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五湖泛舟

[经济] 合肥市上市公司资料汇总(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 01:3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湖泛舟 于 2024-5-1 22:15 编辑

乱码了,详见下一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06: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湖泛舟 于 2024-5-2 13:37 编辑

●万亿城市2024年一季度GDP●
↓↓↓



★安徽各地市2024年一季度GDP★
↓↓↓



来源:看见合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07: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尘埃落定,合肥接替长沙拿下“第一”▲



如何保持高增长

4月28日,长沙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对外公布。当中披露了2023年末长沙的人口数据——全市常住总人口1051.3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9%。城镇化率为83.59%,比上年末提高0.32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口出生率为7.37‰,死亡率为5.7‰,自然增长率为1.67‰。



解读: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是,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口的集聚和迁移,体现着一个地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回顾2022年,长沙不仅经济增速领跑“万亿俱乐部”,常住人口增量(18.13万人)也超过杭州、合肥、武汉、成都等地,位居全国首位。不少人期待长沙能够继续创造纪录。



随着长沙正式官宣,26个万亿城市2023年常住人口数据全部公布。根据此前数据,2022年末,长沙全市常住人口为1042.06万人。也就是说,2023年长沙常住人口增加9.25万人。这也意味着,合肥(增量21.9万人)接替长沙,成为2023年常住人口增量第一城。


“合肥千企万岗请您来”上海行招聘会现场(图源:合肥日报)

在生育率下降、老龄化加速背景下,全国人口已连续两年负增长,人口回流成为省份之间、城市之间的内部竞争。聚焦中部六省,2023年常住人口均出现下滑,共计减少超133万人。其中,河南较上年减少57万人、湖南减少36万人,山西减少15.36万人、江西减少12.97万人,安徽和湖北减少6万人。


图源:安徽体彩

省会城市成为“引流”关键,其在产业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上有更多的资源,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获得公共服务的机会,吸引省域内人口向内集聚。眼下六个中部省会,除太原尚未公布数据外,其余五城均实现了常住人口正增长。不过如果对比2022年的人口增量,武汉、长沙、南昌的增势已有所下滑。



有观点认为,和广州、深圳、杭州等东部沿海城市能够长时段保持人口高增长不同,中西部城市的人口增长情况波动较大。往往今年冲到全国第一,明年就又掉了下来,比如2017年的西安、2022年的长沙。因此,想要保持长久的人口集聚力,还是要在产业结构、公共服务等方面下功夫。


合肥地铁大东门站(图源:合肥轨道交通)

根据各地此前的长期人口规划,2035年郑州规划人口为1800万人,武汉为1660万人,长沙1500万人,合肥1300万人,南昌800万人,太原680万人。



来源:城市进化论、城市财经

PS:部分图片系自行添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3 09: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首条!氢能空轨“起飞”了!◆


你能想到的列车是怎么开起来的

在铁轨上平稳“飞行”

不需要铁轨也能“飞”

轨道在头上把自己挂着“飞”
……

是的

科幻电影已经照进现实

而现在

全球首条氢能空轨要在太原“起飞”



01
太原“试飞”全球首条氢能空轨

全球首条氢能空轨已经在太原“试飞”了!日前,一段太原清徐氢能空轨试跑的视频刷屏,彷如低空飞行,科幻感十足。

从2023年8月底封闭道路,对清泉湖到东湖空轨试验线进行施工;到2023年11月开始挂车;再到今年4月“起飞”试跑,太原清徐空轨可谓创造了全国轨道交通建设的最快速度。

据悉,清徐两湖连通试验县空轨项目投资近两亿元,使用钢材三千余吨。线路东起清徐县清泉湖畔城北体育公园,西至东湖旁清源水城,全长1023米,可容纳200余人,设计时速每小时30公里。

虽然清徐空轨一列空轨由两节车厢组成,只能载客200人,不及地铁的十分之一,但这是国内第二条空轨线路,也是全球首条以氢能为动力的空轨。



02
“倒挂的地铁”优点不止两三个

能够“凌空飞行”的空轨,绝不仅仅只是“倒悬的地铁”,而是一种新型低运量轨道交通工具。

空轨全称为“空中轨道列车”,又名“悬挂式单轨”,是轨道交通的一种制式,其列车悬挂在单型轨道下方,将轨道移至空中,而不是像高架轻轨或骑坐式单轨那样将整个路面抬入空中,因此克服了其他轨道交通系统的弊病,无需扩展城市现有公路设施即可缓解交通难题。

在造价方面,空轨的成本较地铁、轻轨都要低,费用约为地铁的三分之一。比如,地铁或轻轨牵涉到大量拆迁问题,隐性成本比较高,施工时间也长。而空轨占地面积小、建设成本低、施工方式简单,有人调侃说“就是将马路上的灯杆加粗了”,一般每处施工几天就可完成,全线只要几个月就能将空轨竖杆组装完毕。

由于是全封闭电力驱动,无噪音、无污染,因此它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遇到大雪、冰冻等天气照样能跑。



03
列车挂在空中会不会掉下来

很多人有个疑问:那么重的列车挂在空中,有个风吹草动会不会掉下来?

