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8-9 19: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金融41年,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5%,未来要建成全球金融创新中心
金融界
发布时间: 08-09
13:14
北京富华创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官方帐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来源:时代周报
8月,正逢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1周年,深圳交出年中考成绩单。2021年上半年,深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324.47亿元,同比增长9.7%。 深圳经济体量继续领跑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金融业也已成长为深圳经济增长的“压舱石”。
8月5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披露金融业成绩单:2021年1-6月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247.85亿元,同比增长6.6%;两年平均增速7.8%,居国内主要城市前列,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5.8%。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起点,深圳金融被赋予更高目标,也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创造历史性机遇。 深圳之所以从小渔村蜕变成国际大都市,与金融业发展密不可分。历经41年发展,深圳金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成为深圳支柱产业之一。深圳也跻身中国内地三大金融中心之列。
在今年3月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29)中,深圳排名全球第八;英国智库Z/Yen集团今年3月发布的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9)中,深圳位列全球第四。
广东省政 府8月5日发布的《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指出,提升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金融发展能级,支持深圳打造全球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把深圳建设成为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
“全球金融中心不仅要有一定规模的金融业、强金融机构、大金融市场等,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服务全球的网络和能力。”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所长刘国宏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深圳建设全球金融创新中心、金融科技中心、可持续金融中心,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他指出,在资本项目未全面开放的条件下,深圳仍要充分利用大湾区独特优势,借助港澳平台和经验,汇聚全球金融资源,推动金融服务发展布局。
从杀出血路到勇立潮头
深圳金融业从零起步。
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百业待兴。金融作为经济体系配置资源的基础性行业,“杀出一条血路”的意义更显重大。从一开始,深圳金融就走上了一条改革创新之路,创下多个第一。
1981年,深圳引进国内第一家外资银行南洋商业银行;1985年12月,全国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深圳外汇调剂中心正式开业;1986年,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财务公司—中国国际财务有限公司诞生;次年4月,全国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成立,开启企业集团办银行先例;1988年,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地方性的保险企业——中国平安也在深圳诞生;1991年,深交所开业,资本市场运作从此有了正式载体。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曾评价说:“深圳这个小舞台唱出了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一出大戏。”
2012年7月,国 务 院 发布了关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合作区开发开放有关政策的批复,支持前海在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建立金融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2014年,前海又成为自贸试验区。近年,前海持续推进以跨境人民币业务为核心的金融创新,创下多个第一,如“深港通”、基金互认、跨境双向发债、跨境股权投资(QFLP/QDLP)、巨灾保险试点等。
40余年来,深圳孕育了一批举足轻重的金融机构,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微众银行、博时基金等一大批本地法人金融机构已成为国内金融细分领域的标杆。 在证监会近期公布的2021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中,中信证券、安信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平安证券等5家证券公司均获AA评级,数量占全国的1/3。
深圳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建成业态丰富、种类齐全、功能完善、治理规范的现代金融体系。
在8月2日发布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国平安、招商银行2家深圳头部金融机构上榜。此外,深圳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科技金控平台——深投控也上榜。
近年,深圳金融业始终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服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据测算,40年来,金融业为深圳基础建设提供了70%的资金,为深圳企业生产提供了80%的流动资金,为深圳居民大宗消费提供了60%的资金。1979年至2020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实现了从0.16亿元到4189.6亿元飞跃式的发展,增长了2.6万倍。
2020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占同期GDP的15.1%,实现税收(不含海关代征和证券交易印花税)1472.7亿元,占全市总税收的24.2%,成为深圳经济重要一极。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向时代周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深圳全市银行机构资产总额10.5万亿元,增长16.9%,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23家证券公司总资产2.22万亿元,营业收入1104亿元,净利润414亿元,均居全国第一,净资产、净资本全国第二;截至2020年12月末,深圳境内上市公司达333家,数量全国第三,总市值全国第二;27家法人保险公司总资产5.4万亿元,居全国第二。2020年,深圳全年保险市场实现保费收入1454亿元,同比增长5.0%。
2021年上半年,深圳金融业的各项指标依旧稳居全国前列。
截至2021年6月末,深圳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79万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7.36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8%和12.7%;银行业总资产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8%。证券法人机构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都居全国第一。
