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niceGZH

[规划建设] 广州各区2019年经济发展情况及2020年发展目标、计划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17: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市参加国 务 院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总结表彰大会并接受表彰
发布时间:2020-01-13 14:28:58
  1月6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总结表彰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宣读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关于表彰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广州市经普办、天河区经普办等4个单位被评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曾志镒、蓝蔚芬等4名同志被评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个人”,市经普办副主任、市统计局副局长罗志雄参加会议并代表广东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接受表彰
  两年来,广州市经普办按照***、省**统一部署,在市委、市**的坚强领导和科学统筹下,在市经普领导小组的直接指挥下,在各区、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密切配合下,与各级普查人员一起全力攻坚克难,高质量完成了广州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设计、单位清查、现场登记、事后质量抽查、汇总评估等各项任务。经国家、省多轮数据质量抽查,我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填报综合差错率均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工作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为更好完成我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全体普查人员风雨无阻,辛勤付出,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谱写了一曲曲动人乐章。本次表彰中,我市所获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数量均居全省之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18: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13日,南沙区委三届九次全 会暨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2020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由区委**会主持。南沙区委**蔡朝林代表区委**会和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向大会作报告,总结2019年工作,研究部署202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区长董可对2020年经济工作作部署。

2019年经济工作回顾
  狠抓“六稳”措施落地落实
  2019年,南沙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600亿元左右,实现两位数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7%,税务部门税收增长21.6%。
  “稳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新增就业近1.8万人,增长35.7%
  “稳金融”金融业增加值39.3亿元,增长12.1%;本外币期末存款余额2355亿元,增长44.5%;期末贷款余额1484亿元,增长23.7%;依托智能化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已将区内超6.5万家金融、类金融及部分涉众敏感企业纳入监测。
  “稳外贸”。出台实施稳外贸增长、发展新业态政策措施,外贸进出口企稳回升。跨境电商保税网购进口货值144.3亿元,增长46.2%;获批二手车出口试点,汽车平行进口超1万辆,居全国第二;全国最大的国际邮轮母港开港运营,邮轮出入境旅客44.2万人次,稳居全国第三。

  “稳外资”实际利用外资18.6亿美元,增长91.2%;合同利用外资300.3亿美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979家,新引进37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
  “稳投资”。齐心协力、攻城拔寨完成各类重大项目投资1056.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11.2%;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2%。广汽丰田第四生产线、恒大纯电动汽车、芯聚能、联晶智能、晶圆半导体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
  “稳预期”。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等政策,全年预计减税降费50亿元,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财政投入近1400万元,新设企业4.6万家,增长22.3%。

  南沙四大发展优势
  国家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社 会主 义先行示范区等重大历史机遇叠加;
  **、省**赋予广州与深圳“双核联动、比翼双飞”的重要使命,支持广州推动“四个出新出彩”政策措施加快落地;
  市 委、市政 府把建设好南沙自贸区作为“一把手”工程,举全市之力支持南沙开发建设;
  南沙谋划建设的一大批重大平台、重要功能片区和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较快提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南沙发展“三个突出”
  突出高质量发展。突出高水平开放。突出高品质建设。

2020年经济工作的思路和目标任务
  南沙区2020年经济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力争朝着增长8%甚至更高的目标努力。
  (一)聚焦创新驱动,厚植经济发展新优势。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推进中科院明珠科学园首批5个项目上半年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大科学装置和海洋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二是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设新的千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积极培育新的“独角兽”企业,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探索建设(粤港澳)数据合作试验区,试点开展离岸数据服务。

  三是强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功能。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着力推进蕉门河中心区、明珠湾起步区等重点商圈建设。打造一批南沙“网红打卡地”和夜间消费集聚区。
  四是强化产业项目落地保障功能。谋划一大批产业、交通、生态以及城市更新、民生社会事业等重大项目。

  (二)深化自贸区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一是全力推进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粤港深度合作园。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粤港澳现代服务业总部基地、穗港澳国际健康产业城庆盛园区、南沙国际化教育区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学习借鉴港澳先进经验。推进广深产业合作园建设,深化与前海的全方位合作,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核心平台。
  二是打造国际营商环境新标杆。深入推进商事登记确认制、“粤商通+”“信易+”等便企惠民举措,探索建设粤港澳自由贸易组合港。

  三是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落实民营经济省10条、市20条措施,推进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四是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通面向东盟和“一带一路”的国际运输走廊。积极发展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汽车平行进口等外贸新业态。继续办好广州国际人工智能圆桌会议、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年会、CNBC全球科技大会等高端国际会议活动。

  (三)狠抓精细化管理,全力提升城市品质。
  一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地铁18号线首通段、南沙港铁路建成通车,推进广中江高速(南沙段)年内完工。推动深茂铁路江门至深圳段、南中特大桥及南中高速万顷沙支线全线开工建设。加快地铁22号线、深中通道、“三高三快”高快速路等项目建设。推动广中珠澳高铁、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中南虎城际、狮子洋过江通道等项目前期策划协调工作。建设便捷智能的区内交通体系,重点推进明珠湾大桥、灵新大道、中船中路等项目建设,构建连接明珠湾、蕉门河、南沙湾、庆盛等重点片区的主干快速通道。二是纵深推进城市更新改造。三是大力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四是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