这个担心完全是多余的!空轨技术自1901年德国开始研发,已有百余年历史,技术成熟,列车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在于其独特的设计和技术特点。

首先,空轨列车的轨道梁完全能够承受列车的重量。

其次,列车通过转向架上的导向轮和行走轮与轨道接触,行走轮提供动力,导向轮则位于轨道两侧,起到缓冲横向冲击和提供向心力的作用,这样设计可以避免列车脱轨。随着科技的发展,列车通过电磁力或磁力实现悬浮,这种设计减少了摩擦,提高了运行效率。

此外,列车的刹车系统非常先进,能够支持较短的发车间隙,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性。

04
氢能给空轨插上“绿色的翅膀”

与修建地铁投资动辄每公里10亿元,工期长、运行维护成本高相比,空轨向城市立体空间要资源,具有投资小、工期短的优势。而且其运行养护成本低,更适合北方内陆经济欠发达城市,比如,太原。

当氢能遇到空轨,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空轨是一种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氢能是一种清洁低碳、灵活高效、来源广泛及应用多元的能源形式。原本依托电网系统运营的空轨改用氢能,无疑是插上了一双“绿色的翅膀”。

中铁科工与美锦氢能成立氢能源空轨研发中心,将美锦成熟的氢能动力系统改进研发出能够适配空轨列车的动力模块,给传统意义上依托电网系统运营的空轨交通系统插上了氢能的“翅膀”,摆脱了地域、空间、供电的束缚,实现了更环保、低廉、高效运行。

05
清徐空轨对山西意味着什么

清泉湖到东湖空轨,并非清徐唯一的轻轨。



2023年8月,在清徐县召开的相关会议中强调“要高标准打好年度系列组合拳”,这一组合拳即“三开三会两轨两节”组合拳。

两湖连通试验线成功运营后,清徐县将适时启动耿阳西街运营线项目,从山西省针灸医院途经清源水城,抵达美锦零碳基地,总长约7公里。

依托空轨,清徐还将建设空轨产业园,氢能空轨和空轨产业园将带动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融合发展,拉动集聚百亿级的“新基建”新型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来源: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太原电视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6 15: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产业合肥,这条路绝对错不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12: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calvin123 发表于 2024-5-6 15:35
继续产业合肥,这条路绝对错不了的。

是的,还是要多引进优质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22: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年产25GWh!正式开工!▲


近日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年产25GWh新型储能装备制造项目

一期三标段

正式开工!


效果图(框线内6栋建筑为本次开工项目)

01
项目总述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5GWh新型储能装备制造项目分两期建设,位于高新区铭传路与创新大道交口西南角,总供地面积约409亩,规划建筑面积约28.1万平方米。

02
开工项目详情

本次开工项目为一期三标段,将新建6栋单体及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9.7万平方米。项目主要是围绕储能装备生产及管理需要,通过新建储能装备生产车间及附属设施,新增先进、高效的生产及检验检测设备,形成完整的储能装备生产制造体系。生产内容为储能电池PACK、储能集成产品。
此次开工项目计划于2025年年底竣工,预计达产后年产值2500万元/亩,年税收50万元/亩。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274)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水面光伏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充电设备、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阳光电源(厂房)

来源:合肥高新发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07: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省 长 点名之后:“院士之乡”的反思和追赶★



▲桐城市孔城老街。图为2021年2月24日,游客在老街参观。(人民视觉/图)

“为什么桐城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么多的院士、企业家,在安徽县域经济实力排名却从第二掉到了第十六,没有成为前五?”

“像桐城这样的中部普通小城该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

在分析桐城错失转型升级的窗口期而导致发展掉队的原因时,桐城找出的一个原因是“行 政 资源、经济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碎片化,政策扶持存在‘撒胡椒面’现象”。

记者:翟星理

来源:南方周末

桐城和宜兴,一个在安徽,一个在江苏,都是县级市,都是“院士之乡”。但走访宜兴之后,刘根杰感到了两地在人才工作力度上的差距。

刘根杰是桐城市人才发展促进中心主任,2024年3月底,他随团队到宜兴交流学习,还参观了院士之家。临别之际,当地同行邀请刘根杰把桐城籍的院士介绍到他们那里去。

“我当然不愿意把我们的院士介绍过去。”刘根杰说,“但我们也反思,桐城的院士引进工作确实落后了。”

