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niceGZH

[综合其他] 广州医疗信息专辑(全国三大医疗高地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29 22: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nice_GZH 发表于 2023-3-29 21:37
高水平医院为何“扎堆”广州南沙?将进行哪些探索?
2023-03-29 17:10 来源:南方plus 钟哲 黄锦辉 许舒智 ...

状如“生命之钥”,设立1500病床,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启用
南方都市报APP  健闻
原创
2023-03-29 12:06
       3月29日,形如“生命之钥”、坐落在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位置、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一流医疗科研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在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明珠湾区起步区横沥岛正式启用。据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共设立1500张床位,启用初期拟开设660余张床位。同时,南沙院区将建设75间ICU病房,其中包括6间正负压单间ICU,并建设45间手术室,含3间负压手术室。
       医、教、研三大功能区结合
       串联出一把解锁生命科学的钥匙

       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定位“全国领先、湾区特色”的高水平三级甲等医院,是大湾区重点民生工程之一。该建设项目于2018年7月27日奠基动工,经过4年多紧张有序施工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医院基本建设完成。
       医院建筑立面设计以“静水南沙、医养身心”为主题,突出滨海建筑特色,汲取经典、高端滨海建筑的立面特点,以白色横线条为主要元素,局部波动变化,将海景最大限度地 引入室内。屋顶造型以“大医中山、展翼南沙”为主题,以海鸥展翅造型为母题,结合屋顶设备的遮挡需求,形成独特的滨海建筑造型特色。
       总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采用南北分区的设计理念,涵盖医疗、教学、科研三大功能,南北区通过形如“生命密钥”的架空连廊相连接,联系紧密,采用双廊式设计,形成了“透景、透风、透水、透绿、透人”的就诊环境,处处见庭院,宛如一座花园中的医院。
       在整体布局上,北地块为主要的普通医疗区,各医疗单元按照以学科为中心的“诊疗中心化”理念进行布置,设置具有中庭景观的医疗街串联各功能单元,提高工作效率,为病人提供最便捷的服务。住院部采用双护理单元,屋顶设置直升机停机坪。
       在南地块北侧布置科研及动物实验楼,紧邻普通医疗区,便于科研、医学转化交互;教学行政公寓楼紧邻科研楼东侧布置,形成医院的内区服务空间。国际医疗中心位于最南端,靠近下横沥水道,设置游艇就诊通道。南、北区之间设置架空连廊便捷联系。
       全院拥有38个科室、48台大型医疗设备以及PI实验平台、细胞制备研究中心、P2动物实验室、达·芬奇教学中心等医疗设施,配置高效先进的医疗系统,投入使用后将成为国际医学中心、大湾区公共卫生灾难救治中心、医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中心
       初期开设660张床位
       打造同质化30分钟救治圈

