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项目进度] 琶洲西区(磨碟沙)专题|最高375.5米和320米|建成和在建12栋200+|18个商业地块未出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6 01: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5-7-16 22:39 编辑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G ... _3444637.htm?div=-1

仅有琶洲是不够的 海珠要变“创新岛”

海珠发布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纲要,出台系列政策鼓励科技创新

2015年07月15日 南方都市报 作者:罗苑尹 陈坤荣 冯宙锋


琶洲A区航拍图。未来,海珠区将要承接、放大这个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继腾讯、复星、阿里、国美等四家互联网龙头企业抢滩琶洲A区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后,海珠区昨日推出《海珠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纲要(2015-2017年)》(以下简称“三年计划”)等一系列的专项政策,对全区的创新产业布局、企业孵化、整合科研资源等方面均有谋篇布局。未来海珠区除拥有广州“绿肾”外,还将以“创新岛”的全新形象站在全市创新驱动的风口上。


    未来3年研发经费占全区GDP的3 .3%

    昨日举行的海珠区创新发展大会上,海珠区内近30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参加,还有近百家企业出席,其中不乏腾讯、优家、“车买买”等互联网行业知名企业。会上发布的三年计划中显示,未来三年,海珠将在原有的主导产业基础上,打造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数字新媒体、生命健康、创意设计、检验检测等新兴产业集群。

    “海珠区这次对于创新发展,给出了时间表、路线图,各街道、部门各自把任务领回去按时完成,要找准区域的优势和特色,一企一册做好服务。”海珠区区长徐咏虹在三年计划的发布会场,就已开始敦促各部门落实相关措施,并在会上至少四次强调对企业要做好“跟踪服务”、“贴心服务”等。三年计划还将科技创新园区的发展建设情况、孵化毕业企业落地情况,纳入各街道工作考核内容。

    目前,海珠区有高新技术企业78家,年营业收入近200亿元。并集聚了1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国家级孵化器有3家。在三年计划中,对于未来资金的投入、孵化的企业数量等都制定了详细的指标。

    如要求全区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3.3%,孵化器和科技创新园区总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实现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增长率26%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件,在“新三板”挂牌的创新型企业达到30家以上,在广州市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创新型企业达到54家以上;引导形成3至5个投资基金或科技银行,以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4.62%等。


    到2017年高新企业达到116家

    “海珠区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有78家,在全市来说不算多,2017年要达到116家。”徐咏虹在会上定下了目标,并设立高新技术企业补助专项资金,让这些企业形成集聚发展。

    在三年计划中,海珠区将建立“百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储备库”并进行滚动管理,出台入库企业专项扶持政策,搭建服务平台,做好跟踪服务,优先支持入库企业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各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服务和扶持一批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高成长性中小微企业加速成长、做大做强。”

    在资金方面,三年计划将引导企业建立规范的研发准备金制度,区科技经费重点支持加大研发投入的企业。将确保财政科技经费的年增长幅度,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确保本级财政用于科技经费的预算支出比例,高于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确保2017年区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超过3亿元、2015至2017年区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总额不低于7亿元。


    为创业者组建“三位一体”导师队

    此外,海珠区还将为创业者组建创业导师团队聘请“高级参谋”,配套出台了《广州市海珠区创业导师团队建设实施办法》。海珠区科工商信局局长方奕涛表示,海珠区将组建“导师、辅导员、联络员”三位一体的创业导师团队,“这些创业导师需要经过政府认证和聘请,每年还有相应的考核,创业导师与科技园区、孵化器是走市场化道路,他们的合作是双向选择的。”

    方奕涛表示,这些创业导师背景各不同,“他们将以天使投资人身份为主,通过资金及经验去帮扶创业者,我们鼓励创业导师以‘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形式对企业进行指导辅助,弥补企业在资金、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计划亮点

    只要创新 创新岛亦是小微企业之岛

    将给百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建“储备库”,释放闲置或低效使用的物业资源

    “育苗要有耐心,琶洲要做的是移植大树的事情。”昨天会上,海珠区区长徐咏虹表示,琶洲地区将要“移植”互联网企业的“大树”作为龙头,带动整个区域相关联的企业、产业发展

    打造龙头: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

    “琶洲一共有14幅地块,6月30日已经出让了7个地块,剩下的地块我们还将陆续出让,有一批可能在7月份出让,接下来还将有一批知名的互联网企业进驻到琶洲。”

    在广州全市的规划布局中,琶洲与国际金融城、珠江新城形成鼎足而立的“一江三城”,而海珠区这次提出打造“创新岛”,具有绝对核心地位的琶洲被作为龙头再次提起。

    在三年计划提出,海珠区将瞄准国内外互联网创新顶级企业,用3-5年时间将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打造成千亿级互联网创新产业集群。

    “琶洲是在点上打造平台,我们还要在线和面上谋划好。”徐咏虹表示,海珠区将要承接、放大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围绕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谋划全区创新发展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以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为龙头,以中大新港科技带、南中轴电子商务大道、珠江后航道凤凰创意区为支撑的“三条带”,以“互联网+”为内核的全区创新发展格局

    昨日创新发展大会有近百家企业到场,海珠区区长徐咏虹就秀出了区内多张“名片”,包括生态城规划、区位和交通优势,以及落户南中轴的“四大馆”等。在谈到中大新港科技带时,她表示,目前新港路上已聚集了中山大学、广美等重点高校和科研资源,数量占全市约四分之一,在华南地区也处在领先位置。“我们要支持高校企业科研机构联合组建高校企业创新联盟,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实现供需对接,加快推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使创新的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重中之重:培育创新型中小微企业

    除了招引龙头企业,琶洲乃至整个海珠“创新岛”,都为创新型的中小微企业预留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海珠区科工商信局局长方奕涛在会后表示,过去不少科技创新的成果都是从中小微企业开始发展的,因此海珠区这次非常重视对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其认为,一批龙头企业在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建设总部,必然会引领一大批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在此发展,提供其他配套服务,或者形成下游的产业等,这样琶洲才能成为一个集聚区。“这里不单只是龙头创新企业的天堂,更是创新发展的中小企业的乐土。”

    在三年计划中,不仅要建立“百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储备库”,还要利用“三旧改造”、“退二进三”和“微改造”释放的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厂房、仓库、专业市场、办公楼等物业,引入主导产业龙头创新型企业或者有科技金融背景的投资者,建设专业化运营的科技创新园区,并推进“一街一孵化器”工程。“海珠区将要培育大量中小微企业,在这一轮创新发展中这是重中之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6 01: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点

    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马正勇:

