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doter

外滩后面为什么不限高?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6 12: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仅从审美的角度讨论一下外滩,能不谈politic吗,别把楼带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5: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理想的规划,河南路以东都不该搞什么建设,尽量保留原貌,河南路到西藏路一线自东向西实施建筑物限高在30到50米(指新建筑),然后西藏路到成都路一线限高在国际饭店高度以下。这样就很有层次感,完全不会破坏老外滩的天际线,尊重历史风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5: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这个角度算高吗?
doter 发表于 2010-9-17 23:48



    拿这个角度来讲,要避免后面高大建筑对外滩构成影响,这些新造的大楼真的要后退不止几公里了,至少要退到成都路以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7: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滩后面需要高大高品质的高楼.经典建筑与现代建筑之美相互交映.这也是上海在亚州城市中的独特性.也是美国城市与欧洲城市之区别.最好城皇庙周边也都是高品质高楼.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之美相互吋托,保护建筑周边限高不符合现代发展潮流,看看纽约的发展就懂了。上海大厦北边有jahwa.log的家化大厦与延安路江西路口的工商联大厦这种低品质的楼是不应该在外滩后面存在的,真心希望这二楼把外立面改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7: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滩后面需要高大高品质的高楼.经典建筑与现代建筑之美相互交映.这也是上海在亚州城市中的独特性.也是美国城 ...
a25e 发表于 2011-6-16 17:18


这两栋是够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7: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25e 于 2011-6-17 00:04 编辑

上海应该走出以限制历史建筑周边的发展来显示对历史建筑保护这种老套观念,加强对历史建筑自身的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7 11: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7 11: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话发布上来,没感觉有什么问题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7 11: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居然有人说要走出以限制历史建筑周边的发展来显示对历史建筑保护这种老套观念。晕了我都,现在已经规定要连街区一块保护,一块砖一棵树都不能随便移动。历史建筑绝对不能仅仅保护其本身,周边整块区域都是其历史文脉的延伸。欧洲的城市应该没有人觉得不美吧,人家怎么保护的,开发商造的建筑是绝对不能超过规定高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7 11: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的意识多强,要玩高楼完全可以另辟区域,不需要见缝插针。都那么多年了,高楼该看的也看了,不会还停留在以香港为模范的审美阶段吧?现在算是有点意识到了,可也晚了,从浦东看过去外滩那叫TMD神马玩意。那还是我们的上海滩吗?那种模样有可能申请文化遗产吗?整个黄浦区老南市卢湾以及静安和徐汇的一部分就应该限高。什么叫天际线?看看刚解放时的外滩和现在的比。那时侯的建筑线条多优美。现在后面的楼都比外滩高,天际线在哪?在后面,哪还有外滩什么事?很多建筑专家早就对这个现象痛心疾首了。那叫尼玛壮观吗?那叫幼稚,幼儿园玩积木似地。不说则已,一说真是一肚皮气。那么好的基础那么好的建筑群,就给折腾成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7 11: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处处都是高度,那就等于没有高度,美国也有历史名城,也是限高的,当然纽约芝加哥这类城市不限制,但人家高楼也不是随便造的,都集中在一块区域。其他地方就是低矮建筑和绿化。看过去天际线非常干净利落。所以我从来不去东方明珠或者环球金融登高望远,忒难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7 11: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 那罗延天


    中国城市如果像美国城市那样,CBD就CBD,居住区就居住区,那就完了,国情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7 11: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情不同可以理解,但作为规划,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好的。总不能指着一片杂乱无章的高楼自我安慰说那是好看的吧。再说,这个并不是不能办到的。什么国情决定了不能限高?莲花顶可是当年黄菊特批的。还有老南市的城墙,为什么拆掉。多后悔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7 17: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25e 于 2011-6-17 17:38 编辑

住在保护建筑周边,已经拎了几辈子马桶的普通p民.下一辈还要拎马桶.拎马桶的历史不够长?上海的人囗是某些欧洲国家整个国家人囗的总和.欧洲的城市模式适合上海的发展?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在低矮的住宅区不起摩天.是市场因素决定的.决不是政府.开发商为了天际线干净利落不起摩天滴.反之.在低矮住宅区起一些高楼不一定会破坏天际线。本人觉得现在经过改造.发展的外滩比我50年前在外滩散步时的天际线要美的多。外滩后面.左右起些高品质的高楼.特别强调是极高品质的高楼应该会为外滩的天际线加分滴.更加衬托出经典建筑之美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7 17: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人口,日本的人均面积还不如中国,一样山地多平原少,可人家的城市和我们一样吗?改善住宅条件很必要,没有说一定要守着棚户区不拆啊。可是高度可以控制,比如住宅不要超过15层。政府的介入是很有必要的,不是什么事都完全自由市场就是好的。国外的规划部门对于城市的规划都要严格的多,难道人家不是市场经济?再说我们发现近几年对于保护建筑和高度都越来越严格。如果过去那种模式是对的,为什么现在要改,反过来就说明那时侯一窝蜂的造高楼对于城市景观是种破坏,尤其是上海这种有历史底蕴和大量优秀建筑的城市。这不是说你高楼造的漂亮就有用的。没有高度的控制,再漂亮也是一盘散沙,当然如果有人对于这种城市风貌很欣赏,那我没话说,这是审美上的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5 18:24 , Processed in 0.04174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