       据介绍,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共设立1500张床位,启用初期拟开设660余张床位。同时,南沙院区将建设75间ICU病房,其中包括6间正负压单间ICU,并建设45间手术室,含3间负压手术室。在医学学科建设上,将布局精准肿瘤学科、内分泌代谢与心脑血管病学科、生殖医学学科、烧伤整形学科、消化疾病学科、耳鼻咽头颈6大学科群,并进驻妇科、产科、重症医学科、骨科等38个专科,其中涵盖3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
       中山一院越秀院区与南沙院区实施垂直管理、同质化管理,医疗专家均由院本部统一派出。今年3月1日,首批科室执行主任、专家近80位已正式进驻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各业务科室根据要求,已提前做好轮派准备和计划,目前医、药、护、技、行政管理人员等均早已就位。
       在硬件上全面“武装”。围绕南沙医院国际化定位与国家医学中心的战略目标,中山一院南沙院区目前已投入近20亿元用于各种装备,已配置高质量的PET-CT、PET-MRI、MR3.0T、DSA、磁共振复合手术室、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顶尖医疗系统和设备,帮助医生在手术中实施更精准的操作,提高手术质量和疑难重症诊疗水平。  
       为方便患者就诊,中山一院南沙院区设置了医疗服务中心,涵盖集中检查检验预约、床位统一调配、优先就诊患者管理等多个创新性模块,为患者提供个性化、高品质的优质医疗服务。
       此外,中山一院按照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标准建设,配置信息联通和指挥设备、移动手术室、移动ICU、车载CT等设备,已建医用直升机停机坪、拟建海上救治码头等基础设施,搭建海陆空立体应急反应与救治体系,面向湾区提供即时响应的全方位高效率救援服务,建成大湾区30分钟医疗救治圈。
       智慧化花园式院区
       将全力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教授表示,对标国际顶尖医学中心,瞄准世界医学科技前沿,用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推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把中山一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家医学中心,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是新时代赋予中山一院人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南都记者现场了解到,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围绕“静水南沙、医病医心”的理念,设计下沉庭院,各医疗单元按照以学科为中心的“诊疗中心化”理念进行布置,中庭景观的通道也能串联各功能单元,医护人员和患者能从诊室“推门见庭院”,舒缓身心。新院区内,还可感受到满满的“科技感”。南沙院区打造了智慧一体化物流系统,科学配备智能物流方案,采用智能轨道物流系统、智能气动物流系统、智能导车机器人物流系统、被服动力收集系统、厨余垃圾动力收集系统多套智能物流系统,实现院内物流高度智能化,保障物品高效、安全地输送。
       据了解,智能轨道物流系统覆盖全院90余个医技科室、护理单元、门急诊等科室,可运输物品含输液、临床标本(检验,病理)、药品、医用耗材、临床用血、器械包、治疗包、病历档案、办公用品等,有效缓解医院日常运营中人流与物流交织通行存在的拥堵难题并规避感控风险,同时让医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面向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需求,中山一院将南沙院区作为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的重要载体,将全面承载国家医学中心研发攻关、成果转化、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公共卫生、临床诊疗、中西医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八大功能。
       按照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要求,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布局研发攻关中心,同时以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推动医学人才培养。
       研发攻关中心可满足近百名PI团队的入驻需求,打造大动物、生物安全、基因动物、无菌动物等设备齐全的实验室,为完成国家医学中心研发攻关和成果转化任务提供重要的支撑平台
       2021年3月18日,中山一院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签署共建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合作协议,计划面向中国、美国和环太平洋国家开展机器人手术培训与教育项目。当前,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在南沙院区已完成建设,面积约1000平方米,已配置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两台,腔镜培训系统十套,可承接机器人和腔镜手术人才的培训任务,为大湾区卫生健康事业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医学人才。
       医院党委骆腾书记说,中山一院将在争创国家医学中心、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锻造医院文化软实力,为医院发展凝心聚力提供根本保障,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30 01: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投资22亿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区将原址改扩建




2023-03-13 19:52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批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区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则上同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区改扩建工程。