有一百二十多万人口的宜兴培养出了32位院士,桐城有74万人口,也走出了二十多位中外院士。但在“院士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宜兴 “遥遥领先”,不仅建设了一批院士工作站,还从2013年开始就引进外籍院士。仅2023年,宜兴就有3家单位入选省级院士工作站建设项目名单,数量位居江苏省县级市第一。而桐城目前仅有2个院士工作站。

学习长三角先进经验、改进桐城的人才工作,是刘根杰此行的目的。引进人才、“外联老乡”是2023年桐城“痛定思痛”之后确立的重点工作之一。

之所以“痛定思痛”,是因为被 省 长 点了名。

2023年1月14日,安徽省人代会召开期间,安徽省省 长 王清宪在参加安庆代表团(桐城由安庆代管)审议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桐城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么多的院士、企业家,在安徽县域经济实力排名却从第二掉到了第十六,没有成为前五?”

事后,桐城开展了一次解放思想大讨论,进行自我批评、自我剖析,也确定了图谋“明日赶超”的愿景。

一个曾经的经济“先进生”,成了追赶者。

1
大讨论

2023年安徽省人代会召开期间,王清宪的那句问话是经媒体报道后广为人知的版本。

事实上,王清宪的话还有后半句:“桐城要找几个有学问的同志一起研究研究,这种现象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并形成一份调研报告。”

省人代会闭幕后后,桐城召开的多次 政 府会议上,与会 领 导 干 部 都提到了 省 长 的关注。

很快,桐城掀起了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

桐城市委宣传部牵头联络在外的桐城籍或与桐城有密切联系的政企人士撰文,发布在桐城的融媒体平台,为桐城的发展“把脉问诊”。

桐城籍的陶渡庵是参与撰文者之一,他在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工作。

2023年2月28日上午,桐城市融媒体中心主任张植骏在朋友圈转发了“桐城新闻”公众号发布的一篇剖析桐城经济发展困境的文章。文章作者程治中是桐城人,现为上海固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

当天,张植骏在微信上联系陶渡庵。陶渡庵业余时间喜欢研究桐城文史,此前在安徽省作协举办的桐城采风活动上认识了张植骏。

张植骏说,他正在按 领 导 要求,为一组分析桐城经济发展问题的专栏约稿,程治中先生的文章是第一篇,希望陶渡庵也对家乡桐城的发展谈些看法。

在署名文章中,陶渡庵分析桐城市发展落后的局面时,直指桐城的 领 导 干 部“思想不够解放”:“(桐城市)政 府 部门长期以来机制僵化、引导不够、服务不够,特别是曾经错失了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战略机遇,也没有抓好未来产业(或者说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壮大。”

这篇文章发布于2023年3月14日。此前半个多月,桐城市融媒体中心还发布了另外5篇署名文章,内容都是分析桐城经济发展掉队的原因和改进的方向。

虽然讨论文章只发了6篇,但桐城的自我反思并未停止。

2024年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七,在桐城市迎春工作布置会上,市委 书 记 章周中再次向桐城“开炮”。

“这三年,桐城一直在原地踏步。”章周中在会上的措辞严厉,让桐城市招商中心主任谢婷记忆犹新。

仅从数据看,章周中所言非虚。“这三年”是指2021年至2023年。三年间,桐城GDP总量只增长了不到60亿元,在全省县(市、区)的排名一直是第十六名。安徽省共有59个县(市),另有45个市辖区。
“省里对桐城有关注、有期待。那次大会也是桐城的自我拷问、自我鞭策。”谢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章周中把他对改变桐城经济发展困局的紧迫感传导给了每一位参会 干 部,书 记对大家说,“你们都是桐城人,不管你是管行业的还是党委部门的,只要你们不做有利于桐城发展的事,你们就对不起桐城人民。”

2
差距拉大

位于安徽中南部的桐城,有崇文重教的传统,是“桐城派”的起源地,有中国“文都”之誉。

公开信息显示,1996年,也就是桐城撤县设市的那一年,桐城县域经济总量在安徽省各县(区、市)中排名第二。根据《安徽统计年鉴》,1998年至2004年,桐城在安徽县域经济排行榜上的名次虽然有所波动,但多数年份位居前四。

桐城的产业结构中,“四小”很有特色,也奠定了桐城良好的工业基础。“在改革开放初期,桐城的发展从这些灵活、敢拼的民营企业受益很多。”桐城市发改委主任杨林阳说。“四小”指小袋子、小刷子、小盖子、小配件。

