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8-16 11: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设世界级宜昌城市新中心,伍家岗这么干!
魅力伍家岗 2023-08-15 14:29 发表于湖北
8月13日,中G宜昌市伍家岗区委九届六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全会指出,伍家岗要坚持以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为总抓手,以70—75万人口、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量级标准,以建设宜昌城市新中心、都市圈核心增长极、全球低碳发展样板、世界级宜昌城市会客厅为着力点,立足“一江两河四库”生态基底、“两带三圈六组团”承载空间,强化“三高地一中心”生产优势,做优“宜居韧性智慧”生活功能,走出一条可学可鉴可信的山水城共生、人产城共荣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加快建设世界级宜昌城市新中心,树立全球低碳发展样板。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下一步,伍家岗区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一、深入实施全流域综合治理,打造全球低碳发展样板。
划细流域治理单元
在省市划定一至四级流域治理单元的基础上,围绕“一江两河四库”的流域格局,统筹考虑自然水系流向、污水管网走向和产城空间布局,划定责任片区,划细管控单元,按照“三级强管控、四级重实施、五级治末梢”的思路,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分片区、分类别制定安全管控底线清单,因地制宜确定高质量发展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各单元发展指引、禁止准入和控制要求,形成山水城共生发展底图,扎实做好治理单元内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推动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统一。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生态文明保护法治建设和法律实施监督,政协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
守牢生态文明底线
坚持生态优先、系统理念,强化流域治理统筹,推进山水、岸线、湿地、大气综合治理、协同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四水共治”,守牢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底线,坚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持续抓好长江十年禁渔,严格落实滨江控宽度要求,加强滨江岸线保护修复、入江排污口溯源整治、城市管网雨污分流,助力“一江清水东流”。推进柏临河、龙盘湖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主动服务融入三峡中央公园建设,实施生态筑基、水系连通工程,高标准打造柏临河生态廊道。持续推进“串园联山”“增花添彩”工程,坚持一山一策推进城市荒山生态覆绿、林相改造和品质提升,建设城市微丘公园,保留永久生态空间。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开展大气污染防治“4+1”攻坚行动,加强道路交通、社会服务业、工业废气和扬尘污染防治,不断提升空气质量。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全面对接落实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指标体系,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等优化调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鼓励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循环化水平,支持企业环保科技、数字赋能、绿色技术创新,提高污染治理与防治技术,降低碳排放强度,加快推进伍家岗工业园转型升级,打造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推进“无废城市”创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积极扶持环保产业发展。健全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强化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严格落实排污许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推动生活方式向健康环保转变,加快绿色城市建设,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全面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推广“生态小公民”、“生态好公民”教育实践和“三峡蚁工”志愿服务,持续深化生活垃圾分类,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素养。
二、推进城市集中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会客厅。
高标准建设城市新中心
围绕“城市新中心、卓越伍家岗”目标,坚持“优化、集约、聚集、融合”发展思路,突出江城、山城、水城特色,以集中集约理念加强城市新中心规划建设,推动城市集中高质量发展。立足承载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职能,坚持市区一体,坚持环境营造优先、基础设施先行,服务保障花溪路、龙岗路、峡州大道等城市组团快速路加快建设,织密新中心次支路网,增强辐射联动能力,强化与高铁新城连接,推进城市北拓与龙泉组团连片发展,积极培育柏临河沿线新经济带。推动新中心核心区全面启动建设,加快谋划实施一批先导项目,围绕强化总部经济、金融服务、活力商业、生态休闲等多元混合功能,出台更具吸引力、包容性的投资、落户、生育、就业和教育等政策措施,强化产业导入、要素聚集、人才吸引,高水平建设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高标准建设金融中心、总部经济引领区、创新创意策源地,打造中央商务公园、世界级宜昌城市新中心。
高品质打造最美滨江区
坚持生态优先、做美滨江,严格遵守“北岸控密度、滨江控宽度”规划管理,落实滨江风貌管控规划,分层推动滨江公共空间回归计划,加强对滨江沿线建筑的规划布局,科学控制滨江沿线建筑外立面和高度,塑造最美城市天际线,联动“长江夜游”项目,培育九码头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打造十里滨江城市旅游打卡线路。践行“公园城市”理念,坚持留白增绿、扩能提质,优化提升城区主干道、滨江岸线、城市微丘、铁路沿线景观品质,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移步亲水、四季见彩”。推进高品质住宅建设,推进城市森林花园住宅试点工作,打造未来社区、完整社区。加快实施汉宜村、汪家冲等城市老旧片区改造更新,以隆中后岭片区为试点,综合运用“留、改、拆、转、增”措施,有序推进全区危旧房改造。服务鸦宜铁路改造利用,建设集交通、旅游、观光于一体、保留城市记忆的世界级高线公园,打造展示“一半山水一半城”城市风貌最靓丽窗口。
高水平提升国际化功能