    没有插上金融的翅膀科技是腾飞不起来的

    “大家认为科技部门是烧钱的部门,我为什么讲科技部门不应该和教育部门放在一起?因为两个部门的定位不同。科技是有直接产出的。”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马正勇昨日在大会上多次强调,科技创新不能“单打独斗”,必须跟人才、知识产权、民生、国际合作等结合,特别是跟金融结合。

    马正勇提到,从2013年起至2017年,广州市区两级财政对科技投入将实现倍增,即从54亿元达到108亿元。“但是即便这项投入提量,尽管比国内某些省的财政收入还高,但是作为广州市这么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来说,推动科技创新只有100亿还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马正勇提出,广州发展科技创新必须借助金融的力量,在整个科技创新链条中,科技创新部门应该是一个经济部门,而不仅仅只是技术部门。“海珠区产业发展亮点在于琶洲,应该把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群和TIT创新集聚群与金融结合好。插上金融的翅膀,才可以让科技真正实现腾飞。”

    据悉,为强化科技金融对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目前海珠区财政设立5000万元科技与金融结合专项资金,用于引导基金、风险补偿、融资补助、贷款贴息等。引导社会资本成立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科技产业投资基金。同时海珠区积极推动创新型企业上市和再融资、鼓励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和推广以及建立和完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


    海珠区副区长方锦群:

    同样发展电商琶洲担负不同的区域产业功能

    此前,在电商方面有所谋划的还有荔湾花地河和黄埔创新谷。对于琶洲打造成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新定位,与各区电商布局的竞合关系将如何协调?

    对此,海珠区副区长方锦群表示,广州对于“一江三城”的规划,是要串联科技、经济、创新与文化旅游景观等发展区域。海珠是老城区,临近白鹅潭,还有环岛路等规划配套,在资源和区位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而同为珠江沿岸、但分属上下游的黄埔、南沙、荔湾等区域,与海珠处在不同区段,即使同样发展电商,但形成的产业、区域功能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每个河段会有分层。“琶洲跟其他电商园区的关系,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海珠区科工商信局局长方奕涛:

    琶洲将成竞争力带动力最强的创新平台

    琶洲被纳入到广州“一江三城”的大CBD概念里。海珠区科工商信局局长方奕涛表示,与另外两个核心区相比,琶洲将能成为竞争力、辐射带动作用最强的创新平台,产业也将最为高端。“我们有这个信心。”


    海珠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年行动计划部分发展目标

    2017年区本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3.03亿元

    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3.3%

    区内高新技术企业:116家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4 .62%

    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40%

    孵化器面积:40万平方米 科技创新园区总面积:100万平方米

    实现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增长率:26%以上

    在“新三板”挂牌的创新型企业:30家以上

    3至5个投资基金或科技银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6 01: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驱动 海珠行动

2015-07-15 广州日报



  海珠“创新岛”战略发布 三年内科技园区达100万平方米

  海珠“创新岛”战略浮出水面。昨日,海珠区召开全区创新发展大会,这是有史以来海珠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内容最实的一次创新发展大会。广州市海珠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纲要(2015—2017年)在会上重磅发布,推出18个含金量极高的政策,构建创新驱动“1+9”政策体系。海珠将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新港路创新带、南中轴电子商务大道和珠江经济创新带四大创新集聚区发力,因地制宜推动创新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以腾讯为代表的进驻琶洲互联网巨头以及铂涛、优家等近百家创新企业到场为此次创新大会“助威”。

  到2017年,海珠区有望形成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数字新媒体、生命健康、创意设计、检验检测等新兴产业集群,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2017年区本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达到3.03亿元。

  ——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

  ——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6家。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4.62%。

  ——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40%。

  ——孵化器和科技创新园区总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

  ——在“新三板”挂牌的创新型企业达到30家以上,在广州市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创新型企业达到54家以上。

  ——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引导形成3至5个投资基金或科技银行。


  海珠“创新岛”战略出炉 中大、微信团队全力支持

  海珠区创新发展大会以“科技引领促发展、创新驱动兴海珠”为主题,回顾了“十二五”以来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情况,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工作。海珠区区长徐咏虹在会上提出,海珠区将发挥区位优势、人才优势、产业优势,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营造优越的创新发展环境,谋划好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建设这篇大文章,以“创新岛”的全新形象站在全市创新驱动的风口上。

  借力广州市“一江三带”发展规划,发展海珠沿江创新带,打造“海珠创新岛”,重点推动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新港路创新带、南中轴电子商务大道和珠江经济创新带等创新集聚区建设发展。发挥海珠区高校院所密集的优势,开展校地、院地合作,充分调动高校院所创新资源,抓好创新成果转化承接。发挥海珠毗邻广州超算中心等重大创新基础设施的优势,主动吸纳其溢出效应,发展大数据应用等新兴产业。发挥海珠区空间资源优势,将创新发展和城市更新紧密结合,充分利用“退二”厂房和仓库、城中村和旧城区物业资源,全面铺开创新发展孵化育成体系建设。

  中山大学副校长马骏、广东粤科金融集团总经理汪涛、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志强、腾讯微信行业客户运营总监顾海君、广州优家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刘昕、“车买买”创始人姚俊峰应邀做大会发言,分别从引才安才、创新主体扶持、创新平台建设、科技金融支撑等角度,高度肯定了海珠区创新发展环境,表示将投入更多的资源,支持海珠的创新发展。

  大会还对区内获奖的科技创新企业和高层次人才予以表彰。其中,铂涛酒店集团和广州优家投资管理公司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最佳创新50强”,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等4家企业被评为“2014年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广州触通软件科技总裁许扬、广州博兴化工科技总经理庞来兴分别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现场签约 启动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大会举行了系列签约活动,启动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海珠区人民政府与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意向书。X3 SPACE粤科创业空间、启迪中海(广州)科技园等2个科技孵化基地项目亦正式签约落户海珠。  

  X3 SPACE粤科创业空间:全国首个24小时全时段青年创业生活社区

  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总经理汪涛介绍,粤科金融集团是国内首家省级国有科技金融集团,与海珠区政府联手打造的X3 SPACE粤科创业空间项目位于海珠区广州大道南上涌路段,是全国第一个实现“创业者服务于创业者”的青年创业社区。在社区内将实现24小时全时段的创业氛围和提供全链条的创业服务。在粤科创业空间内将包含创业公寓、O2O创新大道(创业企业创新产品展示区)、智慧银行、孵化器集群、创新企业加速器、创业学院、创业讲学、科技传扬、智能设备创新实验室等创业服务设施。粤科金融集团投资建设的全国首个互联网创业服务平台“融易孵”也将全面入驻园区。  

