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swk1990

2024年宁波经济发展集中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3 17: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颠覆传统!宁波万有引力的AI眼镜引领XR芯片革命

       万有引力(宁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光听名字就知道野心很大。创始人兼CEO王超昊说,XR芯片好比“中枢神经”,希望把产业链上下游都汇聚在一起,推动产业发展。XR即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包含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多种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期,终端市场规模超万亿元。当下热门赛道AI眼镜,就属于其中的AR。

       2025年是AI眼镜元年,爆发了“百镜大战”。万有引力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12纳米空间计算芯片,或将改写AR/VR设备“笨重昂贵”的行业困局,搅动全球产业链,推动消费级产品加速普及。作为国内XR芯片的先锋之一,万有引力成立于2021年9月,其创始人王超昊是一位宁波本地人,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校与斯坦福大学深造,并有着苹果公司的工作经历。

       当2021年王超昊回国创业时,甬江实验室刚刚创立不久,这是浙江省唯一的新材料省实验室。之所以选择宁波,王超昊说是被浙江、宁波的创业创新环境所吸引,并且宁波制造业发达,产业链十分完善,有许多应用落地的场景。“甬江实验室作为科研平台,非常注重产品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这与我们团队当时的状态是非常契合的,我们能得到很大的支持,并且有发挥的空间。”

       宁波“资本引才”的政策已施行多年,而甬江实验室创新推进孵化器、科创学院、创投基金“三位一体”的科创企业孵化体系建设。万有引力就是实验室孵化的第一家科创企业。天眼查数据显示,万有引力经历了多轮融资,背后投资机构包括红杉资本、IDG资本、高榕创投、镇海产业基金、宁波通商基金等,以及歌尔股份、三七互娱等上市公司。其中,歌尔股份是中国电声行业龙头企业,也是国内最早布局VR/AR的企业之一。

       万有引力专注于进行空间计算芯片设计,旨在通过高效的底层硬件来实现更自然、舒适的人机互动。随着其自研的TSMC先进制程XR空间计算芯片JX007的成功流片,王超昊认为,这款芯片可以为XR设备带来革命性的反向透视功能,也有望让人形机器人拥有更超凡的“人性”表情与情感交流。

       在追求轻量化与舒适性的热潮中,万有引力的研发目标明确:“我们要以30-40克的重量设定,并将未来的MR设备做到百克级。”当前市场上的XR设备价格普遍偏高,万有引力的目标是将价格降至千元级。他们不希望XR芯片成为奢侈品,而是下一代人机交互的中枢。

       2021年前后,围绕XR产业链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最为关键的底层芯片领域仍是空白。王超昊组建了一个技术团队,他们来自苹果、Meta、亚马逊、华为、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公司,希望攻破国产XR智能芯片和相关软硬件技术的难关。王超昊介绍说,Meta在VR头显市场占据较大的份额,手机芯片巨头高通是XR芯片的主要供应商。因为技术壁垒高,并且需要开发者对XR产品、消费场景有明确的判断,国内XR芯片入局者寥寥。

       万有引力选择了空间计算芯片设计领域,通过核心芯片、硬件技术和算法的支撑,服务于终端设备厂商。与手机芯片、电脑芯片不同,XR设备需要更具针对性和功能性的底层硬件,从而实现更自然、舒适的虚实交互体验。以往,芯片供应商往往以改装通用芯片的方式来适应VR设备,然而无法支持视网膜级别的清晰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3 18: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年6月初,万有引力自主设计开发的首款12纳米TSMC先进制程XR空间计算芯片一次性流片成功并“点亮”。这款芯片对空间计算、显示性能针对性优化,包括模型重建、多视图渲染、图像处理和空间显示等功能。近日,万有引力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灵动脸技术,让机器人拥有了如真人般“传情达意”的面孔。灵动脸的奥秘,就藏在团队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12纳米空间计算芯片。

