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4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18 10: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acug601603 发表于 2024-3-18 08:51
正式上线:中国的六大科创中心分别是:北京科创中心、上海科创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武汉科创中心、 ...

西安写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8 10: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motianzu2008 发表于 2024-3-18 10:19
希望是你说的这样,做增量而不是削弱武汉来发展两副(我省这样的先例也不少)……

不是啊,你看那个新闻里说的,这个运河又不是绕过武汉了。
“从荆州陈二口(松滋口)到武汉簰州湾(东荆河口)总体线路布局,宜昌到枝城(枝江),这一段自身航道条件比较好,武汉簰州湾以下河段,通过传统工程手段也能够实现万吨级船舶通行。”
首先会疏浚长江武汉段,提升通航条件。其次,武汉也是这条运河的两头的端点,你可以理解为直接给武汉多了一条通行能力很强的水路,而且水运可通达的地方也更多了,覆盖范围更广,用时更短,物流成本更加节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8 10: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照片2024 发表于 2024-3-18 09:22
这个事网友怎么想又影响不了决策,关键当时LD就不想推动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根本谈不上不慌不忙静等东 ...

所以被别人弯道超车了。

日本德国这些传统汽车产业强国面对的是全球市场,有大量消费者买单。
武汉的东风面对的是国内市场,偏偏这个市场内卷的厉害,偏偏国家还有政策补贴,于是又一次完美错过。

于是继续上演努力追赶的武汉传统剧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8 10: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照片2024 发表于 2024-3-18 09:22
这个事网友怎么想又影响不了决策,关键当时LD就不想推动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根本谈不上不慌不忙静等东 ...

东风不愿意革自己的命、不愿意主动求变可以理解。但武汉也不动,就属于躺平了,绝对的错,没必要辩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8 11: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最大量子通信产业园5月正式运营2024-03-17 09:02·长江日报
3月16日从武汉经开区获悉,总投资达10亿元的武汉中创上元量子产业园,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预计今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分三期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量子通信全产业链基地,助力武汉乃至全国量子科技产业发展。

量子科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传统通信方式所不具备的极高安全特性,在未来国家科技竞争、新兴产业培育和经济建设等领域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广阔前景。

为抢占这一科技新赛道,2022年,武汉经开区启动建设全省首个量子通信产业园。该产业园占地面积173亩,规划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自当年5月启动招商以来,已引进30多家优质意向企业,其中包括10多家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以及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步形成了以量子科技上下游产业、智能制造、传感器、汽车智能网联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除一期基本完工外,产业园项目三期也将在3月全部封顶,2025年5月该项目将实现全面竣工投产。该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量子通信产业园还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武汉本土企业资源,导入更多量子通信上下游、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等相关企业,为武汉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注入新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8 11: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RISTIANCO 发表于 2024-3-18 10:26
不是啊,你看那个新闻里说的,这个运河又不是绕过武汉了。
“从荆州陈二口(松滋口)到武汉簰州湾(东荆 ...

很多人之所以质疑,可能是不清楚长江干线货运已经接近中国铁路货运之和了,加上支流远超中国铁路总货运量,还在快速增加,现在是倒逼荆汉运河上马,你不上,长江货运瓶颈就没办法突破,荆江段九曲回肠,半地上河又不好疏浚,只能用运河替代,才能增加潜力,运河第一拉近武汉宜昌距离,第二船舶吨位能提升,第三,鱼行鱼道,给江豚以及珍惜鱼类留更好的环境,第四,分流长江减少江汉平原防洪压力,第五,强化武汉航运中心地位,第六,实打实的基建投资。要说反对,湖北,武汉没有任何反对理由,人家湖南都没反对,毕竟主航道直接跳过了岳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8 11:0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otianzu2008 发表于 2024-3-18 10:15
你格局大当然不用担心全国新能源发展好但是武汉掉队这种事情

我们这种小市民还是更关心武汉发展的怎么 ...