  启迪中海(广州)科技园:依托清华技术人才 以海洋科技为主题

  启迪中海(广州)科技园由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海运集团共同打造。启迪科技园运营管理公司副总经理许江建介绍,启迪控股是依托清华大学设立的综合性大型企业,是世界上单体最大的大学科技园——北京清华科技园开发、建设、运营与管理单位。其与中国海运集团双方共同合作,以海运集团旗下的广州城安围船厂为样本,依托清华大学雄厚的人才和技术力量,以“海洋科技、绿色生态、滨海风情”为主题,用4年左右的时间,打造成集科研办公、创业孵化、海洋会展、休闲交流为一体的综合园区、总部经济和科技创新创业综合体、珠江畔的标杆科技园区。

  “中大-海珠杯”创新创业大赛

  海珠区政府还将携手中山大学共同举办“中大-海珠杯”创新创业大赛,深化校地协同创新能力。优秀参赛项目(团队)将有机会获得创业启动资金和创新导师的跟踪辅导,拥有优先入驻海珠区创业孵化器的权利并享受租金减免、政务服务绿色通道等政策。海珠区还将引导风险投资机构采用股权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予以创业支持,坐实项目落地。


  解读:海珠创新发展四大思路

  ■突出企业主体作用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归根结底在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未来三年,海珠区将大规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一企一策”进行个性化跟踪培育服务,实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政策,推动重大科技攻关。实施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加速发展政策,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培育引进一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实施海珠区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海珠区还将建立人才支撑体系和科技金融支撑体系,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突出政策引导作用

  海珠区在创新驱动政策的制定上下足功夫,将企业创新发展诉求与地区发展实际相结合,最终形成以《海珠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纲要》为总纲、9大配套政策为支撑的创新发展政策体系,着重突出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金融服务、知识产权创造等方面内容,为创新驱动加足“马力”。  

  ■突出琶洲龙头带动作用

  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产业高地,是未来十年引领转型升级的发动机。海珠区将依托这一重大平台,引导创新资源集聚,激活社会创新细胞,形成以腾讯、阿里等龙头企业为核心,各类创新型企业竞相发展的专业化创新协作体系。  

  ■突出创新发展与城市更新改造结合

  海珠区作为一个老城区,“三旧”资源丰富,全区旧厂、旧村、旧城纳入改造地块728块,总用地面积27平方公里。这些待改造的地块和物业,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充足空间。接下来,海珠区将通过“三旧改造”、“退二进三”,释放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厂房、仓库、专业市场、办公楼等物业,推动创新平台的建设,实现“变废为宝”。预计到2017年,全区孵化器和科技园区总面积将达到100万平方米。

(专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6 01: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沿江创新带”出炉 海珠“变身”创新岛

2015-07-15 广州日报 作者:廖靖文



  三年内科技园区达100万平方米 高新企业116家

  创新发展看广州

  昨日,海珠区召开创新发展大会,重磅发布海珠创新岛的一揽子规划,18个含金量极高的政策出炉,凝聚区内8所高校、32个科研机构、17个创新产业园区合力推动创新发展。

  海珠区宜居宜业 完全满足创新创业者的根本需求

  大会上发布了《海珠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纲要(2015~2017年)》,推出18条高含金量政策,构建创新驱动“1+9”政策体系。

  海珠区区长徐咏虹表示,海珠区宜居宜业的环境、区位优势突出,加上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人才汇聚,创业低成本、高品质,这正是创新创业者的根本需求。海珠区政府将发挥辖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的集聚优势,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重磅发布的海珠创新岛战略将借力广州市“一江三带”发展规划,发展海珠沿江创新带,重点推动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中大新港科技带、南中轴电子商务大道和珠江后航道凤凰创意区等创新集聚区建设发展。

  来自北京的启迪控股是依托清华大学设立的综合性大型企业,是世界上单体最大的大学科技园——北京清华科技园运营与管理单位。启迪科技园运营管理公司副总经理许江建认为,海珠区位于市中心,既有适宜创新孵化的“三旧”场地,又有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科研支持,加上沿江低调稀缺的景观资源,无论是初创孵化还是会展都十分适宜。短短两个月时间,在海珠区政府的牵线之下,启迪控股和中国海运集团决定在海珠区城安围船厂共同打造启迪中海(广州)科技园。昨日的大会上,项目正式签约。

  旧厂房变身全国首个“创业者服务于创业者”青创社区

  记者了解到,跟上述模式类似的科技园区将不断在海珠沿江、琶洲、中大新港科技带、南中轴等板块诞生。

  昨日签约的另一个项目,X3 SPACE粤科创业空间位于广州大道南上涌路段,将打造成全国第一个实现“创业者服务于创业者”的青年创业社区。该项目由省科技厅主管的粤科金融集团与海珠区政府联合打造,由旧厂房改造而来,空间内将包含创业公寓、O2O创业企业创新产品展示区、智慧银行、孵化器集群、创新企业加速器、创业学院、智能设备创新实验室等创业服务设施。提供24小时全时段的创业氛围和全链条的创业服务。粤科金融集团投资建设的全国首个互联网创业服务平台“融易孵”也将全面入驻园区。

  根据规划,预计到2017年,海珠区内孵化器和科技园区总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6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创新型企业达到30家以上,在广州市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创新型企业达到54家以上。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引导形成3至5个投资基金或科技银行。届时,海珠区有望形成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数字新媒体、生命健康、创意设计、检验检测等新兴产业集群,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微信全力支持

  创新创业大赛

  海珠区政府携手中山大学共同举办“中大—海珠杯”创新创业大赛,深化校地协同创新能力。据介绍,优秀参赛项目(团队)将有机会获得创业启动资金和创新导师的跟踪辅导,拥有优先入驻海珠区创业孵化器的权利并享受租金减免、政务服务绿色通道等政策。还将引导风险投资机构采用股权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予以创业支持,坐实项目落地。

  “微信是在海珠区孕育成长起来的,将全力支持海珠创新发展”。微信行业客户运营总监顾海君在会上介绍,微信目前已拉动了消费1000亿元,围绕微信生态就业的人员达到1000万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6 01: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穗海珠区召开创新发展大会 未来3年投7亿

2015-07-14 南方日报 作者/马喜生 冯莹莹

7月14日,海珠区创新发展大会隆重召开。这次大会与此前的广州科技创新大会遥相呼应,既是对广州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更是海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动员、加快创新发展再出发。

主题为“科技引领促发展、创新驱动兴海珠”的创新发展大会,发布了《海珠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纲要(2015—2017年)》,共出台18项支持创新措施,3年投入7亿元支持资金,确立了海珠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