但2005年,桐城的排名从一年前的第三暴跌至第十一,一年后又跌到第十三。尚未有官 方信息解释其中的原因。

根据《安徽统计年鉴》,桐城市2005年的GDP为负增长,从2004年的57.48亿元降至55.55亿元。

但一个重要的现象是,伴随着桐城的掉队,省会合肥周边县市、皖北人口大县、靠近江浙的安徽县市迅速崛起。

2005年,合肥的肥东、肥西两县GDP出现爆发式增长,分别跃升至安徽省县域经济排行榜第二名、第三名。与江苏接壤的当涂县、与浙江接壤的县级市宁国市也在这一年超越桐城。

此后的18年,桐城在安徽县域经济排名最好的成绩是第九,但这18年中有14年的排名在前十名开外。

不仅如此,桐城经济距安徽县域经济榜“榜首”的差距也在逐年拉大。2005年,桐城GDP和“榜首”无为县GDP的差距是30.24亿元。2006年,差距扩大到35.86亿元。到了2009年,这个数字是111.8亿元。2023年,“榜首”肥西县的GDP为1153.8亿元,排在第十六名的桐城只有476.4亿元。

根据王清宪的意见,桐城在广泛征集桐城籍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篇调研报告。

南方周末记者看到,报告中的自我剖析不可谓不深刻。在分析错失转型升级的窗口期而导致发展掉队的原因时,桐城找出的一个原因是“行政资源、经济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碎片化,政策扶持存在‘撒胡椒面’现象”。

桐城找到的另一个原因是,多年来,桐城先后提出发展绿色包装、智能制造、生态家纺、节能环保、智能汽车零部件、医工医药健康、光伏新材料等产业,产业定位不够清晰,发展思路摇摆不定。

发展思路的摇摆不定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招商引资存在走偏现象。调研报告称,近五年桐城招引的264个签约项目中,塑料包装类项目有150个,占比56.8%,多数为传统型、低附加值项目,“且存在为了完成硬性考核指标任务,让一些质量不高的项目签约落地,这些项目不仅很难入统入规,更是占用了本就不多的要素资源。”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份 官 方 调研报告,甚至罕见地点明了桐城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生态曾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干 部队伍不敢担当、不敢斗争,而且因为2013年年初桐城发生的一起恶劣的集资诈骗案,不仅严重破坏经济金融秩序、损害营商环境,还“导致外界对桐城带有一定程度的偏见,甚至不乏揶揄,桐城经济发展一度陷入困境”。


桐城地标六尺巷。(南方周末记者翟星理/图)

3
“一步都不能再踏错”

“提到桐城,大家能想起来的就是清代最著名的文学流派‘桐城派’,除此之外,桐城的确没有其他像样的资源禀赋。”谢婷在分析桐城发展的出路时说,“所以,像桐城这样的中部普通小城该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

全市 领 导 干 部 大会结束3个月后,2023年4月10日,在桐城市招商引资工作调度会上,章周中又以严厉的措辞连发四问:“在招商引资这一块,你用了多少心?你出了多少力?你做了多少事?你吃了多少苦?”

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桐城,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区,距省会合肥一百多公里,距旅游胜地黄山两百多公里。

2009年,安徽省委、省 政 府 就印发了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意见,桐城市是创始成员之一。后来,合肥经济圈升格为合肥都市圈。

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也是安徽省的重要决策部署,在大黄山最初规划中,桐城是18个县(市、区)之一。

当前,桐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力融入大合肥都市圈和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过去一年,桐城经济建设工作最大的变化,是思路更加明确。以前的政策多少有些不稳定。”杨林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产业发展方面,除了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桐城还选定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光伏、医工医药三个方向,并且都已有项目落地。

在杨林阳看来,“这是桐城痛定思痛找准的问题,也是安庆市委主要 领 导 为桐城‘把脉问诊’之后形成的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桐城引进的稳定同位素项目是全国唯一有技术能力能够量产的,预估产值上百亿元。稳定同位素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是国家提倡的医疗领域的战略性产业。

桐城对稳定同位素项目寄予厚望,以该项目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光伏、医工医药3个行业的招引项目都处于落地初期的建设或规划中,尚未兑现产能。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是桐城的希望。

“这是新一轮的产业机会。桐城是真的一步都不能再踏错了。”谢婷说。

桐城对新型产业的重视程度从一个微信群可见一斑。

2023年7月,中环新能源控股集团的中环(桐城)新能源2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在桐城落地。为了给企业及时提供服务,桐城 市 委 书 记 章周中,市 长 刘存磊,市委常委、副 市 长、桐城经开区党工委 书 记 徐良平等市委主要 领 导和招商中心工作人员都加入了项目推进专班的微信群。

2023年8月15日早上,投资方在桐城的负责人在微信群里说,因为总包合同还没签,导致施工许可、工人的工伤保险无法办理,希望尽快协调解决。上午9点39分,徐良平回复称他来协调。