       王超昊介绍,搭载该芯片的XR设备可实现反向透视(RST)功能,在生成用户面部的仿真数字形象后,将人脸“渲染”在前屏上,栩栩如生,提升佩戴XR头显时的社交便利性。此外,当XR芯片与人形机器人相结合时,能让人形机器人更像“人”,拥有更鲜活的面部表情、情绪感染力,这就是具身智能虚拟面容。

       “从项目立项、团队组建、芯片定义、设计、后端到流片,仅用了短短9个月时间。我记得当时是端午节,团队很多人都放弃了休息,看到长时间的投入有了回报,我们都很兴奋。”王超昊说,那次“点亮”是公司创业过程中的重要节点。12纳米XR芯片流片、点亮之后,万有引力与XR头部企业达成合作项目,开启了商用化进程。“我们也希望与更多的人形机器人厂商达成合作。”

       自研5纳米空间计算芯片是万有引力的又一个重要节点。“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就是重量,以及佩戴舒适性,并且能把视觉体验拉满了。” 王超昊介绍说,MR设备未来能做到百克级别,而AI/AR眼镜可以做到30-40克,镜腿厚度仅4毫米,可支撑全天候佩戴。MR头显的轻量化是行业孜孜以求的方向。以苹果Vision Pro为例,重量在600克,被称为一副“又大又重的眼镜”;Meta Quest 3的重量大约为397克;前不久杭州科创企业Rokid发布的Rokid Glasses,整体重量仅49克

       “首先是减重,其次是降价。现在的头显太贵了,两三万人民币一幅,我们希望做到千元级别。”王超昊说,具体的做法是降低XR芯片的成本,“XR芯片不应是奢侈品,而是下一代人机交互的‘中枢神经’,市场上大多数在用高通的方案,我们希望价格更低,并且超越高通的性能。”

       AI眼镜产业正站在爆发的前夜,众多消费电子公司、大模型公司甚至传统眼镜厂商都切入了赛道,行业正处在快速变化的初期阶段。“我们计划今年内推出搭载该芯片的XR参考设计,现在行业进入‘百镜大战’,很多大厂都会推出产品,而2026年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一年。”王超昊说,希望能连接更多产业链上的公司,一起做一些事情。

       站在XR与AI大模型交汇的潮头,万有引力的愿景是从专用设备往通用计算平台发展,实现虚拟与现实的融合,帮助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不是科幻——当外科医生透过MR眼镜在真实器官上叠加肿瘤边界三维模型,当建筑设计师在空中手势抓取虚拟钢筋与混凝土浇筑实体模型,当你的眼镜能投射4米等效200英寸巨幕,谁还需要笔记本电脑、手机、投影仪?”王超昊的设问,或许正预示着消费电子史上颠覆性的“视觉革命”已进入倒计时,“这个时间可能会更久一点,但终将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8 17: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开源“解锁”AI新机遇,宁波打造城市级“NBopen”开源社区

       为培育开源龙头企业,发展开源关键技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社区,加速构建浙江开源生态体系,4月7日下午,2025年“浙里源生态”系列活动之浙江省“十链百场万企”开源软件专场暨“NBopen星火聊源”活动在宁波举行。现场,宁波城市级开源社区“NBopen”正式启动,这也标志着宁波在开源生态建设上迈入了新阶段。

       何为开源?如果把软件开发比作烹饪,那么开源就好比把菜谱及烹饪方法完全公开共享。正如,震动全球科技界的DeepSeek(深度求索)AI模型,最为关键和与众不同的就在于这款中国应用是开源的,通过源代码开放谁都可以复制、下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开发。

       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大省,在开源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拥有阿里巴巴、华为杭州研究所、蚂蚁、网易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源优质企业,还汇聚了魔搭社区、龙蜥社区等国内知名的开源社区。

       具体到制造大市宁波,连年来超常规发力数字经济,促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而开源倡导的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理念,是全球技术创新的主导模式,也是宁波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与底座。当前,宁波正在加快制订出台浙江省开源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构建形成开源基础设施健全、开源产业壮大、开源应用广泛、开源企业优质、人才结构合理、国际合作繁荣的开源体系。

