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c75665

[正定新区] "天下根本在河北,河北根本在真定"千年古郡正定城-暨《中华遗产》正定专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2 18: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帝即位是件大事,登基大礼不能随便在什么地方穷凑合。前面不远就是中京真定城,于是赶奔中京而来。
此时,在中京迎接这位即将荣登皇位的耶律阮的,也不完全是三呼万岁,潜伏着的杀机凶险,正等着他。
  耶律德光任命的中京留守赵延寿,本来是要作汉帝的,却只得了个留守、大丞相,心怀不满,记恨契丹主负约。这时,见耶律阮和辽南院王、北院王各自带着本部人马相继来到中京真定城下,本来想将他们拒之城外,但看看城内兵员不足以抗拒辽军,只得勉强打开城门。
  契丹诸将已密议奉耶律阮为主,入城后,耶律阮登鼓角楼,接受叔、兄等拜见。而赵延寿并不知道这些,还堂而皇之地宣称自己受辽太宗遗诏,权知南朝军国事,仍然向各道布告,而对耶律阮的供给也和其他将领一样。
  有人对赵延寿说:“契丹诸位大人几天来一直聚在一起密谋,必定有什么变故。现今我们统领的汉兵不下万人,不如早动手解决了他们。”赵延寿犹豫不决,接着又下令,以来月朔日,在待贤馆接受文武百官对他权知南朝军国事的恭贺。有人竭力劝阻,才作罢。
  这一天,耶律阮在馆舍,请赵延寿等人饮宴。耶律阮的妻子向来将赵延寿当兄长奉侍,这时,耶律阮从容地对赵延寿说:“你妹子从上国来了,不想见一面吗?”赵延寿欣然答应,与耶律阮一同入内。许久,耶律阮才出来,对其他人宣布:“燕王赵延寿谋反,刚才已把他锁起来了。”接着又说:“先帝在汴梁时,已命我管理南朝军国。最近驾崩,没有别的遗诏。而燕王赵延寿擅自管理南朝军国,这是什么道理!”于是下令:“赵延寿的亲近朋党,都释放不问。”
  过了几天,召集藩汉之臣于府署,宣布契丹主遗制,耶律阮正式即位,是为辽世宗。
        府路城治
  随着朝代更迭,真定(正定)城相继成为真定路、成德军大都督府、北都首廓,真定府(正定府)首府,保定(直隶)巡抚首府,其地位不断增强,成为河北中南部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真定府的建置最早始于五代。公元923年四月,成德军节度使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国号大唐(史称后唐),以魏州为兴唐府,建东京,在太原府建西京,以镇州为真定府,建北都。同年十二月,又废北都真定府,复为镇州。后汉一度改为真定府。
  进入宋代,北宋初年,分全国为十三道。宋太祖乾德年间,在各道设置转运使,其辖区称为路。之后,逐步强化转运使的权利,路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当时,今石家庄市所辖区域,属于河北路。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分河北为东西两路,真定成为河北西路的首府,从此确立了真定在河北西部政治中心的地位。庆历八年(1048年)升镇州为真定府,府城真定(今正定)。
  进入金代,真定城仍为河北西路和真定府的治所。元朝在中书省下设立路,由路来管辖府、州、县。太宗七年(1235年)改真定府为真定路,路城真定,意在进一步强化真定城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地位。地处河北中部的真定,成为大都(北京)以南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真定路领9县、1府、5州。
  明朝,真定的地位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真定路改为真定府,形成了以真定城为中心城市,统辖5座州城和11座县城及若干关城构成的城市体系。尤其是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以后,真定的地位更为显赫。明成祖朱棣夺取皇位之后,为了培植根据地的实力,频繁向河北地区调兵,在真定城建立神武右卫指挥使司,作为真定、保定府及周围诸州包括衡水在内驻军的最高指挥机构。这时的真定城,与同样拱卫京师的天津卫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城市规模和建筑规模、历史文化积淀等,都远远超过天津卫,也比元代才开始兴盛的保定城地位高得多。真定城这种特殊的军事地位,使之成为河北中南部具有重要战略作用的中心城市,直隶于京师,成为拱卫京师的重镇,控制燕晋咽喉、沟通京师与西北、西南的交通中心。
