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拍照片2024

[经济论道] 木兰故里考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4: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拍照片2024 于 2024-10-31 14:25 编辑
小白大白 发表于 2024-10-31 13:21
仔细看了一下你举的所有例子和典籍
没有一个是正史
全部是文学作品  诗歌  顶多是方志之类的


一口一个正史,你知道文献史料是什么概念吗?你不会以为只有二十四史才是文献史料吧?

从史学角度说,除通史、断代史以外,文书档案、地方史乘、地方志、传记谱、文集日记、文人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都是进行史学研究的文献史料。


你要不要看看现在正在编纂的清史是不是在引用了诗歌文集和地方志?你口中的通史、断代史最大的作用只是保存史料。古代,特别是造纸术、印刷术成熟以前,书籍传阅都是依靠抄写,大量文献保存传承成为困难,所以需要汇编为通史、断代史,把重大事件加以记录。现在满清史料保存丰富,而且以目前科技手段完全有信心传诸后世,那为什么还要编纂清史?最大的意义其实不在清史本身,而是通过编纂系统整理收集那些的原始文献资料,也就是文书档案、地方史乘、地方志、传记谱、文集日记等等。


说得更直白点,所谓的正史实际都是“二手史料”,修史来源是当时能查阅到的各种文献史料,真正的一手信息源。你应该也不知道正史的编修流程是怎样的,这里简单介绍下,以清史编修为例,各类文献史料需要先整理编制丛刊,分类为档案丛刊(比如内廷奏章档案,20种889册),文献丛刊(主要是日记、地方志、文集等,比如《常熟乡镇旧志集成》、《越缦堂日记》、《康有为全集》等,共75种2454册)。由于清史需要限制成书字数,这些一手史料绝大部分都不会列入,即使如此清史初稿篇幅也有3500万字之巨,为历代之最。你想想有多少史料没有经由正史保存下来吧。


以编修清史的信源之一《清代诗文集汇编》为例,编目收录4058种,小传撰写3423篇,这些只会选择部分引用融汇于清史正文,但不意味着没入选的就不是历史文献,也不代表这些小传记载的人历史上就没有真实存在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31 14: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照片2024 发表于 2024-10-31 14:01
一口一个正史,你知道文献史料是什么概念吗?你不会以为只有二十四史才是文献史料吧?

从史学角度说 ...

你不要创造编造历史概念好吗!

你不懂话自己补一下历史常识看看哪些属于正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31 14: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照片2024 发表于 2024-10-31 14:01
一口一个正史,你知道文献史料是什么概念吗?你不会以为只有二十四史才是文献史料吧?

从史学角度说 ...

你一个把诗歌  文集当考古依据自己加戏的人,谈什么历史哦

一点常识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31 14: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白大白 于 2024-10-31 14:51 编辑
拍照片2024 发表于 2024-10-31 14:01
一口一个正史,你知道文献史料是什么概念吗?你不会以为只有二十四史才是文献史料吧?

从史学角度说 ...


你不要补戏加戏好吗?

按你的说法   史记里面记载了夏代

为什么国内外史学界都不敢说夏代是存在的?

你列举的这些所谓资料    国内都争了几十年了

早八百年黄陂那边开会都列出来无数遍了

别人都不敢定论木兰是存在的

就你敢下结论

你列举的所谓的这些杂牌资料   别人河南可以拿出一大堆推翻你的杂牌历史资料你信不信?

你真是比社科院的专家还牛!

自己创造规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31 14: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照片2024 发表于 2024-10-31 14:01
一口一个正史,你知道文献史料是什么概念吗?你不会以为只有二十四史才是文献史料吧?

从史学角度说 ...

别人河南主张花木兰是他们的   那也是能拿出大把大把的他们的古代地方志   文献作辅证来证明的

别人的木兰墓   木兰庙也是真古迹

凭什么你的资料就可信别人的不可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31 14: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24-10-31 11:48
欢迎就木兰故里的历史事实进行科学理性考证。

武汉还有很多,比如岳飞在武昌抗金,被封为鄂王等,都可以 ...