  (四)着眼群众需求,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一是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确保广州市第二中学南沙天元学校、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南沙实验学校等项目年内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广州南沙修仕倍励实验学校、广雅中学(南沙校区)、执信中学(南沙校区)等名校建设,新增7000个优质学位。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培育高水平教师队伍。

  二是打造更高水平的医疗。加速推进医疗高地建设,促进医疗服务均衡发展。推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首期年底前交付使用,加快广东省中医院南沙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等项目建设,推动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沙院区)开工建设。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水平。

  三是强化更有力度的保障。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创新,加快建设3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增加350张床位。新增就业1.4万人以上。优化提升长者助餐配餐服务,长者爱心食堂超90家。健全完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制。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

  四是实施更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打造一批特色农业品牌。积极创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加快推进生猪养殖项目“二师兄的公寓”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9 19:26: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看天河和黄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9 19: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20: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南沙开发建设取得新成效

经济初步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600亿元左右,实现两位数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7%,税务部门税收增长2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2%。

● 全年新设企业4.6万家、增长22.3%;

● 实际利用外资18.6亿美元、增长91.2%;

● 新引进37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累计172个)。先进制造业提质发展,广汽丰田第四生产线、恒大纯电动汽车、电装二期、芯聚能、联晶智能、晶圆半导体等项目动工建设,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发布首款量产车型,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挂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 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云从科技、小马智行成为“独角兽”企业,新落户暗物智能等人工智能“准独角兽”企业,集聚152家生命健康企业。

● 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动工,国际金融岛启动建设,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广州期货交易所筹设工作取得进展,汇丰全球培训基地落户,累计交付融资租赁飞机134架、船舶64艘,成为大湾区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区。

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

● 南沙大桥建成通车,深中通道、广中江高速(南沙段)等项目加快建设,南沙港铁路龙穴南水道特大桥合龙,庆盛高铁站、南沙客运港班次加密,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加快构建。

● 粤港深度合作园、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分别上报至国家、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新鸿基庆盛交通枢纽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动工建设。

● 建立全国首个常态化粤港澳规则对接平台。

● 落户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和广州首家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


自贸区改革创新纵深推进

● 出台全国首个制度创新促进办法,新增92项制度创新成果。

● 全国首创商事登记确认制。

● 全球报关服务系统开展实单运营,贸易便利化改革走在前列。

● 全国首推5G政务应用,推出“南沙政务全球通办”。率先全面推行区块链电子发票,成为全省唯一入围首批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区候选的区(县)级单位。

● 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落地实施。

● 推进区属国企整合重组为5家集团公司。


创新资源要素加快集聚

● 规划建设南沙科学城,中科院明珠科学园首批5个项目已动工。

● 新增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占全市22%),落户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大湾区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等。

● 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省市区共建的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入驻近300家科技服务机构。

● 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通过市审议,人才工作获评全国最佳创新案例。


国际航运枢纽功能持续增强

● 新开通8条外贸集装箱航线(共105条)。

● 全国最大的国际邮轮母港开港运营。

● 水上运输业货运周转量占全国18%,居全国第二。

● 新增航运物流企业1952家(累计8675家)。

● 外贸新业态持续壮大,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货值144.3亿元,增长46.2%。

● 平行进口汽车实现整车进口超过1万辆、居全国第二。

● 创新开展艺术品文化保税展示业务。


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优化

● 初步完成横沥岛、亭角地区等重点片区规划修编。

● 地铁18号线土建工程完成46%。

● 明珠湾起步区落户29个金融商务总部类项目,青少年宫、新图书馆和规划展览馆基本建成。

● 城市更新项目完成率和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 成立区属现代农业产业集团,现代渔业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 发布南沙城市IP新标识,举办国际邮轮旅游文化节、丝路非遗(南沙)时尚大赏等文体活动。


民生福祉明显提升

● 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

● 教育医疗补短板成效显著,新增幼儿园学位6500个、公办中小学学位4710个,高考升大率首次达100%,广外附属学校、广州二中南沙天元学校、广大附中南沙实验学校、湾区实验幼儿园等正式招生,新引进湾区实验学校、执信中学(南沙校区)、广雅中学(南沙校区)、美国林肯中学、英国国王学院学校等国际国内知名学校。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项目顺利推进,新落户省中医药科学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沙院区)、国际质子治疗中心等高端医疗项目。

● 获评“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 平安南沙扎实推进,新警务机制全面运行。

● “三大攻坚战”取得新进展,三个国考断面全年平均水质达标。

● 对口帮扶的贵州省贵定、惠水、龙里三县全部提前实现脱贫出列,贵定县接受国家考核,省内蕉岭、平远两县贫困村实现100%退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20: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南沙要这么干!