  清朝入关之初,行政体制基本沿袭明朝旧制,直隶真定府仍辖领5州13县。由于清政权还在巩固阶段,为了控制各省局势,还是把真定列为军事重镇之一。所以,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设真定、蓟州、通州、天津、山海关、宣府六镇总兵。真定镇总兵官(正二品)驻真定府,除镇守真定府各军事要地外,还辖制大名协营军事。顺治十三年(1656年)在北京之外的直隶地区,设立保定巡抚,驻真定。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保定巡抚为直隶巡抚,从真定徙治保定。
  雍正元年(1723年),因为避讳世宗皇帝胤禛名讳,改真定为正定,真定府和真定县从此改称正定府、正定县。雍正二年(1724年)开始调整政区体系,将原来由各府管辖的州,升为直隶于省的直隶州,缩小了府一级政区的范围,事实上也削弱了府的行政权力,同时提高了州作为二级政区的政治地位。正定府辖领正定、获鹿、井陉、平山、藁城、行唐、灵寿、元氏、赞皇、无极、栾城、新乐、晋州等13州县。
  民国二年(1913年),直隶省除顺天府外,其他府州皆废,由省辖县,正定府的历史终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2 19:04: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在给大家上历史课吗?就算正定历史源远流长又怎么样?今时已不同往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2 19:4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呀,现在是大力发展正定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18:01: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史天泽的府第,他说,“在子城西(就是牙城西侧),黑军营北。黑军营,就是史天泽的史家军。第中有静治堂、青樾楼、景光亭、江汉堂”。这些建筑,都是真定的标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7 23: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譬如唐代真定城的牙城、内城、外郭,水碾门。宋元时期织锦院、欧阳修的办公楼、史天泽的府第以及史天泽从故乡永清带来的黑军营在哪里?真定隆兴寺、文庙门前,为什么建汉白玉的桥?真定人俗说的“九桥不流”,是否符合历史,桥下原本都是有水流的?这些问题,看看纳新《河朔访古记》,全都明白了。

阳和楼,是真定城一座标志性建筑。梁思成、刘敦桢中国顶级的古建筑专家都大加赞叹。但是这座楼子是干什么的建筑呢?

纳新亲自考察后记载说:“真定路之南门,曰阳和。其门颇完固,上建楼橹,以为真定帑藏之巨盈库也。”阳和楼是真定内城的南门,上面是官府的钱库。

“左右双门而无门栓,因为是内城之门。通过而已”。

这说明真定城有三道城,牙城、内城、外郭。阳和楼是内城的南门,不是孤零零的一座楼。

纳新还在阳和楼下赶过集。他看见:阳和楼左右挟二瓦市,优肆、娼门、酒炉、茶灶、豪商大贾并集于此。大抵真定极为繁丽者,盖国朝与宋约同灭金,蔡城既破,遂以上地归宋,人民则国朝尽迁于此,故汴梁、郑州之人多居真定,于是有故都之遗风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8 08: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定的牡丹,宋代已小有名气,北宋名臣韩琦与真定知府李密学交情甚好,李密学曾到定州拜访韩琦时,特意为其送去真定的牡丹。韩琦很感动,欣然做了《谢真定李密学惠牡丹》诗:“穷边无处见春荣,咫尺常山似洛城。会得主人将雅意,欲教邻境伏香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8 18: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略夸张,不过还是支持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9 00: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章名城
