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lljllj

[鸠兹古韵] 芜湖古八景之一“镜湖细柳”(镜湖公园、鸠兹广场、步行街全扫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4 18: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很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07: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提示的回复都看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0 21: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5_128:}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 15: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风景~~~非常美~~~小家碧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20: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芜湖八景



  
   芜湖八景均绘图形编入乾隆年间的《芜湖县志》。在民国以前有“神山时雨”、“犀牛望月”和“盆塘塔影”列入八景之说,历代史志未载。
  八景历经天灾人祸,几度兴废。1949年初,除赭山、镜湖和荆山景观有轮廊外,其它都名存实亡。政府和人民的长期努力,恢复或改造八景中的“赭塔晴岚”、“神山时雨”和“玩鞭春色”;余则因地形变迁或人为破坏,已荡然无存。
  三十六年来,恢复和建设芜湖的名胜景观,以补八景缺憾。

  一、赭塔晴岚              
    赭山由大小赭山组成,山石赭色,故名。主峰海拔84•8米,为城区群山之首,古邑称“雄阜”:左控大江,舳舻云连;俯瞰城廓,历历如绘,每当雨后,岚光缥缈。以景称“赭塔晴岚”。
  赭塔为广济寺砖塔。广济寺建于唐绍宗乾宁年间(894——898)。宋治平二年(1065)商人宋日汇捐砖塔于寺后山麓。历代香火旺盛,又称“小九华”。
  宋代诗人黄庭坚有“玉峰凝万象,绿萼绕群螺”诗句描绘赭山。张孝祥《游赭山》诗:“霜染枫林树树嘉,残阳野刹乱呜鸦”。游人可领略赭山的野色情趣。自广济寺拾级向上,登上山殿进入一览亭时,眼前豁然开朗有“大江烟外动,春鸟渚边呜;白带孤帆去,云连古塔平”的境界。既赞美赭山的佳色,又抒发了各自的情怀,传颂千秋。
  古代的赭山游览景点除了有众多寺庙外,主要有一览亭和滴翠轩。
  一览亭:宋淳年间(1241——1252),邑人张应南捐资建,县令赵崇作记。明嘉靖年间重修;后毁。清乾隆四十八年(1785)北乡百姓集资再建;光绪时众议有碍“风水”拆除。亭为四角单檐,四周可观景。“一览箜高下,分行失先后;遥看丛郁处,孤塔倚峰悬”。是一览亭的写照。
  滴翠轩:传为北宋诗人黄庭坚的读书处,原名“桧轩”。黄的友人郭祥正赋诗曰:“青幢碧盖俨天成,湿翠蒙蒙滴画楹”。遂改为“滴翠轩”,后废。清代曾三毁三建,古桧已毁轩尚存。
  赭塔:芜湖八景之首。1937年底日军驻上,赭山古迹被毁。1949年后,逐年投资建设,再现“赭塔晴岚”的景观。1958年赭山建成为公园。

  二、荆山寒壁
    荆山在市东南8公里处,由大小山头组成。(海拔96米与55米),相传大荆山是卞和得玉地。山下巨石名“鹤迹”,传为仙人所遗。明御史骆捲书写“寒壁”二字刻在崖际。“荆山寒壁”成为一大奇观。大荆山飞峰浮山,举一方之文学,又名“文笔峰”。小荆山“居六秀之方,位太乙璇宫之地”。与县城大成坊(县学府地)相对。又称“贵人峰”。山南有一巨石名“龟文”与“鹤迹”夹欧湖相对如石屏。两山隔欧湖对峙,状若娥眉,又称娥眉山。山与湖相通,元代知县欧阳玄常去游湖得名;湖水清澈如镜,山影碧透水底,故又称“荆山寒碧”。山水相映,树木葱郁,夏可避暑,冬令赏雪。元明清时,荆山是芜湖著名风景区之一,成为文人骚客游吟之地。
  大荆山有“荆山寺”,明嘉靖时芜湖官绅修建。巨刹后经屡毁屡建。光绪七年再兴土木,建成中进和前进大殿;宝刹巍然,香火极盛。寺后壁上浮雕刻壁巨大,即称“荆山寒壁”。壁中是释加牟尼的丈六坐像;文殊、观音待坐两旁。旁有暹罗老纳,加蓝,二十四诸天及上界名神500尊分列左右。一睹雄辉庄严,人物容颜生动殊异。其间有坐骑、刀剑、旗帜和器具等栩栩如生,气势宏大,令人赞叹不已。
  登山而上,穿过翠竹林,见“梓潼词”,内住守山人。山顶有巨石凌空起,古称“飞凤亭”,可容纳数十人;石旁一座三重檐六角亭阁,名曰:“文星阁”,有曲房小厦祖给游人乡邻作书房客舍,一条路直达山顶。
  古代欧湖连弋水,清涟千顷。每年龙舟竞渡,热闹非凡。清人汪可准有:“湖山几载梦思通,画航轻摇似镜中;云映酒樽双岫碧,烟移花岸一片红”的描绘。由于自然变迁与青弋江改道,现欧湖消失了。
  荆山自明成化年间(1465)开始采石,至嘉靖前后,荆山遍地疮夷,皆堑为坑谷坡陀。所谓左龟右鹤,漫无遗迹。水部许用中认为荆山是芜湖的“文运”。捐资撒给开山人,劝禁采石。在山上建梓潼祠,雇人守山,但屡禁不止,荆山秀色解体,石刻寒壁毁于1967年夏,荆山名胜销声匿迹。

