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7-24 16:06: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福绵隆少 于 2020-2-24 16:51 编辑
广西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项目工程介绍
中交隧道局广西荔玉项目总承包部
一、项目概况
1、工程简介
本项目路线全长 261.612公里。全线共设桥梁 31049.4米/138座(主线桥),全线设隧道15050米/14 座,桥隧合计长度占路线总长约为17.61%。设互通式立交 20 处(社步互通 1 处为预留,官城枢纽 1 处不纳入本项目规模),涵洞481道,通道389道,天桥20 座。设管理分中心 3处,服务区 5 处,停车区 4 处,匝道收费站 15 处。本项目设二级标准(宽 10 米或 12 米)的一般互通立交连接线26.032公里/6 条,二级标准(宽 12 米)的平南北互通立交连接线 1 条长 10.965 公里(含浔江特大桥 1 座),二级标准(宽 8.5 米)的东荣连接线 1 条长23.019 公里。连接线合计长约60.02公里。
2、水文地质条件
本项目地处广西中东部,K0+000-K142+001/K147+921路段经过南岭山脉大瑶山山脉南麓,总体地势北高南低,主要有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岩溶峰丛洼地地貌、冲积平原地貌、剥蚀残丘地貌四种类型;K142+001/K147+921-K266+200路段位于桂平和玉林境内,穿过社步盆地,主体属丘陵地貌区。丘陵地貌和岩溶峰从地貌区,地形起伏大,沟谷多为水田和村庄,进场便道修筑难度大;冲击平原和剥蚀残丘区,基本农田和村庄连片,施工进场受限,征迁难度大。
本项目地质区主要有低山丘陵地貌工程地质区(Ⅰ)、岩溶峰林地貌工程地质区(Ⅱ)、冲积阶地地貌工程地质区(Ⅲ)、残丘地貌工程地质区(Ⅱ)和准平原地貌工程地质区(Ⅲ),全线路段内区域地质较稳定,地质构造总体为较简单,对路线的影响较小。
沿线不良地质主要为岩溶、滑坡及崩塌、危岩、采空区、断裂带等,岩溶区主要分布在K6+000~K14+000、K72+500-K142+000路段;K208+500~K266+200路段,该路段断裂构造较为发育。
主要特殊性岩土为软土和高液限、高塑性指数粘土,软土主要集中在K102+000~K142+000,该段基本农田分布广,该路段实施将占用大量的耕地、林地及水田。
二、工程特点
(1)线路长、跨域大、投资总额高
本项目路线主线全长约261公里,同步建设的连接线全长约67公里,项目路线长度是广西高速公路迄今建设最长的一条高速公路,途径了四市(桂林、梧州、贵港、玉林)八县区(荔浦、蒙山、藤县、平南、桂平、兴业、玉州、福绵)三十五个乡镇,全线概算投资约230.6亿元,造价高,投资规模大。
(2)沿线地质条件复杂
本项目路线里程长,沿线以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岩溶峰丛洼地地貌、冲积平原地貌、剥蚀残丘地貌为主,主要的不良地质有岩溶、滑坡及崩塌、危岩、采空区、断裂带等,路线经过不良地质路段时,路基可能产生岩溶塌陷,桥梁则影响墩台施工,隧道则有发生突泥、突水,甚至遭遇地下河等不良现象。
(3)气候特点突出
本项目所处位置每年降雨时间长(4--9月),降雨量大;雨季时,边坡垮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
(4)土石方调配困难
项目沿线地形地貌复杂,山体高耸,为减少高边坡数量,路线主要沿山间谷底、平原布设,导致整个项目总体调配难度大,有的标段需要大量弃方,而有的标段则需要大量借土填方。
(5)交叉工程多
本项目与五条高速公路连接,共设置枢纽互通立交5处、一般互通立交16处,另与铁路交叉3处(分别为南广高铁、黎湛铁路、玉铁铁路),交叉工程较多。
(6)建设起点高
本项目立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发展“品质工程”的战略任务,提出打造广西高速公路“品质工程”建设的示范项目,积极推行“智慧公路”理念,引领广西高速公路建设新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