    翻开浩瀚的历史典籍,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关于真定(正定)的诗文,其中不乏著名的文人大家和政治人物。如唐代的卢照邻、高适、韩愈、刘禹锡、李商隐,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范成大、文天祥、沈括,金元时期的元好问、王若虚、赵梦頫,明清时代的石珤、王世祯、袁宏道、赵南星、梁梦龙、魏裔介、梁清标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3世纪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真定留下了足迹,也留下了对真定的精彩记述。

        一、盛赞真定形胜
  滹沱河孕育了一方文明,是真定的母亲河。不论是远自千里水乡的游子,还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乡贤,面对滹沱河,无不发出由衷赞叹,因此,历代文豪墨客吟咏赞颂滹沱河成了历久不衰的主题,或赞叹滹沱河真定一带形胜之地,或描绘滹沱河如画景致,或抒发怀旧叹古的情怀。我们从那些或激昂、或感伤的文字中,能感悟到石家庄久远的历史沧桑。这是血与火洗礼了数千年的土地,这是处于扼燕晋咽喉、居南北通衢要冲的交通要道,这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的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这是物产丰富、轻纺工业发达的战略要地。
  在众多的赞叹滹沱形胜的诗文中,不乏历代大文豪的诗作。如,宋代欧阳修过滹沱河中渡桥留下的诗作《过中渡二首》,描绘了中渡桥边十里长堤,残冬时节“断冰残雪满河流”,和初春时节“中渡桥边柳拂头”的景致;有文天祥渡滹沱河所做的《渡滹沱河二首》,开首两句写道:“过了长江与大河,横流数仞绝滹沱。”写出了滹沱河的恢宏气势。
  通过诗文,概括和反映真定(正定)的战略地位,佳作连连。
  有代表性的诗作,如唐代与李贺齐名的诗人李益,在真定滹沱河畔见“蕃使”(即外族使节)的一首感怀诗: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
    漠南春色到滹沱,边柳青青塞马多。
    万里江山今不闭,汉家频许郅支和。
  由诗的描述可见,真定作为中原和大漠的连接地,滹沱河便成为中原的屏障。
  清代顺治朝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沈荃在《渡滹沱河》中,是这样描绘滹沱河的:“滹沱秋水莽滔滔,落日轻装上小舠。东下津门千里阔,西来岳色乱峰高。”
  清代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魏裔介,这位从真定恒阳书院走出的大学士,对滹沱河、对真定,感悟自然更深一层,在他的七律《正定府》中,仿佛听到了战鼓咚咚、号角声声:
      成德军声震若雷,长亭矗立古烽堆。
    山分恒岳奔天马,水绕滹沱到海隈。
    砧杵千家严画角,梯航万里走舆台。
    遥看剑气冲牛斗,知有三都作赋才。
  而金文纯的诗作却放眼高远,感慨古今,充满浩然荡气:“百战河山在,严疆古镇州,恒峰邀堞耸,滹浪蹴城浮。立马人呼渡,吹萧客倚楼。旺泉流降普,弥望足青畴。”
  在赞颂滹沱河、真定的文人墨客的大军中,自然也少不了本乡本土的文化人。最有代表性的要算清代正定贡生容丕华的首了:
      起伏沙冈一郡环,唐藩成德汉常山,
    西抱恒岳千峰峭,南载滹沱百道湾。
    中国咽喉通九省,神京锁钥控三关。
    地当河朔称雄镇,虎踞龙蟠燕赵间。
  正定城的重要战略地位昭然若揭。
  除了诗作,还有赋。最有气势的,要算明代阁老石珤的《泛滹沱河赋》了。在他的笔下,滹沱河在山间,“气吞万壑”,入平原,“迂回侵延”,于是,“千城借其润色,万亩资其灌溉”,滹沱河孕育出富饶之乡;于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在滹沱河周遭上演了一幕幕历史活剧,孕育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于是,滹沱河“异气蕴郁,孕为贤良”,在滹沱河流域走出了一个个成就了“辉煌事业,灿烂文章”的名流贤士。
  另外著名的,就是清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对真定战略地位的论述了。顾祖禹,江苏无锡人,博览群书,尤好地理之学。清兵入关,顾祖禹耻于追名逐利走入仕途,长期躬耕授业,过着“子号于前,妇叹于室”的清贫生活。经过30余年的笔耕奋斗,约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前,在他50岁左右时,完成了《读史方舆纪要》的著述。在这部举世闻名的历史地理巨著中,顾祖禹用了近2000字的大篇幅,从真定的地理位置,到起春秋迄清代,在滹沱河流域真定一带发生的历史事变,论述了真定的战略地位。