       现在,各地都在铆足劲打造人工智能高地,宁波若能借助“NBopen”社区培育自主AI框架,将直接助力本地企业突破技术依赖。不仅如此,宁波市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金励君补充道:“对宁波企业来说,普及开源直接的好处就是降低了软件开发成本,避免了重复造轮子,开发者们可以互相激发创意,创新力度和速度都能大大提升。”

       当天活动上,宁波“NBopen”开源社区正式成立,集结了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等科研力量,并联合东方理工等新兴高校院所,力争打造产研联动的开源技术“试验田”。宁波目标通过城市级开源平台吸引企业、高校、开发者共同开发底层软件技术,形成产业链协作的“技术蓄水池”。“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宁波能汇聚政企产学研金多方力量,共建开放共享、安全可控的开源生态体系,通过持续深化‘代码共写、技术共研、成果共享’的协作机制,为宁波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宁波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宁波将重点从深化开源技术创新,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活力开源社区,持续繁荣开源文化;深化场景应用,推动开源技术赋能实体经济;促进开源人才培养,构建开源人才体系等四方面集中发力,形成良好的开源发展生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8 17: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年产1000台!均胜集团与智元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规模化量产

       具身智能机器人规模化量产加速,4月7日下午,均胜集团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同时成立,普智未来将负责该创新中心的建设,并提供运营服务。现场,均胜集团与智元机器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技术研发、产品应用、市场拓展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同时,双方签订了《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共建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双方约定,均胜集团与智元机器人将通过普智未来开展通用型人形机器人本体的共研、生产和销售等,还包括智能机器人、特殊作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普智未来也将对智元的机器人本体进行二次开发,以适应特定工业场景的应用,并负责推动其商业化落地。

       普智未来计划投资2亿元,首期安排生产场地2000平方米,设计产能为年产1000台人形机器人及轮式机器人,将成为宁波第一家大规模量产的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通过创新中心的孵化,普智未来也将承接更多的机器人制造业务。普智未来将向智元提供机器人本体总装生产线设备、检测和测试设备等,同时依托均胜集团的全球化布局网络,在海外搭建机器人生产线,并推动产品在海外的销售。除机器人本体的研发生产外,普智未来也将在智元成熟的方案、产品和技术的基础上自主设计、生产轮式机器人。

       同时揭牌成立的具身智能创新中心,计划投资2亿元,安排5000平方米的场馆空间,由机器人专家、AI专家和工业自动化专家组成运营团队,广泛引入包括均胜体系在内的宁波制造业各类场景。创新中心将进行一比一场景搭建、AI大模型训练、软硬件适配等,通过二次开发,研发出可落地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将创新中心打造成服务宁波制造业新质生产力的研发中心、城市运营商业服务场景的机器人研发中心、服务全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化落地的孵化中心、吸引全国机器人落户宁波的招商中心、推动宁波机器人产业链发展的促进中心等。

       均胜集团长期深耕在汽车领域,具备向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迁移的天然优势。三年前,均胜集团开始谋划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发展,于2023年由旗下的均普智能组建团队进军该领域。2024年,均胜集团通过均普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究院,与智元机器人开展合作,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本体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场景落地和规模化应用。均胜集团旗下,有全球深谙具身智能在工业场景落地应用的均普智能,有遍布全球、制造规模达600亿元的均胜电子,拥有积淀深厚的机械、电子、软件等研发制造能力,完善的全球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网络。

       智元机器人作为全国乃至全球头部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拥有较强的研发阵容和不俗的研发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发出领先于行业的具身智能产品系列。

        均胜集团董事长王剑峰表示:“均胜集团与智元机器人双方基于相互战略认同,各自优势互补,产品与技术的高度契合,谋划更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海外业务拓展,以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进一步完善各自具身智能生态体系并共同推动商业化落地进程。”

       “通过普智未来这个合资公司,将构建起从零部件供应到产品研发生产,到市场推广的全链条业务。”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表示,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则将基于宁波的工业场景,开展模型开发、产品适配、提供解决方案,与合资公司一起打造宁波的产业龙头,为宁波具身智能发展发挥好平台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比增长641%,一季度宁波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创新高

