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thonytsing

[数据时讯] 【中华源 | 黄河魂】传承河洛文化 | 讲好黄河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8-30 11: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31 19: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会议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会议强调,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尊重规律,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要大力推进黄河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要着眼长远减少黄河水旱灾害,加强科学研究,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应对各类灾害能力。要采取有效举措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推进乡村振兴。要大力保护和弘扬黄河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挖掘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加强统筹协调,落实沿黄各省区和有关部门主体责任,加快制定实施具体规划、实施方案和政策体系,努力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明显进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31 19: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09: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09: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十三朝古都和中原城市群副
中心城市的洛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聚力担当,
坚持“生态保护为先,确保安澜为底,统
筹治理为要,传承文化为魂,高质量发
展为本”的思路,全力答好时代新答卷,
牡丹之城唱响黄河颂歌。
洛阳因在洛水之北而得名,是黄河流
域重要节点城市、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黄河赋予了这座城
市灵性、活力。“一五”“二五”时期,洛阳因
国家重工业战略的版图而焕发了生机。
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
家战略的实施,让洛阳迎来了新的发展机
遇。洛阳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深度融入
国家战略,着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
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把黄河建成水清、岸
绿、景美、惠民的“文脉河”“生态河”“幸福
河”,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谱写浓墨
重彩的洛阳华章。
让母亲河成为一条“文脉河”。围
绕“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隋唐洛阳城
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东方博物馆之都、
世界文化遗产创新发展、文旅融合”五
大板块,洛阳谋划了 26 项重点任务、60
条具体措施、81 个总投资 530.65 亿元
的重点项目,积极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
系,加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加快
推动文旅融合深度发展。
让母亲河成为一条“生态河”。去年
以来,洛阳市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
为牵引,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五大行
动计划”,特别是在大气污染防治、水环
境治理、国土绿化提速提质方面,一步一
个脚印,用实际行动换来了蓝天白云。
让母亲河成为一条“幸福河”。从黄
河“清四乱”,保护母亲河,到“四河三渠”
全流域治理,再到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示
范河湖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打造……洛
阳以建设黄河保护治理示范区为牵引,
大力实施新时代大保护大治理大提升治
水兴水行动,黄河洛阳段及全流域正成
为自然之美、文化之韵、民生之乐交相辉
映的幸福河。今年,洛阳高标准推进沿
黄生态廊道建设,完成沿黄绿化 2800公
顷。以河湖为载体,城市游园、城市书
房、城市“乐道”滨水而建,呈现出一幅生
态宜居的动人图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09: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
城。”
黄河,一条孕育文化和希望的河流。临黄河
而知中国,临河洛而知华夏。
煌煌祖宗业,永怀河洛间。黄河之水自三门峡而
下,一路长驱奔腾,跌入河洛,孕育了厚重的河洛文化。
9 月 1 日,郑州报业集团、郑州日报社“黄河颂歌
——中原回响”沿黄实地探访活动采访团来到第二站
——洛阳市,零距离倾听“十三朝古都”——洛阳古今辉
映的“黄河故事”。
作为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
心城市,洛阳,名重古今的十三朝古都,古丝绸之
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在黄河的
滋润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09: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洛阳三月花
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洛阳,这座千年古都,就像一部
活的史书,一幕幕一页页记录并见证着历史风云。
9 月的河洛大地,凉风习习,绿意盎然。记者一行走
进古都洛阳,就仿佛走进了悠久宏大的中国历史深处。
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明堂天堂景区,一座高
耸入天的建筑映入记者眼帘,金色的顶部闪着耀眼的光
芒。洛阳文保集团工作人员张佳豪一边走一边介绍着这
栋仿唐式建筑的结构,源自 1000 多年前的隋唐历史令人
非常震撼。
推开一扇门,读懂一座城。与明堂天堂相邻是应天
门,也就是隋唐洛阳城宫城正南门,曾经见证了女皇登基
称帝等重大事件。历经近 3 年的精心打造,国家重点大
遗址保护暨文旅融合项目——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建成开放,生动再现了气势恢宏的盛唐气象。
这只是洛阳的一个缩影。“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
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这是洛阳城的生动写照。
“很气派,很自豪!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二
里头遗址形成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源头、主根。”9 月 1
日上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游人如织,很多人都是慕
名而来。
位于伊水、洛水之间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是国
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为公众揭开了“华夏第一王都”
的神秘面纱,为世界架起了探索中华文明源头的桥梁。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河”,即中华民族的
母亲河——黄河;“洛”,即今黄河中段南面支流——洛
水;“河洛”泛指黄河与洛水交汇流域。
以洛阳盆地为中心孕育的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也孕育了洛阳独特的文化气质。
