江湖中屹立不倒十五年的,少之又少。

就在今年Q4,淘云科技即将推出一款全新的围棋机器人产品。

根据中国围棋协会数据,目前我国大约有6000万围棋人口,10万名围棋从业者,每年新增加的学习围棋的青少年达到300多万人——但围棋的培训机构、教学资源等却大多集中在一线与超一线城市,学习围棋的孩子只有极少数时间能够线下与老师对弈,大部分时间需要长久地盯着电脑屏幕进行训练。

“很多孩子最后围棋不学了,是因为担心眼睛会近视。我们的围棋机器人就是希望改变这一点。”吴玉胜告诉36氪。

又是一款全新的品类,又是一款全新的硬件。围棋机器人与阿尔法蛋此前做过的硬件产品都差别极大,其不仅对机器人的计算机视觉、伺服电机软硬件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并且切入的是更为垂直、更为精细的应用场景。

阿尔法蛋又将迎来一次全新的挑战。

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中国智能硬件从来硝烟不断,儿童硬件市场更是如此。即便在2024年的今天,市场上依旧在进行着无数场搏杀。

手机、MP3、MP4、儿童玩具、手表、机器人、音箱、TWS耳机、学习机、词典笔……所有你能想到的,与你不能想到的,都在这里。

回望淘云科技这过去的十五年,如果说真有什么“红海方法论”的话,可能就是——踏实做产品,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永远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而更重要的是,怀揣一颗父母之心,投入真正的爱与关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1 11: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富士康与河南,谁更离不开谁?●



重要的不是谁离不开谁,而是如何更好在一起。

作者:东木褚

来源:华商韬略

2024年上半年,曾经长期稳坐中原外贸第一省的河南,出口增速为-19.1%,排全国倒数第三,其中富士康的产能波动,具体说是手机出口同比大幅下滑49.1%是主要原因。

而在关键时刻,富士康又“回来”了。7月,富士康与河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投资10亿在郑州建设新总部和七大中心,河南 领 导 更是直言:

“希望富士康坚定投资河南的信心”。

01

iPhone来了

2010年,广东开始“腾笼换鸟”,即: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改而发展高新附加值产业。

深圳市 政 府  就在当年的两会上表态,深圳面临“土地、能源、环境、人口”四个难以为继的问题,推动新一轮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而当时越演越烈的用工荒加上用工成本上升等因素,也在催促着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产能布局作出新的思考。

三到六月,连续发生的员工跳楼事件,让富士康成为焦点。此后不久,富士康与深圳达成共识,留下研发中心和两个高技术含量的事业群,其他产业迁往内陆。

消息一出,河南、河北、天津、山东等内地省份纷纷加入了富士康内迁的争夺战。

对内陆城市而言,引进富士康不但能解决就业、创造税收、拉动外贸,而且有望带动本地科技产业的发展,甚至是可以改变本地产业经济命运的重大机遇。

据当时富士康深圳园区的保安透露,那个时期各省市 领 导 简直要踏破富士康的门槛。如果没人引荐,就算你是市级 领 导,也进不了富士康投资规划处的大门,许多地方都是一把手带队来招商,但是连谈判的机会也没有得到。

河南引进富士康的尝试始于2007年,当时 郑 州 市政 府 组建了“富士康科技集团郑州投资项目协调推进领 导 小组”,市 长 亲自担任小组长,多位副市级干部担任副组长,小组成员都是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但是进展甚微,用省商务厅一位领 导的话说就是:

“当时富士康对郑州没什么兴趣”。

几年下来,虽然负责招商的 领 导 小组名单换了,但河南对富士康的努力一直没变,当富士康自己开始感到产能布局的压力之后,2010年3月,转机来了。

富士康派出先遣组到郑州考察了一周,虽然绝口不提是否投资,但问了很多涉及IT产业和人力资源的事。

一位参与接待的官员回忆:

“那时候富士康知道他们要做什么,我们不知道。”

这次考察之后,河南的反应很快,对接层级立即上调,由 书 记 和 省 长 直接负责。历经四轮谈判后,河南在土地和税收上,给出了让富士康心动的优惠政策,包括:规划了10平方公里的超大生产用地;投产前5年免企业税和增值税,接下来的5年税收减半;申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等。

6月20日,郭台铭终于亲赴郑州,在省 长的陪同下参观了郑州新区CBD,双方在当天的晚宴上确认了合作的意向。

随后,河南分管招商的 副 省 长 带领几十人的代表团,赶赴深圳敲定最后的细节,郑州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副主任说,“那段时间,我们就住在龙华,富士康的事情就是唯一的工作。”

6月30日,郑州市 政 府与富士康草签协议,双方约定,将在电子信息产业、光电产业、销售网络建设等领域展开合作。

富士康投资河南的第一单刚落锤,为了赶上投产时间表,郑州出口加工区管委会从 领 导到员工100多人,睡了一个月的办公室沙发,2000名工人分三班倒昼夜赶工,完成了一共7栋合计6.2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改造及电力设备安装等基建工作。