高标准推进“三区一中心”建设各项工作全面上水平

01
着力推进自贸区、大湾区协同改革创新,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加快编制自贸区新一轮改革开放规划纲要。

★探索建设粤港澳自由贸易组合港。

★加快溯源规则体系在更多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

★推进全球优品分拨中心建设。

★推进全球报关服务系统建设,打造国际贸易规则新高地。

★推进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建设。

深化“放管服”改革

★承接好省市新下放规划、土地、税务等审批事权,简化审批事项,再造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准入、监管、服务体系。

★实施建设工程项目审批2.0改革。

★深入推进“数字**”建设。

建设与港澳规则相互衔接示范基地

★深入实施首批26条与港澳规则衔接清单,推动“湾区通”工程取得新突破。

★建好粤港澳制度规则对接常态化平台,建立健全与港澳对接机制和渠道。

★探索建立大湾区企业登记和监管互认机制。

★规划建设粤港澳青年创业就业试验区。

打造高水平法治化营商环境

★深入实施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纲要(2019-2021年)。

★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

★探索大湾区司法规则融合对接,提升南沙国际仲裁中心“三大仲裁”庭审模式。

★探索开展“内地审前程序证据开示”机制。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率先探索“改革土地计划管理方式”。

★加强财政投融资模式研究。

★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

★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

★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改革。

★深入推进区属国企改革重组及股份制改革

02
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深度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人才高地。


加快南沙科学城建设


★编制实施中科院明珠科学园规划方案,推动中科院在穗院所整体搬迁,积极推动南沙科学城创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之一。

★打造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推进离岸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新一代信息枢纽。

强化与港澳联合科技创新

★加快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办学模式。

★加快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南沙湾慧谷等区域发展。

★进一步发挥好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等创新平台作用。

营造一流创新环境

★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

★深化全省首个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华南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高地。

★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深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积极推进中国(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筹建。

★办好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年会、CNBC全球科技大会、全球贸易和知识产权创新论坛等国际性主题活动。

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

★推动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获批,争取外籍创新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试点。

★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加快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加快引进和培育技能型人才。

★健全“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住房保障体系。

03
着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提升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功能。

提升国际航运枢纽能级

★加快南沙港区四期等重大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

★促进珠江口内和珠江西岸港口资源整合。

★完善集疏运体系建设。

★发展国际海事产业,加快建设广州船员考试评估中心。

★探索与港澳共建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

打造新型国际贸易枢纽

★大力发展新业态,增添贸易发展新动能。

★打造国际汽车综合服务枢纽。

★推动保税港区整合升级为综合保税区。

★建设跨境电商枢纽基地,逐步扩大粤澳跨境电商直通车业务。

★积极创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建设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

★大力发展航运金融等特色金融。

★高标准建设国际金融岛。

★进一步拓展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体系应用。

★加快建设上市服务中心。

加强与港澳及周边区域合作

★推动粤港深度合作园建设方案尽快获批。

★规划建设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

★探索“零关税、零壁垒”模式推动建设穗港澳国际健康产业城庆盛园区。

★创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

★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

★携手港澳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和国际交流平台。

04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大湾区产业新高地。突出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海洋经济发展导向。

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

★积极推动优势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建设新的千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加快电装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大岗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建设国际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积极培育新的“独角兽”企业。

★加快建设庆盛国家级自动驾驶和智慧交通示范区。

★打造国际一流的医疗产业创新中心。

★打造新能源应用示范区。

★促进第三代半导体等产业化集群化发展。

★打造航空产业园区。

高端高质发展现代服务业

★促进总部经济蓬勃发展。

★建设粤港澳专业服务集聚区。

★支持研发设计等服务外包发展。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争取试点经南沙口岸过境144小时和国际邮轮入境外国旅游团15天免签政策。

创新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实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加快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种业小镇园区)和渔业、种业两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做大做强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

★加快大湾区“菜篮子”流通中心建设。

★推进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大湾区分中心建设。

05
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建设绿色智慧宜居的广州城市副中心。

推进城市规划建设上水平

★在明珠湾、南沙湾、庆盛枢纽等重点地区推行地区总设计师制度。

★集中资源建好蕉门河中心区、明珠湾起步区、庆盛枢纽等重点开发区域。

★探索引入香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

★谋划启动南沙湾滨海文化旅游区(含上下横档岛)建设。

★创新征地拆迁机制。

推进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建设再提速

★力争地铁18号线首通段明年春节前通车,加快“三高三快”高快速路建设,研究推动地铁18号线横沥站连接4号线蕉门站的交通组织方式。

★加强与港澳互联互通,加快广中珠澳高铁前期工作。

★加强与周边区域快速交通联系,推进广中江高速(南沙段)年内完工,推动深茂铁路江门至深圳段、南中特大桥及南中高速万顷沙支线全线开工建设,加快肇顺南、中南虎城际、狮子洋过江通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地铁18号线南延长线、22号线东延长线纳入城际规划。

★完善区内交通骨架路网。

更大力度推进城市更新、拆违治水

★加快旧城、旧厂、旧村用地成片连片改造。
★实施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坚决清理“散乱污”场所。

★确保全部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推进公共服务更优质

★加快广州二中南沙天元学校、广大附中南沙实验学校、执信中学(南沙校区)、广雅中学(南沙校区)等项目建设,新增7000个优质学位,大力发展“智慧教育”。
★加快省中医院南沙医院、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等建设,力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首期年底前交付使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打造大湾区医疗卫生新高地。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

推进城市管理更精细更智慧

★完成蕉门河景观提升工程南段建设、启动北段建设,打造精品养护示范公园,启动建设一批“口袋公园”。

★深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实施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规划,建设“AI+”新型智慧城市。