岳飞是正史记载

有明确的姓名   生平   出土文物

司门口广东商城也明确出土了岳王府的遗迹被博物馆收藏了

全国到处都有岳飞的文物

这个人的存在确定无疑

这个人物在武汉的存在不仅有正史记载还有考古依据

和花木兰完全不同

花木兰这个人物就和俞伯牙钟子期  大禹一样

是赋予了民族情怀虚构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31 14: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木兰还专门开个贴,还没吵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31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大白 发表于 2024-10-31 14:58
岳飞是正史记载

有明确的姓名   生平   出土文物

提请你理性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31 16: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白大白 于 2024-10-31 16:19 编辑

这个话题其实在武汉  湖北已经论证过很多很多年了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翻出来炒

其实楼主展示的所谓各种资料   早就被翻烂了   我都看过无数遍了   而且还看过更多的资料

而且不论湖北还是河南还是河北

都可以列举一大堆资料出来   (反正不是正史)这些资料有的还互相矛盾   可以互相反驳

反正也找不到确凿的考古实物依据

所以至今花木兰是不是个真人都没有结论

其实史学界一般都推翻了,不认为这个人确实存在

连她的原型是哪些真实人物拼接成的也有争议   

想想是为什么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31 16: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武汉人和中国人   我当然也希望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

可是学术界是讲证据的

这几年我们国家考古界有几大成果证明了几大事实

比如曹操墓的发现   上官婉儿墓的发现   

还发现了他们的墓志铭

证明了流传的一些事实是真的

光绪皇帝的头发拿去化验了   里面还有大量的砷元素   证明了流传的“光绪死于下毒”是真的

但是前提是都要有实物证据

不是光有一腔热血   历史情怀就够了的

你觉得可靠地证据    结果别人可以拿出更多的证据推翻你

这还别说还没有遵守基本的历史学考古学规则

那怎么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6: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大白 发表于 2024-10-31 13:44
花木兰被称为花…难不成是我编的?


称木兰为花木兰,正说明你对历史事实缺乏基本了解。

根据现有研究结果,自唐朝产生称颂木兰的诗歌之后,直到明朝,从未有文献资料提过木兰姓氏为“花”。

结合当前掌握的史料可以知晓,中国历史上最早把木兰称为“花木兰”的,是明朝著名才子徐渭。他在戏剧《雌木兰替父从军》中,虚构故事时间为北魏,并让木兰在出场时即自称“妾身姓花名木兰”。


徐渭为什么要首开先河,设定木兰姓氏为“花”呢?虽然有分析是“花”有迷惑人、不真实之意,要借此说明此剧虚构居多。但考证徐渭经历可知,他创作《雌木兰替父从军》时,其实是有原型的。徐渭曾参与抗倭,先绍兴乡勇中服役,后又在总督胡宗宪门下做幕客,常参与胡的军事策划。当时有位参与抗倭的广西狼兵女首领,本名“岑花”,善使双刀,被誉为“花双刀”。广西狼兵在岑花率领下,驰骋千里,勇猛杀敌,在抗倭初期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花瓦家,能杀倭”的民谣在江浙沿海广为传颂。岑花也被朝廷诰封为“二品夫人”。岑花归顺朝廷,王守仁上报朝廷时,因其与死于叛乱的丈夫岑猛同姓,为避祸,遂替其改叫“花氏”,壮语中“花”“瓦”同音,故称“瓦氏夫人”。


