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9-12 09: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珠中三地合作迎
来源:南方日报
近日,广州地铁18号线迎来首次长距离盾构机珠江隧道掘进。图为工人在对大型盾构机“铁兵39号”作最后的检测。 南方日报记者 刘力勤 摄
珠江东、西两岸的大交通项目规划建设进入新阶段。继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广州地铁18号线从中山延伸至珠海段工程方案前期研究》的招标公告后,近日,广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公示了《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环评报告书(送审稿)》(下称《环评报告书》),公布了深中通道项目延伸线——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项目的最新动态。《环评报告书》显示,该项目直接连通广州和中山,间接联通深圳,计划在2020年开建,计划施工期到2024年,与深中通道计划完工时间相吻合。
纵观世界湾区发展史,交通体系的敷设对产业布局和区域合作有着重要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
近两年来,从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到深中通道、妈湾跨海通道的建设,再到深珠通道、广州地铁18号线中山、珠海延长线等项目的规划研究,都释放了构建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的强烈信号。而近期所频繁推进的广州与珠海、中山联系的交通项目,将极大地促进珠江东、西两岸的联系,为广州、珠海和中山市合作带来新速度。
南方日报记者 罗丽娟 吴帆
地铁+高速
广州和中山交通对接提速
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项目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南部和中山市西部,包括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主线、万顷沙至中山高速公路支线两部分,是深中通道项目的延伸。
其中,主线起于南沙港快速路的新垦互通,向西连续跨越洪奇沥水道、三宝沥等水道,在保家围下穿中山东部外环高速,并设保家十字型枢纽互通与其相接,之后路线在横门水道北侧向西布线,在民众镇南侧上跨S111,跨鸡鸦水道和小榄水道,跨越沙港东路,至项目终点新隆枢纽互通,与江中高速顺接,并与广澳高速交叉,路线长21.562公里;万顷沙支线起于南沙港快速的新垦互通,先向西后转向南,沿万环西路ZY分隔带布线,之后穿过南沙湿地,终点接深中通道万顷沙互通,万顷沙支线全长10.836公里。《环评报告书》显示,项目途经广州市南沙区、中山市民众镇和港口镇。
从地图上看,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南沙地区与中山周边城市形成跨区域性的网状公路网体系,完善了整个珠三角的高速公路网络体系,加强了珠三角地区的路网通达性,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该项目建成后,在自贸区西部形成一条快速通道连接中山、江门及粤西地区,便于人员及物资的集散。未来随着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自贸区路网通达能力大幅提高,北向通过南沙港快速路连接广州,西部通过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项目连接中山、江门及粤西地区,东部通过万顷沙连接线和深中通道连接珠江东岸,南部通过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项目和中山东环线可与珠海、澳门快速衔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对于自贸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除了高速路之外,另外一条从珠江东岸延伸过来的轨道交通也备受关注。8月20日,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广州地铁18号线从中山延伸至珠海段工程方案前期研究》的招标公告,启动了其前期招标工作。
招标文件显示,广州地铁18号线作为市域高速线路,区别于城际铁路,同时又作为跨市互通的线路,相比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大运量市域快线,直接贯通服务广州、中山、珠海三市,其中珠海对接中山段,全长约60公里,估算投资200亿元。
本次招标内容包括开展工程方案前期研究,最终形成广州地铁18号线延伸至珠海段工程方案前期研究总报告、线站位及环境敏感点专题研究报告、客流预测专题研究报告、跨境线路投融资及建设运营管理模式研究专题报告。
规划+衔接
跨市交通重塑区域发展新逻辑
轨道交通、跨市公交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新时期中山与广州、珠海的合作空间。在重大规划衔接、基础设施对接、港口航运合作、生态环境联治、产业发展协同、公共服务共享等领域,广中珠三市有望开展深度的合作交流,为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区域协同发展带来了新期待。
广州地铁18号线是国内首批设计时速160公里的高规格地铁线路,兼具“市域”和“城际”功能。根据规划,广州18号线全长62.5km,起点广州东站,自北向南经过冼村、琶洲西区、石榴岗、沙溪、南村万博、番禺广场、横沥、万顷沙9座车站,贯穿天河、海珠、番禺、南沙四大区域。