  顾祖禹是这样概括真定的地理位置的:“府(真定)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西顾则太原动摇,北出则范阳震慑。若夫历清河,下平原,逾白马,道梁宋,如建瓴水于高屋,骋驷马于中逵也。盖其地表带山河,控压雄远。”寥寥数语,就把真定据南北通衢,扼冀晋、控中原的战略要地的地理形势表露了出来。正因为如此,“河北有事,滹沱、井陉间,马迹殆将遍焉”,真定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大一统后的历朝历代,在诸侯争霸、群雄并起、金戈铁马的年月里,谁占据了真定,谁就占据了先机。正如宋代龙图阁学士、翰林学士承旨宋祁所说:“河朔天下根本,而真定又河朔之根本。其地河漕易通,商贾四集,屯田潴水,限隔敌骑,进战退守,绰然有余,故常倚为北面之重。”

       二、感叹历史沧桑
  在众多的以滹沱河为题的诗文中,在赞叹滹沱河形胜和如画景致外,还有不少诗文是借滹沱河抒发怀旧叹古的情怀。字里行间,重现了曾发生在滹沱河沿岸真定域内那些金戈铁马的历史活剧,感叹历史沧桑,从而折射出了真定(正定)作为雄踞河朔重镇、兵家必争之地的历史地位。
  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发生在真定滹沱河畔的光武帝刘秀“走国”的故事,因其壮怀激烈,且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便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滹沱河怀旧争相选取的题材。
  比较有名的,如唐代诗人胡曾的诗:
           渡滹沱河
    光武经营业未兴,王郎兵革暂凭陵。
    须知后汉功臣力,不及滹沱一片冰。
  诗中感怀的是在这一带广为流传的王朗赶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事。传说刘秀经略河北,讨伐王郎,败退至滹沱河,无舟可渡,前锋王霸恐军心动乱,诡称河水结冰。刘秀督军赶到,河水竟真的结冰,刘秀军踏冰而过,王郎兵赶到时,冰却融化,从而救了刘秀。
  同样的题材,在宋代著名爱国将领文天祥那里,是另一番意味。他在“过了长江与大河,横流数仞绝滹沱”的滔滔河水面前,发出的是“萧王旧事今何在?回首中天感慨多”,和“始信滹沱冰合事,世间兴废不由人”的感慨,期间透露出的无奈情绪,谁能说不是这位民族英雄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文天祥还有一首和真定历史有关的诗作,24行长诗《平原》,记述了唐朝安史之乱时,平原太守颜真卿和常山太守颜杲卿联兵抗击安史叛军,壮烈殉国的事迹,抒发一个爱国将领、民族英雄的心声:“乱臣贼子归何处,茫茫烟草中原土。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行天。”
  而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使金过真定,同样以刘秀渡滹沱河的内容作七绝《呼沱河》(呼沱河即滹沱河),面对“闻道河神解造冰”而扶助刘秀中兴的滹沱河,而今却沦落异族之手,不仅发出“如今烂被胡膻涴,不似沧浪可濯缨”的感叹。
  同样的诗作,还有元代陈孚的《早发滹沱感冰合》:“征鼓连天战血红,存亡只寄寸冰中”;有明代阁老石珤之兄、户部尚书、太子太保石玠的《过滹沱》,面对“千年形胜此滹沱”,引发的是“冰坚尚忆萧王渡,坂古曾闻太守过”的怀古,感慰的是“此日太平无夜警,村村渔火映闲蓑”。
  而真定的其他历史事件和人物,也不时见诸于诗文中。
  唐代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成德军独大。唐大诗人李商隐就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唐文宗将绛王女寿安公主下嫁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一事,成《寿安公主出降》一诗,忧愤之意蕴含在诗作的字里行间。
  元代曾任翰林国史编修的陈孚,有一首七律《真定怀古》:
      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
    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西来闻雁声。
    主父故宫秋草合,尉佗荒冢暮烟平。