面对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守着丰厚的“家底”,如何
交好新时代的答卷?洛阳选择了紧盯项目建设“牛鼻
子”。
今年以来,洛阳市围绕“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隋唐
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东方博物馆之都、世界文化遗
产创新发展、文旅融合”五大板块,谋划 26 项重点任务、
60 条具体措施、81 个总投资 530.65 亿元的重点项目,加
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加快推动文旅融合深度发展。
目前,洛阳全市现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 77家,推出了
10条博物馆旅游精品线路,年接待访客近900万人次。
让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出味
道。洛阳持续提升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景区“老三
篇”,着力打造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二里头夏
都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之都“新三篇”,走出了一条遗址保
护和旧城改造、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有机融合、深度发展的
路子。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让“诗和远
方”完美交融,开展“夜游古都”系列消费活动,打造老城
十字街、铜陀暮雨等“夜洛阳”地标;打造“研学洛阳、读懂
中国”研学旅行品牌,推出“文明之源、根在河洛”等 5 条
研学旅行线路、17 家研学旅行基地;策划推出“牡丹真国
色、洛阳花正开”“夏韵洛阳、行知古今”“秋韵秋趣、五彩
河洛”“一样的冬天、不一样的洛阳”等特色文旅活动,唱
响文旅“四季歌”,实现全年无淡季……重塑文化自信、彰
显特色优势,洛阳正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注入更多
鲜活的生命力,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让黄河文化更适应
时代、更顺应潮流、更贴近群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09: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滩、洲、岛、林、草,这一幕和谐的场景,再
现了黄河湿地碧流琼沙、鱼翔浅底、群鸟齐飞的自
然生态画卷。
“河水清且涟漪。”记者一行赶赴吉利,已是夕
阳西下。吉利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草丰水美,鱼
翔蛙鸣,苇草摇曳。不由咏起“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画图。
记者深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自然之美而赞
叹。而今,洛阳儿女修复生态、保护湿地的画面扑
面而来。
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节点城市,黄河洛阳段
处于黄河中游末端,经三门峡进入洛阳境内,流经
新安、孟津、吉利三县区,全长 96 公里。黄河吉利
段,流速缓慢、水质清澈、滩区开阔,是延续千年未
变的古河道。
吉利黄河湿地是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
保 护 区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于 2003 年 6 月 经 国 务
院 批 准 设 立 ,是 黄 河 中 下 游 湿 地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地区之一。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首先要让母
亲河“健康”起来。在吉利区启动对黄河湿地自然
保护区的保护修复项目,大力整治砂石场,对保护
区内的养殖场、鱼塘等进行治理,推行“退耕还湿、
退养还滩”,让千年的黄河古河道重焕生机。
如今,保护区一期工程范围内已形成了三条
总长约 8300 米的水系、3200 亩的水域,16 湖 25
岛分布其中;7 公里主园路、11 公里游步道贯穿两
区;翠湖亭、白鹤亭等 15 座观景亭分布道路两侧;
10 座小型桥梁横跨水系之上;湿地范围内共种植
各 类 乔 灌 木 3000 余 亩 ,地 被、水 生 植 物 3500 余
亩;年引水量 5000 万立方米的湿地生态供水工程
全面完工,将为吉利 25 平方公里黄河湿地提供源
源不断的活水。
大路成环、步道成网、水系环绕、绿树红花……
吉 利 黄 河 湿 地 已 经 成 为 城 市 发 展 转 型 的“ 代 表
作”、对外展示生态建设成效的“金招牌”,为黄河
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增光添彩。
今年 5 月 23 日,在孟津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核心区,工作人员发现两只蓑羽鹤。这种
鹤类中个头最小的“精灵”的出现,让很多人高兴
不已,也引起了公众的瞩目。
“生态环境好了,鸟儿自然就来了。”河南黄河
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刘
洋洋兴奋地说,湿地越冬候鸟数量有十几万只。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早日用上黄
河水”更是百姓的热切期盼。
沿着蜿蜒的山路,记者来到了小浪底南岸灌
区工程施工现场。在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一标段
总干渠 7 号隧洞内,记者看到长约 300 米的 7 号隧
洞衬砌已完成,具备过水条件,隧洞外连接 7、8 号
隧洞的渡槽正在同步施工。
“遇山打洞,遇沟架槽。目前工程总干渠全面
开工建设,野外施工我们就是跟时间赛跑,确保工
程 2022 年底建成投用。”洛阳农发黄河水利建设
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红伟短短几句话道出了
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施工的艰难与不易,以及对
工程的希望与期待。
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 172 项
国家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是省委、省政府“四
水同治”确定的 10 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北
靠黄河,南临洛河,灌区涉及洛阳市孟津县、偃师
市、洛龙区、老城区、瀍河区、西工区和巩义市共 7
个县市区。
黄河之于洛阳,意义重大。眼下,洛阳正加速
推进黄河干流防洪工程、孟津黄河湿地保护项目、
吉利黄河湿地保护及试验区建设项目、新安县黄
河库区生态绿化及试验区建设项目、小浪底南岸
灌区工程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09: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9 月 1 日下午,位于龙门大道与古城快速路交
叉口附近的一处项目建设现场很繁忙,不久将建
成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打造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新地标。
“这里将建设集珍品收藏、陈列展览、活态展
示、教育研学、互动体验、创意产业等功能于一体
的展示中心。”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
后,游客可以看一看非遗展示馆,逛一逛非遗古
街,读一读与非遗有关的书籍……让源远流长的
黄河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出味道。
作为黄河流域的文化大市、旅游大市,读懂黄
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文
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加快建设文化旅游
强市,既是洛阳重塑文化自信、彰显特色优势的重
大历史机遇,也是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
洛阳市发改委工作人员介绍,全市坚持生态
保护为先、确保安澜为底、统筹治理为要、传承文
化为魂、高质量发展为本,编制《洛阳黄河流域生