  三、玩鞭春色
    古代,芜湖郊北二十里的“玩鞭亭”,每逢春季郊游,只见“近处村野四合,繁花如锦;左有长江如练,右有荆山似娥眉”。田园风光和郊野情趣令人陶醉。
  “玩鞭”出典于《晋书》。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六月,王敦将举兵内向,明帝密知之,乃乘巴骏马,征行至于湖,阴察敦营垒。敦昼寝,梦日环其城,惊起曰:“此必黄须鲜卑几来也!”使五骑追帝。帝驶去,见逆旅卖食妪,以七宝鞭与之,曰‘后骑来,可以此示!’追者至,问妪,妪曰,‘去远矣!’因以鞭示之,传玩良久,帝获免。北宋元丰八年(1085)芜湖东门承天寺方丈尚蕴湘募建了“梦日”和“玩鞭”二亭。梦日亭毁于明嘉靖前,清咸丰后曾修火药库,即今鸡毛山原址有“火药房”地名。元代“玩鞭亭”遭毁,明嘉靖年间(1522)芜湖晋姓诸士重建,以后又多次修缮,刘瓒作《重修玩鞭亭记》。清末毁,民国初仅存遗址。但晋明帝遗鞭缓兵的故事及文人的题咏为古今世人传颂。
  1983年,市政府批准西江乡棠桥行政村农民集资兴建汀棠公园。1984年在公园内再建玩鞭亭恢复了“玩鞭春色”的景观。

  四、吴波秋月  
    古代芜湖“襟汉江白带而下”,长江经芜湖流向古吴国流域。宋隆兴二年(1164)在青弋江口中江塔与接官厅之间建一座“吴波亭”,由张孝祥书额。元代欧阳玄赋诗:“几回送客舣吴波,月上芜城夜若何!”“吴波秋月”景点由此得名。“吴波亭”,明初毁于战火,后合肥人杨偁任芜湖知县又重建,明末清军南侵复毁于战火。清道光年间赣南关道王泽告老回芜,在镜湖边筑“希古园”,滨岸有水阁凉亭,题名“吴波”,旨在恢复吴波秋月旧观,后废。原址即今柳春园。
  吴波亭建于江岸,有石阶通达江边。为迎送客和清秋赏月的极佳处。明黄箎诗《吴波秋月》“万项玻璃一色秋,水光蟾影两悠悠。冰壶倒浸银河冷,玉兔高悬夜气浮”。其亭占地势之利,徜徉之上,景状动人。
 
    五、镜湖细柳
   镜湖,位于市中心。民国八年《芜湖县志》:镜湖在赭山南(陶塘)。宋张孝祥捐田百亩,汇而成湖,环种杨柳芙藻,为邑中佳景区。镜湖以其柳树千株,柔条万缕而景胜一方,故名“镜湖细柳”又名“镜湖烟柳”。
  镜湖细柳,作为景区,自南宋起,迄今有八百多年历史。张孝祥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忧国空含情”。他捐田百亩开辟景区,易名陶塘。表达“归田园居”的意愿。还建“归去来堂”和“野志堂”,后毁。
  清代,镜湖林亭见诸名人题咏。曾先后建长春园、洪园、陆羽茶社、琴余别馆、来佛亭、钱园、桂园、学圃草堂、希古园、柳春园、大花园、西花园、藕香居、烟雨墩等园林景点;清末民国初占作民居。
  建国后,人民政府开辟公园风景,迎宾阁、观岚亭、柳春园和藕香居、大花园等景点。
  1950年开始绿化湖滨,再现了“镜湖细柳”的景观,逐步兴建镜湖“小八景”(景名待定)目前,镜湖改造建设为较具规模的、开放式的风景区。
  
    六、雄观江声     
    “雄观江声”是以“雄观亭”命名的景致,南宋初年建。原名“观澜亭”。宋淳熙七年(1180)芜湖县令朱以在原址上重建;张孝祥书“观澜”匾额。
  宋代建雄观亭,“雄观江声”的命名在其后。
  朱以建造的雄观亭后废。明崇祯八年(1635)在鹤儿山麓的原址附近建造“雄观江声”和“三元殿”。古传三元殿有一块响石,其声澎湃。清代毁于兵燹。光绪十七年(1891)重新建造;民国初,三元殿内设“米业小学”,解放后改为长江路小学。

