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6-15 13: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6 23:10 编辑
国货路
国货路原名半边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乾隆19年(1754年)以前就已存在。乾隆19年(1754年)、嘉庆12年(1807年)的《芜湖县志》、民国8年(1919年)《芜湖县志》均明确记载弼赋门外有半边街。只不过在民国县志中,半边街下加注了“马路”二字,显然这时半边街已经拓宽。如此算来,半边街已有近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
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在芜湖开辟大马路(即今天的中山路)和二街之后,半边街就成了联系这两条道路的一条捷径。它将大马路、二街、陡门巷、徽州码头和利涉桥连成一体。这条街道最初为碎石子路,仅在街道的一侧筑有几幢两层砖木楼房,另一侧则空荡荡的,可以一眼望见镜湖,再加上街道只有176米长,6.5米宽,因此老百姓就形象地称之为半边街。半边街大体呈“L”型走向,到了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半边街的表面上加封了一层柏油层,从而成为芜湖的第一条柏油街道,可一百多米的距离实在太短了,这条街道也因此被外国人讥笑为“世界上最短的柏油马路”。由于柏油质量不够标准,使用不久即出现损坏,不得已只得重新恢复原先的碎石子路面。抗战胜利后,沿街商家出资仿照长街的样式,在路面上铺设了赭色花岗岩。直到三十多年后的1964年,国货路才再次改造为柏油路。
1931年初,为抵制日货,抗议日本军国主义对东三省的挑衅,芜湖商界先后成立了“中华国货维持会芜湖分会”和“芜湖抗日救国会”,积极响应设在上海的中华国货维持会号召,提倡销售各民族资本企业所生产的各种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征集各种产品送各地展览陈列;倡导发展实业,研究改良国货产品;组织各种规模的国货宣讲会,在平民中产生良好效应。为加强国货销售,协助一批会员主持的组织以及相关联的国货店号在半边街开张。“9·18”事变后,国人抗日情绪高涨。10月,芜湖市的工人、学生、商人和市民万人再次召开抗日救国大会,呼吁抵制日货提倡国货。当时由学生和市民组成的日货调查组办公地点也设于半边街,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之下,至该年底半边街最终更名为国货路。与此同时,福州、长沙、天津、北京、南京、苏州、嘉兴、镇江、烟台、汉口、济南、宁波等地都纷纷诞生了各自的国货路。
抗日战争中,国货路在1937年12月5日至10日的六天时间内,遭到日军战机的疯狂轰炸,化作一片废墟,沿街店铺、民房几乎全部化为灰烬,无情的烈火燃烧了20余天。建国后,国货路终于获得了新生,一大批新式建筑先后落户国货路的两侧。1999年,中山路改造成步行街,国货路东西走向的那部分被改造成步行街的一部分。而南北走向部分的旧建筑也陆续被拆除,建起了气派的现代化建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