施工时,一时买不到富士康厂房需要的特殊规格电缆和空气压缩机,市政 府的人就到市内正在施工的地铁工程去“借”, “只能先让其他工地等着,不然怎么办,这是‘省 长 工程’。”

从一纸协议到第一个零件落地,郑州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富士康对“郑州速度”感到惊喜,苹果时任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也伸了大拇指,“郑州非常专注。”

而富士康也给河南带来了惊喜:它将在这里生产的是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产品,是众多河南官员和老百姓口中真正能让中原地区发展起来的东西,这东西的名字叫:

iPhone。

02

郑州“苹果城”

2010年10月,在河南省的加紧申请下,国 务 院 批准郑州设立新郑综合保税区,这也是中部六省第一家综合保税区。

综合保税区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类型里面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相当于“境内关外”,可最大程度简化企业进出口流程。



新郑综合保税区几乎可以说是为富士康而设立的,富士康郑州总部以及生产基地就落户在这里,其占地相当于四个富士康深圳龙华园区的面积,因为生产iPhone,这里也被称为“苹果城”。

2011年11月,在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的封关仪式上,郭台铭感慨道:

“去年,我第一次来是6月份,这里还是枣园和沙地。现在已经建成了130多万平方米的厂房,河南的速度、效率令人惊叹,河南人,NO.1!”。

政策、厂房、人员备齐后,富士康以iPhone为生产重心,启动了“金匠中原”计划,以河南郑州、洛阳和山西晋城三座城市为据点,形成中原金三角制造基地:

郑州负责iPhone产品的整机组装制造,洛阳配置玻璃面板生产基地,晋城则为核心零组件等的生产基地,太原生产iPhone后壳等物料。

富士康的到来,给河南带来很多的改变。

每年到用工旺季,从乡、县、市再到省,河南各级政 府部门都有为富士康招工的任务指标,各地人社局的工作人员就是富士康的招聘联系人。

街上到处都是“富士康招工报名咨询点”,诸多河南务工者不用再远走珠三角打工,而是走进了郑州富士康现代化流水线,快速让其成为了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制造基地。

2014年10月,苹果CEO库克来到新郑保税区,在郭台铭的陪同下进入iPhone 6的组装车间,这是他第二次来郑州,目的是督战iPhone 6的生产。

当时,郑州有94条iPhone 6和iPhone 5s的生产线,每天的产能达到50万部。

库克穿上白色工作服和鞋套,在工作台前体验了一回装箱工,还在一名女工旁边坐下,聊了足足5分钟。

iPone 6是库克接任苹果CEO后推出的首款大屏手机,2.24亿部的全球销量让他一战封神,也把河南的外贸进出口规模拉到了历史最高。

这个过程颇为戏剧性。

2014年的前8个月,河南外贸月度进出口还徘徊在300亿元以下,随着iPhone6的销售,其9-12月的月度进出口已连续冲破500亿,最后以全年3994.4亿元的进出口总值创下历史新高。

那张库克和富士康女工笑容满面的照片,也传遍世界,刷新了郑州的形象。



2010年到2016年,郑州富士康的手机产量实现了每年约3000万部的增长速度,累计生产了超过4.6亿部iPhone。

2015年,全球每七部手机,就有一部产自郑州。

整个“十三五”期间,郑州富士康累计带动200余家相关产业链企业入驻“苹果城”所在航空港区,完成投资3000亿元。

入驻郑州以来,富士康郑州科技园产值实现了“十二连增”,年均带动300亿美元的出口额,累计进出口额约占河南省进出口总额的60%、郑州市的80%。

郑州因此成了全球独一无二的“苹果城”。

03

携手转型

近年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和 疫 情 等因素的影响,苹果加大了在印度以及东南亚的产能布局,作为其主要代工服务商,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产能调整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

两种观点也开始流行:一种观点认为,河南更离不开富士康,富士康打个“喷嚏”,河南经济就会“感冒”;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富士康更离不开河南,印度产iPhone的良品率很低,没有在郑州的几十万产业工人, iPhone的供应无法保证。



毋庸讳言,苹果供应链的分散和产能转移确实会对郑州富士康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河南的电子信息产业,冲击外贸产值,拖累河南经济发展;而苹果与富士康,也的确需要郑州富士康的产能支撑,才可以确保其iPhone的继续成功。

但客观地说,无论富士康,还是河南,抑或是更多合作者,都不至于谁离开了谁就过不下去。

河南并不仅仅只有富士康,2023年,富士康全年营收4763.4亿元,而整个河南全省的GDP是5.9万亿元,不存在所谓离不开富士康;作为世界500强排名27位的鸿海集团,其业务也不止在河南,即便是iPhone,全世界也不只有郑州才能做得出来。

所以说,真正的发展思维不应该是谁离不开谁,而是如何更好在一起,如何更好地相互需要,相互合作,通俗地说,就是更好地携手共进。

事实上,所谓的谁离不开谁背后,河南与富士康一直都在更努力地双向奔赴。

一方面,即便苹果要实现将25%的iPhone产能转移到印度的目标,郑州富士康依然将是iPhone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以被苹果寄予厚望的iPhone16为例,目前,该产品正在备货周期,而郑州富士康也进入到生产旺季,其工人时薪从21元涨到26元,在制造车间做满三个月还有超过8千元的奖金,据财新报道,仅7月份有5万名新员工进厂。