    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
  在滹沱河畔,撩入眼帘的是一派清平气象,远去的是曾经发生在这里的那些历史风云,赵武灵王所筑神女楼、赵佗先人墓、开元寺石碑,都没入荒草、暮烟和青苔中。
  同样感怀赵佗的,还有梁梦龙的《赵佗先人冢》。这位明代真定名宦,对和自己同样从滹沱河畔走出而功成名就的同乡,自然多了一份骄傲:“功成七郡归真主,事去千年留故乡”。而赵佗先人墓,“高冢叠叠列道旁”,便成了故乡真定的历史标记。
  东垣城,滹沱河孕育出的地域中心城市,曾几何时,是怎样的辉煌。可是,说不清何年何月,又被奔流不息的滹沱河水冲刷进了黄土泥沙中。历史沧桑,留下多少无奈,引发了文人墨客多少感慨。为此,  清代容丕华的一首《东垣城怀古》,很有代表性:
      偶过东垣感慨增,离离禾黍满沟塍。
    水流哽咽君知否,欲向行人说废兴。
  时移事变,昔日古城今安在?满眼禾黍,一腔感慨,历史废兴,全埋藏在奔腾不息的滹沱河流水中。
  感叹东垣(真定)历史沧桑的,还有以赵武灵王伐中山国,克东垣,夜梦和神女幽会而筑神女楼的历史典故为题材的诗作,如清初诗人、刑部尚书王士祯和正定诗人劳勋成,都曾以《神女楼》为题赋诗,发出“神女楼空雁塞孤”、“吴娃主父无穷恨”的感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7 13:12: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操作
1 央视对正定的介绍 从石家庄市往北大约15公里,就是古城正定。这座宁静祥和的北方小城,浓缩了无数历史风云,在坎坷和沧桑中走过了两千年。   公元前197年,一个叫赵利的将领发动叛乱,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征讨叛军。叛乱很快被平定,第一次站到太行山的最高峰,俯视脚下的这片土地,刘邦一声叹息:?就把这里取名真定吧!?他希望这块土地真的能安定下来。四年楚汉相争,他把强大的对手一代枭雄楚霸王项羽都赶进了乌江,一个小小的叛将却让他如此震惊,以至于要御驾亲征,他担心的是真定的战略位置。   真定就是今天的正定,它位于华北平原的心脏地带,向北可以直捣大漠草原,向南可以深入中原腹地。而且它西靠太行山,南临滹沱河,凭借这水陆两道天险,在和平时期是沟通南北的交通中枢,一旦战事来临,则可以轻松便当地转换为攻守兼备的大本营和后方基地。有诗人描述道:“华北咽喉通九省,神京锁钥控三关!”   对于这样一个战略要地,任何一个有眼光的政治家都不可能忽视。虽然已经取名为真定,但它真的能安定吗?刘邦带着这样的疑虑回到长安,他一定不会想到,恰恰是他的平叛之战,撕开了两千多年来各民族往来攻杀拉锯战的序幕!   1600年前一个冬日的黄昏,强劲的西北风席掠过滹沱河畔。鲜卑族首领拓拔圭率40万军队打垮了真定守军,那时河水刚刚解冻,溃逃落水的真定士兵被淹死和冻死无数,尸体堆满了整个河床!   富有军事眼光的拓拔圭,对真定的战略地位极为看中,因为这是鲜卑大军穿越太行山直捣中原腹地的前进基地。但他也发现年年泛滥的滹沱河,给这里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于是他下令重建真定城。从那时候起,真定城的位置就从滹沱河的南岸移到了北岸,一直到今天。   这是一种神秘的骑术,它技巧复杂,据说脱胎于当地一个古老的狩猎部落。这种骑术在这块土地的大量出现,以至于发展出一支剽悍的骑兵部队。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这场战乱成为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藩镇割据的局面也由此形成。这个时候,盘踞在真定的节度使叫李宝臣,他凶悍刚烈,善骑射,有百步穿杨之功。正定位于辽阔的平原地区,有利于骑兵展开。李宝臣想,应该打造一支骁勇善战的铁骑,如果能取得骑兵的优势,不要说其他藩镇,就是面对唐王朝的军队同样不在话下。   组织骑兵需要马匹。李宝臣把真定出产的丝绸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换回大批精良的战马,并从游牧部落中召募了五万名士兵。这些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自幼与马为伴,他们骑技精湛,能轻松自如地在高速飞奔的马上闪转腾挪,左右翻飞,速度如射出的利箭一般。只用了两年时间,李宝臣就训练出了一支能一日奔袭两百里的铁骑,这是一支足以令任何强敌都感到畏惧的虎狼之师!这支骑兵部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成德军,意思是“文成武德”。   