根据批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区改扩建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医院院区内,总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2亿元。该院东院区改扩建项目,是继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项目建设后的又一项重大项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原黄埔院区)前身为广州市黄埔区人民医院,1999年由原中山医科大学接管,2001年在原中山大学与原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后划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并命名为黄埔院区,2013年10月经国家卫计委批准正式命名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是目前广州东部最早具备三级甲等水平,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三级甲等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30 14: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成立传染病救治专科联盟 首批23家医疗机构加入!
来源:金羊网 作者:张华 发表时间:2023-03-29 06:15
       “参加传染病救治专科联盟,对我们卫生院的医生来说,是一个十分珍贵的机会。”广州白云区太和镇卫生院院长曹伟强说。
       3月28日,广州市成立传染病救治专科联盟。作为牵头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以下简称“广州八院”)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白云分院、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江高镇卫生院等23家医疗机构签署医疗技术合作协议,成立传染病救治专科联盟。
       健全传染病防治体系迫在眉睫
       鼠疫、霍乱、疟疾、流行性脑膜炎、血吸虫病、结核病、乙型肝炎、艾滋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新冠病毒感染……重大传染病从未消失过。广州八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指出,近年来新发的传染病,比如SARS、新冠病毒感染等多数属于人畜共患病。患病的畜禽及其皮毛、血液、粪便、分泌物等往往带有各种病菌、病毒和寄生虫、虫卵等,处理不好就会传染给人,而且传播方式具有多样性,预防和诊治都比较困难。
       “新冠**与SARS极为相似,国际评价是早期病原鉴定快速,中后期响应能力提升。”蔡卫平坦言,“在对新冠**的反思中,我们认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为了健全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市级、区级、基层三级传染病防治体系,同时联合粤港澳大湾区传染病专科医疗服务平台,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新突发、重大传染病防控救治高地和区域性强大公共卫生体系,3月28日,广州八院牵头成立广州传染病救治专科联盟。据了解,首批有23家医疗机构与广州八院签署医疗技术合作协议。
       广州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李凌华表示,“建立传染病救治专科联盟后,广州八院将发挥自身专科优势,持续推动先进诊疗技术及优质医疗下沉到各个区,以达到诊疗同质化,实现上下联动、双向转诊,推进区域分级诊疗迈向新的台阶。”
       培养公卫人才提升“软实力”
       当前**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尤其在防控体系尚不健全的农村地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急需得到提高。
       曹伟强说:“我们希望通过传染病救治专科联盟这个平台,为基层医生提供参与学术研讨、课程培训的机会,从而提高充实我们的人才梯队建设,同时也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于**疫点的处置效率。”
       曹伟强表示,“对于人才培养来说,加入联盟能提升基层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的‘软实力’。目前对于基层医生职称晋升最大难点是职数限制,因为基层医疗机构的职称职数比例比较少。我们卫生院300多人只有一个正高职称,中级职称数不超过25个,但是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就有260人左右,所以竞争比较激烈。只有不断学习,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才能提高履职尽责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3 22: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攻克银屑病有新突破!中医成果在欧洲顶刊发布
南方都市报APP  健闻
原创
2023-04-03 19:07
       近期,广东省中医院与荷兰乌特列支大学医学中心联合在欧洲分子生物学顶刊发表合作成果,为攻克银屑病提供新的突破点。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旗下顶级国际期刊《EMBO Molecular Medicine》(1区,影响因子14.26),首次揭示以天冬氨酸为关键媒介的免疫代谢交互促进银屑病进展的具体分子机制,提出免疫代谢交互的新学说,为免疫性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靶点研究提供了新的示范,具有突破性。
       研究团队介绍,在人体免疫系统中,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表达表面分子等方式相互作用,在体内形成一个高度复杂的调节网络。正常情况下,这个网络能够协调人体免疫应答,对抗外来病原体,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失衡状态,导致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如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免疫交互是免疫性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核心病理环节之一,也是当前通过生物制剂干预免疫性疾病的主要靶点。
       此次中荷科研团队以免疫性疾病的代表性病种银屑病为研究对象,立足于银屑病皮损角质细胞发生“miRNA失衡”的前期发现,结合miRNA具有多靶点调控的生物学特征,利用蛋白质组、代谢组、同位素示踪代谢流和实时细胞能量代谢检测技术,揭示了银屑病角质细胞发生代谢重编程的具体模式和机制,并揭示角质细胞发生代谢重编程后如何重塑微环境代谢图谱以及影响T细胞分化,最终阐明以天冬氨酸为关键媒介的免疫代谢交互促进银屑病病理进展的具体分子机制,从而提出治疗银屑病潜在的新策略——阻断天冬氨酸代谢交互。
       研究团队表示,免疫性疾病的病理机制涉及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以及分子的异常,了解这些细胞之间的交互是理解疾病机制和开发治疗策略的重要基础。
       据悉,这项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银屑病角质细胞的代谢重编程机制,还阐明其通过依赖于天冬氨酸的免疫代谢交互影响T细胞分化的具体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同行研究,形成了“免疫代谢交互”的新学说。
       未来的研究,将以“免疫代谢交互”新学说为着力点,深入探讨代谢重编程对病变微环境和整个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其在免疫性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从而为免疫性疾病的有效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本研究通讯作者均来自广东省中医院,分别为该院研究顾问Boudewijn Burgering教授,副院长卢传坚教授和风湿免疫研究团队首席研究员黄闰月。第一作者是广东省中医院与荷兰乌特列支大学联合培养的首位博士王茂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3 22: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新冠后免疫功能异常,“德叔”团队有了新发现
南方都市报APP  健闻
原创
2023-04-03 19:48
       免疫反应在病毒感染中至关重要。新冠感染者康复后,免疫系统发生哪些变化?持续时间多长?如何干预免疫功能让机体尽快恢复?
       近日,广东省中医院张忠德教授团队、郑广娟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Cell Proliferation(细胞增殖)在线发表学术论文。该研究显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机体后天免疫功能在一定时期内仍存在异常,但应用中医药调理、呼吸训练、适宜的体育锻炼等方法尽早进行康复调理,可显著改善感染后机体的后天免疫功能损伤,加快康复。
       据悉,张忠德教授团队长期参与COVID-19临床一线救治,发现不同特征患者疾病进展和预后存在差异,为明确这种差异背后的免疫学背景,张忠德教授团队及郑广娟教授团队利用全景免疫组库评估方法,针对**早期武汉的新冠感染后恢复期患者,对比80例新冠感染康复者和12例健康对照者的免疫组库特征发现:新冠感染6个月后机体淋巴细胞减少、T细胞受体(TCR)和B细胞受体(BCR)的多样性降低,B细胞储备激活。
       这些证据证实了新冠感染后机体的后天免疫功能恢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研究结果还表明:与未接受中医药等康复调理的人群相比,接受中医药调理康复者免疫功能有显著改善,有助于加快康复。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关键发现可能会改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康复策略,对于后**时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长期潜在影响评估,探索促进免疫功能康复有效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8 17: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医科大学四个医院建设项目获批/将批,总投资33.51亿元
2023-03-31 10:24
      