       4月18日,一辆辆装载着新能源汽车的轿运车井然有序地驶进中信港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汽车专用堆场,这批新能源汽车将在宁波海关所属梅山海关监管验放后,装箱发往海外。据宁波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宁波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5.3万辆,同比增长641%;同期,宁波口岸汽车出口达8.5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比达63.1%。

       “一季度宁波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现两大特点:一是阿联酋、巴西市场持续火热,出口量占比超58%;二是出口车型逐步迈入中高端市场,出口单价较去年同期增长12.3%。”宁波海关所属梅山海关综合业务二科科长孟岳洋说。“宁波汽车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仅3月份,我们公司单月服务贸易整车出口就突破了10000辆。”宁波效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雪说,今年以来,汽车企业出口意愿不断增强,在出口的国 家和地区中,新增有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等国。

       为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宁波海关积极创新监管模式,推出了新能源汽车集装箱出口“一站式”监管模式,简化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同时,还支持使用可折叠商品车专用框架装载,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经济的运输方案,在航线、船期方面给予企业更多选择空间。此外,宁波海关还积极打造智能化卡口,实施“无接触通关”,实现轿运车快速识别、自动验放,提升车辆集港效率,出口汽车通关进入“读秒时代”。

       “将引导企业叠加使用‘抵港直装’等通关便利化措施,推广汽车出口‘叠叠乐’装车和‘一站式’监管模式,提高汽车出口物流效率。”宁波海关监管处副处长周晓平说,下一步,宁波海关将着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进一步支持口岸商品车出口、国际转运等业务发展,增强宁波口岸在汽车出口市场的竞争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IPO+1!宁波迎来境外上市“物流第一股”

       4月15日,昊鑫控股有限公司登陆纳斯达克。该公司境内运营实体是宁波昊鑫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昊鑫控股是宁波首家境外上市的物流企业,也是今年宁波第3家境外上市企业。目前,宁波在美股上市企业为3家,在港股上市企业为22家。

       昊鑫控股总部位于宁波北仑,作为一家温控整车运输服务和城市配送服务提供商,其在运输行业拥有逾20年的经验,涉及货物范围涵盖新能源材料、电子产品、药品、肉类、水果蔬菜等。 昊鑫控股实控人为陶正军,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其合计持有昊鑫控股532.8万股,占全部股权的44.4%,拥有93.5%的投票权。此外,陶正军还是浙江舟山美亚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目前持股90%)。

       昊鑫控股背靠宁波这一物流枢纽城市,业务范围以宁波舟山港为中心,辐射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烟台、广西友谊关等全国各大集散中心。企查查显示,目前,该企业麾下另有深圳市海跃货运、浙江昊鑫物流、深圳龙安达货运等物流子公司。招股书显示,昊鑫控股2003年开启城市配送服务,2016年将业务拓展至冷链物流行业。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多家千亿级上市公司(如万华化学,双汇,富士康等)最佳承运商。

       公开资料显示,昊鑫控股2022年9月向美国SEC提交IPO申请,2023年2月10日公开披露招股书,时隔一年多后宣布下调IPO规模(原计划300万股,募资1500万美元)。

       此次IPO,昊鑫控股发行175万股A类普通股,公开发行价为每股4美元,合计募资700万美元,发行市值5500万美元。募集资金将用于购买运输车辆、战略性收购与联盟建设、车队管理信息系统升级等方面。目前,昊鑫控股麾下车队由88辆牵引车、94辆拖车、46辆厢式货车组成,全国交通网络覆盖范围达88.2%。而昊鑫控股募资用途或与其所处的冷链物流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分散性布局特征显著等因素有关。

       据统计,2023年,中国约有4078家温控运输公司,30家最大的温控运输公司拥有超过60%的总运费,并获得超过70%的收入。在此行业背景下,从业务规模、品牌效应、服务质量等多个维度深筑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当下冷链物流企业所需面对的共同课题。

