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7-6 09: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举全市之力创业
1990年12月26日,武汉市W、市ZF决定,在沌口建立“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为武汉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次日,市W、市ZF联合发文(武发[1990]32号),宣布由SZ赵宝江兼任管委会主任,副SZ王明权兼任CW副主任,任德亮、蒋伯雄(历任武汉市专利管理局局长、DZSJ,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SJ、管委会副主任,武汉市科协第五届委员会副ZX)、黄国强(时任武汉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局长)任副主任,徐向成(历任武汉市房地局副局长,武汉市住宅修建公司总经理,武汉市城市综合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兼DWSJ,武汉市住宅建设总公司总经理兼DWSJ)调入后任副主任。1991年5月16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在沌口正式开工建设轿车产业开发区。
赵宝江说,当时是举全市之力建设开发区:
第一个困难是太穷。武汉市ZF那时根本没有钱搞经济建设。SZ只有防汛救灾的预备费,每年才800万元。我当时东拼西凑给了任德亮2000万,说钱只有这么一点,但你要想办法把开发区建起来。
第二个困难是没有政策。我们拿到的是一个需要投资的项目,而不是开发区的牌子,ZY没有给武汉优惠政策,更没有给配套资金,没有优惠条件就不好招商。
第三个困难是武汉计划单列,省市财政分灶吃饭,得不到省里全力支持。
第四个困难是二汽态度变化。1992年之前,二汽厂长陈清泰很支持武汉,但是1992年他调到北京以后,二汽对接项目的领导换成了马跃。马跃驾驭不了后来的格局,就把国家给的专项投资撤走,投到了襄樊,上襄樊轻汽。后来在这儿负责经营管理的宋祖慰(神龙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实在撑不下去了,三次打报告请求辞职都没有获批,他就不干了,失踪了一年。这就是说,二汽还有过三心二意的时候。
当时还有个波折,就是1989年风波以后,法国ZF抵制中国,雪铁龙宣布不跟中国合资了。那个时候我跟任德亮同志一起吐苦水,我说怎么办呢,这开发区都搞到这样啦,都平了地啦。我说德亮呀,不行咱就种桔子吧,你就做桔子园的园长。那时确实很悲观,但是我们没有退缩,破釜沉舟,决心坚持。
困难这么多,怎样克服呢?只有一条路——改革。
一个就是举全市之力办开发区。当时鲜明地提出,开发区是全市的开发区,开发区克服困难要靠全市各部门齐心协力。开发区的主任是SZ,具体操作的是市ZF秘书长。我们每个月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当时有一个口号,叫“谁家的孩子谁来抱”:分片包干,比如道路由建设局解决,水由自来水公司解决,电由供电局解决……给市W办公厅也分任务。时任市W办公厅主任的刘彩木到现在还记得,有一段绿化任务由市委办公厅负责,他们扛着镐啊、锹呀,就在那儿干。
开发区最大的问题是缺钱,我们就在土地开发上做文章。这里有一个花絮。1992年10月,L鹏ZL、邹家华副ZL来开发区视察,兴致很高地试驾“富康”牌轿车。我曾多次跟两位LD汇报工作,跟他们很熟。邹家华就说:“宝江,L鹏同志开车不行,我来开。”L鹏同志坐在副驾位,我坐在后头,邹家华就把车开起来了。在车上,L鹏同志问我:“宝江,我没给你一分钱,你怎么建的这个开发区呀?”我说:“报告ZL,我跟农民手里征地,平整好,1万块钱一亩,汽车厂落地以后,我这地8到10万块钱一亩。我就靠土地的增值来建开发区。”L鹏说,好,行,我知道了。
试驾完了以后,大家就到会议室了。邹家华同志问当时二汽的负责人马跃:哎,我问你,武汉市政府2300亩地不要你们的钱,兑现了没有?马跃说,兑现了。邹家华肯定地说,武汉市还不错,说话算数。