徐渭之所以要在自己编写的戏剧中将木兰姓氏定为“花”,正是暗喻“瓦氏夫人”。徐渭有一首《宝刀诗》就是赞美“瓦氏夫人”的:“双钮黑银镂,来从大土酋。绦绒结蛮女,铁色照并州。不惜金千镒,能县水一沟。床头好珍重,兼许茂先收。”徐渭描写木兰时,说她把尖尖的小脚伸进一只小船似的男人的靴子里。而众所周知,中国从五代开始才有裹足风气。徐渭这样写,明白地告诉观者,戏剧所表现的是明朝而不是北魏,戏剧是为了鼓舞当代。这也更能说明“瓦氏夫人”是徐渭笔下木兰的原型,并因之将戏剧主角设定为“花”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31 17: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大白 发表于 2024-10-31 10:58
武汉一直不会宣传也不愿意宣传

且不说花木兰这个虚构人物

说武汉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以某些2B的湖北本地人居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7: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兰出生地——黄陂双龙镇

木兰出生在湖广黄陂的双龙镇(现今姚集镇大城潭村),关于她的故事当地一直广为流传,称其祖父朱若虚是个文官,后赋闲在家潜心研究佛经道典。木兰的父亲叫朱天禄,为人正直清廉,乐善好施。这与明朝史料《木兰古传》所载“木兰将军黄郡西陵人(今黄陂),姓朱,父寿甫,又名异、天禄,母桂珍”是吻合的。清同治十年(1871年)编纂的《黄陂县志》记载:“湖广省黄州府黄陂县木兰山有朱异家住其下,其女代父从征,功封孝烈将军”。这个记载,和明万历时曾任都察院右御史、辽东巡抚张涛给神宗皇帝的奏疏相符。石碑高约1.9米、宽1.2米、厚0.27米。碑正面有“木兰将军双龙镇人”等字。背面文字记载的是修建东城门桥时,双龙镇朱、谌、陈等姓人氏捐资的情况。

双龙镇亦称朱城寨、大城潭。东临滠水,民舍坐北朝南,南倚小寨山,北枕大寨山,古护城河环绕村湾,总面积约800亩。关于双龙镇的称谓,根据研究的初步结论是:汉朝时,此处叫朱城寨,意思是朱姓人在这里筑的城寨。明时又叫过大城潭,即滠水河深潭旁修筑扩建了一座大城。叫双龙镇,是因此处地貌形似二龙戏珠之状。

双龙镇历史悠久。考古发掘和案头研究的资料表明:西周时,这里已有先民栖息。到汉代,双龙镇已成为方圆数十里较繁华的集镇。“当街铺面百十家,商贾运货有驴马”为当时的写照。据《黄陂县志》记载:汉至隋,黄陂曾称西陵、木兰、梁安、梁兴等县名。古木兰县治所在黄陂,史书上早有记载。《南齐书·州郡志》载:南齐司州安蛮左郡辖7县,第一个便是木兰县。当时,木兰县管辖包括今黄陂北部和红安县的西南地区,治所就在滠水河东岸的双龙镇。



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历史地理学家谭骐骧更明确地把古木兰县县址标在黄陂滠水上中游处,而双龙镇正好处于这个位置。这就使古木兰县治所正在黄陂。其地理位置、军事位置、商贸集散地等方面表明它的位置很重要。古时滠水水道十分发达,不但河宽、河深、水清,且离长江近便;双龙镇濒临滠水,不但筑有石城,且有宽阔的护城河,易守难攻,为兵家必争之地,宜于设置重要的政权机构;双龙镇北近豫皖,与本省红安、大悟毗邻,水陆交通便利,是最佳的商品集散地。这里的建筑曾经十分豪华,朝廷曾在此设置过管理机构,故双龙镇护城河也就应运而生了。

在北宋时期,因战争流亡的定远县官吏,曾一度摄政双龙镇。明洪武初年,地方在原城寨的基础上,对城寨进行了扩建,在大寨山顶增修了一座烽火台,并设巡检司于双龙镇。以“遏察奸伪,期在士民乐业,商旅无艰,镇静一方……”。大城巡检司公署是一幢上下两重的线石青砖屋。清咸丰年间,看管此屋的老人烤火睡着后,炭火烧着了火盆边的干柴,公署被烧毁。清咸丰末同治初又复建。同治时,大城巡检司巡检官为方家榖。

