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5-27 13: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巴山楚仁 于 2016-5-27 13:50 编辑
我11年在汉网和东湖发的帖子就分析过,当时就担心所谓的搬迁如果没有市委常委级别的官员牵头组织协调,统一部署,则汉口北和汉正街都可能谁也做不大做不强,最后各地商户转而去郑州长沙打货。
如今看,5年过去,现实还真的是往最差的方向走。
因为汉正街市场搬迁与否,涉及黄陂区、硚口区两个区的利益,只有市委市政府派大员统一协调搬迁,统一协调汉口北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才能实现成功搬迁。
这么多年,武汉市相关部门的政府服务能力、执行能力依然存在短板,真是应了当时说的话。
(原创)关于汉口北、关于汉正街 [复制链接]
巴山楚仁
来自 湖北
精华14
132
主题
7722
帖子
5291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5291
电梯直达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8 00:2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本帖最后由 巴山楚仁 于 2011-8-18 11:53 编辑
汉网里关于汉口北的帖子不少,市区的一些网友很反感,黄陂的部分网友很热心,这点我以为很正常,不必说长道短。但最近几天,关于汉正街禁止货车通行,其实变相促进(我没有用逼迫)商户加快搬迁汉口北的步伐,则让我不得不说几句草民之言。此前,因为考虑到汉口北牵涉到网友的地域情结,害怕引起太多争议,我一直不发帖子。但今天看到武汉这么媒体报道禁止货车通行,硚口区领导深夜值班等新闻,我真的坐不住了,不说几句真的很难。于是,在偷懒不动笔很长一段时间后,终于也再次写一个原创帖子。
首先表明论点:
一、我坚决支持汉正街市场搬迁,我坚决支持汉口北十大市场群的壮大。其意义官方和媒体都说到了,我就不再重复;
其二、汉正街市场的搬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周密部署、循序渐进,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不能简单决策,再次犯政治运动中的“一刀切”、“大跃进”。
第三、汉口北市场群目前不具备全面开业的准备,需要加快各项基础配套,形成完善的市场群要素配备,方能建成百年大市场、千年大基业。
四、政府应该建立一个高配置的专班,从立足武汉大物流、大市场的战略高度,来精心建设和管理好汉口北大市场。
好了,论点已经亮出,我就开始通过论据来进行具体论证。
先看第一个观点:我坚决支持汉正街市场搬迁,我坚决支持汉口北十大市场群的壮大。
还是采取举例论证。2009年10月,因为公司项目开发,我带领才组建的商业团队来武汉考察商业,汉正街是必去的。结果我看见的是一个杂乱无章、尘土飞扬(建设地一大道)、拥堵不看、商业物业落后的大集市(我觉得说大市场在成渝的同事面前有点脸红).
所以,汉正街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商业物流、商业流通的需要,必须搬迁。
2010年4月,我再次带领团队来武汉考察商业,这次专程去了汉口北,特别是家俱CBD和五洲建材市场。我发现整个市场规划建设都很宏伟,但是很多的设计不是从市场群需要的展示、陈列、交易、仓储、物流运输及各项配套出发,特别是市内交通严重阻碍市场发展,我有切身感受。但在中部来说,已经不错了。因此,汉口北才是汉正街搬迁的最佳承载地。
所以,我坚决支持汉口北市场群大发展。
再谈第二个观点:汉正街市场的搬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周密部署、循序渐进,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不能简单决策,再次犯政治运动中的“一刀切”、“大跃进”。
汉正街是汉口开埠500年来水运和商业发展的产物,是汉口在外国殖民主义侵略长江内陆之前、汉口商埠发展的活化石,更是武汉九省通衢的活见证。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样,汉正街商业流通的繁荣,是汉口500年城市发展的历史产物。因此,汉正街市场搬迁不能采取行政手段,以简单的半强迫半倡导的方式,一夜之间就搬迁出去。而应该从让一个几百年市场再次焕发新春的角度,精心规划、科学论证、周密部署。按照市场发育、成长、繁荣、改造、提升的发展规律,来实施逐步搬迁。
因为汉正街市场是一个综合大市场,所涉及的商品种类繁多、包罗万象。各种大类商品,细分化的专业市场,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指导我们的市场搬迁,不能再犯上世纪50年代搞人民公社、大跃进那种违背社会规律的历史性错误。