一、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广州南部应急医疗中心项目建设书的复函

广州南部应急医疗中心,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南路63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院内。项目新增床位800张,新建建筑面积11.5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含连廊及架空层面积13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七项设施用房、大型医用设备用房、感染疾病用房、教学用房以及地下车库、室外道路、绿化配套工程等。项目总投资估算97279.33万元。

二、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印院区广州泌尿医学中心改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复函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印院区广州泌尿医学中心改建工程,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康大路1-3 号。项目改建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加装1台污物梯,新增建筑面积128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室内拆除砌筑工程、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医疗专项工程、电梯工程、结构加固、配套公用工程等。项目总投资8081.87万元。

三、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国际呼吸医学中心项目建议书审批前的公示

国际呼吸医学中心位于荔湾区大坦沙岛中部规划一路西侧。项目新增床位1000床,新建建筑总面积14.2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七项设施用房、大型医用设备用房、地下车库、室外工程、配套公用工程等。项目总投资160485.08万元。

四、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沿江院区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审批前的公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沿江院区扩建工程,位于越秀区沿江西路151号。项目新增床位400张,拆除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新建建筑总面积8.07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七项设施用房、大型医用设备用房、地下车库、配套公用工程等。项目总投资69275.84万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8 19: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最大胸肺呼吸中心通过验收,进入全面运行阶段