清代至民国初年,一直在双龙镇设有驿站和盐局。据载:双龙镇驿站的最后一块匾牌“大城潭驿站”几个大字为清军提督、后擢升为台湾巡抚的刘铭传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所题。民国初年,湖北督军王占元微服观看了木兰山农历八月初一开山门迎香客的庙会后,还寻访了双龙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7: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陂木兰遗迹

在黄陂北部以木兰山为中心的9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一片独具氛围的木兰文化遗存分布区。
主要遗址遗迹有:木兰故居大城潭村、木兰县故址、木兰山、木兰川、木兰池(现扩充为木兰湖)、木兰潭、木兰井、木兰仙河、木兰古寨、木兰墓、木兰石碑、木兰祠、木兰宫、木兰寺、木兰庙、木兰殿、磨针涧、木兰牌坊、祈嗣顶、玉皇阁、承欢祠、木兰树、棋盘石、舍身崖、眼泪凼等20多处。

上述遗址遗迹中与木兰出世、出生、生活有关的地方有:木兰山、祈嗣顶、大城潭、木兰潭、木兰古寨、木兰井、磨针涧等;与她不朽英灵安息地有关的地方有:木兰墓、木兰石碑;历朝历代为纪念她而建立的建筑物有:木兰牌坊、木兰祠、将军庙、木兰殿、木兰寺、木兰宫、玉皇阁、承欢祠等;还有一些根据她的故事演绎形成的独特自然景观:舍身崖、棋盘石、眼泪凼、木兰树、铁石墩、木兰川、木兰池、木兰仙河、一里河、剖腹台、洗心河等。对这些遗址遗迹,当地人都耳濡目染、耳熟能详,且能目及所指、委委可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7: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兰纪念活动


黄陂表现对木兰将军敬仰之情的民间传统习俗众多,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农历八月的亮子会和春节期间的元宵灯会。这两种祭拜木兰将军的民俗活动均始于唐朝初年,迄今有1350多年的历史,除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WG”期间外,至今未断。


【亮子会】

亮子会的得名有多说。其中一说是:亮子会因朝觐者在其上木兰山行进途中炫耀锣鼓唢呐声、此起彼伏鞭炮声、士铳声的响亮,擎举各色旗幡的壮观漂亮,以及所抬镀金神像在日光辉映下的闪亮而得名。亮子会又名“开山门,迎香客”庙会。八月初一开始,远近香客游人携香烛、黄裱纸、供品等物络绎不绝地登上木兰山,头天夜间在以木兰殿为主的庙宇前静候,以抢烧头香。翌日零时,庙宇大门打开,此时,木兰山上灯火通明,香烟缭绕,罄声悠扬,鞭炮炸响。香客游人纷纷涌入庙内抢烧头香。朝觐金顶的香客游人入殿后,燃香朝拜,抽签许愿,打醮祈祷。黄陂木兰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提倡行善、积善,以求达到“积善功以通天神,认为天下之事,惟忠孝诚信为大。”木兰将军是具有忠孝精神和行为的楷模,自然就会赋格为神并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有经文曰:“朱女木兰孝在先,不做侍郎归园田。侍俸父母尽孝道,天伦之乐皆欢颜。”


【元宵灯会】
在元宵灯会祭祀木兰将军的民俗活动以木兰山北麓的将军庙一带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据载,明万历年间的一个新春,木兰山众道人齐聚“第一天峰”的玉皇阁,观山下将军庙一带祭祀木兰的活动,道长玉清感慨曰:“热闹热闹真热闹,木兰山快比不了将军庙。”