坚决落实枢纽赋能战略,依托陆水空铁立体交通高效对接的优势,打造区域性换乘转运中心,发挥交通枢纽优势,赋能要素配置,发展枢纽经济,引进培育兴发集团磷化工产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形成世界级磷化工产业供应链生态体系,依托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平台,加快建设宜昌电商中心,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完善金融、结算等平台功能,构建“双循环”节点市场。积极引进布局主题乐园,推动巴山金谷银基动物主题乐园、奥特莱斯小镇加快建设,依托喜盈门家居公园,打造宜昌国际卡丁车赛场,引进培育国内卡丁车顶级赛事,补齐城市旅游空心化短板。引进培育高端品牌酒店、旅行社等旅游服务市场主体,创新拓展旅游专业化、定制化、个性化服务,优化全周期旅游消费服务体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旅游服务品牌,不断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和品质。
高效能构建治理新格局
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推深做实“一线五化”基层治理模式,健全基层治理单元,建强治理队伍,推动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手段创新,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高城市安全运营能力,加强对城市交通消防、供电供水供气、防灾减灾、卫生食品等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全过程安全监管,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健全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强各类风险预测预警预判化解,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强化智慧赋能城市治理,持续深入推进“一标三实”建设,以中南路片区为试点,打造数字孪生城市样板,全面建设智慧城市。
三、推进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打造都市圈核心增长极。
加快建设总部经济发展高地
深化产业升级、功能拓展,打造区域性活力中心、消费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推动总部经济扩容提质。聚焦全市“3+2”主导产业,重点布局生命健康、大数据及算力经济、文化旅游等都市产业,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围绕培育强化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和创新策源功能,全力招引全球、全国、全省大型企业、龙头企业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营销中心在新中心布局落户,打造以总部经济为主导的新中心中央商务公园。依托滨江沿线商务楼宇资源,坚持引进、培育、挖潜多向发力,按照“以楼聚产、以产筑链”的思路,统筹业态布局,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商务楼宇差异化、专业化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十里滨江商务楼宇经济集聚带。持续完善楼宇公共服务功能配套,加快“智慧楼宇”建设,推动楼宇经济可视化、分析智能化、管理精细化、决策科学化,加强产业扶持、人才招引等政策落实,发挥楼宇协会平台作用,建立问题办理反馈闭环机制,坚持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吸引客商落户,激发楼宇经济内生动力,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加快建设数字产业发展高地
围绕“数聚伍家、数实未来”发展思路,加快构建“一基地一示范三中心”数字产业发展格局。在宜昌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中先行先试,加快推动以安全为前提的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城市服务场景开发运用市场,引进智慧城市服务运营企业,打造研发、运营、交流、培训、展示“五位一体”的城市数字化应用场景基地。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传统制造业“智改数转”、企业上“云”,加快企业生产换线、机器换人,支持商贸物流、文旅体等服务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在线零售、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娱乐等在线经济发展,打造全省一流的“数实融合”示范区。依托三峡(宜昌)大数据产业园一期、二期和腾讯云产业互联网产业园等载体,招引聚集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加快打造数字产业科创中心、工业互联网产业中心、大数据交易中心。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发展高地
坚决落实集中集聚的发展思路,突出专业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加快推动工业园区“腾笼换鸟”,盘活低效能利用、批而未建等存量土地,优化“一区多园”产业布局,着力提升村级园区管理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提高承载力和产出率。实施产业链培育工程,推动生物食品、先进装备制造、绿色新型建筑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支持龙头企业促进上下游链条延伸,加强关联协同,提升产业链主导能力,支持安琪集团同心多元化发展,服务打造全国“微生物第一城”。引导扶持创新性、成长性企业走特色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道路,培育更多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专精特新”企业,形成集群效应。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力度,鼓励引导资金、技术输入,推进股权优化、智慧赋能,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实现产业升级。
加快建设创新创业活力中心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发挥区域枢纽门户优势,搭建武汉高校、科研院所与宜昌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成果孵化服务平台,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企业共同开发、合作攻关、协同创新。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全力营造方便快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循环畅通的开放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立足城市新中心,加快高端商业综合体布局,打造首店、首发、首秀等城市引领型消费功能场景,以新场景、新消费、新服务、新业态激发活力,支持九码头商圈、中南路商圈提档升级,丰富全龄全时“食住行游购娱”消费场景,打造居民青睐向往的“第三空间”,强化区域性综合消费中心功能。
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新目标呼唤新担当。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为加快建设世界级宜昌城市新中心贡献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