海珠区创新发展谋篇布局已初步完成,未来3年将加快建设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做实中大新港科技带和南中轴电子商务大道,优化珠江后航道凤凰创意区,形成三大创新发展集聚区,科技创新园区和孵化器面积将达到100万平方米,支持30家以上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推动54家以上企业在广州市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并引导形成3至5个投资基金或科技银行。

随着海珠琶洲互联网创新聚集区启动建设,海珠区进一步增强区位优势、人才优势、产业优势,未来海珠区将以“创新岛”的全新形象站在广州创新驱动风口上。


▶回顾

海珠区创新发展跑出“加速度”

财政科技经费增速年均12%,年专利授权量突破2200件

对海珠区科技创新现状有了解的人会发现,多年来,海珠区已形成一条名符其实的新港路“创新大道”。

这里聚集着大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园区:广州美术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科技园、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东省造纸研究所、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IT创意园等。

新港路“创新大道”不但盛产创新领军人才,这里也是产学研的示范。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包为民教授及其团队合作共建广东省杰赛科技信息技术院工作站,被纳入广东省产学研合作院士工作站专项。

海珠琶洲的互联网创新聚集区引人注目。目前已经启动拍地建设,腾讯、阿里巴巴、复星、国美等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科技企业将相继进驻。未来的琶洲将成为广州经济发展新引擎之一。

拥有9000万平方米面积的海珠岛正在快速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营造出优越的创新发展环境。

当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显著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显著加强,科技企业集聚效应显著提升,创新领军人才不断涌现。一组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知识产权申请量的数据从侧面见证了海珠科技方面的变化。5年间,海珠区财政科技经费投入近6亿元,年专利授权量突破2200件,拉动1.1亿元社会资本投入研发,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1%。


▶展望

海珠出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年行动计划

3年安排7亿元、18项措施支持创新发展

海珠区将坚定落实创新驱动发展工作,谋划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建设这篇大文章,以“创新岛”的全新形象站在广州全市创新驱动的风口上。

今天召开的海珠区创新发展大会发布了《海珠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纲要(2015-2017年)》(以下简称“海珠区三年行动计划纲要”)。这个三年行动计划纲要与另外9个配套文件一起形成创新发展政策体系,为海珠区未来3年推动区域创新打出一套“组合拳”。

未来3年,海珠区将安排7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实施18项具体利好措施,加快科技创新发展。18项措施包括实施研发经费倍增计划、实施“双百企业”计划、实施龙头企业创新带动计划、加强对科技园区的管理与扶持、鼓励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和推广、建立和完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推动众创空间创客空间建设等等。

根据海珠区三年行动计划纲要,到2017年,海珠区综合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符合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使创新成果得到充分保护,创新价值得到更大体现,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大幅提高,形成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数字新媒体、生命健康、检验检测等新兴产业集群,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围绕这些目标,海珠区将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深化科技管理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推动科技金融结合,扩大科技对外交流合作,集成各类创新资源,着力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战略合作与项目签约

▶现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海珠区政府与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就创新智库建设、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建设、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进行合作。

2.海珠区政府与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就科技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创新、创业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共同合作。

3.海珠区政府与广州地铁集团:共建广州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广州万胜广场项目

▶现场签约项目:

1.X3 SPACE粤科创业空间

X3 SPACE粤科创业空间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集生活、交流、培训、金融服务于一体服务。未来,创业空间面积将超10万平方米,容纳创业企业超过5000家。

2.启迪中海(广州)科技园

科技园由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海运集团共同打造,集研发、办公、生活、生态融合共生于一体的创新社区。

3.“中大—海珠杯”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将引入风险投资机构,对优胜项目(团队)采用股权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予以创业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6 02: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5-7-16 19:17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6 02: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互联网 ”助推广州“创新岛”引领产业集聚

2015-07-15 人民网-广东频道 作者:林龙勇 海宣

人民网广州7月15日电(林龙勇 海宣) “科技引领促发展、创新驱动兴海珠”。14日上午,广州市海珠区在全市率先吹响创新发展的号角,正式发布首个区级计划纲要——《海珠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纲要(2015-2017年)》(下称“《纲要》”)。据悉,未来三年,海珠区将投入不低于7亿元发展科技创新,实现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增长率26%以上,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达25件。

创新岛:微改造变新载体 凸显区域优势

“海珠区,是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海珠区区长徐咏虹表示,海珠区从以前的一个老工业基地华丽转身,变成了一个第三产业占比超过85%的中心城区。

作为广州老城区之一的海珠,这里寸土寸金,新建孵化器难度很大。但是它却有着不少城中村和旧厂房。承租成本低,周边配套完善,空间利用高等优势,这为培育创新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海珠区政府大力推动“一街一孵化器”工程。江海街道大胆创新,将原来的旧厂房打造成创意园。位于广州海珠区江海街道的“杨协成电子创意园”就是其中一家,这里有着旧时的工业气息,又融合绿色环保理论,160多家电子商务公司和电商配套公司是园区的新主人。据统计,2015年,杨协成电子创意园可达“四上”的规模企业预计有25家,园区各企业营收总计将达15亿元。

与“杨协成电子创意园”一样,海珠区YOU 国际青年社区宝岗店,同样吸引了一批批年轻人来创业。“可以说,海珠区为年轻人营造了‘保姆式’的创业氛围。”广州优家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昕这样说,也因为这样,优家在海珠创新的土壤里真正快速成长和发芽。

TIT创意园、太古仓、YOU国际青年社区……这些都是海珠区近年来培育孵化器的一个缩影。从“十二五”以来,海珠区基本形成以新港路科技创新产业带为核心、10个孵化器多点开花的科技产业集聚区。这1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国家级孵化器有3家,约占全市的五分之一。

海珠区科工商信局局长方奕涛介绍,海珠区还将联合中山大学等高等院校打造集创业辅导、创业孵化、创业风投等功能于一体的创业团队培育模式,推动优秀创业项目落户海珠。

在今年的海珠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强化创新驱动的具体“量化”做法。在《纲要》中表示,借力广州市“一江三带”发展规划,发展海珠沿江创新带,打造“海珠创新岛”。到2017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管理输出方式运营管理的孵化器总面积将达到20万平方米,累计新增毕业企业40家;将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和毕业企业承接全链条的科技创新园区体系,科技创新园区总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