李宝臣一直韬光养晦,秘密训练军队。当他的骑兵训练成熟时,李宝臣不但不向唐王朝交纳贡赋,而且藩帅也由本镇拥立。李宝臣为自己立了一座巨型的石碑来记载他的功勋,当地人又称为“风动碑”,它有7米多高,明显超过了唐帝王的规制,碑文说道:“财用丰衍,雄冠山东,士马强而畜积富”,说的是李宝臣的功德业绩。此时的李宝臣,坐拥五万铁骑,已经根本不把唐王朝放在眼里了。   唐德宗被激怒了,发誓要降伏成德军,对其他藩镇也起到敲山镇虎的作用。公元780年,一支唐军出现在真定城外的大平原上,这里一马平川,唐军浩浩荡荡,铺天盖地而来。忽然,树林中四面八方传出一阵古怪的号角,声音凄厉。唐军稍微一犹豫,漫无边际的骑兵如海潮般四面八方呼啸而来,象斩瓜切菜一般把唐军淹没在滚滚铁流之中,战斗进行得干净利落,连续五个冲锋,把唐军杀得尸横遍地。   唐德宗终于见识了成德军骑兵的威力。无奈之下,只得下了一道“罪己诏”来安抚成德军。从此,成德军以骑兵优势在以真定为中心的广大区域盘踞150年,俨然独立王国,令唐王朝徒唤奈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9 15:17: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北正定首次发现完整的七个朝代叠压遗迹
2017年6月9日 13:13
央视网消息:河北正定是一座拥有上千年文化历史的古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9处之多。据史料记载,正定古城历经九朝不断代,但此前从未在考古学上取得过实物证据。目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正在对正定开元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首次发现了完整的7个历史文化层叠压,为千年古城的文化传承添一力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9 15:17: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北正定首次发现完整的七个朝代叠压遗迹
2017年6月9日 13:13
央视网消息:河北正定是一座拥有上千年文化历史的古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9处之多。据史料记载,正定古城历经九朝不断代,但此前从未在考古学上取得过实物证据。目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正在对正定开元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首次发现了完整的7个历史文化层叠压,为千年古城的文化传承添一力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0 15: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隋《龙藏寺碑》,楷书,无撰书人姓名,开皇六年(公元五八六年)刻,碑在河北省正定县。有人说它“整密瘦健,为隋碑第一”,有人说它是“爽整精能,为隋碑之极则。”隋建国只有三十七年,在书法艺术方面的成就,当然不及两汉,唐宋那样百花争妍,蔚然大观,但是,它在书法发展史上所占的地位和功绩,还是值得一书的。这正是今天珍视和研究《龙藏寺碑》的原因所在。康有为曾说:“隋碑渐失古意,体多闿爽,绝少虚和高穆之风,一线之延,惟有《龙藏》。”
  《龙藏寺碑》用笔沉挚有力,刚柔相济,结体严谨安雅,方整有致,已是成熟的楷书形象。杨守敬说:“细玩此碑,正平冲和处似永兴(虞世南),婉丽遒媚处似河南(褚遂良),亦无信本(欧阳询)险峭之态。”可见初唐诸家大多从此萌芽。其中受其影响最大的应是褚遂良。褚的《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与它似乎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因此,人们说《龙藏寺碑》是集北碑之众长,开初唐一代书风的“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梯。
  《龙藏寺碑》通高3.15米,宽0.90米,厚0.29米。碑文楷书30行,行50字,凡1500余字。碑为龟趺。碑额呈半圆形,浮雕六龙相交,造型别致,刻工精细,具有隋唐蟠龙的古朴风格。碑额楷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15字。碑阴及左侧有题名及恒州诸县名,分5截30行,行字数不等,亦为楷书。据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载:“龙藏寺碑并阴,张公礼撰并书,开皇六年十二月立,今在隆兴寺。”