另一方面,河南与富士康还在合作更多。

以iPhone 为导入,“苹果城”所在的郑州航空港区抢抓产业机遇,探索出了以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为突破口的电子信息产业转型的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下,郑州航空港区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从单一的手机制造拓展到后端模组、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关联产业,河南正在构建“芯屏网端器”的全产业生态圈。

鸿海集团现任董事长刘扬伟表示,“数位转型是鸿海从过去‘劳力密集’转型为‘脑力密集’的重要阶段。”目前,其转型也正对应到在郑州,在河南的投资发展中。

2023年以来,富士康在河南动作不断,新事业总部在郑州揭牌,并且成立了河南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公司等多家新公司。

刘扬伟更是三次访问河南,承诺在河南再造一个“新富士康”,他在富士康新事业总部揭牌仪式上说:

“将持续深耕河南,加快实施包括电动车、半导体等方向在内的转型发展战略。”

据不完全统计,建厂至今,富士康累计培养熟练产业工人350余万人,它不但有效缓解了劳动力大省河南的就业难问题,也帮助许多农民工变成了产业工人,这也是它给郑州,给河南留下的,转移不走的巨大财富。

郑州与富士康或许只是一个缩影,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全球供应链和市场变局的过程中,无论是中国,还是投资中国的企业,都会面临新的变化,乃至分合,但无论怎样:

重要的事情都不是谁离不开谁,而是如何更好在一起,携手应变,续创未来。

参考资料:

[1]《河南是如何抢到富士康的》南方周末

[2]《富士康与河南省签署合作协议,将投建新事业总部大楼》证券时报

[3]《富士康深耕河南14年,大省与大企的“双向奔赴”》河南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10: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榜单,徽商银行名列第24位★


8月19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推出“中国银行业前100名单”,以2023年末国内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依据排序,对前100家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和资产质量等综合展示。

中国银行业前100家银行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乃至金融业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建设强大金融机构的主力军。

截至2023年末,100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合计21.68万亿元,同比增长9.04%,占我国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的95.11%;总资产合计319.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99%,占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89.97%,占我国金融业总资产的69.24%。2023年,100家银行实现净利润合计2.31万亿元,同比增长1.53%,占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的97.06%。

分机构类型看,100家银行包括6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56家城市商业银行、17家农村商业银行、2家民营银行和7家外资银行(详见表1),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在前100家银行中的占比分别为57.97%、23.22%、13.68%、3.90%、0.31%和0.93%。

按照银行总部所在地看,广东、北京、上海和浙江四地入围银行最多,分别有14、11、11和10家银行,合占100家入围数量的46%,占入围银行总资产的84.74%。

与上年相比,前100家银行名单中,27家银行位次保持不变,31家位次上升,42家位次下降;排名上升超过5位的有8家银行,排名下降超过5位的有5家银行。其中,招商银行排名上升一位,首次跃居至名单第5位。

总体看,2024年中国银行业前100家银行名单展现了我国银行业在复杂环境下持续稳健发展的新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徽商银行名列榜单,排在第24位,是安徽唯一的上榜银行。与2023年相比,徽商银行位次未发生变化。数据显示,徽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金额突破1100亿元,资产规模达到18000多亿元。

公司官网显示,徽商银行是经原中国银监会批准,全国首家由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联合重组成立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安徽省合肥市。1997年4月4日注册成立,2013年11月1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徽商银行2023年继续入选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前200位,排名123位;“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前200位,排名152位;入选《财富》“中国500强”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榜单,分别位列第253位和352位;同时位列“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中,净利润率最高的40家公司”第25位。

完整榜单如下:



来源:综合自中国银协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20: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赶超河南天津,安徽“上限”在哪?◆



要进位,更要守位

作者:淡忠奎

来源:城市进化论

汽车产量狂飙至全国前三,安徽外贸也完成了新的晋级。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7月,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758.89亿元,同比增长7.40%。其中,出口3206亿元,增长9.5%;进口1552.9亿元,增 长3.4%。尤其是7月当月,更是创下了同期历史新高,进出口786.3亿元,增长7.1%。

由此,安徽在上半年超越河南的基础上,进一步赶超天津,晋级全国第九位、中部第一位。



这背后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凭借富士康的加持,河南从2012年到2024年的12年间,都牢牢把持着中部外贸第一省的宝座,2016年差距最大时曾领先安徽1784亿元,而从2020年以来安徽开始强势追赶,此番已经反超河南813亿元。

如果说,河南外贸的起伏在于富士康,安徽的逆袭则在于汽车产业。今年前7月,安徽汽车(包含底盘)及零配件出口679.9亿元,增长24.6%,拉动全省出口增长4.6个百分点。

此番进位,也让不少人好奇:超越天津、河南之后,安徽的上限在哪里?