       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3年,昊鑫控股营收分别为2894.80万美元、2666.46万美元,净利润分别为428.70万美元、396.95万美元;2024年上半年营收933万美元,净利润为122万美元。昊鑫控股收入主要来自温控货车服务和城市配送服务。截至2023年12月底,该公司温控货车运输服务同比减少4.7%至2351.14万美元,城市配送服务同比减少26.2%至315.33万美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融资超10亿元!宁波未来“独角兽”获资本大鳄重仓

        宁波创投圈又迎来一起重磅消息。近日,人工智能感知与边缘计算芯片领域领军企业——爱芯元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已顺利完成金额超过10亿元的C轮融资。这是2024年以来,国内芯片领域规模最大的融资事件之一。爱芯元智成立于2019年5月,总部位于宁波镇海。前不久,长城战略咨询发布《GEI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榜单2024》,爱芯元智名列其中。

      爱芯元智的创始人仇肖莘博士,是一位科技型企业家。1991年,她从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硕士毕业,后又赴美国南加州大学攻读博士,曾担任美国博通公司副总裁。2018年,她回国担任紫光展锐CTO,一年后,她辞职创立爱芯元智。爱芯元智的“明星产品”,是AI视觉处理芯片。它自主研发的两大核心技术——爱芯智眸AI-ISP和爱芯通元混合精度NPU,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边缘计算、终端计算等场景。

       以无人驾驶场景为例,要想让汽车自动“跑起来”,得让它“看得见”周围环境。爱芯智眸AI-ISP恰能解决这一痛点,它能为汽车装上智能的“超级眼睛”,哪怕在暗黑道路、隧道出口、颠簸路段等复杂路况,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除了自动驾驶外,这一技术还可以赋能机器视觉,为时下热门的消费及工业机器人,以及低空经济领域的飞行相机提供“智眸”支持。

       而爱芯通元混合精度NPU,则是一款AI计算处理器,能模仿人脑进行判断。它支撑Transformer网络结构,即ChatGPT等大模型采用的同款算法,为大模型在边缘侧、端侧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基础。眼下,人工智能车载芯片,是英特尔、英伟达、高通等全球顶级半导体企业竞逐的赛道。爱芯元智凭借低功耗、高效能的产品,成为脱颖而出的“中国芯”,技术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的多轮接洽下,2023年,爱芯元智正式落户宁波镇海庄市街道,同年在甬发布车载芯片品牌“爱芯元速”,加速自动驾驶的大规模落地。去年,“爱芯元素”的首款智驾芯片,已成功在造车“新势力”品牌广汽埃安智驾轿车AION RT上量产搭载。说起选择宁波的原因,仇肖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宁波是全国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高地。镇海区内有产业、有学校、有人才,其产业成熟度正是吸引爱芯元智落地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将总部放在宁波,同时在镇海发布车载芯片品牌。”正如仇肖莘所说,当前,AI正深刻重构千行百业,而芯片是这场变革的基石。在此背景下,作为AI芯片领域的“独角兽”,爱芯元智正吸引“资本大鳄”竞相重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企查查数据,2021年以来,爱芯元智已累计完成5轮融资。其中2021年的A+轮融资数亿元人民币;2022年1月的A++轮总金额为8亿元人民币,背后的投资方既有互联网“大厂”美团,又有禾一资本、启明创投、耀途资本等科创领域的知名投资机构。而本次C轮融资的投资方名单,既有地方国资的参与,又有“芯片大佬”的身影——

       宁波通商基金、镇海产投赫然在列。宁波国资“入股”本土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推动产业与资本的连接,助力宁波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同时,由于爱芯元智在重庆也有产业布局,它也获得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重庆两江基金的注资青睐。

       而元禾璞华、韦豪创芯,均为专注于芯片领域的创投机构,它们早在2021年和2022年,就参与过爱芯元智的前两轮融资。在创投圈,元禾璞华素有“半导体收割机”的美誉,其执行合伙人刘越是中芯国际最早的创始投资人。该机构投资的中科蓝迅、华大九天、恒玄科技等多家科创企业已成功上市。

