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7-12 23: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浙沪皖,电动汽车的“长三角演义”!(下)◆
记者:梁巍、常诚
来源:元新闻
06
产业链的三定律
实际上,李斌选择合肥,有着更“第一性”的理由。
如果你想建一座整车厂,放眼全国,长三角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全生态链。一个最简化的模型就是:上海提供大脑“芯片”和智能网联;常州提供“心脏”动力电池;宁波提供完成“身体”的一体化压铸等零部件。
整个电动汽车已经因为“卷”而出圈。如果你要在长三角投资建厂,为什么不在成本最优的地方建呢?
长三角还有什么地方比安徽的综合成本更优、科创潜力更大、地方 政 府 热情更高?
一位整车厂人士告诉元新闻记者,安徽造车和运输的综合成本相较沪苏浙大约便宜5%到10%。
上海一家零部件企业相关人士则表示:“苏浙的综合成本已经跟上海差不多了。”
当然,不同企业,算账也不一样。吉利当年体系内创业,倾力打造“极氪”,就把工厂放在杭州湾。从极氪工厂所在的杭州湾新区出发,过杭州湾跨海大桥就到嘉兴,不到2个半小时即可到达上海中心城区;向西沿钱塘江2小时内也可到达位于杭州吉利控股集团;一个多小时可到吉利北仑项目。
“离上海、杭州、宁 波都近,是真正的‘黄金地段’。” 极氪汽车相关负责人在杭州湾新区告诉元新闻记者。
2024年6月,元新闻记者走访了南京、宁波、常州、上海的数十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试图勾勒整个长三角电动汽车产业链整合的三个趋势。
一、“4小时朋友圈”仍在缩小,头部链主加速本地化。
二、头部企业在江浙沪皖均衡布局。
三、整体或局部向成本更低的长三角腹地转移。
三条趋势或多或少都和成本、效率相关。
上海仍然是总部和研发中心的首选,但相当厂商已经选择在南京、武汉、合肥等地建立分中心。
一家总部设在上海、国内知名零部件厂商相关人士告诉元新闻,公司已经将电子类研发的团队放在了武汉。“一开始的方案是上海,但上海成本太高,做不下去。”
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1月正式投入运营,总投资约10亿欧元。包括该公司在内,大众汽车集团已经在合肥建立了一个新的智能网联电动汽车中心,覆盖了从研发到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完整价值链。
大众安徽综合实验中心研发测试场效果图
今年3月,小米汽车上市。几乎在同时,小米集团把除小米北京总部外全国最大的研发中心放在南京。
与此同时,安徽也成为苏浙沪一线电池(三电)、头部零部件厂商设立分公司和工厂的热门选择。
比亚迪斥资200亿在王传福的老家无为新建新能源动力电池及配件项目,还在阜阳、蚌埠等地纷纷落子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
蜂巢能源则告诉元新闻,蜂巢正在立足江苏向长三角拓展,“在浙江选了湖州,在安徽选了马鞍山。”
6月23日,《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对外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国企业一共上榜15家,前50名中有5家。
元新闻统计了上述15家中国零部件供应商在长三角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的布局,绝大多数都已落子三省一市。
国内主要整车厂商和动力电池厂商也都呈现相同趋势。(见文末)
在长三角,比亚迪和特斯拉们开始跳过Tie1和Tie2重新定义零部件;整车厂会投资一家零部件公司,甚至专门收购甚至创立一家零部件公司为自己供货,但这家零部件公司可能也在跟另一家整车厂共同开发一个新品,两家整车厂可能又是竞争关系。这也令电动车形成了一个网状供应链结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链与链的竞争合作日渐复杂。亨利·福特打造的那种一百年来都极为稳定的供应链正在发生巨变——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不同层级的零部件企业都在寻找自己的新定位。
07
永不停歇的博弈
被大佬们“密集下注”的长三角地区也可能是中国电动车产业链竞争最激烈的区域之一。
从2015年开始,电动汽车的发展就进入政策和市场的“双驱动”阶段。但财政补助的额度每年都在降低,到了2019年,退坡降低幅度之大,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那段日子非常熬人。”一位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厂商相关人士告诉元新闻记者:“一方面需要大量资金去扩产能;另一方面,由于车卖的不好,一级一级传导过来,资金又变得紧张。”
最困难的时候,刚刚大规模的招工人,很快又要大规模的裁人。
行业是有周期的。好不容易熬过去,“柳暗花明又一村”,却又迎来电动汽车的价格战。
2022年底,“双驱动”抵达终点,从2023年开始,电动汽车正式进入“市场驱动”的阶段。
彼时,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电池成本下行,这也为车企降价提供了空间,整个电动车领域兴起“价格战”——“内卷”是连锁反应的——一家整车厂降价,降价的成本将最终分摊到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
多位动力电池领域相关人士均表示:“国内的量是上去了,但挣得钱却越来越少。”
国内一家知名整车厂想找动力电池厂商为其2024年发布的新款车开发电池。到了商务报价环节,该整车厂提出该款新车实际上不赚钱甚至亏钱,也希望电池厂商报价时也能酌情考虑。
为了长远合作,一家动力电池厂商直接报了“成本价”。但没想到另一家电池厂商则直接报出一个成本价之下15%的价格。
“那种价格一报出来,我们就知道,肯定是要赔钱的。”
竞争之惨烈,可见一斑。
高工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动力电池领域平均利用率由2022年的超75%,下降到2023年的不足65%。
在整个汽车零部件领域,价格竞争也如火如荼。
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建管理中心总经理兼宁国园区管理中心总经理陈旭琳告诉元新闻记者:之前一套空气悬架能卖到4000至5000元,但有的企业价格已经报到了1500元左右。“按这个价格搞,我们赚不到钱,他们也赚不到钱。”
一位细分领域的零部件厂商则忧心忡忡“巨头的进入”,那些“巨头”一进来就拿钱砸,“它们如果想做,会几个亿几个亿的砸,然后就是挖人。”
与此同时,业界围绕“卷”,争论声不绝于耳。到底是 “卷价格”,还是“卷价值”、“卷技术”,整车厂大佬们吵成一团。
但这些口号式的争论往往都是自说自话,并不足以描绘整个长三角被激烈竞争驱动的广袤图景。
主导长三角电动车发展的力量交错纵横,既有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也有链主和链主相互之间的竞争;更有 政 府、资本和社会的合力。
但长三角始终是整个中国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资源在整个长三角区域内保持着较为合理有效的流动、配置。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不进则退,每个零部件企业都被倒逼着奔跑。
市场的根本优势就是不断试错,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而 政 府 则要识别“风口”,并保持竞争性的产业政策。
一辆电动车大约有一万多个零件。“成本创新”在很长时间内都是本土创新的主流,很多零部件都经历了“山寨+价格战”的阶段。行业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中迅速洗牌,将资源和技术快速向头部企业集中,“卷技术”才会随之而来。电动汽车即将迎来“智能网联”的下半场,很多整车厂都在自研自动驾驶和大模型,科创也将变得异常重要。
“现在这个零件卖10块,但我们心里都明白,两年后卖10块钱没有人要,那时一定是8块。”安徽宁国一家零部件工厂相关人士告诉元新闻记者。
这将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博弈。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