01

迎来晋级

在 “推动外贸质升量稳”的大背景下,外贸格局的走向尤其受人关注。随着富士康的减产,盘踞中部外贸第一省长达12年之久的河南,迎来惊险的守卫战。

受富士康等因素影响,河南外贸开始陷入负增长。而安徽在新能源汽车以及“新三样”的带动下,外贸开始迎来较高增速的增长。一降一升之间,形势悄然逆转。

从2023年上半年开始,安徽就向着中部“12连冠选手”河南发起挑战,前者进出口总额一度高出后者近110亿元,年终河南惊险守位——仅仅高出安徽55.7亿元。今年一季度安徽就强势反超河南302.5亿元,上半年差距扩大至714.66亿元,前7月再次扩大至813.21亿元……

种种迹象显示,安徽已经取代河南,成为中部外贸第一省。而从目前外贸增长态势来看,河南下半年很难像去年一样完成惊天逆转。细究出口的重点产品,不难发现两地机电产品所占比重均超六成。


图源:合肥交通运输

合肥海关显示,前7月,安徽出口机电产品2239.4亿元,增长12%,占出口总值的69.8%。

其中,汽车(包含底盘)及零配件出口679.9亿元,增长24.6%,拉动全省出口增长4.6个百分点;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268.3亿元,增长24.7%;家用电器出口210.5亿元,增长14.9%;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273.4亿元,增长7.3%。

从这一维度来看,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信息产业、“新三样”等已经成为安徽外贸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尤其是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可谓核心支撑。而与之相比,河南的外贸仍然处于新旧都能转换的阵痛:富士康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比重下滑,而重点培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未形成足够的支撑力。

比如,河南上半年出口手机1395.1万部,金额为565.04亿元,同比分别减少47.4%、49.09%,可谓双双腰斩。

进一步聚焦至“新三样”,海关数据显示,河南上半年出口载人电动汽车0.5万辆,同比增长370.8%,金额为23.41亿元。锂离子蓄电池3149.6万个,同比减少4.4%,金额为9.04亿元。太阳能电池83.3万个,同比减少66.2%,金额为5.16亿元。

虽增长较快,但河南的“新三样”产品整体规模仍然较小,对于外贸增长的支撑度不及安徽。而安徽在制造端较为多元的产品结构,也将是其继续坐稳中部外贸第一省,支撑自身发展能级迎来新跃升的关键。

02

谁占“大头”

过去十余年,安徽从“农业大省”到制造强省的逆袭,是区域经济领域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2022年7月,央视《对话》一期名为《安徽的制造业“逆袭”》的节目火遍全网,安徽省省 长 王清宪回应“逆袭”时谈道:

安徽进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这是安徽发展最大的“势”,因为长三角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产业辐射特别强劲。就拿2021年来说,安徽2021年省重点项目的投资,60%来自长三角企业,是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的延伸。

“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的延伸”,放在今天这个形容依然贴切。数据显示,2023年安徽全省在建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中,实际到位资金六成以上来自沪苏浙。反过来安徽企业也不断融入沪苏浙产业链,如国产大飞机C919就用的是安徽陶铝新材料。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是一体化,网上流传着一句话:“上海生产芯片,浙江生产压铸机,江苏生产电池,安徽生产整车”。


图源:新华社

如今,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安徽最耀眼的一张名片。

过去一年中,安徽汽车产量249.1万辆,由2022年全国第7位跃居全国第2位,同比增长48.1%,占全国比重为8.3%。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由2022年全国第7位上升至全国第4位,同比增长60.5%,占全国比重为9.1%。汽车出口114.7万辆,同比增长80.1%,占全国比重为23.4%。

也就是说,全国每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是安徽造。也难怪,汽车及零配件产业会成为安徽外贸最大的增长点。从城市来看,今年上半年,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滁州是安徽全省进出口规模最大的五座城市。



其中,合肥和芜湖进出口规模合计占59.58%,占据绝对比重。在过去近三年时间里,合肥进出口占比从47.95%下滑至42.07%。而芜湖从12.04%上升至17.51%,这很大程度上就是靠汽车带动——奇瑞是中国汽车品牌出口第一,芜湖汽车出口占全省80%左右。

在这一核多极的格局下,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铜陵迎来亮眼的增长。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比重也从2020年的9.75%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1.21%,提升1.4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铜陵进出口总额444.6亿元,同比增长8.62%。其中,出口81.6亿元,增长63.2%;进口363亿元,增长1%。

作为全省唯一的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铜陵加快推动铜产业转型升级,从电解铜延伸出7条完整的铜产业链,与半导体、先进光伏、新能源和新型储能等产业耦合发展,释放出新的活力。

比如,铜精矿进口占据全市进口的绝对比重,未锻轧铜及铜材是重点出口产品。

03

上限在哪?

今年前7月,广东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5.1万亿元,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福建处于1万亿元~2万亿元之间,这些省份常年盘踞在外贸大省前七名的位置,断层式领先。

四川、安徽、天津的位次相对较为接近,处于全国第8到10位。今年前7月,四川、安徽、天津进出口总额分别为5825.24亿元、4758.89亿元、4705亿元,增速分别为12.10%、7.40%、1.80%。


图源:合肥交通运输

超越天津、河南后,安徽外贸的上限在哪里?