明末清初时,将军庙周边几十里的百姓在祭祀木兰时除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外,还要拜谒将军庙旁的木兰将军墓。清同治年间《黄陂县志》载宜兴人《游木兰记》曰:“山麓里人岁操壶酒豚蹄以奠,其为故里,复奚凝哉……”另有龙灯彩词唱曰:“木兰庙内朱将军,忠孝勇节人人敬。替父从军为国家,女扮男装胜男人。孝敬父母辞官场,不慕利禄好心肠。驰骋沙场斗凶顽,威震北番美名扬。洁身自好保贞节,儒家教义记得切。女神心灵多明亮,胜过十五中秋月。”

此外,在玩狮子、划彩船、唱乡戏的活动中,也有赞颂木兰的彩词,如一段《贺木兰女神》的狮子舞词是:“鞭炮锣鼓闹腾腾,特来拜贺木兰神。木兰女神最忠孝,卫国为家后人敬。今来朝拜木兰神,庙内神钟响三声。一愿将军保国昌,二愿百姓享太平,三愿风调雨也顺,年年岁岁有余盈。木兰保佑众黎民,黎民世代敬女神。敬拜女神得保佑,黎民欢笑庆升平。”可见木兰是黄陂民间借以祈祷美好愿望的重要偶象。


【传承活动】

长期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陂区W、区ZF十分重视木兰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仅在1999—2008年,共举办了9届中国武汉木兰国际旅游文化节。召开了3次“木兰文化研讨会”,成立了“木兰文化研究会”,并以此为载体和平台,先后展开了一系列的传承活动,在研究开发木兰资源,大力弘扬木兰精神,全面彰显木兰文化,建设“富裕黄陂、和谐黄陂、生态黄陂”等方面达成了全区上下的广泛共识,取得了世所瞩日的丰硕成果。黄陂电视台、黄陂政务网站、黄陂旅游网站、《黄陂文艺》、《黄陂文化》、《黄陂年鉴》等媒体和刊物都一直开设有相关栏目,成为宣传推介木兰文化的重要阵地和窗口。与此同时通过ZY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和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中国旅游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以及港、澳、台等30多家媒体对“木兰故里”、“木兰传奇”、“木兰文化”和与木兰文化传承相关的活动进行数百次的大规模、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在海内外产生了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获得了普遍好评,常被人们津津乐道。

可载入木兰文化发展史册的传承活动是:

1999年9月,在木兰湖木兰山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武汉木兰文化节”,内容包括大型民俗表演和经贸洽谈活动等;
2000年4月,在木兰湖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武汉木兰国际旅游文化节”。国家邮政总局还在此同时举行了《木兰从军》邮票首发式;
2001年9月,在木兰山举办了“第三届中国武汉木兰国际旅游文化节”,内容包括大规模文艺演出和木兰武术表演等;
2002年9月,在新建的木兰天池风景区举办了“第四届中国武汉木兰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木兰天池景区开园仪式”;
2004年9月,在新建的木兰古门风景区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武汉木兰国际旅游文化节”,一并举行的还有“木兰古门风景区开园仪式”和由中国生态旅游学会与黄陂区ZF共同主办的“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2005年9月,在盘龙城开发区举办了“第六届中国武汉木兰国际旅游文化节”。
此后,2006—2008年分别在木兰草原、木兰清凉寨、武湖农耕年华等地举办了“第七、八、九届中国武汉木兰国际旅游文化节”。

其间先后开展的内容有木兰武术表演、湖北木兰拳锦标赛、木兰武术大会、木兰武当武术交流大会、木兰故里民俗展示、木兰湖环湖自行车赛、木兰美食庙会、盘龙城人居论坛等一系列重要会节活动。上述活动每年都成为武汉地区黄金周期间的一道文化和旅游大餐。

黄陂作为武汉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生态最优、人文资源最丰富的新城区,历来高度重视打造木兰文化这个人文与自然相互交融的旅游品牌。近20年来,947平方公里的木兰生态旅游区在加快木兰山、木兰湖等传统景点发展的同时,还不断加大招商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先后吸引民营企业开发建设了一系列木兰品牌景点,很快就成为武汉地区旅游的新亮点和新热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2 21:48 , Processed in 0.04465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