落户桐城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中,都有在外的桐城籍老乡的影子。

刘根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桐城最近几年招商引资的重大成果,要么是桐城老乡回乡投资,要么是老乡居间牵线搭桥。

联络在外的桐城籍人才正是过去一年桐城人才工作的抓手。刘根杰介绍,桐城按照人才的不同类型确定对接领导的层级,市委主要 领 导 带队进京拜会高校的桐城籍高端人才,处于成长期的桐城籍博士或行业潜力人物,则由市 领 导、行业主管部门领 导分别联系。

桐城籍的高端人才资源并不少。截至2023年12月,桐城市已走出了二十余名中外院士,总量居全国前列,其中,仅桐城中学就先后培养出12位中外院士。此外,新中国成立以来,桐城先后走出了三千多名博士。

值得一提的是,在读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桐城也安排户籍所在地的不同层级 领 导 干 部分别联络,村镇负责兜底。这一举措,在桐城官方层面被称作“雏雁计划”。

“这就是 ‘举市体制’,”刘根杰大方承认,“因为桐城全市上下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绝对不低于其他工作。”

一个例证是,桐城市规定,来桐城就业的人才,包括工厂里的技能型人才都能按条件领取 政 府补贴。这笔资金由财政部门优先保障,经人才办统计汇总,每月交分管的常务副 市 长 签字,再由财政部门支付。

“财政部门从来没有拖欠过,这是市里的死命令。”刘根杰说,“如果人才来了,我们留不住,那就是我们的责任。”

桐城市 市 长 刘 存 磊在给南方周末记者的短信中说,“我们努力把工作做好。我想大家关注的不是我们怎么想的,而是落地干了哪些事。”

4
如何脱颖而出?

桐城市科技经济信息化局副局长张毅注意到另外一个问题:在桐城发展的同时,其他县市也在发展,桐城如何脱颖而出,实现突围?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可行的路径是‘错位竞争’,发挥特色优势。”张毅说,桐城最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四小”,“传统特色产业转型、新兴特色产业兑现产能,也许就是桐城突围的方向。”

但是他也强调,传统产业不仅是转型要引导,科技创新也需要引导。

这一点,桐城市科创中心综合科副科长陶善凤也深有体会。她曾到一家生产塑料袋的规模以上企业宣讲,引导企业在科技创新上进行投入,“企业老板就说,科研很高大上,但我只要有订单能赚到钱就行。”

不仅如此,旁观者陶渡庵还指出了桐城的其他短板。“最大危机仍是发展‘空间’被不断挤压、发展‘腹地’不断缩小。”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同时也有思想解放不够、营商服务要进一步改善等问题。”

杨林阳有过切身体会。他曾在浙江某县挂职过三个月。据他观察,挂职县在浙江省内的情况和桐城在安徽的情况相仿,两地都没有矿产资源,区位优势也不明显。

但是,该县的经济发展成果颇有亮点。杨林阳总结了两个原因:政策延续性好,机制体制灵活。

经济发达地区的机制体制能有多灵活?

杨林阳举例说,在他挂职的县,当地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横跨多部门的一些具体工作需要市委办、市政 府办出面协调,而“两办”原先只是一 正 两 副的领 导配置,日常疲于应付,而由“两办”普通工作人员协调,成效又远不如 领 导 亲自出马。

因此,当地“两办”就配置了六七个  副 主 任。而在桐城,突破“两办”副职编制人数的限制,显然并非朝夕可望。

机制体制不够灵活的问题,在桐城由来已久。调研报告也承认,桐城也曾多次外派干部“取经”,2002年与江苏常熟缔结友好城市时,派出一批 干 部驻点挂职,“但学艺不精,外地先进的理念没有运用到本地经济发展的实践中。”

这的确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总体看来,我对家乡桐城的发展还是有些忧虑的。”陶渡庵说,“其中有些问题,不是仅仅依靠桐城自身努力就能改变的。”

而关于桐城的发展前景问题,桐城也给出了另一种可能性:进十强、冲千亿。

在调研报告中,桐城对于经济发展赶超问题的回答是,“经济综合实力的掉队,让人民失望,让我们警醒。”在具体措施上,桐城着重提到了要打造3个年产值超过5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其实我更希望用桐城发展进步的事实来说明问题。”谢婷说,“但是经济发展有自身规律,再给桐城一些时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0 23: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50万辆蔚来,每一辆都在合肥生产制造!●


@蔚来的李斌,又更新了!

这个拥有近80万粉丝量的抖音号,发布了22条视频,收获了近400万点赞。此次更新,是为了庆贺5月9日蔚来第50万台量产车下线。视频里,李斌和他的新用户、蔚来第50万台量产车车主刘庆峰,一起喊出“加电”口号!