从眼下来看,安徽短期内还难以对第八位的四川构成威胁,但自身面临较大的守位压力。毕竟,安徽仅领先天津50余亿元,并没有拉开安全距离。

城叔注意到,“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重磅政策密集落地,北方第二城正在迎来港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拐点,下半年有望进一步与安徽正面争夺全国第九的排位。

与此同时,安徽虽然甩开河南800余亿元的距离,但后者近期密集释放出强势反扑的信号。7月22日,富士康与河南省 政 府 签署合作协议,将在郑州投资10亿建设新事业总部大楼,重点聚焦富士康“3+3”战略产业转化落地,这被外界解读为富士 康正“掉头”回到河南。

进入8月,“仅2周时间,郑州富士康工厂就招了5万人”的消息不胫而走,而更大的关注点在于比亚迪、富士康在郑州“抢人”。这也传递出两大制造巨头都在进一步重仓河南的信号。

富士康所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是河南外贸的基本盘——据河南省 政 府2023年1月发布的消息,富士康进出口额约占全省进出口总额60%,占郑州市进出口总额80%。

显然,富士康的强势“调头”有利于河南加快稳住外贸大盘,而比亚迪所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则被视作下一个增长引擎。从快速走高的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量来看,也有望成为河南外贸的下一张王牌。

这些都给年终的“第九外贸大省之争”平添新变数。不过,安徽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到2027年经济总量向7万亿元冲刺,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力争达到1.2万亿元。对于刚刚突破8000亿元大关的安徽而言,这意味着,未来四年外贸需要每年跨越一个千亿级台阶。

从长三角的视野来看,外贸对经济的贡献度确实是安徽需要加快补上的短板。今年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外贸依存度约为51.42%,而安徽这一数据仅为16.56%,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当2027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2万亿元时,外贸依存度预期将达到17.14%,提升0.6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安徽陆续出台《安徽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省级外贸促进政策,加大对汽车等重点产业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支持外贸发展、外贸主体培育、企业拓展双向贸易、跨境电商等,推动外资外贸再上新台阶。

外贸大省的门槛已经跨上万亿级台阶,而从系列动作看安徽、天津、河南等省份都计划在未来三至四年内挑战万亿级目标。安徽能否在窗口期内如愿完成“1.2万亿元”的目标,是其能否在外贸领域进一步跃升之关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3 18: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6300家店,年入20亿,安徽80后干出第二个“蜜雪冰城”▲


甜啦啦创始人 王伟

作者:邱鑫浩

来源:邱处机

在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眼里,蜜雪冰城应该是最便宜的一家现制茶饮品牌,但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其实还有着一家性价比不输蜜雪冰城的茶饮品牌,也在最近几年疯狂跑马圈地,它就是甜啦啦。
有人说甜啦啦是蜜雪冰城的平替,创始人王伟也不否认早期模仿蜜雪冰城。但发展至今,甜啦啦更像是各种新茶饮品牌爆款的“平替超市”。

蜜雪冰城有2元的冰淇淋和4元的冰鲜柠檬水,甜啦啦完美复刻,甚至在4元价格带还有3款其他饮品;喜茶多肉葡萄卖18元,甜啦啦则把它打到了10元;霸王茶姬的伯牙绝弦卖18元,而甜啦啦对标的清风茉白只需要8元。除此之外,甜啦啦还跨界卖起了10元的生椰拿铁,比瑞幸便宜了4元。

某种程度上,产品价格带决定了品牌的生存空间,这几年很多新茶饮品牌为了进入下沉市场纷纷降价,而甜啦啦则一开始就是从小城市发迹。据窄门餐眼数据,甜啦啦开店比蜜雪冰城还下沉,在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的门店占比超80%,其中33%是乡镇店,而蜜雪冰城的这两项数据分别为57%和24%。

从安徽萧县小镇到蚌埠,从烧烤、麻辣烫到茶饮,王伟从不掩饰自己对赚钱的渴望,一直在折腾狂奔。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2024年7月24日,甜啦啦在营门店数6357家,仅次于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和沪上阿姨。据王伟透露,甜啦啦现在内部销售额已超过20亿元,一年能净赚两三亿元。

不过王伟现在决定慢下来,更好地服务加盟商,做一个长期的生意,一个“每年赚1亿,可以持续赚100年”的生意。

“我现在想让跟着我的人都能赚到钱,这种成就感,可能比我自己赚钱更加强烈。”王伟在采访中提到。

01

从烧烤、麻辣烫到奶茶店,人生在于折腾

王伟1980年出生于河南商丘,后来随父母在安徽萧县长大,28岁前,王伟一直呆在小镇。相比大部分同乡的80后,他的生活应该算是不错,通过开烧烤店,那时王伟一天能赚五六百元。

但王伟心里还是不甘寂寞,总想在30岁之前出去闯荡一番。一个机会在2008年悄然而至,王伟一个朋友做了一个麻辣烫品牌。一番交流后,王伟发现附近的城市蚌埠还没开店,便跑到那里开疆拓土。