       韦豪创芯则与另一位宁波籍芯片巨头——韦尔股份董事长、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的出资捐建人虞仁荣有关。其机构主体上海韦豪创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韦尔股份的全资子公司——浙江韦尔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持有8.5185%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半导体行业版图中,“清华系”扮演重要角色。紫光集团、卓胜微、闻泰科技等名企的创始人均毕业于清华大学,仇肖莘和虞仁荣也不例外。这两位“清华系”的“芯片大佬”,都和宁波镇海结下不解之缘。

       爱芯元智表示,本轮融资获得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下一代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的技术研发,加速智能产品量产进程,并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公司将与新老股东紧密合作,共同致力于汽车智能化、边缘计算及机器人等领域的探索与发展。当前,宁波的集成电路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宁波集成电路实现工业总产值625.3亿元,同比增长14.4%。

       在江丰电子、甬矽电子、康强电子、盛吉盛半导体、荣芯半导体等一批产业龙头的带动下,近年来,宁波还涌现出睿晶半导体、爱芯元智、万有引力、奥拉半导体、泰睿思微电子、清纯半导体等一批集成电路领域的“新面孔”。宁波正围绕“集成电路材料、装备—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行业应用”全产业链,聚力打造前湾新区、北仑、镇海及鄞州四大产业集聚区,朝着国 家特色工艺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加速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一季度GDP增长5.6%,总量达4420.5亿

        4月21日,宁波市统计局发布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42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比去年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实现良好开局。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9.0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876.9亿元,增长5.9%,其中工业1757.2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2474.6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之比为1.6∶42.4∶56.0。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46.7%和52.1%。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2.5亿元,同比增长0.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1%,增速比去年全年回升1.5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2%。

       一季度,宁波全市进出口总额3488.5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出口2378.0亿元,增长17.0%,比去年全年加快2.9个百分点;进口1110.5亿元,下降6.3%。民营企业进出口2690.9亿元,增长13.1%,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77.1%。对欧盟、东盟进出口606.3亿元、481.0亿元,分别增长14.6%、21.1%;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42.4亿元,增长14.7%。传统优势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家用电器和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分别增长12.6%、19.6%和19.7%。

       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46元,同比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30元,同比名义增长4.3%,实际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88元,同比名义增长5.5%,实际增长5.3%。城乡收入倍差为1.63,较去年同期缩小0.02。从收入来源看,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3714元,增长3.7%;经营净收入4166元,增长3.4%;财产净收入2623元,增长4.4%;转移净收入4543元,增长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院士加盟专攻高致死性恶性肿瘤 宁波又一医疗重大攻坚项目启动

       近日,宁波市第二医院牵头的“高致死恶性肿瘤全程智能精准影像服务体系构建与推广应用”项目正式启动,这也是宁波市第二医院启动的第四个市医疗卫生高端团队重大攻坚项目。项目联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常团队,通过医工交叉融合与智能技术创新,提升恶性肿瘤诊疗水平。

       “高致死恶性肿瘤全程智能精准影像服务体系构建与推广应用”于2024年10月获批宁波市医疗卫生高端团队重大攻坚项目,由宁波市第二医院领衔,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高水平团队共同建设,聚焦智能影像技术创新与转化,致力提升肿瘤早诊率、生存率及医疗资源可及性

       重点在四个研究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肿瘤早期智能诊断技术、精准定量评估体系、个体化治疗支持模型和疗效动态评估系统。项目还计划通过“技术研发-临床验证-区域推广”链条,推动研究成果在多家医疗机构、医联体及医共体落地,惠及更多患者,助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据了解,该项目联合影像医学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常团队。

       王振常院士长期致力于生理病理信息探测感知技术及仪器的科学研究,在人体复杂系统影像多模式多维度协同与生理病理多要素信息关联诊断体系建设等方面成就斐然。他带领的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团队近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航天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等重大项目8项;牵头制定了我国系列标准、指南、共识,发表了系列高水平原创性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带头人为市第二医院医学影像学学科带头人郑建军。他带领的团队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省市共建重点学科,建设有无液氦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及应用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市影像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市数字影像与医工交叉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科研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4-25 00:36 , Processed in 0.04949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