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3-19 12: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和不定
郑国的使者刚走,楚王派来的少宰就已经到了营前,准备要向晋国求和。他言辞谦逊地向晋军统帅表达歉意:“寡君少时遭遇不幸,不善于言辞,并不想冒犯大国。只是因为听说之前郑国人不太懂礼,两位先君成王和穆王曾来往于此教导他们安定国家,所以便想效仿先王,不想引来诸位的误会,实在是愧疚得很啊!你们要没什么事,就请回吧!”
晋国上军将士会在一旁起身作揖,也很是客气地回敬道:“昔日平王在时,曾下过诏命给我先君文侯,让我们与郑国一起夹辅王室,无废王命。如今郑国不行使命,寡君感到匪夷所思,因此特别派我们前来问问郑国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本是没打算劳顿贵国往来迎送的,可没成想刚好碰到你们也在,这怎么好意思呢?在这里就先谢过贵国君主的好意了,烦请侯人代为转达!”
既然大家都是误会,有事也就好商量了。士会与楚国的少宰一起就两国友好事宜做了一些探讨,随后又百般恭维将其送出了大营。
如果双方就这么一直客客气气的,这仗还真就没法打了,可偏巧这事就被先縠给撞上了。听到士会那番说辞,先縠当场就勃然大怒,说士会你这个败家玩意儿,对楚国人如此低三下四,简直把晋国的脸都丢尽了。随后他又找来了赵括,让他追上楚使并传话说:“我方代表言辞失当,他的那些话都不是寡君的意思,您千万别往心里去。寡君派我们来的主要目的,是要把大国(贵国)的痕迹从郑国的土地上抹去,而且还一再叮嘱我们‘不要躲避敌人’。作为臣子不听国君的话实在是太不像话了,回去看我不好好收拾他!”
在这场与荀林父针锋相对的角斗中,先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有几个得力的帮手,分别是赵同、赵括、赵旃和魏锜。
这其中赵同、赵括是赵盾同父异母的弟弟,因为跟先縠的关系好,就总跟着起哄。另外一个赵旃则是赵盾堂侄赵穿的儿子,因为想求一个卿位而不得,就总想着把事情闹大,自己好建功立业提高一下地位。
至于魏锜,此人是文公近臣魏犨的儿子。他的父亲因为杀了一个僖负羁而获罪,后来尽管免去一死,却也因身负重伤不得不离开了政坛。或许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到赵盾颁行假公族制度的时候,魏锜连个公族大夫的位置都没捞到,因此便心存怨恨,总希望晋军输掉这场战争。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无论是楚国伍举,还是晋国的先縠等人,但凡是主战派都是在这个国家里不得志的人。而那些已经身居高位的,比如楚国的令尹孙叔敖、晋国的荀林父都极力想避免这场战争。
不同的是,楚庄王功业卓著、一言九鼎,他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哪怕是令尹、司马也不敢反对,他所做出的决策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而荀林父虽有城府,能够运用手腕熬到中军元帅的位置,可终究还是因为常年受赵氏集团打压威信不足,根本镇不住这些要上房揭瓦的竞争对手。尤其是有先縠这么一个中军佐罩着,这些不得志的人就更加不把荀林父放在眼里了,这也是伍参认为此次必定能战胜晋国的原因所在。
言归正传。
孙子有云:“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楚庄王这次派人求和是假,试探晋国的虚实是真。但凡头脑还有点清醒,就不应该把三军卿大夫之间的矛盾直接暴露在楚人面前。哪怕是你一心想要主战,可以使用的办法多得是,更改外交辞令是最不可取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先縠之所以不断地搅局,或许是因为他根本没打算赢得这场战争。相反,他就是要让荀林父出丑,让他承担战败的罪责——这种人简直就是楚国人民的好朋友啊!
楚庄王得知这个消息后,这才发现自己在对方阵营里竟然还是有帮手的,既然如此,那就更应该好好地谢谢这个朋友。于是,他一方面派出使者前往晋军营中求和,故意示敌以弱;而另一方面,等使者取得了双方结盟的初步意向后,又出其不意地派了一辆战车前往晋军营前致师。
所谓致师,按照郑玄的说法:“致师者,致其必战之志。古者将战,先使勇力之士犯敌焉。”也就是派出勇力之士向对方挑战,在战前炫耀武力,以显示其战斗的决心。
楚庄王此次派出致师的有一乘三人,其中许伯驾车直冲晋军大营,主将乐伯拈弓搭箭射杀了数人;在车辆掉头许伯整理马匹的时候,车右摄叔又冲进晋军大营,趁其不备连杀数人,并割了他们的左耳,然后跳上战车就往回奔。
晋军原本与楚人商定了结盟的日期,因而也没有设下防备,冷不丁地就被这么一辆横冲直撞闯进大营的战车给搞蒙了。直到他们又闯出大营扬长而去,人们才反应过来,于是赶紧组织人马兵分两路追击。
致师的楚军将领乐伯连续射杀了不少追兵,但晋军依然穷追不舍,到最后箭也不够用了,却还是没能甩掉追军。正在危难关头,乐伯猛然看见从树丛中跑出一头麋鹿,于是转头射了一箭,箭从麋鹿的后背插入正中心脏。
眼见麋鹿倒地而亡,车右摄叔轻快地跳下战车,徒手抱起麋鹿的尸首,献给了前来追击的晋国将军鲍癸,并致辞说:“现今还不到打猎的时令,不能奉献珍禽猛兽慰劳贵军,只好把这头麋鹿奉上略表心意,请不要推辞。”
春秋时的人们向来尊崇君子之风,鲍癸看到对方恭恭敬敬地奉上了麋鹿,便下令停止追击,很有风度地向对方表示感谢。在回程的路上,他还不忘赞叹说:“车左善于射箭,车右善于辞令,都是君子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