新能源掉不掉队现在还不好说,如果乐观来说就等固态电池,那个出来才是王炸,要是华科那个固态一旦捷足先登,那才叫新能源,现在所谓这种新能源,只能说更多是感性,固态电池出来了,冬天没衰减,容量翻翻,那才是王炸级别,有固态电池加持的电动车,我觉得才是武汉最大的希望,甚至民航飞机,潜艇都可以用,飞机最大的成本负担就是航油,一旦油电混合,估计票价以后会更低,汽车就不用说了,看吧,相信华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8 11: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惟臻 发表于 2024-3-18 11:03
很多人之所以质疑,可能是不清楚长江干线货运已经接近中国铁路货运之和了,加上支流远超中国铁路总货运量 ...

对啊,而且武汉还是运河的端头,这明显是强化武汉的航运中心地位啊,不知道为啥会觉得不一定有利于武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8 11: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惟臻 发表于 2024-3-18 11:03
很多人之所以质疑,可能是不清楚长江干线货运已经接近中国铁路货运之和了,加上支流远超中国铁路总货运量 ...

这么一说还是挺期待的,希望加快落地建设,巩固武汉的航运中心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8 11: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motianzu2008 发表于 2024-3-18 10:11
主要是担心肉又被重庆吃了啊
现在武汉到重庆这一段的航道限制,相当于基本上万吨轮上限是武汉撒

铁水联运,前提也得是拥有发达的铁路网啊,重庆的铁路网远不及武汉、成都、西安。而且,目前铁水联运武汉也是主要集散的本省货物啊。
而且,铁路那点货运量,和水运压根没发比。荆汉运河带来的水运货运量的增加,肯定远大于铁路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8 11: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果树大仙 发表于 2024-3-18 10:55
这只是区域科创中心,最高级别的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只有北京、上海、合肥、港粤澳四个,其他地方都还在争取

不懂不要乱说,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是两码事儿,不存在谁级别高低。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北京、上海、粤港澳、合肥、西安五个
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上海、粤港澳、武汉、西安、成渝六个,其中北京、上海、粤港澳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武汉、西安、成渝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8 11: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ill2014 于 2024-3-18 11:46 编辑
zolor 发表于 2024-3-18 11:07
新能源掉不掉队现在还不好说,如果乐观来说就等固态电池,那个出来才是王炸,要是华科那个固态一旦捷足先 ...


以后都是后话了,如果都活不到以后,说那些没用。
就算等固态电池出来了,就能立于不败之地?面的市场竞争有何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8 11: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武汉】正式开启!新地标+1

武汉发布 2024-03-18 06:20发布于湖北武汉发布官方账号



长江边的“巨型圆”
进入“长高期”
3月16日
武汉周大福金融中心
地下空间启动超大体积筏板工程
此举标志着这座城市地标
主体结构施工正式开启




正在建设中的武汉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现场。


当天,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见到,武汉周大福金融中心地下空间是一个紧邻长江边的“巨型圆”,桩基施工完成后,已露出“顶板结构”。站在地面往下看,正在施工作业的人们仿佛“蚂蚁搬家”一样移动着物料,连机械设备也看起来特别“迷你”。

承建方在汉央企中冶武勘相关负责人称,周大福金融中心地下空间工程是国内最大的超深圆环内支撑基坑,基坑工程开挖总面积约5.3万平方米,圆环支撑体系直径达188米,基坑最深处超过33米。

“加上邻近地铁1号线、地铁10号线、地下环路以及在建的二七过江通道,周边条件复杂,基坑工程施工技术难度巨大。”周大福创地置业(武汉)有限公司项目总经理助理刘宗良说道。

而接下来的超大体积筏板工程也极具挑战性。作为建筑主体结构的一道工序,该筏板工程要浇筑约11万方的混凝土,其中一处单仓混凝土浇筑体量达到4.3万方,相当于好几栋楼房的混凝土总量。