往后几年,王伟在蚌埠开了六七家麻辣烫店,生意不错,也因此在那里买了车,也买了房。

2013年,王伟发现门店对面开了一家蜜雪冰城,生意非常火爆,常常形成几十米的排队。通过打听,王伟得知蜜雪冰城一家门店一天能赚七八千元,心里开始泛起了波澜。

要知道王伟当时经营最好时,一家麻辣烫店一天也才赚两三千元,而且相比茶饮店的简单,麻辣烫的制作流程比较复杂,天天不是洗菜就是烫菜,又苦又累。因此,麻辣烫招工也比较困难,年轻人如果选择打工,相比之下,更愿意去茶饮店。

看到这么多优点,王伟在2014年2月加盟了蜜雪冰城。第一家店是店中店,由原来的麻辣烫店改造,一半卖茶饮,一半卖麻辣烫。发现效果不错后,王伟又在随后8个月里,一口气开了8家蜜雪冰城。据王伟透露,那时所有麻辣烫店和茶饮店加起来,一个月能赚十几万元。

但王伟的野心不止于此。2014年10月的一天,王伟和一个企业家朋友交流,问如何才能像对方一样优秀,那个朋友告诉王伟,其实你也可以做个品牌,然后把加盟放出去。

这一句话彷佛点醒了当时的王伟,他一边开车,一边构思,25公里的路程结束,王伟便想好了整个招商运营的框架。

3个月后的2015年1月8日,甜啦啦第一家门店在蚌埠开业,王伟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



02

新茶饮爆款“平替超市”,以性价比取胜

王伟并不否认创业之初,甜啦啦在学习模仿蜜雪冰城——学它的产品、学它的菜单,甚至学它自建一些供应链。

因此才有不少人评价甜啦啦是蜜雪冰城的平替。但随着不断发展,我们发现甜啦啦不仅在模仿蜜雪冰城,它更像是所有新茶饮品牌爆款产品的“平替超市”。

比如喜茶多肉葡萄卖18元,甜啦啦则把它打到了10元;霸王茶姬的伯牙绝弦卖18元,而甜啦啦对标的清风茉白只需要8元。除此之外,甜啦啦还跨界卖起了10元的生椰拿铁,比瑞幸便宜了4元。

现在顶流的新茶饮品牌一般都有自己的大单品,像蜜雪冰城的冰鲜柠檬水一年卖了10亿杯,霸王茶姬的伯牙绝弦一年卖了2亿杯,一度占总销售额的40%。对于品牌由大单品到名牌,再到品牌的成长路径,王伟也非常认同,在他看来,一个品牌没有爆款,那就等于不存在。

不过有点取巧的是,甜啦啦的爆款产品基本都是取百家之长。但王伟现在不认为是在模仿,而是微创新。新茶饮的产品本身没有什么壁垒,原料大家都知道,无非就是重新排列组合,再换上一个新的名字和包装。

“现在大家说我们是平替,无非是我们的品牌声量不如人家,但我们产品口味做得其实不输它们。”王伟接受《每日人物》采访时谈到。

口味差不多,那甜啦啦是如何做到更低的价格呢?

其实也没有什么高深的秘诀。以甜啦啦8元的清风茉白和霸王茶姬18元的伯牙绝弦为例,前者的容量为500ml,而后者为700ml。“我们有时候可能会牺牲数量,但绝不会不顾质量。”王伟表示。



此外甜啦啦卖给加盟商的价格也比较低。据王伟透露,其他品牌的毛利率一般能达到60%-70%,而他们不到50%。

王伟现在也想开进一线城市的一些大商场,不过甜啦啦较低的毛利率不足以支撑高昂的租金。

不少新茶饮品牌通过自建供应链降低原料成本,甜啦啦也曾经建过冰淇淋厂和杯子厂,但后来就没有再建供应链。“我觉得专业人做专业事,只要量大,采购别人的价格可能比我自建还要便宜。”王伟谈到自己对供应链的认识。

03

想开5万家店一一让更多人赚到钱,我也就赚钱了

王伟善于社交,从小就是个孩子王。据他回忆,十几岁时,家里总是聚集一帮同龄人,把他们家三天的馒头,一天就给吃完了。

甜啦啦的第一批加盟商也是来自王伟的朋友。仅成立当年,在他们的支持下,甜啦啦就开出了92家门店。凭借高性价比,王伟带领团队在下沉市场高歌猛进,到2018年就顺利突破1000家门店。

过去几年,即使线下生意受疫 情影响,王伟也没有放慢甜啦啦扩张的速度,仍然每年新增超1000家门店,2023年新增门店更是超过了2400家,截至目前,甜啦啦经营门店总计超过6300家。

脱胎于蜜雪冰城,王伟心中总有股好胜的执念。蜜雪冰城现在全球拥有超3.3万家门店,在被记者问到未来目标时,王伟曾经喊出5万家的口号,“我老想比它成绩好。但如果每一个地方只能开两家店,我希望就是我们俩(甜啦啦和蜜雪冰城)在那杠杠地搞,那不更好玩吗?”