传统车企、新势力、科技大厂,目前的市场三方角力。

今年,新能源汽车又会“卷”向何方?答案暂未揭晓,但蔚来的选择、合肥的选择,让人相信:百花齐放之下,“你”的特色千金难买!

第50万台 数字背后的意义

刚刚过去的北京车展,网上有段子手总结道:“流量与话题齐飞,网红共总裁一色”。

流量、话题、总裁,三个关键词里都有蔚来的影子。结束了车展行程,加电的李斌飞到美国开会,返程路上又发了一条抖音,点赞量6.9万。

这条抖音里,他说,我今天就是坐着ES8到机场。

ES8,这款车型对于李斌乃至蔚来意义非凡——2018年5月,蔚来第1辆量产车下线,ES8;2021年4月,蔚来第10万辆量产车下线,ES8;2024年5月,第50万台量产车下线,车型依然为ES8。


5月9日,蔚来第50万台量产车在合肥下线。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从1到500000,蔚来用了72个月。

在“内卷”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无论是用时,还是数量,两个数据都算不上亮眼。毕竟,竞争队友比亚迪在2021年就完成了一百万新能源乘用车下线,理想汽车历时47个月实现50万辆量产车下线。可令人沸腾的是,车型。ES8,参考价格超过40万元,这符合蔚来一直以来的定位:高端纯电。

拼配置、拼价格、拼营销,这个讲究“性价比”的时期,蔚来确实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2023年,蔚来交付超过16万辆,同比增长30.7%,在高端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及品牌增速均排名第一。而2024年前三个月,蔚来在中国成交价30万元以上的纯电市场仍然持续排名第一。

北京车展上一个不经意的细节,也可以印证这点——
理想汽车CEO李想来到蔚来展台,跟李斌一同体验蔚来ET7。李想一边打量ET7行政版的内饰,一边笑道:“基本上吃56E没问题了。”

李想口中的“56E”,指的是宝马5系、奥迪A6、奔驰E级。从某种程度说,中国品牌已经进入了以前不敢进入的高端市场,“展现了品牌向上、技术向上的风采。”

或许,这才是蔚来第50万台量产车下线真正的意义。


蔚来第50万台量产车车主系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5月9日,李斌与刘庆峰在交接车钥匙。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卷技术 实力比流量更重要

现场视频被各大平台转发,点赞量蹭蹭上涨,但李斌很清醒:“流量很重要,但最终要看产品竞争力。”

亮相北京车展,除了新款车型之外,蔚来还带去了12项全栈技术布局。国内首个全栈自研智能底盘域控制器、国内首个由车企发布的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首款自研激光雷达主控芯片“杨戬”……这向外界传达了一个信号:不止是服务,蔚来的核心技术已覆盖芯片和车载智能硬件、电池系统、电驱及高压系统等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各版块,而且多项技术成果行业领先。


4月25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的2024北京车展上,参观者在蔚来汽车展台参观电动汽车换电站演示。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在李斌看来,汽车行业要卷技术,卷用户体验。

卷技术,到目前为止,蔚来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已超过430亿元。截至2024年3月底,蔚来全球申请中及已授权专利总数约8700件。其中,蔚来全域领航辅助NOP+,是目前全国用户规模最大、验证可用范围最广、验证可用道路里程最长的智能驾驶系统。

卷用户体验,蔚来推进电动车换电模式发展,截至今年4月下旬已累计建设换电站2400多座、建设充电桩2.2万多根,成为中国市场布局充电桩和换电站最多的汽车品牌。

回顾蔚来的每一步,你会发现,它并不是一位“速胜选手”,甚至曾一度陷入困境。

前行的力量,一部分来自同行者。第50万台量产车下线的时候,李斌动情地说:“50万辆蔚来,每一辆都是在合肥生产制造的。在这样一个有特别意义的时刻,我要特别感谢安徽省合肥市,对蔚来的全力支持。”


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生产线。全媒体记者 袁兵 摄(资料图)

公开资料显示,合肥正在积极构建“整零协同”“芯车协同”“车屏协同”的产业生态。今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较去年全年加快1.4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8.8%。

一路相随,彼此相守。难怪即使面临疾风骤雨,蔚来还坚信,“时间会站在我们这边。”

百花齐放 但特色千金难买

业界讨论“合肥模式”时,蔚来作为重点案例被反复提及。

大家普遍认为,合肥投资蔚来只是一次补齐产业链的行为,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兰看来,合肥投资的“对象”是一项颠覆性技术,“在传统汽车产业发生革命性变革的转折点上,选择颠覆性技术创新,打造全新的产业集群,来推动产业结构的革命性变革。”