2023-04-08 11:22 来源:大洋网
分享到:
近日,亚洲最大胸肺呼吸中心——广州实验室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临床基地(广州呼吸中心),在试运行一年多后顺利通过联合验收,进入全面运行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5 23: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肿团队找到了晚期食管癌精准治疗的“疗效密码”
南方都市报APP 健闻
原创
2023-04-14 14:22
       因为饮食上被粗、硬、烫的食物刺激,再叠加环境和老龄化相关的因素,在广东的粤东地区等地区,食管癌发病率较高。与发病率较高相对应的是,占据食管癌主流的鳞癌治疗以单纯化疗为主,患者生存获益有限,预后不佳。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食管癌年新发60.41万例,年死亡54.41万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4月13日晚,肿瘤学国际顶尖期刊《癌细胞》(Cancer Cell)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在晚期食管鳞癌免疫治疗方面最新的前瞻性转化研究成果。团队通过创新性的开发和梳理基因测序数据,建立了以基因组特征为依据的EGIC分型方案,根据对患者进行基于基因诊断的分型后发现,在全部患者中占比超过两成的EGIC1型患者,在运用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PD-1抗体联合经典化疗方式后,超过70%的在观察了21个月后仍为观察到中位生存期(超过半数的患者依然存活),实现了长期带瘤生存;而占比50%的EGIC2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则从传统方案的11.7个月延长到17.2个月。
       团队不仅为食管癌患者找到了疗效更确切、获益更明显的治疗方案,还针对性地提出了晚期食管鳞癌一线“PD-1抗体+化疗”模式的生物标志物探索方向,为解决了哪些患者能够从中明确获益的精准治疗问题。
       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科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广东省科技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王峰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陈衍行博士研究生、王梓贤副主任医师、金颖副主任医师、赵齐副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
       提升了食管鳞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还能预判哪些患者群更获益
       研究团队核心成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教授王峰表示,全球食管癌年新发60.41万例,年死亡54.41万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食管癌主要包括食管腺癌(EAC)和食管鳞癌(ESCC),其中食管鳞癌最为常见,占全球食管癌的85%。长期以来,对于晚期食管鳞癌的治疗以单纯化疗方案为主,但患者生存获益有限,预后不佳。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先后开展的多项大型3期随机对照研究证实了“PD-1抗体+化疗”模式用于晚期食管癌一线治疗的疗效。其中,徐瑞华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发现,相比于单纯化疗,运用国产且多个适应证已经纳入医保的特瑞普利单抗(PD-1抗体)联合化疗(紫杉醇+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可以显著改善食管鳞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降低死亡风险达42%。基于这一突破性成果,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及顺铂的方案已成为晚期食管鳞癌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
       然而,不少国际、国内同行开展的食管癌PD-1单抗联合化疗相关研究结果却显示,PD-L1低表达患者接受PD-1单抗联合化疗未显示出显著优于单纯化疗的临床获益。传统的用来辅助PD-1单抗治疗的医学检测,对于判断患者能否从中获益的效果并不突出