  原碑未署撰、书人姓名,又因碑末行有“齐开府长兼行参军九门张公礼之”(下缺)等字,故历来着录有云撰者即为张公礼,未确。末行碑文张公礼的官衔犹署齐,按周武帝建德六年(五七七)虏齐幼主高恒,齐遂灭,后四年隋建开皇之号,至开皇六年(五八六),齐灭盖十年矣,公礼仍称齐官,书者不以为嫌,当时不以为禁,此皆尚有古道。对于这一现象,顾炎武《金石文字记》是这样看待的,顾氏认为:“其大书齐官,则必非后人之所加也。余考颜之推仕历周隋而其作《家训》犹谓梁为本朝,盖同此意,其时南北分疆,兴亡迭代,为之臣者,虽不获一节以终,而心之所主,见于称名之际者,固较然不易如此。”
  此碑之书法用笔遒劲多姿,结体中和宽博,意韵幽远高古,无六朝俭陋习气,历来被称为隋代第一名碑。清杨守敬《平碑记》云:“细玩此碑,正平冲和处似水与(虞世南),婉丽遒媚处似河南(褚遂良),亦无信本(欧阳询)险峭之态。”五澍《虚舟题跋》将此碑与唐碑递嬗关系总结为:“盖天将开唐室文明之治,帮其风气渐归于正,欧阳公谓有虞、褚之体,此实通达时变之言,非止书法小道已也。” 此碑传世善本有:
  一、清黄云、唐翰题、沈树镛等人递藏元明间拓本,现藏上海图书馆。
  二、王懿荣、汪大燮递藏明初拓本。惜残缺半页二十八字,张彦生经手配补嘉道本乃成全本。
  三、端方藏明代中期拓本,墨拓不精,装裱凌乱。
  四、李瑞清藏晚明拓本,有曾熙、朱祖谋等人签并跋上海图书馆藏元明间“张公礼未泐本”。乃传世年代最早,存字最多,拓工最精之本。经清黄云、唐翰题、沈树镛等人递藏,有莫友芝暑端,费念慈题签,黄云、沈树镛题跋,唐翰题校记。共二十七开,册高三十二点六厘米,宽十六点七厘米。碑文二十四开,帖芯高二十五点六厘米,宽十一点二厘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9 21: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景演出将重点突出哪些内容?
演出主题策划秉持“准确、大气、艺术、精美”八字原则,对内能鼓舞人、引导人,对外能吸引人、震憾人,满足精英和大众两大人群需求。具体内容以正定历史脉络为线索,以不同文化类别做篇章,体现正定的灵魂和文化内涵。
具体分为:
序幕《我家在正定》。
第一章《中山风骨》:介绍鲜虞国、中山国兴衰,再现鲜虞族人在自我完善、发展进程中表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之基本精神。
第二章《忠勇流溢》:选取赵佗、赵云、颜杲卿生平亮点,通过情景展示和戏曲、战鼓表演等形式,彰显大忠大勇的常山风骨。
第三章《觉悟圆融》:主要介绍临济宗的发源、隆兴寺的变迁和《帝师胆巴碑》,体现出正定的宗教繁盛,以及对正定精神形成的深远影响。
第四章《乡愁胜景》:主要介绍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信条及其品行、节操,对后世深远影响,和王士珍“仰不愧天,俯不愧地,抚不愧心”的诸多亲民助民的善行义举。
第五章《曲韵天成》:主要介绍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清代梁清标《蕉林书屋》的绝世收藏,以及镇府巨观阳和楼。
尾声《这里是咱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9 21: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2日晚上将在正定县城南城门外举行大型实景演出。

这次实景演出将坚持高起点、高品质、高定位,定位是:力争全省一流、全国知名。坚持大手笔、大制作,邀请一流承办团队进行设计和创排,通过舞台及实景展示,利用声光电等各种现代高科技手段,力争打造一部具有省内一流艺术水准和创作水平的优秀演出剧目,进而培育形成正定文化旅游的一张文化名片。

本次实景演出的暂定名称为《正定正定》或《正定印记》。经过多次实际勘察,并经过反复研讨,此次实景演出的地点选定在正定县城南城门西约300米的护城河南广场。这次实景演出的主题是,全国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展现正定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当地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促进旅游事业和其他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本次实景演的内容是,讲述正定县九朝不断代的深厚历史,弘扬正定自古以来孕育形成的忠勇爱国、英雄无畏的崇高精神,展示正定县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灿烂文化,描绘正定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成果和光明美好的未来。