金融改革是发展动力
深圳金融改革创新走在全国前列,推动金融对外开放不断迈出新步伐。
2020年5月,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三个月后,《深圳市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出炉,勾勒出深圳在“双区”建设下的金融新蓝图。 《行动方案》提出,深圳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和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
深圳拥有一批金融科技龙头企业和金融科技系统性重要基础设施,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央行数字货币研究院等机构均落地深圳;深圳编制了全国第一个金融科技(399699)指数,跟踪该指数的LOF基金已在交易所成功挂牌;数字人民币试点在不断深入,已投产的应用场景、开设的数字人民币账户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深圳“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金融科技产业孵化机制,加快培育金融科技龙头机构,形成从基础架构到应用场景开发的金融科技全产业链。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争取建设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合作和跨境使用,前瞻布局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发挥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平台作用,探索制定金融科技行业和技术标准等。
《规划》也提出,支持深圳在数字人民币应用上先行先试,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完善金融科技产业孵化机制,加快培育金融科技龙头机构和产业链,建设全球金融科技中心。
另一方面,为助推深圳可持续金融先行示范,《行动方案》提出“充分发挥深交所平台作用,引导上市公司主动披露ESG信息”“争取国家支持深圳建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研究制定绿色企业、绿色项目库等地方绿色金融标准”等。
绿色金融是深圳未来发力重点之一。2021年3月,《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开始实施,这是国内首部绿色金融地方法规。 《规划》指出,支持深圳申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全面接轨国际成熟可持续金融规则,率先构建一批与社会和环境正向外部效应相关、适应国内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金融服务标准,引入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可持续金融项目、机构和平台,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可持续金融创新经验和成果。
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高科技和金融是深圳支柱产业,应该立足于发挥两个产业部类的协同作用,科技为金融赋能,提升金融创新水平,建设金融科技中心;金融应紧紧围绕为科技产业提供助力。
此外,郑磊认为应大力探索打造绿色金融和其他可持续金融,立足构建粤港澳金融中心城市圈,以香港和深圳作为境内外两个金融轴心城市,在深交所、港交所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金融产品和交易范围,尝试建立绿色金融、数据交易市场,实现联动。
共建大湾区金融枢纽
深圳金融业要迈向“全球金融创新中心”,挑战不少。
“广东金融仍然大而不强,金融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其中包括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平台和大型金融龙头企业,金融资源集聚配置能力有待加强;金融开放还没有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等。”《规划》提出,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四五”时期攻坚克难、加快解决。
深圳也同样面临这些问题困扰。2020年8月,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与北京、上海相比,深圳金融业在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总部机构、金融资源聚集等方面的差距较为明显。形象地说,北京、上海是金融业第一梯队,深圳金融仍处于“1.5梯队”,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
刘国宏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深圳虽有规模靠前的深交所,也中国平安和招商银行等金融巨头,但国际金融业务和服务所占比例还不高。“拥有大范围的服务网络、客户资源以及高效的服务能力,深圳才算得上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资源集聚和配置能力。”他说。
《规划》提出,广东省要打造头部金融机构,支持招商局集团、平安集团进一步做强做优,提升世界500强名次;加强与港澳及全国其他省市的金融交流,强化国际金融交流,深化跨境金融业务创新,以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深圳未来要大力支持前海金融城高水平开发建设,积极对接与导入港澳人才和经验探索离岸金融发展,支持品牌金融机构国际业务拓展,保持金融的开放探索稳健有序但不停步、止步,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开放中实现金融业的做强做优。”刘国宏说。
要建设全球金融创新中心并不容易,举措丰富,包括支持深交所建设优质创新资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深化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试点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打造科技创新企业直接融资高地。
《规划》也提出,支持深圳打造全球金融创新中心,大力探索金融支持创新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在科创金融、文化金融、海洋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重点领域先行示范,吸引国内外创投风投及股权投资机构加速聚集,持续提升金融配置创新资本的能力和效率,加快促进全球创新资本形成。
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定位下,深圳金融被赋予更重要任务。
“强化广州和深圳‘双城、两市场’资源统筹和业务协同,构建功能完整、富有活力的强大金融市场体系。”《规划》称,发挥广州、深圳“双城联动”效应,辐射带动全省优化金融布局,以设立广期所和深交所全市场注册制改革为契机,发展壮大金融市场体系,强化对全国乃至全球金融资源的配置利用。
具体到深圳层面,《规划》提出,支持建设国际一流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巩固提升深交所股票市场优势,支持打造大湾区债券平台、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建立连接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全国性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创新资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刘国宏认为,广州有广期所、深圳有深交所。借助两大市场的资源汇聚和辐射带动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将会形成服务实体经济与创新创业发展的更加丰富多元的金融生态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