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更宜居

★将优良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南沙核心竞争力。
★优化完善生态环境智慧管理体系。

★建设国际绿色技术创新基地,打造绿色自贸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22: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1月19日广州常 务副市 长陈志英接受广东省政 府网站专访

陈志英:
  你好,主持人。各位网友、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出席2019年省人民政 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活动,就广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大家进行交流。首先,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广州发展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明确把广州作为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强调广州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这是《规划纲要》赋予广州的明确定位。这一定位,为广州确立了全球方位、世界坐标,既是以习 近 平 同 志为核心的党 中
央对广州的深切关怀和高度信任,也是对广州的充分肯定和有力鞭策,是新时代广州改革发展的努力方向和行动指南
。广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大湾区建设为“纲”,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先行示范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不断增强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在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体现广州担当,为全国全省发展作出广州贡献。
  主持人:
  网友朋友可以通过广东省人民政 府门户网站、广州市人民政 府门户网站等平台观看视频,留言提问与我们互动。接下来马上进入提问环节。请问一下陈**,广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来,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哪些主要的成效?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是什么?

 陈志英:
  自大湾区建设启动以来,广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 央、国 务 院的重大决策,认真落实**“1+1+9”工作部署,谋划推进“1+1+4”工作举措,推动大湾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实现良好开局。我们强化工作谋划,突出抓好规则衔接、协同创新、设施联通、产业共建、民生合作等重大议题谋划,全力推进湾区城市宽领域、高水平务实合作。我们强化创新驱动,着眼打基础、利长远,以广州开发区、南沙新区为主要承接载体,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下大力气引进一大批战略性引领性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内外重大科研平台、科技项目和全球顶尖人才、顶尖团队,在空天、海洋、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推动建设一批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我们强化平台建设,突出抓好重大平台和标志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发展一大批特色合作平台,引领带动穗港澳全面合作。我们强化区域联动,推动签订和全面落实广州与深圳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双核联动的作用。坚持极点带动、轴带支撑,充分对接港澳,大力推进广佛肇、珠中江、清云韶协同发展,加快广佛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增强对各类要素的集聚力、辐射力,引领带动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发展。
  今年以来,广州按照中 央和省 委、省政 府的决策部署,把大湾区建设作为推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总抓手,抓纲举目、奋勇前进,推动大湾区建设取得明显实效。一是协同创新扎实推进。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打造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等“一区三城十三节点”。南沙科学城核心区即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区正式动工建设,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启动预研,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省实验室正式授牌,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大湾区创新中心正式落户。联合港澳共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33个,完成首笔3800万元财政科研资金跨境拨付,累计支持合作项目177个。全国首支纯专利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率先在深交所发行融资3.01亿元。广州香雪制药公司联合澳门大学合作建设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创新转化平台。二是要素流动更加便利。硬环境方面,实施白云机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进第四第五跑道、T3航站楼建设;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南沙与周边城市的半小时交通圈加快建设;南沙、黄埔等口岸进出口货物实现全年24小时通关。软环境方面,落实个人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在科技创新、金融发展、社会保障等领域谋划提出两批与港澳规则衔接事项清单72项任务;广州已认可港澳16个工种的职业资格,6项建筑领域职业资格与香港实现互认。全国首例不动产跨境抵押在南沙办结。三是产业合作持续深化。全力打造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高标准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共建穗港智造特别合作区、穗港科技合作园,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等产业资源加快集聚;建成香港马会从化马场,开拓性实现“一次审批、多次往返”跨境马匹检验和运输,以及“进口直通、出口直放”通关模式,累计2450多匹马次往返穗港,成功举办内地首场纯演示性世界级速度马术比赛;上交所南方中心和深交所广州服务基地揭牌,广州创新型期货交易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的筹建工作也在推进中。四是民生合作全面加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开工建设;试点设立全国首批公办性质的培正中学、朝天小学“港澳子弟班”,全市缔结穗港澳姊妹学校238对。实施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职业发展5A行动,与香港共建6个国际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打造青创孵化基地30家、283个项目团队入驻。联合港澳举办“青创杯”、“赢在广州”等创新创业大赛,吸引港澳台参赛项目约300个;成功举办“2019澳门•广州缤纷产品展”,推出10条大湾区精品旅游线路。6480名港澳居民在穗参加养老保险,7000多名在校港澳学生参加医疗保险。大湾区“菜篮子”工程顺利推进,信息平台正式投入运行,与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7个城市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当前,我们着重在以下八个方面发力:一是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围绕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广州科技创新资源优势,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要素,携手兄弟城市构建开放创新共同体,加快完善全链条创新生态,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二是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围绕大湾区基础设施高水平互联互通,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构建内联外通、综合立体、开放融合的综合交通网络,推动综合交通枢纽能级提升。三是推动产业协作发展。围绕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按照错位协同、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与兄弟城市共同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推动大湾区率先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四是改善民生福祉。围绕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提升教育医疗文化功能,以密切穗港澳民生合作为切入点,推出更多更实举措,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是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共建“一带一路”战略纵深对接,增创国际经贸合作新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六是推进制度规则衔接。围绕更好促进大湾区要素便捷流动、资源优化配置,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落实《广州市与港澳规则对接任务分解清单》,加快形成“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具体方案,逐步破除壁垒障碍,实现规则联通、贯通和融通。七是建设重大合作平台。围绕建设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充分发挥南沙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优势,加快中新广州知识城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打造更多特色合作平台,推动穗港澳合作不断上新水平。八是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围绕服务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广州核心引擎功能,深化与周边城市交流合作,协同构建双核驱动、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网络化空间格局,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再上新台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22: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持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大湾区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州聚焦创新驱动,正深度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请问陈**,在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广州具备哪些基础,如何推进取得成效?