换言之,汉正街市场目前的搬迁,特别是通过行政命令、停止货车进入等,是简单粗暴的决策。通过这种带有部分强制性色彩的措施来加快搬迁,不是从关心市场的继续扩张、站在上万经营户利益的角度出发,更不是站在武汉面临来自中部周边省会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挖墙脚的现实出发,也不是站在武汉商品流通健康、持续、稳健发展的角度出发的。总体而言,是属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系统的问题片面化,一句话,不是按照市场发展的规律办事。
汉正街市场搬迁到汉口北是大势所趋,毫无疑义。但是,搬迁的过程只能是实事求是、顺其自然。成熟一个细分市场,就搬迁一个市场。目前汉口北只有家具、建材、农产品等几个市场相对可以正常化经营。而汉正街最强大的小商品市场,则缺乏搬迁到汉口北的基础。因为汉口北目前缺乏这些市场正常运营的条件,需要今后几年才能完善,目前也“强制”搬迁,则汉正街的经营、外地客户的进货就会带来极大困难,其结果必然是经营户难以为继、外地进货者转投郑州长沙,这样的市场搬迁肯定违背初衷,其结果是损己利他,损害武汉的市场利益、肥了周边省会市场。
第三个观点:汉口北市场群目前不具备全面开业的准备条件,需要加快各项基础配套,形成完善的市场群要素配备,方能建成百年大市场、千年大基业。
汉口北十大市场群,其站得高度十分正确。因为武汉作为中国内陆最具交通区位优势的特大城市,的确具备建设全国最大市场群得先决条件。而汉口北地区又的确在武汉交通枢纽建设中,布局了航空、高速公路、铁路交通等诸多的其他地方只能望其项背的优势条件,发展市场群是得天独厚、得中独厚。
但是,市场群建设也是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硬件设施基础,还需要完善的城市各项功能配套。这个配套,如完善的市内交通体系、完善的通达中西部各地商品市场的物流体系、便利的高中低档次的居住体系、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商业配套体系、丰富多彩的文化休闲娱乐体系、满足经营户子女教育需要的普教体系、满足市场需要的金融通讯体系等等、等等。但实事求是地说,政府主管部门扪心自问,汉口北虽然建设了上百万方的建筑物,但这些体系都具备吗?可以让汉正街的老板们比汉正街更方便自如的做生意吗?中西部各地的老板们来汉口北可以方便地进货、发货吗?
显然,目前的汉口北完全不具备全面开业的准备条件,因为大多数配套都不具备,说的直白点,汉正街的老板们来到汉口北,住没住的、吃没吃的,连来的路上都打不到的士、坐不到公交车,更不提每天上十万的外地打货的人,他们怎么来汉口北,完全找不到北,你不是逼着他们转而不来武汉,去投郑州长沙南昌吗?最后损失的不仅仅是在武汉的经营者们、也包括为市场群服务的几万上十万的打工者,损失的是武汉整个小商品物流市场,最终影响武汉在中西部目前占据第一位的商品辐射力,也就自然影响大武汉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从而在中西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于是,最后,我们自然要寻求一个最佳的解决办法:政府应该建立一个高配置的专班,从立足武汉大物流、大市场的战略高度,来精心建设和管理好汉口北大市场。
所以,既然汉正街市场搬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论证、周密部署,而汉口北目前还不具备完全接纳汉正街市场的能力,自然而然,就需要一个逐步搬迁、水到渠成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自然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仅靠黄陂区政府、硚口区政府、汉口北的开发商和管委会,都是不够的。还需要武汉市政府设立一个专门的领导小组,由副市长担任组长,组织武汉市各个职能部门、硚口区和黄陂区政府各部门,以及在武汉的一些重点行业的管理部门,形成一个联合办公、现场解决的体制,负责汉正街市场与汉口北市场的搬迁对接工作。采取汉口北市场群成熟一个,就从汉正街市场搬迁一个方式,做到现有的经营不受干扰、经营户与进货者的利益都能得到照顾、市场的搬迁也能有条不紊和循序渐进。最终做到汉口北市场群完全、彻底地代替汉正街市场,并将汉正街市场的众多功能集成和发扬光大,真正实现汉正街百年市场的再一次扩张和新生,成为大武汉复兴的有一个千年大基业。
诚如是,则汉口北新型市场群必兴、汉正街老街必将凤凰涅槃、大武汉重新崛起矣!否则,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将经济活动行政化,不从实际出发、主观决策,则汉正街的百年基业不仅断送矣!汉口北的新兴市场还真的危矣!
我本布衣,按理不当议论朝政时局,却因拳拳故乡之情、野人怀乡之意,对汉正街搬迁汉口北一事急在眼里、忧在心里。故而一瞬之间,打出三千余字,我且姑妄言之、众人姑妄听之,不必上纲上线,只当言者无罪、听者有心即可!
巴山楚仁
2011年8月17日夜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