这次实景演出将使用高水准的技术手段。整场演出可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规模庞大、新颖震撼”来概况,届时将使用大量的现代化的声光电、威亚垂吊、水幕影像等众多技术手段,给人带来视听觉冲击和美的享受。这场演出将邀请中央电视台的专业导演和技术队伍具体参与创作,计划租赁使用北京市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顶端灯光音响设备提出技术支持,组织我省具有演出技能的专业院校师生参加演出,技术人员和参演人员数量将会达到700人,可以说是石家庄市有史以来演出规模最大、参演人员最多、艺术水准最高的一次实景演出,相信到时能够给参会的领导、嘉宾、代表和全市人民奉献出一场非常丰美的艺术盛宴。按照实景演出进度要求,待实景演出场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工以后,演出承办单位将第一时间进驻施工,进行舞台搭建、灯光、音响、舞美合成及设备调试等各项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 20: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5月26日,燕赵晚报刊发了简讯《正定临济寺近日又出土一明代石碑》。12年过去了,此碑今在哪里?2017年 2月16日,借到临济寺开会之机,在临济寺前院西北角看到了这通明碑。现碑石倒仆,但露天的一面文字清晰可见。
  该碑为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六月钦差统领真顺等府民兵兼守备真定等处地方事务署都指挥佥事张功立。青石雕制。通高222厘米。其中笏形碑首高39.5、碑身高182.5厘米。碑宽86、厚30厘米。碑周边浅浮雕缠枝卷草纹饰。长方形碑额内阴刻篆书“真定守府题名碑记”2行8字,两侧饰如意云纹。碑身上部约五分之二位置阴刻正书22行,满行25字。碑题为“真定守府题名记”。
  “守府”,为明清时期地方武官名,官阶与府同知相当,也称为“守备”。
  碑文首记真定重要的地理位置“真定左带漕渠,右襟关隘,北拱皇都,南通诸省,乃畿辅股肱重地也”。继而谈到守备的建置起始及真定守备的职司。“皇祖甫清海宇,即计天下要地分建守备,寄以一方戎政,数不几十。真定居一焉。”“其所职司则控制两关,统驭五卫,专城池,练士马,弭盗安民,戍边入卫。厥任诚重且大。”
  明嘉靖四十年(1561)立石者张功奉命守备真定,自谦“无所建白,顾欲景仰前修”。但先前真定守府的情况漫无所考,地方志亦不载。于是便捡求旧牒,查到了26个人的资料,遂命工勒石,曰《真定守府题名碑记》。立于真定守备署。意在“核名实以知鉴戒也。”可见,此碑为明代真定守备署之物。
  碑文下部约五分之三位置刻四列武官题名。字体明显缩小。第一列5人,第二列28人,第三列22人,第四列15人。其中包括每个人名、号,籍里,武职履历等。时间涵盖从明正德六年(1511)至清雍正四年(1726)200余年。然四列题名并未按时间顺序排列,且字体不同,大小不一。有可能为该碑刻立后陆续镌刻其上的。
  由于此碑倒地一面不能看到,所记内容难以确知。但从“真定守府题名记”内容推测,可能为真定守备署都指挥佥事张功所捡求到的26位先贤的相关资料。
  据了解,该碑出土于临济寺院内西侧。那么,真定守备署的碑为何会出土于临济寺呢?明万历五年(1577)《正定县志·公署》记“守备衙门  县东南。”清顺治三年(1646)《正定县志·署宇》亦记:“守备公署  在县治东南”。两版县志均只告知了真定守备署的大致方位,而未给出确切位置。清光绪元年《正定县志·公署新》中则记 “右营游击署  在临济寺西守备旧署也”。可见,明至清初真定守备署即位于临济寺西。因此该碑于此出土是顺理成章的事。。
  因碑石存置状况所限,不能对其碑阳、碑阴进行全面了解。但仅能看到的内容告知了明代真定守备的基本情况。下部四列70位武官题名,也为正定明清两代地方军事的研究增添了详明的资料。期待日后能看到碑之全貌,更全面地了解、研究它的内容和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1-20 19:27 , Processed in 0.08320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