  陈志英:
  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对广州发展意义重大。广州有着良好的创新基因,是一个拥有创新、支持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城市,我们高度重视厚植创新土壤,始终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各环节,努力使创新成为广州经济的特质、成为广州城市的品质、成为广州精神的内核。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广州具有坚实的基础:一是区位优势突出。广州位于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的起点,是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核心区和主引擎。二是创新要素集聚。全省80%的高校、97%的国家级重点学科、69%的国家重点实验室、58%的研究机构在广州集聚。在《自然》杂志2018年全球科研城市50 强中,广州位居第25位。三是创新载体丰富。拥有广州开发区、增城开发区、南沙开发区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等5个国家级海关特殊监管区,广州白云工业园区等4个省级开发区,以及天河软件价值创新园等10大价值创新园区。四是创新型经济活跃。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1.2万家,数量稳居全国第三。拥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377家,居全国首位。去年技术合同成交额719亿元,居全省第一。五是创新创业环境优越。出台了《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经费使用“负面清单”》、《进一步加快促进科技创新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撬动银行贷款超 119 亿元。目前,在穗工作的诺贝尔奖获得者8人、两院院士98人,广州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强。
  展望未来,广州将与兄弟城市协力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加快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集聚国际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广州力量。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推进重大平台共建共享。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州创新合作区(“一区三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和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联合港澳打造一批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推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等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动态宽域飞行器实验装置、极端海洋环境综合科考系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建设。二是推进技术创新“换道超车”。支持在穗高校建设“双一流”大学、学科,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基础研究团队,携手港澳参加国家大科学计划。组织实施若干重大科技专项,推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换道超车”。支持港澳科研力量参与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与网络、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智能网联汽车、天然气水合物等领域的科研计划项目,强化未来的技术先发优势。三是推进双创环境日臻完善。优化调整财政科技经费的投入结构和方式,落实新型研发机构经费“负面清单”,探索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推动转移转化收益用于奖励科研人员。搭建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合作和产业协作平台,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组织粤港澳大湾区(粤穗)开放基金,探索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贷款融资试点。建立健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联盟,打造全国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22: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持人:
  好的,谢谢陈市 长的精彩介绍。那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条网友的提问。有网友朋友提问陈市 长,广州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合作平台方面具体有哪些举措,有哪些成效和计划?
  陈志英:
  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建设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新探索。大湾区内“9+2”11个城市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广州被赋予区域核心引擎的重任,必须最大限度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合作平台的先行先试作用,探索协调协同发展新模式,为推动大湾区深化全面务实合作贡献广州力量。这段时间,我们系统推进平台建设,优化集聚资源,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高起点推进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积极发挥南沙新区、自贸试验区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合作中的试验示范作用。产业合作方面,加快建设国际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广州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合作设立了一批国际银行分支机构、中外合资股权投资基金及管理机构。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正式成立。规则衔接方面,充分发挥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优势,首创“粤港跨境货栈”项目,开通粤澳跨境电商直通车。推行“证照分离2.0”、“一口受理,五十证联办”等标志性改革,推出了商事登记“国际营商通”服务和160项“湾区通办”政务服务事项。经南沙认定的港澳人才可直接办理广州市人才绿卡,享受14类30项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二是高标准推进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积极汇聚全球技术、人才、资本,延伸产业生态链,建设重大创新载体,《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19-2035年)》已提交国家研究审议。知识产权服务方面,深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建设中国(广州)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努力打造大湾区知识创造示范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北京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版权保护中心华南登记大厅挂牌运营,汇集各类知识产权机构100余家。8月中旬推出了全国首支纯专利权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高端资源集聚方面,大力引入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发机构的优势资源,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装置正规划建设,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已投入运行。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园、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园、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园、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芯片园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创新园区建设。目前,知识城已累计注册企业1605家,累计注册资本1360亿元。
  三是高质量推进一批新的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穗港澳国际健康产业城、广州南站商务区、白云湖数字科技城、荔湾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健康产业实验区、从化国际马匹检测中心等重大合作平台。大力建设穗港智造特别合作区、穗港科技合作园,推进与澳门在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产业化方面的合作,积极谋划在花都区、增城区、空港经济区建设国家级合作发展平台,支持各区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下一步,广州将充分发挥重点合作平台的试验示范作用,强化重大合作项目支撑,加大统筹引导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势产业导入,形成一批独具特色、产业集聚、竞争力强的高质量平台,引领带动穗港澳全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0 00: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省人 大代表尹涛:建设北部新城打开城市发展格局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广州、深圳未来都将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城市格局和规模仍有进步的空间。”省人 大代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尹涛说。他表示,广州要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可建设北部新城打开城市发展格局,同时可以进一步深化与佛山的合作。