同向而行,其实合肥与蔚来之间拥有诸多“共通点”。

比如,都专注于技术。国内智能车联网行业领先企业斯润天朗、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车零部件科技公司佛吉亚、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奥托立夫……盘点今年以来的多项合作,合肥不仅注重引进与整车企业强相关的企业,同时还立足汽车的智能化方向,引进智能座舱、汽车操作系统等软硬结合的高技术类企业。

比如,都看重用户体验。这一点上,合肥的服务对象既有企业,也有车主。对企业,坚持“链”上发力,出台产业配套政策、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对车主,做优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生态圈”,发放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鼓励新能源充电桩下乡,让车主好买又好开。

“汽车行业有它的规律,从投入到产出有时间差。但今天不投入,将来肯定没希望。”李斌说,这是一场“泥泞路上的马拉松”,要回归初心。


观众在2023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上观展。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资料图)

传统车企、新势力、科技大厂,三方角力。今年,新能源汽车会“卷”向何方?

问题的答案,暂未有定论,但合肥已着手筹备。

公开报道显示,合肥拟为智能网联汽车立法,目前,《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正面向公众征集意见。

筹备过程中,合肥做了两件事:一是打造了国内首个城市级“车、路、网、充”一体化云监管平台,对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的监管;二是在现有基础上将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全域开放,同时,协助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由城市简易路况向城市快速及高速公路等复杂路况开展道路测试。


2月2日上午,一辆自动驾驶网约车在合肥滨湖医院门口送完乘客后驶离。全媒体记者 蔡玉峰 摄

“油转电”的关键点,似乎比预期来得更早了一点。

今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达到36.7%。4月前两周,数据提升到了50.39%,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

这个背景之下,再看蔚来的选择、合肥的选择,让人不禁联想到网友的一句评论:

“汽车市场的终局就是百花齐放,但你的特色千金难买!”

来源:合肥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1 10: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湖泛舟 发表于 2024-5-7 12:45
是的,还是要多引进优质项目


对于合肥来说这条路错不了,也不能再错过了,从各方面因素条件考虑,深圳就是最适合合肥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12: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calvin123 发表于 2024-5-11 10:37
对于合肥来说这条路错不了,也不能再错过了,从各方面因素条件考虑,深圳就是最适合合肥的老师

是的,除了深圳,还有苏州,这两城市都是合肥的标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2: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喜讯!国际大奖花落合肥◆


日前,2024“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来自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发明项目同台竞技。合肥高新区企业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斩获银奖。


本届评委会主席David Taji(左三)为东超科技颁奖


2024“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获奖证书及奖牌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创办于1973年,由 瑞 士    联 邦政 府、日内瓦州政 府、日内瓦市政 府、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举办,是全球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发明展之一。


中国驻瑞士大使王世廷(前排左二)出席开幕式 ©Manon Voland

本次获奖的东超科技是国内最早进行“空中成像”技术攻关的科创企业,利用光场重构原理,基于矩阵光波导的空中成像方法,依托自主研发的具有负折射功能效应的新型材料——负折射平板透镜,集成相关交互技术后,实现了空中精准复杂交互式成像系统,打破传统显示技术限制。技术可广泛应用在智能座舱、医疗卫生、民生工程、智慧家居、展览展示等领域。目前,公司已形成非接触数字化手术室、非接触式医疗自助机、全息HUD&悬浮语音助手、高重频纳秒激光器等系列产品。


评委现场听取技术和知识产权汇报并打分


东超科技副总经理张亮亮介绍公司产品

近年来,该公司持续从源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了专利、商标、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多位一体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截至2024年4月,东超科技累计申请国内外逾700项知识产权(含发明和PCT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第九&十届安徽省专利金奖等荣誉,核心技术获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和欧盟的专利授权,先后承担国家级、省市级重大研发专项若干。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球虚拟现实和元宇宙行业独角兽,已累计完成6轮超4亿元股权融资,目前市场估值30亿元。


部分知识产权证书(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


部分知识产权证书(中国发明专利)


来源:合肥高新发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3: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联泰科创新IVD产品总部项目落户肥东▲


5月11日,记者从肥东县获悉,美联泰科创新IVD产品总部项目已落户肥东,启航仪式在肥东县瑞跃智谷科技创新产业园举行。该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达产后预计实现产值8亿元。



北京美联泰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2017年成立,致力于开发和提供涵盖免疫诊断、病理诊断及分子诊断等检查平台的体外诊断产品,是脑部疾病IVD快速检测引领者、全球布局的单人份化学发光龙头企业。



此次启航的美联泰科创新IVD产品总部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将建设创新IVD产品总部,主要开展免疫诊断产品线(含创伤性脑损伤项目)、病理诊断产品线和分子诊断产品研发管线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产值8亿元,税收5000万元。

来源:幸福肥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23: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这3个硬核科创平台同步揭牌!★