不过在高速扩张中,甜啦啦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一部分是因为产品质量,另外一部分是因为亏损。因此,王伟2021年强制关闭了五六百家甜啦啦门店。

时至今日,王伟对于开店数量的执念慢慢褪色,反而更加关注开店的质量。“在加盟模式下,新茶饮品牌们其实做的是to B的生意。如果加盟商不赚钱,那公司发展也不会长久。”王伟反思道。

为此,从今年开始,王伟就号召高管团队进行战略转变,并开始设置绩效考核。过去几年,无论旱涝,几十人的高管团队除了拥有公司股权,每年都能拿到分红,少的三四十万元,多的拿到一两百万元。

王伟现在要求开一家赚一家。如果有新开的门店闭店,王伟会让团队复盘,问题出在哪——是选址问题、加盟商认知问题,还是后续门店管理的问题。如果是加盟商认知的问题,那就是招商部的问题,没有把好关;如果是门店选址的问题,就是拓展部没有找好店面;如果是后续门店管理的问题,那就是市场部的问题。

“让大家都赚到钱,我自然而然也就赚钱了。而且相比自己赚钱,让加盟商赚钱会让我成就感更强。”王伟坦言。

当下新茶饮江湖厮杀正酣,从卷产品到卷价格,现在又卷到了营销。据晚点报道,霸王茶姬、茶百道今年的营销预算分别在5亿—10亿元与2.4亿元。知情人士透露,霸王茶姬将花2亿—3亿元在分众投放广告。就连一向不注重营销的古茗,也要在今年投入2 亿—2.3 亿元做品牌营销。

品牌营销一向是甜啦啦的弱势,就连王伟自己也曾苦笑,在同等规模的新茶饮品牌中,甜啦啦最没名气。王伟在去年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为此甚至发起了上市计划。但看到奈雪和茶百道上市后的表现,王伟现在也没那么着急上市了。

霸王茶姬可以成为甜啦啦的榜样。无论是产品,包装,还是营销,霸王茶姬都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做出微创新。时移势易,在霸王茶姬成为新的顶流后,现在很多新茶饮品牌反过来都在学习霸王茶姬。

比如最近瑞幸将新设计的茉莉奶茶用蓝白色花纹纸杯送进 20000 家门店;喜茶开出古风设计的黑金店,只卖纯茶和鲜奶茶;茉莉奶白将白底黑字的杯体染成粉色,中间嵌入类似路易威登的四叶花……

师夷长技以制夷,甜啦啦是有这基因的,现在就是需要沉下心来,补好这门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3 18: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投资22亿元!正式开工!●


近日

合肥高新区南岗科技成果加速器南区

正式开工建设


南岗科技成果加速器南区效果图

南岗科技成果加速器南区

项目位于将军岭路与湖光西路交口,总投资约22亿元,占地面积158亩,建筑面积约31.1万平方米,预计2027年8月竣工。


南岗科技成果加速器效果图

南岗科技成果加速器分南北两部分,共两期建设,北区2023年12月份开工,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及负一层结构施工。项目拟于2028年完全达产,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度总产值13亿元,税收不低于9000万元。


南岗科技成果加速器南区效果图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无人机、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制造产品加速涌现,并在工业生产、农业植保、日常生活和社会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南岗科技成果加速器聚焦低空经济、高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主要建设集生产、加工、研发、办公等于一体的产业载体,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与工作环境。


南岗科技成果加速器南区效果图

作为安徽省首批“工业上楼”项目,合肥高新区在学习珠海、深圳等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南岗科技成果加速器规划建设,在层高、荷载、吊装空间、收发卸货空间方面都做了特别设计,通过将原先工业领域的“平铺式”厂房搬进楼房里,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产业生态,解决用地紧张问题,使亩均效益最优化。

来源:合肥高新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16: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中国/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出炉(附解析)★


**********************

在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榜单中,安徽一共有四家企业上榜,分别为:国轩高科(第17位)、中鼎密封件(第33位)、伯特利(第60位)、全柴动力(第92位)。

**********************

2023年全球乘用车销量相较2022年增长0.22%的平淡表现,激增10.8%至9240万辆。中国车企则乘风出海,出口超500万辆,使中国成为第一汽车出口大国。本文将对2024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概况及榜单、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概况及榜单进行梳理,以供参考。



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




2024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




2024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概况

营收规模趋稳:2023年,全球百强零部件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13.2%,虽较上一年16.8%的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快速稳健的增长趋势。同时,各区域企业增长更加均衡,欧洲长期作为百强零部件企业全球营收增长的最大贡献区域,2023年贡献了30%。中韩企业继续受益于新能源趋势实现持续扩张,在领先新能源企业的有力推动下,2023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0%。



盈利能力反弹:所上榜企业2023年的整体利润率达6.1% ,相较2022年的5.4%上涨明显。



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概况

规模及利润总额快速持续上升:相较2022年**造成的“低增收低增利”,中国上榜企业零部件营业规模在2023年快速提升,总体增长率约20%,整体利润规模也迎来爆发式增长,增幅接近50%。其中,98%的上榜企业实现营收上升,超60%的企业实现利润增长。