“目前广州北部空港经济区有白云国际机场,2019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已超7000万人次,广州北部还规划设立高铁站。这里交通便利,起步基础好。”尹涛说。他认为,广州作为超大城市,不能只有珠江新城一个城市中心,可依托空港经济区建设北部新城,打开城市发展格局,加速广州北部地区发展。

尹涛说:“在高起点的交通配套基础上,广州北部未来可以布局更多高新产业,比如建设一些大的会展中心,发展会展业和高端服务业等。北部新城作为广州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北部桥头堡,将吸引临近的城市甚至全国的资源要素进入,助力广州发展。”


此外,尹涛表示,广佛全域同城化还有很多拓展空间。“比如在广州荔湾区与佛山的交界处,目前还结合得不太紧凑,可以建设比较大的商业中心或新城;广州与佛山的制造业分工也值得进一步布局。”尹涛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0 10: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河:推动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2020-01-16 08:20 来源:南方日报

春节将至,天河路商圈人头攒动,颇具现代感的海心沙AI花市与百年传统的天河花市正在热烈布置中。广州过年,花城看花。这几天,拥有着广州“城市客厅”的天河已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迎来全球游客。  

就在不久前,天河刚刚收获一波全国好评:获评“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和“城市吸引力最强区”双项奖;上榜2019年中国百强区,获评“2019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第二名。  

当下,广州正奋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为广州经济实力最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中心城区,天河在推动“双区驱动、双核联动”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1月15日,**广州市天河区委 九届十 一次全会(下称“区委全 会”)召开。全 会提出,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下更大功夫,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在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中争创最优,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争创天河发展新优势。  

2020年天河这样干:  

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下更大功夫  

要在提升城区能级上下更大功夫  

要在科技创新上下更大功夫  

要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下更大功夫  

要在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上下更大功夫  

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更大功夫,  

要在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上下更大功夫
  

高水平打造经济新动能: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网易二期在天河智慧城落地;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加快建设;5G创新研发带加速布局;天河东部将崛起第二个“天河路商圈”……2019年,天河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创新发展成效突出。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建,助力天河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区委全会透露,天河正高水平打造经济新动能。2020年,天河将提高主导产业发展质量,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能。着力布局高端软件、工业软件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新经济新业态发展。  

其中,天河将加快推动天河ZY商务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大力发展数字服务出口,集聚更多总部经济优势资源。全力推动5G、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集群集聚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巩固壮大数字内容、创意设计等新兴文化产业,力争新增规模以上软件企业超120家。  

在进一步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方面,天河将发挥天河路商圈优勢,支持首店经济、夜间经济、时尚经济发展。  

当下,从广州“城市客厅”花城广场出发,串起了天河的双创产业集聚带。天河ZY商务区总部企业云集;从科韵路到天河智慧城,众创空间星罗棋布,“独角兽”“隐形冠军”拼搏在创新舞台;未来,整体纳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广州国际金融城,也将迎来更大发展。  

抢抓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机遇,天河将依托广州国际金融城大力发展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等特色金融业态,加快发展人力资源、咨询与调查、法律服务会计等高端专业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作为经济大区和创新强区,天河将厚植优势,着力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推动创新企业成链成群。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助力创新平台成长成势,推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全面运营,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向天河转移转化,打造人才强区。  

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全国一流的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零租金入驻“高大上”的办公空间;港澳初创企业可享受就业指导、财税咨询、人才公寓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与服务……2019年10月,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天娱广场西塔的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总部正式揭牌运营,至今已吸引34家企业入驻。  

如火如荼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州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也向无数港澳青年发出了“邀请函”。创新创业到天河,港澳青年有“家”。如今,通过口口相传,很多港澳青年来到广州的第一站就会选择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  

2019年,天河区成立全省首个港澳青年支援中心,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5个基地获评省、市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在广州市南国学校开设全市首个义务教育阶段港澳子弟班。天河区为港澳青年“量身定做”提供创新创业、学习交流、实习就业、安居乐业多方面的服务指导。  

天河在“双区驱动、双核联动”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天河区委全会提出,将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在人才培养、资格互认、标准制定等方面加强合作,全力扶持港澳青年之家总部建设,建设全国一流的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年内建成,共建宜业宜居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积极支持港澳高校、科研机构、创新企业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产业园区;创新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大力引进港澳及外资金融机构总部。深度参与粤港澳专业服务业合作,推动执业资格互认,大力引入港澳高端专业服务业企业。积极推动广州东站改造,打造大湾区轨道交通中心枢纽。  

2020年,天河将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年内建成,充分发挥粤港澳青年之家总部、港澳青年支援中心作用,大力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  

坚持以营商环境改革为抓手增创全面深化改革新优勢,天河将在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中争创最优。天河将全面落实市营商环境改革3.0要求,深入推进“一枚公章管审批”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数字**”,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力争区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00%可网办、100%可就近办、100%“最多跑一次”。  

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全市率先打造两个精品样板国际社区  

河涌如带,一湾清水串起社区居民幸福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外,天河也变得越来越宜居。在天河珠村,已恶臭多年的深涌中支涌重新揭盖复涌,一番整治之后,珠村再现20多年前岭南水乡神韵;在车陂涌,岸清水绿,“网格化”治水已有成效,具有车陂龙舟文化特色的生态滨水景观碧道即将形成。  