其实2300亩地不是白给的,当时收了租金。汽车工业有一个发展规律,他们叫“黑三角”。什么意思呢?它的投资是三角形的底边、底座,投资越大,底座就越大,开始几年没有利润,慢慢升起来才有盈利,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如果投资减下来,三角的底边就小,可以低成本起步。所以2300亩地只收租金,他们从投资角度来讲是非常划算的。到他后来盈利了,就把地买去了。
王明权则记得:
当时武汉市的财政非常困难,每年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就是5000万,什么都在里面。虽然我们跟人家说了,你来了我们给你创造条件,但是白手起家,非常难。在这个问题上,建设银行当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女行长宋熙春(时任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武汉市分行行长)冒了很大风险,给了很大的支持。当时的情况跟现在不一样,当时不允许银行搞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必须要经过国家批准,涉及金额大的,地方ZF都没有权力批准。我找宋行长商量,说我们有一个想法,先找你借钱。她问借钱干什么,我说借钱征地,把地平整起来以后,再卖地还钱。因为地一整治以后,附加值就增加了。反复地跟她谈这个事情,终于取得了支持。
我记得很清楚,就是靠他们的3000万起步,开始征地。当时能拿3000万,那真是不得了!征地完了以后——刚开始叫三通一平,后来是七通一平——搞三通一平又没有钱。赵市长开会,一坨子甩到搞房屋开发的高秀煌(汉阳人,历任武汉市住宅统建办公室负责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等职)那里:钱是没有的,地你是要征的,征地以后三通一平你搞,你得为这个事情做贡献。
1万块钱一亩地,三通一平搞过之后地价就开始涨了。但是二汽最后能不能来,什么时候来,都还不知道。而且给二汽是不收钱的,只能说是跟二汽配套的企业进来,把地给他们可以收钱,所以征的3000亩地还不一定都能拿到钱。但是三通一平以后,地开始就卖7万块钱一亩了,资金就开始滚动起来了,后来地价也慢慢涨了。我们是借钱发展,滚动开发。
作为曾经战斗在开发区建设第一线的指挥长,任德亮还记得:
开发区建设启动资金,最初计委给了2000多万。后来我找汽渡公司“马到要”(武汉话)了1000万。他们提出以后在沌口建一个汽渡口,后来一直没有建成,借的钱也一直没有还。
关于关于开发区的启动经费,存在多种不同的表述。
一是时任SZ赵宝江说市ZF给了2000万;
二是时任市计委主任楼隆极说,市计委当时先从能交基金中挪用了1000万给开发区征地,后又挪用800万给开发区用作开发费,开发区征地、卖地以后有了钱就还了;
三是时任副SZ王明权说当时建设银行冒着风险借给开发区3000万;
四是时任开发区第一副主任任德亮说最初市计委给了2000多万,后来他自己找当时的汽渡公司要了1000万,汽渡公司提出用这1000万在沌口建一个汽渡码头,后来一直没建成,这笔借款也没还给他们;
五是时任开发区副主任蒋伯雄说,市里只给了开发区2000万元开办费,任德亮利用自己兼任市ZF秘书长的身份以及与汽渡公司负责人很好的私交,找汽渡公司借了1000万元,后来又找市计委借了3800万元,用来搞铁路建设,后来还了;
六是时任开发区副主任黄国强说,市财政同意贷款1500万,那要还的;第二个就是市计委借款2800万,黄国强代表开发区为这笔借款写了借条,后来把钱还了。
七是时任开发区财政局局长严树生说,当时市ZF借给开发区15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任德亮因为兼任市ZF秘书长,以市ZF名义找汽渡公司借了1000万,一共2500万,基本上都给了开发区建设总公司,用于征地和基础设施建设。
上述这些讲述里,有的讲的是以专项专用的名义筹措的单项经费,如找汽渡公司借的1000万元,后来市计委借的3800万元也应该是单独的一笔铁路建设资金;有的是发生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来源经费;有的是个人记忆偏差问题。总体上都反映了开发区的启动经费很低,需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