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1 21: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4月以来,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必须要有完善繁荣的金融业发展为支撑”的指示精神,配合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建设,把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做实,通过对昆明市金融业发展现状和打造昆明市金融区的必要性的分析,提出了在主城南市区打造金融CBD的可行性。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金融业发展势头良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力不断增强,存款增长迅速,信贷总量和增幅快速提高,贷款结构更加优化,资产质量不断提高,金融业规模占全省的比重逐步提升。
二是金融招商初显成效。驻昆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昆明市已经成为西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多的省会城市。下一步,多家银行以及券商、保险机构等,也在考虑布局昆明。
三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和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正在成为亚洲重要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金融业被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昆明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在联系南亚、东南亚,促进经济、文化、教育、环保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因此,把昆明市建设成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不仅仅是省委、省政府建设“两强一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也是加强云南与南亚、东南亚的金融合作、对外交流的重要桥梁。
四是滇池泛亚财金货币合作大通道建设高峰会议召开和昆明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挂牌,在全国甚至南亚、东南亚地区产生了影响,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将带动整个周边产业和贸易的高速发展,成为助推昆明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将成为昆明市的又一张城市名片。五是原有驻昆金融机构总部随着业务规模、产品种类的增长,人员增加和城市的扩张,大部分都有迁建、重置计划。
在看到这些有利条件的同时,一些影响金融业自身发展,对城市更新改造产生影响的问题明显暴露出来。一是昆明市的金融机构分散,缺乏相对集中的金融聚集区,无法发挥金融业的聚集效应;二是支撑金融业发展的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包括硬件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无法满足现代金融业的需求,软件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滞后无法满足金融业创新发展;三是原市里确定在呈贡建设金融聚集区规划,短期难以实施,驻昆金融机构总部纷纷在主城各个角落寻找办公用地。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昆明市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进而在本轮金融业大发展的城市赛跑中又一次落后于周边的城市。
打造昆明市金融区的必要性: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及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现象日益凸显,通过金融资源与地域条件协调、配置、组合,促成金融产业集中、集聚,实现强大的集聚效应,引发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这种影响和效应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金融产业的集聚最直接的特点是集中交易,集中交易能够提供近距离交流与沟通的便利,大大提高交易效率,提高跨地区支付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跨机构配置的效率,产生金融市场规模效应,规模越大,要素的流动性就越高,就会吸引其他地区的借贷需求、证券交易、要素交易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转移到规模市场中来。
二是金融产业的集聚,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具有不同竞争实力的金融机构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密集设置,必然会带来知识、技术等要素的外溢,有利于聚集区内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机构掌握更加丰富的金融信息,实现信息外溢和知识学习效应。
三是金融产业的集聚,对核心区的经济增长效应明显,通过提供一个巨大的本地金融市场吸引新的行业、新的机构,新的行业发展了、新的机构增多,进一步扩大本地金融市场,又再吸引新的行业、新的机构,如此循环,将增强这一区域的增长动量,成为一个增长中心,这个中心的增长动量将会对周边区域甚至整个城市产生扩散效应。
正是因为金融聚集带来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在现代城市发展和地区市场经济中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关键。伦敦、纽约、法兰克福、东京、新加坡、香港等全球和地区金融中心无不例外,我国东部和沿海发达城市,已在几年甚至十多年前就开始着力打造金融聚集区,比如上海的陆家嘴和外滩金融聚集带,北京朝阳的首都国际金融集聚区,南京建邺的金融集聚区等。再看周边,重庆去年底开始建设江北嘴金融城,依托两江新区,欲把江北嘴CBD打造成重庆的金融集聚区;成都在今年7月提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目标是把成都建成全国一流金融服务中心;西安在今年8月提出金融集聚的规划,在浐灞生态区建设金融商务区,计划通过10年的时间,集聚100-130家金融机构和1000家商务机构,成为西安市继西安高新区后,未来一段时间内最强劲的经济增长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