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Westwalk

苏州城,是个什么城?—— by 星球研究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9 00:17: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规划公众号搬过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00: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巷中清净幽深,宜于居住
临街则繁华喧闹,适宜经商
因而街道旁多为带店民宅
或后宅前店、或上宅下店
甚至直接成为商业街市
雪中的山塘商业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00: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尤其在当时的阊门附近
大运河、山塘河、护城河
及入城水道均在这里交汇
南北舟车、外洋商贩
也纷纷齐聚于此
堪称“万人码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00: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内的商业贸易受此吸引
逐渐向阊门一带聚集
到了明清时期
甚至彻底突破城墙限制
形成阊门至枫桥
阊门至虎丘以及阊门至胥门
三条繁华的商业轴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00: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堆金积玉地,温柔富贵乡”
这样一个自古繁华的苏州城
不仅是富商大贾的聚集地
更是文人雅士的理想国
而在这两类人的碰撞和创造下
便诞生了家喻户晓的

苏州园林

此处及下文所指的主要是苏州的私家园林,下图为拙政园和苏州博物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00: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街坊市井的喧闹不同
这些园林更像是一片片城中山林
叠石疏泉、花木繁盛
亭台楼阁掩映其中
诗情画意、境界独特
正所谓
(引自明·计成《园冶》)

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园林中的第一要素
在于理水
苏州城内水网密集
湖塘相通、河溪相连
因而池、瀑、泉、涧的运用
在园林中俯拾皆是
可谓“无水不成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00: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00: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要素则在于叠山
太湖和周边的低山
是园林石的绝佳来源
尤以因常年水浪冲击
而遍布孔洞的太湖石
以及苔藓丛生的黄石最为典型
园中奇石或如峰峦林立、或点缀林间
如入幽壑山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00: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要素是为花木
春天玉兰、牡丹
夏季满池莲花
秋时枫叶桂菊
冬日翠竹寒梅
加之苍劲的百年古树
花木的生长塑造了园林的四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00: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的第四重要素
便是建筑
厅、堂、轩、馆、楼
阁、榭、坊、亭、廊
各类建筑疏密相间、布置灵活
且多轻巧朴素、极少绣闼雕甍(méng)
从而和山、水、花木融为一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00: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
苏州城并非真的“经久不衰”

自建城以来
春秋吴越之战
东晋苏峻叛乱
南北朝侯景之乱
隋朝灭陈之战
五代十国割据
金兵、蒙古南侵
元末张士诚兵败
以及清军屠城等
几乎每次朝代更替
这座城市都被战火付之一炬
商业凋敝、民不聊生
(引自唐·李延寿《南史·侯景传》,南北朝侯景之乱时期,由于战乱、旱灾和蝗灾,江南地区饥荒严重)

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但在一次次崩溃和震荡后
却又一次次浴火重生
(阳光下的苏州城,远处的新城区若隐若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00: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00: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代以后
由于运河改道
阊门的繁荣景象不再
但沪宁铁路的修建
人民路等干道的拓宽
又令观前街、石路一带重新崛起
成为苏州城新的商业核心
至今仍热闹非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00: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自1986年后
人们开始重新探索城市发展的方向
整个历史文化区域的
水陆格局、建筑风貌
均受到严格保护
古遗迹“修旧如旧”
新建筑“新旧相融”
1986年,首版《苏州城市总体规划》颁布,要求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同时建设新区;下图为苏州博物馆新馆,2006年建成,设计师贝聿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00:3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6.21 10.69


2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1 23:59 , Processed in 0.044534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