武汉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是继广州、天津之后,周大福在全国布局的第三座超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包括一幢建筑高度达475米的地标性主塔楼、两幢建筑高度200米的独立住宅建筑塔楼、地上商业裙楼、地下商业空间及地下停车场等,五层地下室与周边环路或邻近地块地下空间相互连通。建成后,将集企业总部、商务办公、高端商业服务、文化旅游及创意产业于一体,成为武汉城市新地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8 11: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只再制造还能跨代升级,武汉盾构机“掘进”北上广深

2024-03-18 06:55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3月15日,位于黄陂区临空产业园的中铁十一局武汉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厂房里,10余名维修人员在对一台直径约三层楼高的盾构机进行调试,这台再制造的盾构机将发往广州,在广花城际项目投入使用。

  “目前,公司的盾构机维修再制造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底,全年将交付70台套盾构机。”中铁十一局武汉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周树清说,公司再制造的盾构机除了用在武汉地铁建设,还用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0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

  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露天维修场地上停满了体积不一的盾构机。其中,用于武汉地铁12号线(江北段)的盾构机正在进行出厂前的验收,这个“庞然大物”即将开启新一轮的地下掘进之旅。



  维修人员对用于武汉地铁12号线(江北段)的盾构机正在进行出厂前的验收。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盾构机被称作“大国重器”,又称“钢铁穿山甲”,是开挖隧道的利器。一台盾构机由上万个精密零部件组成,单台售价高达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通常掘进10—15公里便达到使用寿命,一旦报废,就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我们通过维修再制造,使改造后的盾构机脱胎于原机、性能恢复到新机水平,甚至是跨代升级,从而延长盾构机寿命周期、实现绿色再制造。”周树清说,维修再制造一台盾构机的成本不到新机价格的30%,因其性价比高而受到市场青睐。



  直径约9米、高约三层楼的盾构机经过维修、更换零部件,这台再制造的盾构机将发往广州。 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盾构机再制造不是简单的维修改造,而是要根据设备状况、地质情况来全面考虑关键部件的维修或替换,技术要求较高。”公司总机械师乔晓亮说,盾构机的“牙齿”——刀盘上一般会安装上百件刀具,在再制造过程中,往往就需要根据项目地质情况进行针对性配置。

  目前,公司技术团队逐步掌握了盾构扩径结构设计、上位机系统等30多项关键技术,并开发出智慧盾构管理系统和智能工装。此外,由中铁十一局集团与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共建的大盾构隧道智能建造实验室已落户公司,目前正在开展复杂地质大盾构隧道全过程、全流程、全场景智能建造技术体系研究。

  “预计公司今年产值将增长20%。我们将深耕盾构机再制造市场,继续开展关键技术、智能工装等方面的研究,为盾构机再制造产业注入新质生产力。”面对蓬勃发展的轨道交通市场,周树清满怀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8 11: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鄂产车规级芯片获功能安全流程最高认证 汽车将装上自主“中国脑”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8日07:48 来源: 湖北日报




3月11日,武汉二进制半导体有限公司实验室,工程师在测试芯片。



工程师展示车规级MCU芯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左晨 通讯员 张馨月 董海春

一辆汽车上,至少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芯片。小到门窗的开关,大到发动机的启动,都离不开汽车芯片。

目前,鄂产车规级MCU(微控制单元)芯片已通过ASIL-D级别(汽车行业最高的功能安全体系认证等级)车规功能安全流程认证,这意味着这款芯片已拥有完善及合规的车规级功能安全和开发流程体系,有望成为国内最早量产ASIL-D级别全国产化车规级MCU芯片。

一场供应链危机

让东风下定决心破“芯”荒


在东风公司研发总院,智能化技术总工程师张凡武根据自己的调研分析,绘制了一张国内汽车缺“芯”的示意图。图上,绿色的笑脸代表国内还有一些资源;红色的苦脸,则代表国内资源空白。

这是国内车企都记忆犹新的一段往事:2020年初,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中国车企遭遇汽车芯片供应链危机,整车产销都受到直接冲击……

“中国汽车既要有中国‘心’,更要有中国‘芯’!”作为汽车央企,东风公司下决心要破解“卡脖子”难题。

芯片,并非东风公司擅长的领域。但湖北却拥有产学研资源,以及光电子信息产业链优势。于是,东风公司找到了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中国信科,提出“共建产业技术联合体”的想法。