“互联网 ”:龙头创新带动 引领产业集群

近10年来,海珠区之所以成为新企业诞生的集聚“洼地”,主要是因为创业初期成本低。但是,后劲不足等因素,也导致广州不少大中型企业发展壮大后离开这里。

海珠区正在打造的另一个岛是四周环水的琶洲岛,仅有10 .4平方公里,这里却正孕育着互联网创新的集聚区。

“近三年海珠区创新发展的方向有两个核心,即‘创新 ’和‘互联网 ’。”方奕涛表示,海珠区将以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为龙头,用3-5年时间形成千亿级互联网创新产业集群,如腾讯、阿里巴巴等巨头将入驻集聚这里,通过充分吸收和放大这些龙头企业来带动和布局整个海珠区的产业和创新发展的格局

目前,海珠区初步形成创新聚集区,有以电子科技集团第七研究所、杰赛科技、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主要成员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中山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广州医药集团研究有限公司、光华制药、新诚生物科技为主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共同组成了检测与认证产业集群。

《纲要》指出,未来三年,海珠区将推动“创新 ”、“互联网 ”与主导产业、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着重发展数字会展、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数字新媒体、生命健康、大数据应用、创意设计、检验检测和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计划达到116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4.62%,实现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增长率26%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件。


科技金融:支撑创业创新 构建“一站式”平台

一直以来,传统孵化器发展缓慢,难以摆脱“二房东”的形象。随着海珠区大力支持孵化器业主与科技金融企业合作成立各种类型的产业投资基金,转变园区业主以租金为主的盈利模式。海珠区为初创型企业带来了一个集天使、风投、私募股权投资、银行授信贷款于一体的完整链条服务。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如果没有插上金融的翅膀,科技是腾飞不起来的。”广州市科创委主任马正勇指出,要转变传统的认识和观念,科技创新是一个发展战略,要从“技术”中走出来,跟产业、平台、金融等方面相互结合。他强调,“用户思维”是政府政策制定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要面向用户,倾听企业各方的声音。

《纲要》指出,2017年,海珠区在“新三板”挂牌的创新型企业将达到30家以上,在广州市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创新型企业达到54家以上;设立海珠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引导形成3至5个投资基金或科技银行;构建“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引进一批科技小贷、P2P网贷机构、众筹平台等互联网金融机构,支持发展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大数据。

7月14日当天,海珠区启动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X3 SPACE粤科创业空间、启迪中海(广州)科技园等2个科技孵化基地项目也正式签约落户海珠,为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提供集创意办公、展示交流、创业培训、科技金融等综合服务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6 02: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海珠区出台18条政策“干货” 打造广州“创新岛”

2015年07月14日 新华网广东频道


广州市海珠区创新发展大会现场。 新华网 卢鉴 摄

    新华网广州7月14日电(记者 卢鉴) 广州市海珠区创新发展大会14日于广州召开,大会对未来三年海珠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指导性规划。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海珠区将以本届大会为契机,打造广州市海珠“创新岛”的全新形象,并在琶洲区块打造千亿级的互联网创新集聚区。

    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广东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当全国科技创新排头兵。近期,广东省公布《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重点工作方案》,广州市被赋予“创新发展的龙头”定位。海珠区作为广州市新城市中轴线核心区,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切实行动,提出打造广州市“创新岛”的目标。

    本届大会以“科技引领促发展、创新驱动兴海珠”为主题,大会发布了未来三年海珠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纲领——《海珠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纲要(2015-2017年)》(以下简称“纲要”),拿出了18条含金量极高的政策“干货”包括:1、实施研发经费倍增计划;2、实施“双百企业”计划,建立“百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储备库”,并争取2017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以上;3、实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推动“互联网+”模式发展;4、实施龙头企业创新带动计划,打造一批产业链关联效应明显的创新产业集聚区;5、加强对科技园区的管理与扶持;6、推进科技园区建设,建设专业化运营的科技园区;7、引导和培育各类创业投资基金,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8、推动创新型企业上市和再融资;9、鼓励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和推广;10、建立和完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11、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12、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13、加快专利成果的转化承接;14、推动众创空间、创客空间建设;15、构建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16、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7、建设三位一体的创业导师团队;18、实施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工程。此外,该“纲要”还配套发布了海珠区支持创新发展的九条相关政策。

    据悉,在研发经费倍增计划中,海珠区未来三年将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2015年-2017年海珠区科研投入将不低于7亿元,2017年该项投入将超过3亿元,未来三年研发经费投入将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3%。在硬件建设方面,海珠区将努力建设100万平方米科技创新园区和孵化器。

    广州市海珠区委副书记、区长徐咏虹在会上致词说,海珠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准确把握政策机遇,全力推动创新发展上水平,利用好海珠宜居宜业的环境,营造更有利于“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营商环境。未来,海珠区将围绕《纲要》,搭建好创新平台,重点谋划好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建设,着力打造好广州“创新岛”的全新形象。

    海珠区科工商信局局长方奕涛表示,作为广州市都会区核心圈的新兴都会,海珠区拥有独特区位优势,周边高校资源密集,城央湿地生态优势明显。近年来,海珠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85%,站上广州市创新风口的海珠区,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创新+”提升其第三产业集群。

    会上,海珠区人民政府表彰了2014年该区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和个人,并与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等3家企业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意向书,标志着X3SPACE粤科创业空间等2个科技孵化基地项目亦正式签约落户海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6 02: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海珠未来3年投7亿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2015-07-14 南方日报 记者/马喜生

广州创建科技创新示范区,海珠区如何加快创新发展?今天,海珠区将召开创新发展大会,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

大会发布了海珠区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纲要,覆盖研发经费和孵化器面积倍增计划、“双百企业”计划、传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龙头企业创新带动计划等关键领域及环节,为海珠区营造创新发展政策“洼地”。未来三年,海珠区创新发展将呈现哪些趋势和特征?本报特作解读。


焦点一

实施“双百企业”扶持计划

今天,海珠区在创新发展大会发布了《海珠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纲要(2015-2017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纲要”)。该纲要与另外9个配套文件形成创新发展政策体系,为海珠区未来3年推动区域创新打出一套“组合拳”。

未来3年,海珠在科创平台、科技金融、创新主体、创新人才以及知识产权运用上多有着墨,区级财政投入不低于7亿元支持科技创新,2017年区本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3.03亿元,r&d投入占区gdp3.3%,高出广州市r&d占gdp2.7%的目标。

强化琶洲龙头引领作用最受关注。海珠区正在抢占“互联网+”风口,在腾讯、阿里、复星、国美、苏宁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下,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未来有望成为广州新经济发展引擎。琶洲已经形成新产业“虹吸效应”,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不断聚集,可以预计在龙头引领下,海珠区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步伐加快