让人们能留住乡愁的河涌,如今水质已得到全面好转。在2019年度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区)”和“城市吸引力最强区”,更是对天河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区综合承载力持续增强的成果肯定。  

如何持续提升城市吸引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天河区委全会提出,要在提升城区能级上下更大功夫,优化中心城区交通枢纽功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更大功夫,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建设平安天河、法治天河、美丽天河。  

今年,天河将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按照“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目标,推进排水单元达标攻坚,全面剿灭黑臭水体,高质量规划建设碧道15公里。持续推进村级工业园、专业批发市场整治提升,完成26个老旧小区微改造,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超200宗,持续排查整治“散乱污”场所,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巩固“厕所革命”成效,全面完成白云山天河段“两通道一门岗”整治任务。在全市率先打造两个精品样板国际社区,让城市更加美丽宜居、更具人文关怀。  

在民生上,天河将持续增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完成4所中小学改造,新增10所公办幼儿园,确保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0%。加快推进肿瘤、口腔、骨科三所医学科学中心(研究院)和区东北部三级医院规划建设,确保区第二人民医院开工。  

全会提出,要在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上下更大功夫,在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中展示天河特色。天河将弘扬发展红色文化、岭南文化和都市文化,落实天河艺术公园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配合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音乐博物馆建设,加快广州科技图书馆、区新少年宫、新档案馆等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尚天河文化季等活动品牌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0 11: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sy1991 于 2020-1-20 11:12 编辑

在进一步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方面,天河将发挥天河路商圈优勢,支持首店经济、夜间经济、时尚经济发展。  

当下,从广州“城市客厅”花城广场出发,串起了天河的双创产业集聚带。天河ZY商务区总部企业云集;从科韵路到天河智慧城,众创空间星罗棋布,“独角兽”“隐形冠军”拼搏在创新舞台;未来,整体纳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广州国际金融城,也将迎来更大发展。  

抢抓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机遇,天河将依托广州国际金融城大力发展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等特色金融业态,加快发展人力资源、咨询与调查、法律服务会计等高端专业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作为经济大区和创新强区,天河将厚植优势,着力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推动创新企业成链成群。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助力创新平台成长成势,推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全面运营,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向天河转移转化,打造人才强区。  

这点可以发展一下 之前说过天河是有着全市的数字金融能力 除了广州银行电子结算中心(人行的)还有广州银联这类大型数字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0 13: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从化

从化交出全年“成绩单”,这些做法和目标值得关注

2020-01-15 20:35 来源:南方+

1月15日,从化区二届人 大七次会议在生态设计小镇开幕。

从化区区长蔡澍在会上作《政 府工作报 告》表示,2019年,是践行初心使命、矢志担当奋进的一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从化区较好完成了区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一年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能级不断增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二是筑牢绿色生态屏障,生态廊道更加秀丽,污染防治全面推进,治理水平稳步提升。三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更加宜居,产业更加兴旺,小镇更加精美。四是促进综合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全面提升。五是大力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社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兴盛。六是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改进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

笔者梳理发现,今年的从化区《政 府工作报告》亮点纷呈,特别是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社会民生等方面的成绩,以及下阶段的目标引人关注、催人奋进。

1. 回顾2019

旅游综合竞争力连续九年位居全省(市、区)第一

2019年,从化区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9.1%,获评“中国十佳绿色城市”,连续九年获广东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县(市、区)的第一名。环境空气综合指数2.93,达标天数345天,达标率96.9%,其中PM2.5浓度23微克/立方米,保持全市第一。流溪河温泉段以上30条一级支流全部达到Ⅱ类以上水质。

建成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2个、示范点4个、农业公园2个,“美丽从化温泉生态乡村游休闲精品线”入选农业农村部精品景点线路,宝趣玫瑰世界、香蜜山生态果庄分别获评“广东十佳最美农田”“广东十佳最美果园”。温泉镇南平村(双壳槐枝)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米埗村和粤菜师傅工作室被国家发改委评为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

首次国际纯演示性速度马术比赛、RoboRAVE机器人大会全球总决赛、“2019从都国际论坛”、第二届世界生态设计大会等重大国际性活动相继在从化成功举办,不仅加快了对外开放步伐,更聚焦了世界目光,使从化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一批特色小镇成乡村“网红”

乡村更加宜居,155条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29条行政村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成功打造西塘—西和—联溪—锦洞—莲麻5个美丽乡村群;投资4800万元创建13个市级美丽乡村。

产业更加兴旺,成功创建花卉、荔枝、壹号蛋鸡等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入围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9家。

小镇更加精美,20个特色小镇落实项目487个,打造了一批“网红”小镇。西塘童话小镇与省属国企恒健控股公司签约共建岭南特色精品示范村。国家级佳都物联网实验室落户温泉财富小镇。生态设计小镇引进全球知名连锁酒店温德姆品牌。莲麻小镇获评市第八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平静修小镇设立全国首个乡村振兴微电影学院。阿婆六茶花小镇、格塘南药小镇分别成功举办国际古山茶保育大会、广东南药产业大会。