2022年,由东风公司牵头,联合武汉飞思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8家企事业单位,共同成立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简称创新联合体)。

东风公司与中国信科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武汉二进制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二进制半导体),作为抓手。

二进制半导体副总经理蔡敏表示,车规级MCU芯片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由主机厂牵头进行芯片需求定义,设计企业进行芯片研发,更能有效发挥创新联合体效应,推动整个汽车芯片生态圈形成。

如今,创新联合体已由最初的9家成员单位,发展成为28家。今年,还将有新的伙伴加入。

从0到1

车规级芯片实现全国产化替代


在二进制半导体,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了这枚车规级MCU芯片,约半个拇指大小,呈黑色正方形状。

“这是一枚全国产化芯片,芯片的CPU内核、制造、封测等全部来自国内厂家。”蔡敏自豪地说,东风公司提出需求,二进制半导体负责设计,CPU内核来自武汉芯来科技,制造、封测等均由国内企业完成,也都是来自创新联合体内的企业。

一款芯片的前后端设计一般要耗费1到3年,车规级芯片研发时间更长。流片(指试生产)成功后,至少还要经过12个月的测试验证,从开发到实现量产需花费3至5年。

实现车规级芯片从0到1的突破,完成全国产化替代,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参考。

起初,大家对如何定义芯片、未来要怎么用,都有不同意见。几乎每月、每季度,创新联合体主要成员单位都会聚集在一起讨论、碰撞。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越来越有默契了。在芯片开发上,东风公司、二进制半导体、芯来科技更是形成了“铁三角”关系。

“东风公司更懂车,二进制半导体更懂芯片。”蔡敏介绍,就开发需求达成一致意见后,芯来科技进行CPU内核开发,二进制半导体进行芯片开发,东风公司进行控制器开发。这种并行开发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串行开发模式,极大提高了芯片研发效率。

为实现芯片国产化制造,在中国信科的“牵线”下,创新联合体引入国内知名芯片厂商,推动车规级芯片国内生产、封测线建设。

2023年7月,国内首款基于开源指令集架构(RISC-V)的高端车规级芯片流片成功。产出发明专利及集成电路布图50余项、起草车规级芯片团体标准1项,获得湖北省高价值专利金奖2项、银奖多项。

瞄准紧缺领域

形成湖北特色车规级芯片产业集群


目前,基于车规级MCU芯片的工艺需求,二进制半导体正迭代开发新功能。

“预计今年完成联合上车冬季测试,明年实现芯片量产。”蔡敏介绍,这款芯片将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变速箱、三电控制等多个汽车域控制器,是车规级MCU芯片中安全等级要求最高、功能最复杂的。对于创新联合体而言,不仅是要成功研发出车规级芯片,更重要的是健全和完善整个国产化生态链。

据悉,“十四五”期间,东风公司制定了在汽车中*央网关、智慧座舱、自动驾驶、动力控制等领域的国产化芯片开发应用战略,实现对动力总成、底盘、车身、新能源控制的全覆盖。未来,车规级芯片不仅会搭载到东风公司整车上,还将在国内其他品牌推广应用。

推动开放式协同创新,让成果对上产业发展“胃口”。

东风公司研发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创新联合体自主开发的车规级芯片将率先满足最紧缺的汽车芯片需求,逐步实现广泛应用搭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通过打通车规级芯片从设计制造到上车应用的全产业链,突破车规级芯片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率先在湖北形成全国领先的特色车规级芯片产业集群,以共创共研共享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手记

合力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 左晨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汽车芯片,就好比人类的“大脑”,控制着整辆车的所有“行为”。随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汽车芯片对于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尤为重要。解决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短板,才能打好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车规级芯片有望实现国产化替代,令人期待。这充分说明,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技术创新也不能单靠某一个企业或某一个供应商,需要全行业形成合力,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0-9 04:20 , Processed in 0.137543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