而在中山,也对广州地铁18号线延长线抱有极大的期待,在多个官方的文件和规划中都曾释放中山设置站点的信号。2018年12月,广州、中山两市**共同签署《广州市人民**中山市人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州市人民**中山市人民**关于广州中山跨区域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框架协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明确,双方合作重点包括重大规划衔接、基础设施对接、港口航运合作、生态环境联治、产业发展协同、公共服务共享六大领域的内容。两市将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对接和互联互通。轨道交通方面构建两市轨道交通对接线网,推动国铁、城际轨道和城市轨道全面衔接。共同推进广州轨道交通18号线延伸至中山项目,规划研究广州至中山高快速轨道交通项目。
在《广州市人民**中山市人民**关于广州中山跨区域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框架协议》中,进一步明确了包括广州地铁18号线等项目在内的穗中两市跨区域轨道交通工作目标、合作内容和工作推进机制。
今年8月19日,《中山市岐江新城提升规划》正式公布,也有对广州地铁18号线的站点重点提及。规划对轨道交通线路进行了预留,将在片区内建设四条轨道线路,广州市18号线引入中山站。每隔1公里左右设置一个站点,并衔接两个高铁站,轨道线路纵横分布。
与此同时,跨市公路建设也在同步推进。从两市重点合作领域来看,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项目,广中江高速、深中通道、省滨海旅游公路等项目建设,是未来重点推进的互联互通项目。此外,启动对中山东部外环高速支线项目可行性研究、启动S111南沙段及洪奇沥水道特大桥的扩建工程前期工作,也在加快谋划。
40年前,从中山去广州,要过五渡海:坐长途汽车,走105国道到小榄沙口渡,连人带车上船。经过南头细滘渡,再到顺德容旗渡、三洪渡,最后在白鹤洞渡进入广州,前后花费四五个小时。而如今中山和广州开通了首条跨市公交路线,从中山城区到广州城区的车程,已经控制在90分钟以内。
产业+平台
广珠中三地合作有望走出新路
基于便捷交通圈的优化升级策略,在中山、广州两市的合作中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今年以来,珠海、中山两市**密切交流,双方围绕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行探讨,直面制约两市发展的痛点难点,就生态文明建设、交通互联互通、应急联动合作等领域的具体事宜进行协商,并初步达成合作共识。
从媒体报道来看,珠海、中山两市在进行交流过程中,两地轨道交通合作被重点提及。根据双方达成的共识,未来两地将共同推动构建珠中江地铁网,这对两市推动互联互通、更好地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义重大。两市还明确,将携手研究推动珠中江地铁网规划建设,共同研究广州地铁18号线南延项目的规划建设方案。
随着港珠澳大桥贯通使用,深中通道飞架珠江两岸。在各种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下,互通互融更加便捷频繁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圈正在逐渐成型。交通建设的优化,令处于大湾区中的中山与珠海越来越“近”。
交通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为广州、中山、珠海拉近了空间距离。交通一体化的红利,正在逐渐延伸至产业对接。产业和创新资源的互动为三地的产城融合提供了新的可能。
沿着环洲北路一直向105国道方向前进,很快就会接近中珠两市交界处,中山市市级产业平台坦洲园便设在这里。受珠海的产业辐射带动,坦洲镇已经形成了精密制造、打印耗材、摄影器材等产业链。
珠海拥有政策、人才要素的优势,中山则有资源、区位要素的禀赋。邻城之间的优势资源互补,正在推动企业和人才开始新一轮的“同城生活”。
而从汽车配件产业到生物医药产业,中山与广州的产业合作维度越来越多面化。值得一提的是,健康医药作为中山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将进一步承接广州的创新资源以及利用广州的资源优势。
《广州南沙新区中山翠亨新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将进一步推动南沙新区、翠亨新区在规划衔接、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开放对接、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创新共享、生态环境联治、环珠江口特色水乡旅游带等八大方面合作。
当前,置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坐标下的中山东部组团,定位为湾区高端产业集聚区、湾区创新驱动合作区、珠西生物医药科创区、国际文化休闲旅游区,其空间结构为“一带、三轴、三心、多节点”。其中的“三轴”,即区域联系主轴,依托中开高速、深圳通道,快速联系深圳与中心城区;区域联系次轴,依托大外环高速联系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内部联系轴,依托南朗快线、环湾城际快速连接火炬开发区与南朗镇中心。
东部组团的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规划,也代表了中山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城市发展方向,即通过与大湾区城市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对接合作,进一步强化湾区互动、粤港澳合作、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联动周边区域发展,并积极与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区域衔接互动,从便捷交通到协同创新,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更优质的产城融合平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