5月13日下午,“科创硬核”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论坛
在少荃湖科创中心举行,“天都-北航”深空探测联合实验室、自旋芯片研发与制造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北航科技孵化园同步揭牌,标志着合肥携手北航迈向校地合作“新一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云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东林院士,安徽省委常委、合肥 市 委 书 记 张红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赵巍胜、邓怡,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姚群,深空探测实验室 党 委 书 记 胡朝斌,合肥市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部长单虎,合肥市委常委、副 市 长 袁飞,新站高新区党工委 书 记、管委会主任黄卫东,以及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专家、北航校友企业家代表、相关市直单位负责人参加。

原始创新



深空探测实验室由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人民 政 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共建,是我国首个深空探测领域的实验室。



其中,“天都-北航”深空探测联合实验室将发挥深空探测实验室战略引领、工程总体和成果转化优势,以及北航基础研究、学科交叉和人才培养优势,推进深空科学“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加快建成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深空探测领域研究机构和人才中心。

联合攻关



作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之一,自旋芯片研发与制造实验室主要围绕自旋芯片研发和制造中的共性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重点突破下一代存储器设计、关键制造装备、核心制造工艺。

加速落户

去年,北航合肥院二期项目签约,围绕电磁安全、无人驾驶和集成电路等领域,加快打造“三基地两平台”,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先后举办3场“科创硬核”论坛交流活动,累计对接企业50余家、项目近30个,招引孵化企业5家。



揭牌成立的合肥北航科技孵化园,在立足研究院基础上,充分链接北航校友资源,引进培育一批硬核科技型企业落户,不断拓展产业合作生态圈,促进科技成果更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北航硬核科技成果转化和优质校友企业项目的落地提供物理承载空间。

“科创硬核”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论坛上,圣龙股份、遨天科技、氢航科技等7家北航校友企业进行路演,探讨前沿理念和技术,城市创投计划和多家投资机构开展对接交流。





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的发展,是新站高新区蓬勃兴起的科创事业缩影。

下一步新站高新区将持续深化“1356+N”科创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北航强势学科、校友资源等优势,探索“校地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携手攻关前沿技术、壮大新兴产业、引育高端人才,真正将科创载体打造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田”、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高产田”,为新站高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建国家高新区增添新动能!

来源:合肥新站区、合肥发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23: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公布!合肥洽洽、芜湖奇瑞入选!●


国货潮牌,品筑未来。备受瞩目的“2024外国人喜爱的中国品牌”5月10日在上海揭晓。华为、大疆、抖音、洽洽、奇瑞、五粮液、蒙牛、比亚迪、海尔等50个入选品牌在当天举行的2024中国品牌日晚会上大放异彩。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开始走向世界舞台,受到了海外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此次揭晓的本年度50个外国人喜爱的中国品牌基于网络投票、产品出口量、海外传播声量、专家评审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遴选结果涵盖数码3C、网络服务、食品饮料、美妆个护、汽车制造等8类领域的众多知名企业。该名单的发布,不仅体现了中国在全球品牌舞台上的崛起态势,也凸显出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中的影响力。



在揭晓的外国人喜爱的中国品牌名单中,安徽共有两家企业入选:合肥洽洽食品和芜湖奇瑞汽车。

据悉,洽洽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出海的民族品牌,十几年来稳步推进品牌国际化进程,凭借着全产业链布局的质造硬实力、极致的产品力和享誉世界的品牌力,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现已成为中国坚果行业头部企业。目前,洽洽产品远销至亚、欧、美等近50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洽洽食品接连亮相各大国际盛会,持续为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RCEP国际论坛、世界制造业大会、华商大会等多项国际国内顶级政商活动助力,进一步强化了品牌国际影响力,让中国坚果香飘世界,让中国品牌享誉全球。

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持续迅猛增长,海外市场成了众多中国品牌追逐的新领域,包括奇瑞汽车在内的汽车品牌纷纷扬帆出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为491万辆,同比增长57.9%。


图为北京国际车展上3000多名海外友人集聚奇瑞展区观看发布活动

全球化战略的深度经营,助力奇瑞构建了国际国内双市场、双循环的良好格局。据奇瑞控股集团日前发布的销量快报显示,4月销售汽车182049辆,同比增长43.7%;其中出口89377辆,同比增长18.3%;新能源销量32995辆,同比增长165.2%。

据悉,“2024外国人喜爱的中国品牌”征集活动由新华社品牌工程办公室、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网、参考消息报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中国广告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征集活动每年举办一次,今年是第三次发布,旨在推动品牌强国战略,加强中国品牌的全球传播,同时进一步提升外国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识和喜爱度。

来源:合肥发布、大江资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5 07:15 , Processed in 0.057392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