电动智能双轮驱动持续,发动机下滑收敛:在2024中国百强榜的11家新上榜企业中,多达8家企业从事新能源或电子板块。从细分板块中的供应商业务表现看,2023年新能源和电子板块维持了较其他板块更高的增长。其中,新能源板块增幅达到20%,轻量化板块收入和利润水平继续稳步增长,发动机板块受益于头部企业表现,下滑趋势有所收敛。



新能源板块营收加速增长,进一步巩固百强供应链企业的支柱地位。2024年,新能源板块较去年再增加两家企业,仅这6家动力电池供应商的零部件收入就已占到百强企业零部件收入的两成。与此同时,有6家企业2023年零部件营收同比涨幅均超过20%。



新能源智能化领域研发投入持续:2023年,中国百强零部件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整体呈放缓态势,统计内的74家上榜企业共投入研发费用681亿元,在业务收入中占比达5.0%,略低于2022年的5.3%。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近30%上榜企业削减研发投入,近60%企业的研发占总收入比重下降。2023年,研发投入均值约10亿元,但不同业务方向的企业研发投入分化明显。中国零部件百强的新能源和电子板块企业逐年加大创新技术及研发人员投入,过半企业研发投入增幅为正,两大板块研发投入均实现了超过17%的同比增长。相比之下,传统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力度明显下降,近半数企业研发费用低于上一年度。



来源:中国汽车报、罗兰贝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6 12: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23日,北交所官网披露2024年第14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合肥科拜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拜尔”)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1: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敲钟上市!安徽16个地级市实现上市公司全覆盖◆






2024年8月28日,随着一声浑厚响亮的宝钟声响起,安徽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公司的股票简称为“佳力奇”,股票代码为“301586”,发行价格为18.09元/股。佳力奇的开盘价格为60.01元/股,涨幅为231.73%。



安徽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公司位于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朝阳路169号,成立于2004年3月,是一家专业从事航空复材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航空复材零部件行业的重要参与者,该公司承担众多型号航空复材零部件的工艺研发和加工制造,是国内同时具备工艺设计能力、配套加工能力的民营航空复材零部件制造商之一。公司客户覆盖航空工业下属多家飞机主机厂和科研院所、军方科研生产单位以及国内其他知名航空复材零部件制造商。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50强、省优秀民营企业、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等荣誉。



据招股书,2021年-2023年,佳力奇营业收入分别为4.28亿元、5.92亿元和4.63亿元;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1.50亿元和1.03亿元,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6.80%、43.16%和32.88%。

佳力奇首发募集资金3.75亿元,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先进复合材料数智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技术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先进复合材料数智化制造系统建设项目等。

佳力奇成为宿州市首家A股上市企业,补齐上市公司在安徽地级市的最后一块拼图。

这也意味着安徽省实现了上市公司16个地级市全覆盖,成为全国第9个实现地级市上市公司全覆盖的省份。

截至当日收盘,佳力奇的收盘价格为62.29元/股,涨244.33%,总市值51.69亿。



随着佳力奇此次成功上市,安徽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177家,全国省份排名第七,创安徽资本市场30多年来最好成绩。

安徽其他176家A股上市公司分布如下表:↓↓↓



从存量数据来看,皖南7市(芜湖、马鞍山、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上市公司数量共计59家,占比约为33%;皖北6市(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上市公司数量仅为18家,占比约为10%。合肥上市公司数量83家,占比约为47%,省会集聚效应明显。芜湖、滁州、铜陵、宣城等城市紧随其后,上市公司数量均超过10家,其中芜湖已超过20家。蚌埠、马鞍山、安庆的上市公司在5~10家之间;其余8个地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均未超过5家。

来源:综合自上市公司网、安徽日报、拂晓报、@合肥张公子、江淮观察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 11: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lvin123 于 2024-10-8 10:06 编辑
五湖泛舟 发表于 2024-8-22 20:05
◆赶超河南天津,安徽“上限”在哪?◆


要重视出口,合肥上市数量和武汉这些比差距还是不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9 16: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力奇成为宿州市首家A股上市企业,补齐上市公司在安徽地级市的最后一块拼图。”
这媒体太业余了,注册地址在宿州的“科苑集团”2000年就在深交所上市了好吧,虽然现在没了,但也不能当人家不存在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0 07:09: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A股数量比武汉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2 00:35: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湖泛舟 于 2024-10-12 00:57 编辑

出现乱码,详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2 00: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省第178家A股上市企业一一中草香料▲


2024年9月13日,安徽中草香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首发上市,成为蚌埠第10家A股上市公司。







安徽中草香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安徽怀远经济技术开发区,上市公告书显示,公司为凉味剂生产龙头,主要产品包括凉味剂、合成香料和天然香料。





中草香料本次发行价格7.50元/股,上市首日开盘价12.49元/股,收盘价25.6元/股,涨幅达241.33%,总市值19.13亿元。

随着安徽中草香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蚌埠北交所上市公司达到3家,排名安徽第一。



截至目前,安徽A股上市公司达到178家,居全国第7位。

来源:蚌埠发布、安徽日报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2 06:27: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安徽一天两个 目前180,进一步拉开和四川差距,巩固中西部第一的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4 19:35 , Processed in 0.056660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