突出企业主体作用是实现创新的发力点。未来3年,海珠区要实施“双百企业”计划,即“百家高成长性中小微企业加速计划”和“百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双百企业”可优先获得项目申报和补助专项资金。目前已有34家企业入选高成长性中小微企业,预计2017年海珠高新技术企业将达到116家。


焦点二

解决科技与金融融合“痛点”

科技和金融如何深度融合,一直是政府和科技企业关注焦点。广州对解决融合“痛点”有所探索。去年,广州创投引导基金出资1.8亿元成立4支子基金,引来超15亿元规模的创投资金落户。

海珠拿出实招来“解痛活血”,区财政将设立5000万元科技与金融结合专项资金,用于引导基金、风险补偿、融资补助、贷款贴息等。同时也要撬动市场力量参与,比如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科技产业投资基金。

此外,海珠区还将探索设立创新发展投资引导基金,以市场运作的形式,为在孵企业和项目提供融资渠道,扶持种子期、初创期和加速期创新型企业发展,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

除了设立和引导专项资金外,海珠区还将尝试科技产品金融化试点,支持商业银行在区内设立科技支行,引导银行机构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融资租赁等新型融资产品。

设立海珠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则是另一个亮点。该中心将提供“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引导多种形式的民间资本落户海珠,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焦点三

科技园区和孵化器达到100万平方米

实施创新驱动,大大小小的科技园区和孵化器是主战场。当年海珠区孵化器面积为22.68万平方米,三年行动计划纲要明确提出,3年内实现科技创新园区和孵化器总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的目标。

海珠区以释放闲置或低效使用物业为抓手,解决新增孵化器建设空间不足难题。“三旧改造”、“退二进三”和“微改造”正在海珠区铺开,近期上马的中国海运与启迪控股合作的城安围船厂项目、粤科金融集团运营的x3-space项目便是体现。

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才能让孵化器走向市场化运营,未来海珠区将围绕区产业发展需求、针对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构建“苗圃-孵化-加速”和毕业企业承接全链条的科技孵化育成体系。


焦点四

建设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成果转化

健全知识产权制度,也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发力点。

海珠区内密集分布着大量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科技企业,是广州名副其实的“创新岛”。近年来,海珠知识产权申请量显著增加。2013年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3000件大关,2014年3298件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申请总量的36%,在全市各区县中居前4名。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1%,在全市各区县中名列前三。

当前,区内有不少企业已经组建技术创新联盟、知识产权联盟等产业联盟,未来海珠区还要引进和培育知识产权评估交易、质押融资等相关服务机构,推进知识产权与金融相结合,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

知识产权要推动科技创新,必须实现成果落地和转化。海珠区在三年行动计划纲要中提出,落实广州市政府关于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各项政策,发挥科技计划项目的导向作用,加大对以产业化应用为目标导向的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区内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同时,海珠区未来还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市场化为导向的研发合作,促进创新成果的专利化,设立专项资金,推动专利孵化园区建设,积极扶持科研成果的就地孵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6 02: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3年海珠将投7亿支持科技创新 设5000万科技金融专项资金

2015-07-15 南方网 作者:马喜生



  三年行动计划纲要提出,海珠区未来3年支持科技创新投入将达7亿元,其中引人关注的是区财政将设立5000万元科技与金融结合专项资金,用于引导基金、风险补偿、融资补助、贷款贴息等。

  海珠创新发展大会发布1个三年行动计划纲要和9个政策文件的创新驱动政策体系。

  科技创新不结合金融,创新是走不远的。在14日海珠区召开的创新发展大会,海珠区提出设立5000万元科技金融专项资金,撬动社会资本为科技企业进行金融服务。

  当天,海珠区发布1个三年行动计划纲要和9个政策文件的创新驱动政策体系,对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多有着笔。未来,海珠区以专项资金为引导、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科技与金融融合路径已经清晰起来。


  【社会资本涌入】

  多家初创科技企业受益

  当前,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一直存在着“痛点”和“盲点”,金融要高效服务于科技企业,需要打破路径依赖。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大量社会资本涌入海珠,许多初创期、成长期科企受益。

  在昨天举行的海珠区创新发展大会上,“车买买”网创始人姚俊峰分享了企业快速成长经历。车买买网是一家专注于汽车网上销售的互联网公司,去年开始在海珠区创业。

  借助资本市场开放的东风,公司从去年起陆续获得三轮融资,金额超过1亿元。姚俊峰表示,今明两年公司产值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年前在海珠区开始创业的YOU+青年社区,去年入选美国快公司杂志评出的“2014年度中国最佳创新50强”。去年,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等投资人给YOU+青年社区注资1亿元,让这家初创型公司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在全国8个城市开了20多个分店。

  姚俊峰表示,像车买买这样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在海珠区的各大电子商务园区还有很多,这些创业型公司绝大多数得到社会资本的关注。

  除了借助社会资本获得发展,海珠区的成长期科企还通过“新三板”主动融资。目前,海珠区已经有7家科技和专业技术服务企业成功在“新三板”挂牌,1家企业在审,另外有20余家企业正在推进股改等前期筹备工作。未来,海珠区还有54家以上企业计划在广州市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区财政投入】

  5000万元撬动金融服务

  据了解,当前海珠区第三产业占比超过85%,其中科技企业贡献不少,这意味着海珠区生产要素结构逐渐向资金密集型产业过渡。过去5年间,海珠区财政科技经费投入近6亿元,拉动数倍于财政经费的社会资本投入研发领域,为科技创业融资解渴。

  14日,广州市科创委主任马正勇指出,从2013年—2017年,广州市、区两级财政预计在科技上投入资金超过100亿元,“广州市要推动科技创新,100亿元远远不够。所以必须要借助金融的力量,科技创新不结合金融,创新是走不远的”。

  海珠区在三年行动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未来3年实施“双百企业”计划,培育100家高成长性中小微企业和100家高新技术企业。由此可见,海珠区亟需动员多层次社会资金为科企高效服务。

  记者了解到,海珠区正在探索科技与金融实现深度融合,以专项资金为引导、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科技企业服务。

  三年行动计划纲要提出,海珠区未来3年支持科技创新投入将达7亿元,其中引人关注的是区财政将设立5000万元科技与金融结合专项资金,用于引导基金、风险补偿、融资补助、贷款贴息等。同时,探索设立海珠区创新发展投资引导基金,以股权投资、循环使用等方式,为在孵企业和项目提供融资渠道,扶持种子期、初创期和加速期创新型企业发展,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且引导社会资本成立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科技产业投资基金。

  据了解,海珠区正在进行的探索已经得到金融企业的响应。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计划进驻琶洲总部区,为琶洲的互联网产业提供资金支持。此外,粤科金融集团发起设立的广东省粤科众筹股权交易股份有限公司决定落户海珠区,未来也可以为海珠区发展提供多方的金融服务支持。