       为此,徐瑞华教授团队通过对前期研究开展了基于PD-L1表达水平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PD-L1高表达和低表达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联合PD-1抗体治疗均能显著获益。此外,研究团队对相同领域的五项3期临床试验进行了荟萃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这一研究成果表明:在“PD-1抗体+化疗”的治疗模式下,PD-L1表达水平作为疗效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有限,亟须寻求更为可靠的疗效标志物。
       对治疗前肿瘤进行基因测序
       研究团队发现了“疗效密码”
       面对此困境,徐瑞华教授团队基于临床队列开展了前瞻性临床转化研究,对研究中486名食管鳞癌患者的治疗前肿瘤组织进行了全外显子测序,探索“PD-1抗体+化疗”模式下的疗效标志物及精准治疗策略。
       研究团队首先发现,通过表征免疫原性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肿瘤突变负荷(TMB)和仅考虑克隆性突变的clonal TMB均无法有效预测在食管鳞癌化疗联合PD-1抗体的疗效,这可能与其表征肿瘤免疫原性的准确度不足有关。既往研究发现,拷贝数变异和突变事件发生的先后关系会影响变异肽段和野生型肽段表达的相对丰度,从而影响突变的免疫原性。研究团队首先根据克隆性突变发生区域的拷贝数变异(CNA)情况对其做出分类,并根据推断的CNA和突变发生的先后关系,进一步将发生在扩增区域的突变区分为CNA-early突变和CNA-late突变;将CNA-late突变排除并对剩余的突变数量进行求和,定义为拷贝数变异校正的TMB(CNA-corrected TMB, ccTMB)。结果显示,具有高ccTMB的患者从化疗联合PD-1抗体中的获益显著优于低ccTMB的患者,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优化的免疫原性指标在“PD-1抗体+化疗”模式下可作为可靠的疗效标志物。
       由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分子对于抗原的呈递效率同样影响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研究团队同时分析了HLA基因型和化疗联合PD-1抗体获益的关系,并且发现HLA-B和HLA-Ⅱ的多样性、以及非HLA-B1501的HLA-B62超型是化疗联合PD-1抗体的正性疗效预测标志物,联合ccTMB可以进一步构成优化的免疫原性指标,提高预测效能。部分基因组致瘤变异已被证实与PD-1抗体单药耐药相关。研究团队通过对显著突变基因和显著发生拷贝数变异的筛选,发现TET2突变,PIK3CA突变,染色体1q21.3区段扩增和染色体22q11.21区段扩增与ESCC患者对化疗联合PD-1抗体耐药相关。
       免疫原性和风险致瘤变异是肿瘤基因组影响免疫治疗获益的两方面因素。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和对照,研究团队进一步将上述鉴定的免疫原性指标和风险致瘤变异进行了整合,创新性的构建了EGIC分型来解构免疫+化疗的治疗“疗效密码”。
       团队将免疫原性有利于联合治疗且风险致瘤变异阴性的患者定义为EGIC1型,75%以上的该型患者在化疗联合PD-1抗体治疗中获得持续性获益,且生存曲线的拖尾效应明显;将免疫原性有利于联合治疗或风险致瘤变异阴性的患者定义为EGIC2型,该型患者在该联合模式中也有一定的获益;将免疫原性不利于联合治疗或风险致瘤变异阳性的患者定义为EGIC3型,该型患者无法在化疗联合PD-1抗体中取得获益。对于EGIC3型患者,通过联合靶向干预所携带的风险致瘤变异分子事件可能是进一步提高ESCC患者治疗获益的可行策略。
       作为首个面向“PD-1抗体+化疗”治疗模式下晚期食管鳞癌免疫治疗的基因组生物标志物探索,该转化研究通过对免疫原性指标的优化和对耐药相关的致瘤变异事件的系统性鉴定及多维度整合,构建了可以精准预测化疗背景下PD-1抗体治疗获益的EGIC分型,促进了晚期ESCC免疫治疗的个体化决策。同时,EGIC分型为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晚期ESCC免疫-靶向联合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方向,具有可观的转化前景。
       “目前,我们正在和基因检测机构进行沟通,让这一检测模式能够在更多的肿瘤中心得到应用,让更多的食管癌患者能够从研究成果中获益”,王峰教授表示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8 06: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征集!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等你来设计