  七、蛟矶烟浪
  蛟矶山,位于长江对岸北站南约三公里处,今属无为县。矶石有洞穴,传说为蛟所居,故名蛟矶。《芜湖县志》载:“蛟矶山在县西南七里大江湣,高十丈,周九亩七分……每逢阴雨,烟波翻腾,故有“蛟矶烟浪”誉称等。
  蛟矶兀突江岸,是观赏江波水色的佳地。明代寥驩《蛟矶》诗“天连回水宽,石拥孤山小。顷刻长风来,烟涛同缥缈。恍如蓬岛游,翱翔搂飞鸟。”千里波涛尽收眼底。明嘉靖名人边维垣、张山人撰写《蛟矶山志》,现已失落。
  唐代蛟矶上建寺院。名“水心禅院”,宋政和年间(1111——1118)赐名“宁渊观”,后人又在江东建一“宁渊观”,蛟矶景又称“宁渊上观”。宋代张孝祥的《宁渊观》和陆游的《入蜀记》均载。明改建《灵泽夫人祠》(灵泽是三国孙权之妹,刘备的妃子),相传灵泽归省母亲,回蜀至此。得知刘蜀噩耗哀殒(又说投江自杀)。俗“娘娘庙”、《龙女祠》。明人刘淮探索考证并著《灵泽辩疑记》,他认为传说不确,灵泽夫人祠有正殿一座,大殿左右共有翼楼十二楹,极盛时有屋宇九十九间半。民间有进祠烧香习俗“祷风涛不爽”。留下了众多文人墨客的作品。明末清初,蛟矶景观始见衰落。今日的蛟矶成为残蚀的小山丘,只存一对狮子和断砖碎瓦。

  八、白马洞天
  白马山在市南十二公里处,海拨123米。志载:山面皆峻石嶙峋,内有洞穴,深广莫测。夙多仙迹,故称“白马洞天”。古代的白马山远离市廛,山石奇异,绿树葱笼阴郁,充满山色野趣。明代王恒赋诗云:“白马山中别有天,洞天仙去已多年;至今遗迹游人赏,棋局松阴鹤自旋”。游人徜徉云外,悠然自得。
  宋代,山上建有“三圣祠”,祠杞灵威公、灵公、灵显公。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又诏“三公”为三王,嗣后逐年破落。元代白马山又兴盛一时,县令欧阳玄有“几度攀萝寻胜迹”的诗句。著名画家王蒙画有一幅《白马洞天图》,并题诗赞美。明代“三圣祠”改名“护明寺”。成化年间(1465)道士葛志宽募化重修殿宇,恢复白马洞天景观。之后“护明寺”逐渐倒废。清末,娘娘殿也遗毁殆尽。
  白马山穴内钟乳倒悬,深广叵测,名为“紫燕洞”,俗称“燕巢洞”。每到冬天,飞燕藏洞中避寒,春天离去。百姓有焚牛粪饼祭洞神习俗。南朝七年(463)敕禁此俗,使紫燕过冬绝迹。至元明时,紫燕又逐渐多起来。
  白马山岩适于烧石灰水泥,历代开山采石不竭,至清中晚期,白马洞天的景观日趋衰落。解放后,白马山建起年产百万吨水泥的中型水泥厂,炸山采石,古迹全毁。

  附:神山时雨
  神山,位于城区东三公里处。有赤铸山,大小火炉山和马鞍山,统称神山。《芜湖县志》载:“(神山)山势逶迤,蟠结幽邃。远眺丹阳,诸峦锦亘相接。赭塔、荆壁东西夹辅。相传兹山为县治来冈,云。”宋乾道七年(1171),芜湖遭大旱,县令沈端节到神山李卫公词祈雨,二日后果降大雨,拟仿苏东坡的《喜雨亭记》文意,在山上建《志喜亭》。神山祈雨应时而降,故名《神山时雨》。《太平府志》:“神山在县东北九里,与赤铸相连。《图经》云:“干将淬剑于此”上有磨剑池。”《芜湖县志》载:干将墓在赤铸山;大小火炉山之间铁门槛相传为干将铸剑时设炉处。
  宋代前建李卫公祠,祀初唐大将李靖。宋时废;明代重建又废。明人廖和廖大中曾赋诗咏颂。神山北麓的“罗汉寺”,建于宋政和年间,毁于明清之间。志喜亭于清嘉庆时废,原址上改建三茅君殿,后废。
  1950年,神山等五座山上开始植树绿化。1978年辟为苗圃;1984年重建“志喜亭”,恢复“淬剑池”、“试剑池”和“铁门槛”等景点,辟建“神山公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21: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5 19: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好图哇~~~镜湖那一块最好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4 08: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美镜湖!  顶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15: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把镜湖风景区做到极致,大美芜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9 21: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9 21: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9 21: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9 21: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9 21: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9 21: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6 07:50 , Processed in 0.04786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