  未来3年扶持政策

  ●安排7亿元财政资金支持科技创新

  ●2017年区本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达到3.03亿元

  ●R&D经费投入占区GDP比重达到3.3%

  ●培育科技园区和孵化器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

  ●“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30家以上,广州市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达到54家以上

  ●引导成立3至5个投资基金或科技银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6 10: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海珠变身科技创新达人:新港路创新大道 + 琶洲电商总部

2015-07-15 广州新浪房产

提要:未来3年将加快建设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做实中大新港科技带和南中轴电子商务大道,优化珠江后航道凤凰创意区

  广州创建科技创新示范区,海珠区如何加快创新发展?今天的海珠区创新发展大会上,对该问题进行了解答。

  今天的海珠区创新发展大会上发布了《海珠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纲要(2015—2017年)》,共出台18项支持创新措施,3年投入7亿元支持资金,确立了海珠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

  三年行动计划

  未来3年将加快建设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做实中大新港科技带和南中轴电子商务大道,优化珠江后航道凤凰创意区,形成三大创新发展集聚区,科技创新园区和孵化器面积将达到100万平方米,支持30家以上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推动54家以上企业在广州市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并引导形成3至5个投资基金或科技银行。


  回顾

  创新发展跑出“加速度”

  拥有9000万平方米面积的海珠岛正在快速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营造出优越的创新发展环境。5年间,海珠区财政科技经费投入近6亿元,年专利授权量突破2200件,拉动1.1亿元社会资本投入研发,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1%。

  1 新港中路——创新大道

  多年来,海珠区已形成一条名符其实的新港路“创新大道”:

  这里聚集着大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园区:广州美术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科技园、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东省造纸研究所、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IT创意园等。新港路“创新大道”不但盛产创新领军人才,这里也是产学研的示范。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包为民教授及其团队合作共建广东省杰赛科技信息技术院工作站,被纳入广东省产学研合作院士工作站专项。

  2 琶洲——互联网创新聚集区

  海珠琶洲的互联网创新聚集区引人注目。目前已经启动拍地建设,6月30日,腾讯+阿里+国美+复星四巨头砸78亿分食琶洲电商总部区七宗地块,后续还将有相关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科技企业相继进驻。随着海珠琶洲互联网创新聚集区启动建设,海珠区进一步增强区位优势、人才优势、产业优势,未来海珠区将以“创新岛”的全新形象站在广州创新驱动风口上。

  强化琶洲龙头引领作用最受关注。海珠区正在抢占“互联网+”风口,在上述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下,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未来有望成为广州新经济发展引擎。琶洲已经形成新产业“虹吸效应”,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不断聚集,可以预计在龙头引领下,海珠区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步伐加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6 10: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展望

  出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年行动计划

  今天召开的创新发展大会上发布了《海珠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纲要(2015—2017年)》。海珠区将坚定落实创新驱动发展工作,谋划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建设这篇大文章,以“创新岛”的全新形象站在广州全市创新驱动的风口上。

  13年投7亿 出台18项措施

  未来3年,海珠区将安排7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实施18项具体利好措施,加快科技创新发展。

  18项措施
  
1、实施研发经费倍增计划;
2、实施“双百企业”计划,建立“百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储备库”,并争取2017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3、实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推动“互联网+”模式发展;
4、实施龙头企业创新带动计划,打造一批产业链关联效应明显的创新产业集聚区;
5、加强对科技园区的管理与扶持;
6、推进科技园区建设,建设专业化运营的科技园区;
7、引导和培育各类创业投资基金,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
8、推动创新型企业上市和再融资;
9、鼓励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和推广;
10、建立和完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
11、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
12、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
13、加快专利成果的转化承接;
14、推动众创空间、创客空间建设;
15、构建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
16、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17、建设三位一体的创业导师团队;
18、实施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工程。

  研发经费倍增计划:三年投入7亿 

  据悉,在研发经费倍增计划中,海珠区未来三年将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2015年-2017年海珠区科研投入将不低于7亿元,2017年该项投入将超过3亿元,未来三年研发经费投入将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3%。在硬件建设方面,海珠区将努力建设100万平方米科技创新园区和孵化器。

  实施“双百企业”扶持计划 

  未来3年,海珠区要实施“双百企业”计划,即“百家高成长性中小微企业加速计划”和“百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双百企业”可优先获得项目申报和补助专项资金。目前已有34家企业入选高成长性中小微企业,预计2017年海珠高新技术企业将达到116家。
     
  科技园区和孵化器达到100万平方米
  
  实施创新驱动,大大小小的科技园区和孵化器是主战场。当年海珠区孵化器面积为22.68万平方米,三年行动计划纲要明确提出,3年内实现科技创新园区和孵化器总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的目标。海珠区以释放闲置或低效使用物业为抓手,解决新增孵化器建设空间不足难题。“三旧改造”、“退二进三”和“微改造”正在海珠区铺开,近期上马的中国海运与启迪控股合作的城安围船厂项目、粤科金融集团运营的X3-SPACE项目便是体现。

  建设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成果转化

  近年来,海珠知识产权申请量显著增加。2013年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3000件大关,2014年3298件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申请总量的36%,在全市各区县中居前4名。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1%,在全市各区县中名列前三。

  海珠区在三年行动计划纲要中提出,落实广州市政府关于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各项政策,发挥科技计划项目的导向作用,加大对以产业化应用为目标导向的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区内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同时,海珠区未来还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市场化为导向的研发合作,促进创新成果的专利化,设立专项资金,推动专利孵化园区建设,积极扶持科研成果的就地孵化。

  21+9政策体系

  1+9政策体系指的即是大会发布的三年行动计划纲要以及另外9个配套文件,他们为海珠区未来3年推动区域创新打出一套“组合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6 10: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5-7-16 12:20 编辑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 ... content_7449531.htm

【求解琶洲战略】

琶洲如何创造下一个传奇?