2023-04-17 19:56:26
记者从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获悉,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以下简称“研究院”)面向全国发布概念设计方案征集邀请公告,邀请全国英才广泛报名参加。

研究院是由广州市、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复旦大学三方共同举办的省属事业单位,坐落于广州市南沙区。研究院将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精准医学科研重镇和人才高地,努力孕育以源头创新为驱动的世界级精准医学产业集群,为中国和大湾区加快形成精准医学全球科创新高地和新兴生物产业全球重要策源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项目概念设计方案征集
2.项目概况:在南沙自贸区核心区域,研究院正规划建设科研楼、实验动物中心、公共技术平台、医疗器械高质量创新服务中心、宿舍用房、地下车库、室外工程以及其他配套工程等,综合考虑预留远期扩大发展空间及其他功能。具体详见征集任务书。

3. 分期实施计划
本次征集概念方案设计的项目,一次规划、分期实施计划如下:
(1)2023年计划启动立项建设新建科研楼、实验动物中心、公共技术平台、医疗器械高质量创新服务中心、宿舍用房、地下车库、室外工程,以及其他配套工程等,地上建筑面积约75000平方米,地下不计容面积要满足人防、停车、水泵房等功能,本着满足实际需求、人防要求、节省建设经费等方面综合考量。
(2)远期建设的预留实验楼单项工程约10000平方米,本次公开征集仅示意概念方案外观造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9 22: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优质医疗再添广州花都!新建三甲医院今年10月投入使用
羊城派 2023-04-19 18:50
       一直以来,花都区精准把脉人民健康新需求,先后引进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花都院区、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等优质医疗资源,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卫生健康保障。近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花都区获悉,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计划在今年10月投入使用
       据介绍,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项目是广州市、花都区两级重点建设的普惠民生工程,项目位于花都区镜湖大道北以东、雅瑶东路以南、黄冈中学广州学校以西,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去年9月10日,该医院项目主体结构实现顺利封顶。
       项目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建设,规划设置床位1000张,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医疗主楼、住院楼、行政宿舍楼和医疗设备配置、地下室及道路广场等。该医院规划设置学科门类齐全的临床综合门诊、急诊、住院服务及配套完善的医疗技术学科,同时突出专科特色,重点发展和建设肿瘤学科、小儿血液肿瘤学科、代谢免疫学科等三大优势学科群。
       项目建成后,将交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管理,这标志着花都将新增一所国内一流综合性三甲医院,完善花都区卫生医疗保障系统,成为广州西北部区域一流的重要医疗服务机构,从根本上完善医院的功能布局和医疗流程,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优质的医疗资源。
       目前,花都区拥有花都区人民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胡忠医院)三家“三级甲等”医院。随着更多优质医疗的落户,相信花都人民的幸福感将越来越强,花都的城市承载力和吸引力也将大大增强,并将成为大型企业、高端人才落户的重要推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9 22: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肿瘤生态学说”!宋尔卫院士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上分享最新成果
羊城派 2023-04-18 21:44
       当地时间2023年4月14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院士应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邀请,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参加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2023年年会,并在“Follow the Leader: Tumor Cells Driv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through Collaboration”专场上,举办了以“肿瘤生态学说”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获得了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
       据悉,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癌症研究会议之一,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最顶尖科学家、临床医生以及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共同围绕肿瘤领域前沿技术和创新突破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作为癌症研究界的焦点舞台,每年的AACR年会都会介绍来自世界各地机构的癌症研究领域最优秀人才的工作,以促进全世界对癌症病因学、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理解。
       在今年的报告会上,宋尔卫院士以“Collaboration between tumor cells and the inflammatory environment of distant organ drives metastasis by impairing effector immune cell deployment”为题目,向参会专家介绍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在乳腺肿瘤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宋尔卫院士在报告中指出,效应免疫细胞布控(EICD)指肿瘤患者体内具有抗肿瘤效应的免疫细胞在全身的布控,包括效应免疫细胞的激活、循环、募集、浸润和命运决定,是描绘抗肿瘤免疫发生、分布和发展的全景图。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是抗肿瘤免疫应答中效应免疫细胞的重要构成,但其在乳腺癌患者中布控的规律和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对此,宋尔卫院士团队首先揭示了原发肿瘤在转移靶器官中远程布控效应免疫细胞的现象,其次阐明了肿瘤细胞释放截然相反的两种危险信号——即趋化CD8+ TRM和上调免疫检查点分子,来调节EICD强度的机制,最后强调了靶向EICD中的关键免疫检查点分子,可将“冷”转移灶向“热”转化的治疗潜力,这一系列研究将为靶向肿瘤微环境及针对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新策略。其研究成果在问答环节引起了参会代表们和专家们的热烈讨论。
       鉴于宋尔卫院士在肿瘤免疫及肿瘤微环境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Trends in Cancer及Trends in Immunology等国际顶尖期刊多次邀请其撰写专题综述;Springer出版社特邀其编写专著:《The Long and Short Non-coding RNAs in Cancer Biology》《Translational Research in Breast Cancer: Biomarker Diagnosis, Targeted Therapies and Approaches in Precision Medicine》以及《Tumor Ecosystem: an ecological view of cancer growth and survival》。此外,高教出版社及北京科技出版社特邀其主编《RNA干扰的生物学原理与应用》和《小分子RNA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1 16: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省中医院南沙医院下月将试运营!