2. 展望2020

筑牢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核心区

从化将坚守“北部三镇坚决不新上工业项目”的发展底线。开展水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深化“散乱污”场所整顿。落实“一河一策”,突出抓好水质反复的4条流溪河支流治理,加快消灭流溪河太平段至温泉段一级支流IV类水。

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建设,以“湾区生态源、乐活广州北”为目标,系统推动沿线水系景观、亲水平台、文化长廊等工程,建成碧道101.4公里,打造“流溪九湾、一湾一景”。

深度参与广清两地六区(县)共建大湾区北部生态文旅合作区,积极创建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争创6个3A级以上景区景点。

创建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促进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大力打造从化荔枝、荔枝蜜、流溪娟鱼和从化香米等“从字号”品牌,推动“一村一品”广泛覆盖。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定制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业态,构筑生产基地、农旅融合、休闲康养等相互支撑的产业链条。

打造大湾区最美乡村,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创建省“个十百千”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区,力争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比例分别达到80%、20%以上。

创建精品特色小镇,科学统筹用地、项目、资金三个核心要素,紧密结合“双创工作”“分享经济”“幸福产业”,加快实施西塘—西和—温泉—南平沿线区域14个项目建设。坚持“一镇一主业”“一镇一风格”,依托流溪河、古驿道、古村落等资源禀赋,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推动小镇串珠成链。

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去年底,从化成功列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今年,从化将细化对照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5项重点任务,促进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推进有稳定职业和住所、被征地的农业人口落户城镇,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完善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协同发展机制,推行“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城融合”联动发展模式,激发片区发展内生动力,打造更具活力和吸引力的村镇聚居空间。稳步开展城中村改造,推动东风、禾仓及联星社区改造取得实质进展,争创一批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0 14: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wsy1991 发表于 2020-1-20 11:08
在进一步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方面,天河将发挥天河路商圈优勢,支持首店经济、夜间经济、时尚经济发展。   ...

所以各个片区还是有分工的

金融城除了总部金融,划入国家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后,还会发展数字金融、绿色金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0 16: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总值385.9亿元,居全国第二

2020-01-20 08:28 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迅猛,进口总值连续6年位列全国各城市首位。据广州海关统计,2019年广州市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总值385.9亿元,位居全国各城市第2位,同比增长56.4%。其中进口253.2亿元,位居全国各城市首位,同比增长27.9%;出口132.7亿元,位居全国各城市第3位,同比增长171.7%。   

截至目前,南沙已吸引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唯品会、考拉海购等56家电商平台,跨境电商仓储面积逾35万平方米,形成了一个从政策优惠、平台集聚到物流便捷、金融创新的完整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  

2019年广州海关审核验放跨境电商出口申报清单2.3亿票,同比增长56.9%;通过跨境电商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品总值为58.2亿元,同比增长98.4%,占关区跨境电商出口总值的27.9%。  

分拣点搬进保税港区物流更迅速  

往年此时,因为跨境商品订单暴增,电商企业常常为高峰期车辆资源紧张犯愁,而今年,得益于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率先实施的“自行运输”模式,企业不再必须使用海关监管车辆,不再需要加关锁,可自行安排车辆转关运输。  

广州市全诚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继芳表示,“我们代理的电商企业2019年将南沙保税港区的仓库升格为中心仓,提前集中进行备货,再自行安排车辆向广东、湖南、湖北、海南等周边地区配送发货,备、发货的时间安排更为灵活。”  

“自行运输”的实施使电商企业的选择更为多元,“建包直发”的推行则使跨境包裹的流转更加快捷。以往,境内物流配送公司要先进入保税港区内向各电商企业收货,在集齐多家电商企业的货物后,再运输到区外的快递分拣点根据包裹流向进行再次装卸分拣。  

“现在,我们收货后不用再‘二次分拣’作业了”,广州美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木辉介绍,海关集中“建包”后,物流企业的分拣点“搬”进了保税港区,可以在港区内按照订单目标区域直接进行分拣分流,缩减了运输区外装卸以及二次分拣的时间和成本,包裹能更早一步到达消费者手中。  

广货搭上“互联网+外贸”出口再提速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不仅助推了国内消费者消费的多元化发展,也大力推动“广货”以“互联网+外贸”模式加速“优出”。  

1月6日下午,广州恒泰(广州)供应链有限公司向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申报一批东莞服装厂生产的女装以跨境电商零售方式出口,经系统审核自动放行,该批服装于当日下午搭乘航班飞往泰国。  

得益于广州海关“随到随查”“清单核放、汇总申报”等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便捷通关措施,零售出口货物从申报到海关放行平均不超过两小时,一批货物最快两天时间内即可从国内生产企业的仓库到达国外消费者手上。  

“通过电商平台,国内中小企业生产的服装等产品可以直接卖给国外消费者。国内生产的服装质量好、款式种类多、物流时效快、销售成本低,国际竞争力很强。”广州恒泰(广州)供应链有限公司经理赖海鹏介绍,该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业务量环比增长约3倍。  

自2013年成为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以来,广州正逐步从跨境电商的产业集聚区迈向枢纽基地,多元化发展态势也更加明显,“网购保税进口”“直购进口”“一般出口”“特殊监管区域出口”等全模式均已落地,“空、海、陆、邮”渠道全面启动,进出口业务平衡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5-1-4 08:14 , Processed in 0.07942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