2015-07-16 南方日报



  在这个狂飙突进的时代,北上广深每年吸引着大量怀揣梦想的人们来到这里创业追梦。而互联网产业作为这个时代影响最为显著,也最为活跃的新兴产业,也正在朝着北上广深聚集。

  浮出水面的琶洲战略将如何改变广州乃至整个南中国的互联网产业版图?从琶洲出发,广州能否孵化出下一个腾讯、下一个阿里巴巴?……诸多悬念待解。

  广州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日前向记者详解琶洲战略称,下一步将推动总部区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吸引上下游企业“组团”落户广州,做强做大广州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链。同时还将推动琶洲地区会展业、隔江相望金融城金融业以及全市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琶洲给广州带来什么?孵化电子商务虎狼之师

  杭州有阿里,深圳有腾讯,广州有什么?曾几何时,广州的互联网产业经常面临这样的追问。

  近年来,广东工业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现处于总量扩张、应用扩大、密集创新阶段,内生动力和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并向规模化、专业化、集聚化方向发展。数据显示,2014年,广东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2.63万亿元,增长超过30%,占全国交易额近1/5,B2B交易额2.07万亿元,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总额为26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0%。

  作为广东乃至华南电商重镇的广州,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向全国企业和居民提供电子商务服务更是走在前列。据广州市商务委员会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广州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近万亿元,而到了2014年全年,广州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3万亿元。广州市内还聚集着52家产值超亿元的移动互联网企业。

  成熟的市场环节足以让广州孕育一批足够强大的电商企业,但是缺少标杆性的超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却是广州绕不过去的痛点。

  “没有一只虎,却有很多狼”——广州市经贸部门负责人曾这样描述广州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到来,正是为了改变这一切。

  广州市工信委介绍,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发展定位为引导集聚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研发、支付、营销、运营等高端要素,吸引国内外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总部企业落户,打造亚太地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总部示范基地,形成千亿级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集聚群

  广州全市还按照“一区一特色,区区有亮点”的错位发展原则,分层次、分梯队建立一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集聚区产业基地。其中荔湾区建设1个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区,其他9个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别规划1个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众多小微互联网或电子商务企业宜结合自身实际,考虑在除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外,成本相对较低的集聚区或产业基地落户发展。”

  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表示,琶洲创建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不是琶洲地块本身,而是其里面进驻的公司和企业。“企业能体现一个区域发展的活力,腾讯、阿里等一流企业的落户对于其他中小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来说有巨大的吸引力。依托琶洲的地区优势,借助大企业的辐射效应,对小企业的集群效应是很明显的。”

  彭澎表示,互联网巨头企业的到来必将带动琶洲的集聚效应,“网易总部建在天河区信息港,由网易这个互联网大佬带动了众多互联网公司进驻,集群效应相当明显”。


  琶洲下一步怎么干?互联网融合会展业、金融业发展

  随着腾讯、阿里巴巴等一大批互联网、电商龙头企业接连入驻,对于琶洲未来的追问也不绝于耳,不少人关注:把那么多巨头聚拢在琶洲,1+1能不能大于2?琶洲下一步怎么干?

  广州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日前向记者详解琶洲战略将四步走:

  ——发挥总部的集聚效应,推动相关总部企业发挥集聚功能,吸引其跨地区业务和增量业务落户集聚区,特别是研发、销售、结算等核心业务尽快归集广州。

  ——推动总部区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吸引上下游企业“组团”落户广州,做强做大广州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链。

  ——发挥集聚区孵化功能,推动集聚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创新服务模式,拟成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创新型企业孵化器,为其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推动互联网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动琶洲地区会展业、隔江相望金融城金融业以及全市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广州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广州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将加快塑造品牌形象,引领广州乃至华南地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暨南大学教授胡刚看来,互联网+会展的琶洲有望驶向一片新的蓝海。原本“扎根”网上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纷纷开始涉水线下会展,借助“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模式帮助传统企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其中以线上“虚拟展会”加线下“面对面交易会”的虚实互补组合方式,俨然成了电子商务巨头们觊觎的一大热点。胡刚表示,将琶洲原有的会展产业形成“线上+线下”、“虚拟+实体”的结合,两者可以整合资源,共享配套及基础设施,形成超大型产业带,提升广州会展产业的实力

  琶洲背后,是广州这座中国经济第三城布局未来的一盘大棋。在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作为千年商都的广州如何搭上互联网这趟快车,实现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广州面临的一大机遇和挑战。


  广州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走在浪潮之巅,答题正在从琶洲开始。

  琶洲如何打造发展生态圈?创新集聚不能只当房东

  在不少专家看来,对于未来的琶洲而言,产业服务生态圈的打造将是产业布局能否决胜千里的胜负手

  互联网人才的吸纳和集聚,是巨头集聚之外需要关注的问题。“有企业在就有人才在,这些人才会往外跑、会创业,创新创业的资金就会涌入,这将活跃整个华南的互联网产业氛围,形成良性循环,并有利于下一个巨头或者主流产业的孵化和培养。”有业内人士分析,琶洲A区引入四大巨头,一来将成为广州互联网人才的输入地,二来将吸引投资基金将更多目光集中在广州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上。

  在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林江等专家看来,电商企业要发展壮大还需要较好的融资环境。为此,广州在去年9月出台《关于印发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由市金融办牵头,建立与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应用相适应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融资担保体系,创新电子商务企业信贷融资方式,发展、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大对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琶洲耗费巨资打造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绝不仅仅是出租地块那么简单。”林江说。“把企业吸引过来接下来该怎么做?如果像过去那样耗资耗力建好之后,只是当房东出租出去,那么这个集聚区的集聚效应也发挥不出来。”林江表示,创新集聚区的发展是一盘大棋,需要各方通力协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6 10: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的重点和热点,“232+234”地块出让!

已经有一家企业报名了,看来是“倾掂数”了,应该是像上次那样底价出让签字了。

下面看详细的新闻、报道及信息。(具体是哪家,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6 10: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琶洲电商区今再出让两地块

2015-07-16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讯(记者 田桂丹) 继上月底腾讯、阿里巴巴等电商巨头拿地进驻琶洲后,今日琶洲电商区又将两宗阅江西路边的地块捆绑出让。据了解,这组地块起始楼面地价将达到1.8万元/平方米。

本次推出的两宗地块名为琶洲A区AH040232、AH040234,总起拍价约9.67亿元。地块位置与阿里巴巴仅一街相隔,条件比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更好。两个地块都可望一线江景,还均可配置一定比例的员工宿舍:如配置员工宿舍占地块计容建筑面积比例不超15%,宿舍和公建配套只能在主导功能以外的建筑功能比例范围内配置,员工宿舍只租不售,不可分割转让,允许在同一建设单位用地内部腾挪

因此,这组地块起始楼面地价也达到1.8万元/平方米,与上次卖出的最高楼面地价一致。这组地块要求竞买人或其关联公司需为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2014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00亿元。

根据国规委的补充公告,电商园区有19块地被纳入规划条件内。在今日地块卖出后,预计园区内至少还有10宗地块可以推出,剩余地块是否在今年推出尚未可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5-1-4 05:58 , Processed in 0.082414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