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统筹推进大保护
大治理大发展。
以沿黄流域生态修复和治理保护为契机,因
地制宜发展沟域经济和富硒农业,推进农业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建设 33 个市级沟域经济示范带、
40 个县级沟域经济示范区,富硒农业示范面积近
1.4 万亩。同时以六大产业园为支撑,着力推动制
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份来自洛阳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黄河国
家战略实施一年来,洛阳市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
成绩单: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 76%以上并逐年递
增,新增城镇就业 12.5 万人,建成“洛阳乐道”360
公里、城市书房 183 个、小游园 272 个、“乐养居”34
个,15 分钟“阅读圈”“健身圈”“就医圈”“养老圈”
基本形成。
4 个贫困县脱贫摘帽、634 个村退出贫困村序
列、44.3 万贫困人口脱贫。今年嵩县、汝阳有望脱
贫摘帽。洛阳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始终高于经
济增速,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持续提
高。洛阳,再次站上一个时代的新方位。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临别洛
阳,记者一行依依不舍,不由想起唐朝诗人陈子昂
的诗句:“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敬畏黄河、保护黄河。相信不久的将来,黄河
两岸风光将更加优美。洛阳,也将在母亲河的滋
润下,不断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谱写新时代
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09: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09: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市召开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来源: 日期: 2020-09-03 09:32:51 发布单位:       8月31日上午,市发改委作为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单位,组织召开我市“十四五”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会议由市委常委、常务副sz王琰君主持,有关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通报了《洛阳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洛阳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各专项规划及县(市、区)“十四五”规划编制进展情况。
       会议指出,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洛阳市“十四五”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意义十分重大,在规划编制工作进入全面提速阶段,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提升站位,加强衔接,一把手亲自牵头组织、亲自参与规划编制,进一步严格标准、严控进度、严格督导,确保各项规划如期高标准编制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7 11: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1 08: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1 08: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12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市ZF主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洛阳旅游发展集团承办,以“文旅中原,融通世界”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将开幕。本届博览会共有来自德国、法国、泰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0家文化旅游企业参展。想要不出洛阳“海淘”世界,这份攻略请您收好。
  三大展区各具特色
  第三届中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更加突出国际元素,旨在强化洛阳历史文化的现代表达和河洛文化的国际表达。博览会将在洛阳会展中心一楼、五楼及户外设置A、B展馆和室外展区,共有来自德国、法国、泰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0家文化旅游企业参展。德国、泰国作为双主宾国坐镇,将展示传统和新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特色等30余类2000余种商品。
  A馆总面积1.2万平方米,以序馆始,设置有国际文化旅游展区、沿黄城市文旅展区、线上直播展区、知名文旅企业展区、东方博物馆之都展区、跨境电商展区、商务洽谈及推介区,共8个部分。
  B馆总面积1万平方米,设置有出彩中原展区、“洛阳礼物”及文化创意展区、研学营地展区、“晒文旅家底游河洛大地”展区、非遗展区、中国工艺美术品展区,共6个部分。
  室外展区位于洛阳会展中心南广场,面积0.4万平方米,展示房车、探险装备等户外旅游装备。
  文旅消费惠民代金券免费领
  本届博览会推出洛阳文旅消费惠民代金券活动,即日起至9月14日,通过“中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微信公众号,即可免费领取满100元减5元的文旅消费惠民代金券。
  博览会期间,微信用户可在“中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公众号推文、菜单栏领取代金券电子券,在洛阳会展中心南6门服务台出示二维码给工作人员核销,换取代金券纸质券,凭代金券纸质券在博览会会场指定商户内消费可享受满100元抵扣5元优惠。
  本届博览会相关工作人员提醒,为配合好博览会的安保及防疫工作,观展须戴口罩、刷本人身份证并出示洛康码。(记者 李冰 通讯员 张国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08: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沿黄九省(区)城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座谈会在我市召开,贯彻落实xi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化沿黄流域文化旅游交流合作。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耿军,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宋丽萍、副厅长朱建伟,沿黄九省(区)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文旅界专家学者等出席活动。市领导刘宛康、魏险峰等参加活动。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聚焦新的发展定位,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着力打造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一系列做法赢得了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

  在座谈会上,沿黄九省(区)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就各省(区)如何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经验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4-19 04:41 , Processed in 0.079785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