https://weibo.cn/sinaurl?u=https ... 26lang%3Dzh_CN%23r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2 17: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迎开业来首个护士节,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南丁格尔工作室成立
南方Plus 2023-05-12 14:20
       身着白衣、头戴燕帽,穿梭于病人之间,用爱和专业点亮生命之光……5月1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下称“南沙院区”)举行“我们的护士 我们的未来”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迎来开业以来首个护士节。会上,南沙院区南丁格尔工作室揭牌,南丁格尔志愿者服务队成立。
       中山一院党委书 记骆腾表示,南沙院区的护理骨干都经过中山一院的严格遴选,感谢护理人员对护理学科、护理事业及南沙院区的热爱,“创建国 家医学中心及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优质的护理服务,希望护理队伍以追求更优质、更温暖的护理服务为目标,让南丁格尔精神在南沙院区得到更好、更长久的发扬。”
       为了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助力大湾区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培养国际化高水平的护理人才,帮扶更多地区护理工作的开展,中山一院南沙院区成立了南丁格尔工作室,以专业能力为百姓解决切实的健康问题,中山一院护理部学科带头人成守珍是工作室负责人。
       据介绍,成守珍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第48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在2020年武汉疫情防控中,她主动请缨,与广东131名援鄂队员一起奋战61天;援鄂归来后,马不停蹄地跟随我国抗疫专家医疗团队支援塞尔维亚,被授予该国“保卫国家”的最高荣誉勋章。此次南丁格尔工作室(南沙院区)的成立,将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学人才,推动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中山一院院本部成立了南丁格尔志愿者服务队。为了传承和发扬南丁格尔精神,一支年轻有活力的志愿者服务队也在南沙院区成立。成守珍为南沙院区南丁格尔志愿者服务队授旗。“志愿者服务队将发挥护理人员专业所长,让志愿服务活动更贴近百姓,也是南沙院区志愿服务工作朝组织化、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一步。”成守珍表示。
       会上,成守珍为新入职的“白衣天使”举行授帽仪式,并带领护士宣读南丁格尔誓言。据了解,目前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共有护士600多人,南沙院区从2019年开始进行人才储备,护理骨干均为院本部选派,护士基本在 2019、2020年入职,全部在院本部完成两年规培后来到南沙院区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3 16: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tjj.gz.gov.cn/stats_newtj ... t/post_8972753.html
       广州2022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5224个,其中,医院298个,妇幼保健机构12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6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6个,卫生监督机构14个。全市拥有床位11.05万张,增长3.7%,其中,医院床位10.05万张,增长3.4%。全市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9.57万人,增长4.2%。

https://www.baidu.com/link?url=c ... 82300000006645e4eb1
       深圳2022年末全市有卫生医疗机构5201个,比上年减少40个,其中医院151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65720张,增长2.7%,其中医院病床60643张,增长3.1%;卫生技术人员118273人,增长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5 18: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12-13日,由广州艾力彼GAHA主办的2023中国医院竞争力大会在厦门召开,会上发布了2022届中国顶级医院100强名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3 13:46 , Processed in 0.052000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